武漢抗疫主題天橋走紅 橋上刻下了全國援鄂醫療隊名字

2021-01-18 荊楚網

印上援鄂醫療隊的英名 感恩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武漢抗疫主題天橋令網友淚奔

大學生張夢成在天橋上向每一個醫療隊深深鞠躬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孝斌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中燦

過街天橋的護欄玻璃上,印上了疫情期間全國援鄂醫療隊的名字。這兩天,武漢同濟醫院門口的抗疫主題天橋,走紅網絡感動全國網友。不少市民也慕名前來打卡,感謝全國人民對武漢對湖北的支援。

抗疫主題天橋感動全國網友

「武漢首座抗疫主題過街天橋誕生!護欄上印著全國援鄂醫療隊的名稱,感恩你們為湖北拼過命。」這兩天,同濟醫院門口的同濟健康天橋在網上走紅了。視頻中,夜晚的武漢解放大道車水馬龍,燈光璀璨,印著援鄂醫療隊名稱的玻璃,在明亮的燈光下格外耀眼。

抖音網友「武漢鬍子哥」說:「全國援鄂醫療隊馳援湖北,武漢為此在最繁華的解放大道跨街天橋上設置感恩銘牌。」

武漢網友李習說:「感謝全國各地白衣天使幫助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感謝你們。」

天津市北辰區委網信辦官方抖音號留言:「暖心了,我們都愛武漢!」

廣西網友「山裡紅」評論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漢也是一座懂得感恩的城市。祝福武漢!」

網友「哈哥們」說:「這又是一個需要帶著崇敬的心去打卡的地方!」

網友「喜洋洋花藝」表示,湖北人民永遠記得你們的逆行,感恩有你們。

網友「手擀麵」在評論區寫著,每每想起全國人民抗疫的場面,總是熱淚盈眶,願武漢越來越好,願國泰民安。

玻璃上印著援鄂醫療隊名稱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同濟醫院,醫院門口的解放大道上有兩座人行過街天橋。一座是位於武漢體育館和同濟醫院之間,多年前就存在的同濟人行天橋。另外一座是位於同濟醫院門診部大樓和同濟生殖醫學中心之間的過街天橋,也橫跨繁忙的解放大道,上面標註的橋名為「同濟健康天橋」。

記者在現場走訪後發現,走紅的武漢抗疫主題過街天橋,是同濟健康天橋。目前,這座天橋還沒有完全完工,但已有不少市民在通行。步行樓梯已經可以使用,橋兩端上下橋的電梯還沒有裝好,有施工人員正在施工。在現場,還有工人在天橋頂棚上施工,橋上橋下還堆放著少量的建築材料。

一名正在施工的工人表示,目前天橋還沒有完全建好,有的市民為了過馬路方便從此橋經過。

招標網站上的信息顯示,同濟健康天橋呈工型布置,主橋長59.7米、寬5米。主橋兩端分別設置自動上行扶梯和混合梯坡道,其中自動上行扶梯總長31.4米,道路南、北側各長15.7米、寬1.6米。混合梯坡道總長63.2米道路北側長30米,道路南側為折返式,總長33.2米,寬2.5米。

在現場記者看到,這座橋上修建有玻璃頂,橋兩邊的安全欄杆上安裝有大量玻璃,每塊玻璃現場測量高約79釐米,寬約140釐米。每相隔一塊的玻璃上,寫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解放軍援助湖北醫療隊名稱、醫療隊人數、支援過的城市,並配有一幅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圖。

甘肅醫療隊,人數796人,馳援武漢;湖南醫療隊,人數1498人,馳援武漢、黃岡;天津醫療隊,人數1307人,馳援武漢、恩施;江蘇醫療隊,人數2802人,馳援武漢、黃石;西藏醫療隊,人數3人,馳援武漢……

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稱,一個個鮮活的數字,他們都是武漢人民、湖北人民的恩人。

