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洗過家裡的空調
清洗過淨水器、空氣淨化器
可是你注意過自家熱水器嗎?
如果還沒洗過
那麼下面可要看好啦!
記者就見證了熱水器的清洗過程
結果令人觸目驚心
▼
最近,記者跟隨家政公司的周師傅走進了廈門前埔黃女士的家。黃女士說,她家的熱水器已經使用5年多了,從未清洗過,最近發現流出來的水顏色有點深,而且還是渾濁的。
周師傅進門後,先切斷了電源,關閉總閥,卸下熱水器的冷水管,排空熱水器裡的水。
熱水器左下部有一個排汙口,周師傅將排汙口的蓋子取下來,管口周圍的塑料薄膜還完好無損。周師傅說,這說明黃女士家的熱水器從未清洗過。
隨後,周師傅用扳手試圖把排汙口的螺絲擰下來,但試了幾次,螺絲竟紋絲不動。周師傅說,這是因為熱水器使用時間比較長,螺絲已經生鏽,擰不動了。
努力了幾分鐘,排汙口的螺絲終於擰了下來,周師傅從排汙口處抽出一根插在熱水器內部的鎂棒。
據說,這根鎂棒會和熱水器裡的水垢產生化學反應,從而使熱水器裡因加熱產生的水垢不至於結成硬塊包裹在加熱棒上。記者看到,這根鎂棒的表面坑坑窪窪的,摸上去像水泥一樣堅硬。
鎂棒從熱水器裡抽出後,一股汙水從排汙口噴湧而出,隨著黃褐色的汙水排出的還有不少雜質。周師傅說,這才剛開始呢,真正的「排汙」還在後面。
熱水器裡流出來的汙水。
周師傅把一根水管接到冷水口,然後將管子從排汙口伸進去衝洗熱水器的內部,熱水器裡流出來的汙水源源不斷。衝洗了一陣,周師傅又託著熱水器上下左右輕輕晃動。隨著晃動,排汙口又排出大量髒水。一直到流出來的水變清,周師傅才停止晃動。大約清洗了40分鐘,從排汙口流出來的水慢慢清澈了。周師傅說,這樣才算基本清洗乾淨。
結束清洗後,黃女士家的浴室已是一片狼藉。熱水器裡排出的汙水和雜質弄髒了地面,有很多泥沙狀和白色塊狀物質。周師傅怕這些雜質會堵住下水管,細心地用掃把清掃後倒在盆裡。
熱水器清理下來的雜質。
清洗結束後,汙水口下面接汙水的盆裡已經積了厚厚一層雜質,這些雜質呈黃褐色,整個浴室裡還瀰漫著一股鐵鏽的氣味。
看完上面的記者體驗
小夥伴們有沒有胃裡翻滾的感覺
沒想到每天洗澡的水竟是這樣的!!
當然,關於熱水器
小夥伴們也有很多疑惑
下面來一一解答
「熱水器裡這麼髒,為什麼洗澡的時候沒發現呢?」對於這個疑問,周師傅解釋,熱水器底部有三個出口,分別為進水口、出水口和排汙口,冷水從進水口注入,經過加熱管加熱後,冷水會把熱水往上面擠壓,而隨冷水進入到內膽的一些雜質則會沉積在熱水器最底部。
「因為進水口低,出水口高,使用熱水器時水垢沉積在內膽底部,熱水從高處也就是出水口流出來,不會帶出底部的汙垢,所以洗澡時感覺還是挺乾淨的。」周師傅說,熱水器用得越久,沉積在底部的雜質也越多。
圖片來源:半島網 記者:李曉芳
周師傅說,不同品牌的熱水器排出的汙水也有所不同,有些品牌熱水器的汙水有很多渣,一部分是鎂棒因化學反應掉落的,而有些品牌的熱水器汙水沒有雜質。對於雜牌熱水器,周師傅則建議到了使用年限就直接更換。特別是有些出租房的熱水器,租戶和住戶都沒有清洗的意識,汙垢更多。
「熱水器在使用過程中水質一定會變差嗎?熱水器變髒跟使用習慣有關嗎?」對此問題,熱水器清洗師傅馬元明說,熱水器在使用過程中水質變差是一定的,因為水中的雜質較多。
這些汙垢、重金屬自然會沉積在熱水器下部,而熱水器的鎂棒和水垢產生化學反應後也會在水中留下雜質。熱水器裡的汙水是由於熱水器本身的特性決定的,跟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沒關係。
那麼
熱水器多久洗一次呢?
▼
家政公司負責人的建議是兩年清洗一次。不過提醒市民最好不要自己清洗熱水器,一是沒有專業設備,清洗不乾淨,二是操作不專業不小心會把熱水器弄壞。
周師傅說,洗清熱水器最好由專業人員操作。
熱水器請定期清洗
否則可能引發皮膚病
▼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如果熱水器長期不清洗,加熱棒附著的水垢會影響加熱效率。
有實驗證明,水垢厚度為8毫米時,電能消耗要增加34%。內膽的水垢太厚會導致內膽過熱變形甚至破裂,如果堵塞水管會使熱水用量減少,嚴重時還可能爆管。
此外,水中雜質和金屬屑也可能引發皮膚病,有些婦女和孩子洗澡後有皮膚瘙癢或起疹子的症狀。
《是真的嗎》視頻截圖。
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身子發癢?家裡熱水器,趕緊洗起來吧~
衣服怎麼這麼佔地方啊?
可以嘗試這樣一個收納大法
用後瞬間感覺衣櫃裡整潔了很多
快試試看吧!
來源:廈門晚報(ID:xmwb597)、高質量生活家(ID:gzlshzs)
原標題《你每天洗澡用的熱水,竟是這樣!看吐了……》《超省空間的衣物收納術》
編輯:樸麗娜
責編:楊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