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親手編織的網絡所束縛,也許是人類這種社交動物獨特的苦惱。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不斷創造大量信息,但也越來越難從海量的社交信息中,快速提取具有核心價值的那些部分。
所以我們邊禮貌性地打出一個個「+1、+2、+2333、+10086」,邊企盼著有什麼東西能給我們的信息網絡降降噪。筆者細細盤算了一下,這事也就能指望類社交工具了,結果盤著盤著,釘釘這塊辦公產品卻就站出來了。今天我們pink的是釘釘最近新推出的一項小優化:
如圖,釘釘這項優化主打消息聚合,將重複的消息聚集成一張小卡片,不再佔據長長的屏幕,上下文的重要信息一目了然。功能雖小,卻很好用。以後發完信息後不管是10條「收到」還是100條「好的」,都不會再被刷屏困擾,重要的消息更不會被淹沒。
時代變了,「降噪」成為了工作生活的主旋律
「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已經是一個老梗,但它的確不只是調侃的玩笑,它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看似荒誕,卻是一流的人生智慧。
所以,如果大家跟筆者一樣有時被迫、有時慣性地在社交網絡中複製前一個人說的話來「接茬」,不要悲傷、不要羞愧,這是在一個小的群體裡達成一種有序平衡合作共贏的形態。
不過雖然筆者常常這麼嘗試安慰自己,但製造「垃圾信息」這件事,其實我們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俗話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但每當我們瀕臨作業、考試、項目、KPI的deadline,準備結束摸魚、奮發圖強時,都會發現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是真的不容易,聊天記錄劃到手軟,急一身汗也徒勞無功,難度堪比《寶蓮燈》裡沉香救母、《西遊記》裡玄奘取經。這時不自覺會想,怎麼那麼能聊?完不成工作的時候,沒有一條刷屏消息是無辜的。
以前,我們希望獲取更多信息,現在海量、嘈雜信息下,又希望信息防幹擾,快速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這是常態,現在「降噪」已經成為了工作、生活的主旋律。社交、新聞我們追求降噪,耳機、音響在降噪,大家都不再想聽到與自己無關的噪音,就連蘋果的AirPods Pro不也被逼出了降噪功能嗎?
另一個被明顯改變的是數據存儲的領域。此前安全、高速、穩定、易上手,是線上網盤還是線下硬碟的首推賣點,然而現在更助推的功能變成「去重」、「一鍵分類」和「增量備份」。使用者的核心需求從「存取方便」,變成了「查找方便」。
2020年初的「求饒」,讓我們知道釘釘不只有打卡考勤,也知道了其是一個「工作」、「學習」的平臺。而且在心態更年輕,相比很多社交工具,它能接受更多元的文化和新變化。
這種特點也顯現在產品上,因此反而是釘釘這款工作類的產品,在定義「信息降噪」的創新。筆者在其最近的幾個版本中,發現了釘釘群消息的收納卡片,在點讚、生日祝福、紅包消息等等皆有,體驗後發現,也許從此群裡查找信息,會更加簡單就沒有那麼難了。
擺脫「廢話」,誰能還你一個清淨世界?
咱們先來談談我們最常遇到的一個場景,幾百人的群裡某個領導/老師/客戶發出一個重要通知,你可能正好不方便看手機,兩分鐘後你打開手機,面對的一般就是幾十、上百個「1」或者「收到」了,而你想看看那個通知究竟是啥,對不起,請手動劃幾屏。
由於有的社交軟體不會顯示「已讀」或「未讀」,重要通知的發出者也會頭疼於群成員到底收沒收到,不得不讓大家發送「收到」和「1」來確認。並且即使其發送了「收到」,依然不好做統計誰收到了。發送通知的人也很苦惱,你甚至不會相信,在0202年的今天,他們很多人還得一個個數的方式,來統計傳達情況。
相比前些年的傳統OA,以釘釘為代表的新一代辦公產品大幅提高了協同辦公的效率,線上打卡、流程審批、即時通訊、視頻會議等功能的集成,讓不論是企業、學校還是個人都受益匪淺。不過隨著時間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人在用,越用越深,信息越來越多,用戶的需求自然發生改變。
主流溝通軟體實測 誰才是真正的「降噪」高手
在信息降噪這個場景上,社交產品和工作產品的邊界並不明顯,我們對釘釘、企業微信、飛書、微信都進行了體驗。當然,工作類產品對「快速獲取到關鍵信息」要求更高。
本次我們模擬的是「祝福」或者說「恭喜」的場景,這種情況是職場上和生活中觸發機率比較高的,比如群裡哪位「過生日」、「娃滿月」,或者「拿獎」、「成功拿下大項目」、「銷售出單」、「XX節快樂」此類,相信大家都有所經歷。
以前,當大家都在群裡「好的」「收到」或者「祝福」後,引發刷屏的原始信息,不翻幾屏都找不到了。
1.釘釘
釘釘的處理是,信息會聚合為圖中的卡片形式,通過類似「X10」這樣的方式,簡單直觀地顯示出重複信息的條目數量和人員名單。並且,在不需要點擊查看詳情的情況下,也可以直觀看到參與的人員。卡片底部依然保留了「+1」選項,方便我們禮貌「複讀機」操作,且PC端與移動端都可以完成這樣的操作。
將重複信息聚合後,前文的重要通知、文件或者是紅包可以一目了然,避免每次查看都需要翻很多屏的痛苦。從通知發起者的角度,除了「X10」這樣省時省力的數字統計,如果其需要查看具體的參與者,可以直接在聚合卡片上進行右滑操作,相對來講也要方便得多。
事實上,我們在進行千篇一律的「恭喜」時,有時候穿插不同的消息。當兩種不同的重複信息交叉發送時,釘釘也會將其聚合為兩個卡片,起到同樣的作用。
2.企業微信
在企業微信,PC端對於蒙文的不支持是個意外,大家可以忽略。可能用戶還習慣用微信溝通,企業微信並未做過多針對信息降噪的處理。所以不論是否退出群聊界面,信息都是我們最熟悉的單條形式,後期查看重要信息還是比較麻煩。
用戶本人發出的信息氣泡前方的數字,為群內已讀用戶的數量,點擊可以看到已讀和未讀的列表,對於通知發布的人來講還是很方便的。未讀列表下方還有比較霸道的「發起群聊」選項,筆者作為社畜瑟瑟發抖。
3.飛書
飛書的畫風比較簡潔,與企業微信一樣。聊天氣泡後面的「√」可以打開與企業微信類似的已讀、未讀列表,不過沒有「發起群聊」選項,相對客氣一些。飛書目前還比較簡潔,也未做類似的消息降噪類功能,這與飛書剛剛起步應該有關,還沒有到信息爆炸的階段困擾。
4.微信
作為信息爆炸的第一優先產品,微信這種比較偏私人社交的工具大家就比較熟悉了,但該有的都沒有是筆者對其體驗的整體總結,這裡就不多陳述了。
可以看到總體釘在效率工具方面還是下了很多功夫,不少小功能是獨特的創新。前有釘釘特有的專注模式,這次這個小優化,顯然也會圈粉不少用戶,此前釘釘還有「@」、「關注」等等各類小套件,為「還你一個清淨的世界」付諸行動。
其實不管是釘釘這類工作產品,還是微信這類個人社交產品,隨著信息越來越多,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抓取到最關鍵的信息,都在成為新的用戶要求。
用戶使用時,看似不起眼的一個細節的努力,卻能夠讓更快聚焦在重要信息上,減少重複無意義信息的幹擾,這本身就是在為個人提效。
精彩資訊報導,專業視頻評測,盡在聚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