大學生專程來此鞠躬致謝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有不少路過的市民會停下腳步,觀看每塊玻璃上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名字,並拿出手機拍照。

在現場,市民王女士帶著3歲的女兒在玻璃前蹲下,王女士為女兒讀每個醫療隊的名字。王女士說:「我是在網上看到視頻,今天元旦休息剛好到附近辦事,就帶女兒過來看看,不僅是從這上面讓女兒學習地理知識,也是告訴女兒去年初幫助武漢『打怪獸』的叔叔阿姨來自哪裡,讓女兒從小懂得感恩。」

在現場,一位背著書包,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子引起記者注意,他在每一塊寫有援助湖北醫療隊名稱的玻璃前,都深深地鞠了一躬。

原來,他叫張夢成,是武漢江岸區人,今年20歲,就讀於江漢大學。

「我是一名武漢人,當初在最困難的時候,全國各地的醫療人員馳援武漢馳援湖北,給予了無私幫助,非常感激。」張夢成說,頭一天他在刷抖音時,看到視頻上說同濟醫院門口的過街天橋上印著援助湖北醫療隊名稱,所以昨日專門過來打卡,並逐個向醫療隊鞠躬,以表達內心深深的感謝。

援鄂醫療隊員們深受感動

「感謝偉大的祖國,感恩英雄的武漢人民。我們會銘記和武漢人民共克時艱抗疫的日子!」安徽省第七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領隊、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童佳兵,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奮戰34天,一直關注著武漢。

看到記者發來的天橋圖片,童佳兵說:「作為一名呼吸專業醫生,很榮幸在湖北最需要醫護人員的時候我來了,這是我終生難忘的一段旅程。」

陝西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西安第九醫院護士趙穎說,已經從網上看到這座特殊的橋,「感覺武漢人太有愛了,謝謝武漢」。

「我在網上看到過這個新聞,特別感動。」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女護士周衛蘭,是廣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她說,自己只是做了一名醫務人員應該做的工作,但是武漢人民湖北人民特別感恩。她返回廣西後,不僅收到了來自湖北的大米,還收到了從武漢運送過去的來自蒙古國的羊肉等禮物。看到武漢在專門建設一座抗疫主題的天橋,她表示非常感動。

看到圖片上「廣西醫療隊」幾個字和張夢成鞠躬感謝的照片,國家海上緊急醫學救援隊北海市人民醫院醫生王柏磊特別感動。王柏磊是廣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一直戰鬥在江漢方艙醫院,對武漢有著深厚的感情。2020年12月18日,王柏磊到武漢出差,特意回到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看看這所當初戰鬥過的方艙醫院。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滿愛和感恩的城市,祝福武漢越來越好!」王柏磊說,武漢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腦海裡。

