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了春天了,氣溫在逐漸回升,我們洗澡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洗澡不僅是洗去身上的髒東西,也能夠幫助減輕疲勞感,有助解壓。但是,有不少人在每次洗完澡後都感覺渾身發癢,甚至有的還會起小疙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因或許跟你想的不同,不妨早點了解。
小李每次洗完澡後都會感覺皮膚癢,自己都抓紅了,實在是鬱悶就去看了一下,但身體並沒有什麼問題,別人建議他回去看看熱水器。於是回家後,拆開一看,真的是太髒了!他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自己都覺得很噁心,熱水洗裡洗出來了大量的水垢,而且裡面的鎂棒上面都被腐蝕掉了!而自己竟然就這樣一直在使用。
現在的生活條件大大提高了,很多人的衛生意識也比較好,天氣也不是很冷,家裡裝個熱水器,在自己家裡洗澡就可以了。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可能也會像小李一樣,忽略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定期的清理熱水器!
也有人會奇怪,明明每次洗澡時放出來的水是乾淨的,怎麼會這麼髒呢?其實熱水在出水口在內膽頂部,而冷水的進水口卻在底部,當你洗澡時,冷水不斷進入,熱水杯擠壓到頂部,水垢卻在底部沉澱下來了,久而久之,堆積的就會非常多。
所以,定期的清洗熱水器是很有必要的,一般來說,普通的半年或一年清洗一次,但提醒大家,如果不會拆裝的就更不能自己隨意弄了,建議請專業的人來清洗,動手能力強的人,也要注意一下正確的方法。
一定要先關閉電源拔掉插頭,並關閉進水閥門,之後打開底部的出水閥門,排出裡面的沉澱物和水;再打開進水的,用自來水衝洗幾次;然後將開關恢復原位,將其注滿水加熱,之後再打開出水的,放進熱水就行了。
除了熱水器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因素要注意,如果自身的皮膚很容易過敏的,受到外界某些刺激了,就容易瘙癢發紅,洗過澡後就會癢,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或者是皮膚過於乾燥了,局部起皮,洗完澡後就容易渾身發癢,平時注意多補水。
此外,大家也要注意下洗澡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洗乾淨就可以了,時間過長,皮膚表面水分和脂肪就會因為熱大量的流失,皮膚也會容易瘙癢,人還容易頭暈、缺氧。現在到了春天了,洗澡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應該就足夠了,水溫在37-40度之間比較為宜。
綜上所述,每次洗完澡身上就瘙癢難耐,或許是熱水器惹得禍,找不到原因的話,不妨拆開來看看,或會讓你大吃一驚,應該要定期的清理,避免洗出更大的隱患。如果是自身皮膚的原因,更要及時緩解,平時洗澡也要將時長與溫度控制在合適的時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