相關焦點

  • 武漢抗疫主題天橋走紅,橋上刻下了全國援鄂醫療隊名字
    楚天都市報1月1日訊(記者劉孝斌)過街天橋護欄玻璃上,印上了疫情期間全國援鄂醫療隊的名字。這兩天,武漢同濟醫院門口的同濟健康天橋成了新晉網紅,不少市民前來打卡,感謝全國人民對武漢對湖北的支援。
  • 「致敬最美逆行者弘揚抗疫精神」重醫附一院隆重舉行援鄂醫療隊...
    重醫附一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援鄂醫療隊歡迎大會舉行。黨委書記許平,副院長呂富榮、肖明朝、羅天友、胡偵明,紀委書記汪豔出席會議。醫院217名醫療隊員中有201名援鄂英雄(另8名正在援非抗疫和8名因其他工作安排未能到現場)及行政例會人員代表共378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院長羅天友主持。
  • 武漢美髮師宋忠橋:為援鄂醫療隊義務理髮2476人次
    與停業前不同的是,店鋪裡掛上了鮮紅的錦旗,贈送方是一支支援鄂抗疫醫療隊;店鋪醒目處貼著通告:三年內,本店將為抗擊過疫情的醫護人員免費理髮。 4月8日武漢「解封」,全市理髮店當日起陸續恢復營業。全國技術能手、國家一級形象設計師宋忠橋本可以選擇儘早開業,但他沒有。
  •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人平安凱旋
    3月31日16時,在武漢協和西院持續鏖戰65天,出色圓滿地完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的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國際機場,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名隊員全部凱旋。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書記兼領隊、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激動地說,137名隊員大年初三星夜兼程,馳援武漢,緊急接管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定點醫院武漢協和西院的三個病區,共管理140張床位。
  • 上海援鄂醫療隊的貼身衣物,三槍包了!
    圖說:三槍集團捐贈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給上海抗疫天使們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偶然間得知上海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上海老字號三槍集團決定鼎力相助。記者今天從龍頭股份旗下的三槍集團獲悉,捐贈給上海抗疫天使們的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目前已送達上海市經信委援鄂醫療隊後勤保障組指定倉庫。三槍更做出承諾,上海援鄂醫療隊關於貼身衣物的物資需求,三槍全包了!2月9日,三槍集團偶然得知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3000條。
  • 【抗疫榜樣】清華長庚援鄂醫療隊:「我只是平凡的醫生」
    這是偉大抗疫精神的生動詮釋,必將激勵全校師生在新時代的新徵程上繼續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我們將陸續推出「清華園抗疫榜樣」系列報導,用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她是家裡的獨生女,是父母的全部;但同時,她也是被無數患者需要著的,清華長庚醫院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奔赴2020年1月27日晚22點40分,農曆大年初三,載有北京市屬醫院136名醫護人員的飛機落地武漢。打開手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軍懷疑自己的手機壞了,因為它一直在震動。
  • 迎接維康援鄂醫療隊回家!
    4月15日,我院援鄂醫療隊在瀋陽碧桂園瑪麗蒂姆酒店完成了14天的隔離休養,經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按期解除隔離,撤離酒店。 隨後,維康醫院為四位援鄂白衣勇士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儀式上,李德徵醫生作為代表發言,回顧武漢的這段經歷,他說自己無怨無悔。「面對這樣一種新型傳染病,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 多餘和毛毛姐與貴州援鄂醫療隊護士李莉連線 講述抗疫故事
    居家隔離的「抗疫時光」中,直播、短視頻讓更多人「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在信息發布與甄別、科普知識、搞笑療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為全國人民「最長情的陪伴「。   4月6日晚,一場暖心直播連線引發上萬網友圍觀,擁有3400多萬粉絲的@多餘和毛毛姐 連線貴州援鄂醫療隊護士@莉莉LL,聽她講述抗疫一線的心路歷程,感謝為武漢拼過命的醫護人員,傳播抗疫正能量。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臘月二十九日晚接到援鄂通知,於大年三十午夜零點鐘聲中起飛逆行至武漢。查瓊芳是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是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在武漢的奮戰的日子裡,查醫生每天用語音發回一段日記,作為對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匯報,作為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也作為對擔心自己的家鄉朋友的統一回應。
  • 「白衣執甲,英雄凱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師生與援鄂醫療隊隊員...
    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醫護人員代表楊林承、郭新月、權怡作為嘉賓進行分享,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崔建華、黨委副書記宋芳秀、黨委副書記王宜然等出席會議,經濟學院初級黨校學員、團校學員以及團支部書記共200餘名同學參加。座談會由經濟學院團委書記劉家瑋主持。線上座談會王宜然向援鄂醫療隊三位「最美逆行者」致以熱烈歡迎和崇高敬意。
  • 京東中美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平安歸來!
    粉白色的桃花明媚的張揚在枝頭,如同歸來的援鄂英雄們綻開的燦爛的笑顏。自3月20日我院劉玉紅副主任帶領的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歸來後,我院援助武漢第二批醫療隊劉曉妮、楊星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已於3月31日中午抵達廊坊,之後隊員們將在廊坊進行14天的隔離休養。
  • 河南省資訊|近距離感受周口市援鄂醫療隊救治工作
    河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近距離感受周口市援鄂醫療隊救治工作2月27號,周口市援鄂醫療隊第一小分隊,奔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戰場,進駐重症監護第14、15病區,積極開展對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
  • 貴州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即將撤離武漢,小女孩在窗邊對他們喊了一句話
    25日,貴州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即將撤離武漢。附近居民紛紛打開窗戶跟醫療隊告別,一個小女孩在窗邊大喊「歡迎你們到武漢來玩,武漢感謝你」,樓下的醫療隊員向陽臺小女孩揮手大喊再見,畫面令人淚目。陽光灑滿三鎮,綠意爬上枝頭,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正在慢慢復甦。解封重啟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通行通告說,從3月25日零時起,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武漢市繼續實施嚴格的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
  • 堅守武漢,當好抗疫「壓艙石」 ——來自商丘援鄂醫療隊一線的報導
    3月23日上午,包括李蘭娟院士在內的21支醫療隊的代表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共同栽下了一片「逆行天使林」。活動中,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帶領隊員種下「隨豫而安」樹。醫療隊提供荊楚春已至,戰「疫」勝可期。
  • 華山、瑞金共350人醫療隊今日開拔 已千餘名上海醫護援鄂 約佔全國...
    另有8名骨幹隊員將加入中國紅十字總會重症病人轉運車隊,隨時等候通知開赴武漢承擔重症確診病人的轉運工作。財聯社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整理發現,截止2月9日下午15時,上海向武漢地區派出的援鄂醫療隊已逾千人,共計1076名,這還不包括未公布數據的援鄂批次。是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公布全國累計調派援鄂醫護共11921名。因此,上海援鄂醫護約已佔全國援鄂醫護總人數的10%。
  • 兩幅感恩作品送抵援鄂醫療隊 柳長忠:中國文字的精氣神,讓「書法抗...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聰「孝渝攜手除魔疫,巴楚同心克時艱」,3月23日,當重慶市對口支援湖北省孝感市的669名醫療隊隊員踏上返程之路時,孝感市市長吳海濤將這幅飽含感恩之情的書法作品,送到了重慶援鄂醫療隊隊員手中。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三米陽光」溫暖武漢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8日訊(記者吳佳佳)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情況舉行發布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分享救治經驗時介紹,北醫三院醫療隊依靠「四維」會診平臺、「三米陽光」的護理理念救治重症患者。據介紹,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從1月29日進入病房開始接管病人到4月4日關閉病房,一共收治了189名患者。從2月8日獨立接管病房開始,一共收治了102名患者,其中危重症的病人有21名,重症79名。
  • 陳敏爾唐良智向重慶市援鄂醫療隊全體隊員致歡迎信
    3月18日,重慶市第四批、第九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33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後凱旋歸來,順利抵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受到人們熱烈歡迎。記者 羅斌 攝本報訊 (記者 楊帆 張珺)按照國家統一安排,近期我市援鄂醫療隊隊員陸續返渝。
  • 最後一支援鄂醫療隊踏歸程:離別時刻話牽掛
    (抗擊新冠肺炎)最後一支援鄂醫療隊踏歸程:離別時刻話牽掛  中新社武漢4月15日電 題:最後一支援鄂醫療隊踏歸程:離別時刻話牽掛  中新社記者 梁婷 郭曉瑩  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踏上返京路途。這是最後一批撤離的地方援鄂醫療隊。
  • 21批2248人:一條時間軸縱覽廣州醫療隊援鄂日誌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是廣東最美逆行者的急先鋒,如他所言:武漢抗疫好了,湖北才能好,全國才能好,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廣州從來也是!17年前奔赴北京抗擊非典的24名「小湯山老將士」,在原南方醫院小湯山醫療隊隊長郭亞兵帶領下,向醫院黨委請戰,願將抗擊非典積累的豐富經驗再戰新疫情,隨時聽候調令,奔赴救治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