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常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目前,尚無根治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藥物治療緩解病情,國內外臨床一線專家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對藥物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作出相關研究與總結。
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目標是什麼?
藥物與非藥物的多學科聯合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強直性脊柱炎規範診療路徑,而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微創治療、物理治療、運動療法、心理調試、自我管理等。醫學衛生組織指出,強直性脊柱炎是由免疫紊亂引起的局部關節炎性疾病,抑制骨侵蝕、保護脊柱是實現全面康復的關鍵,同時也要調節平衡,抵抗復發。具體治療原則如下:
1、緩解症狀——消除或儘可能最大程度地減輕症狀,如背痛和僵硬;
2、恢復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復患者的功能;
3、防止關節損壞——累及髖、肩和/或外周關節的患者,要防止關節破壞和骨性強直;
4、防止脊柱融合——防止脊柱進行性骨侵蝕和強直,保持脊柱活動度,防止脊柱變形。
5、最大程度減輕脊柱外和關節外的表現——減少強直性脊柱炎相關病變造成的影響,如葡萄膜炎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6、防止脊柱疾病的併發症——防止脊柱骨折,屈曲性攣縮,特別是頸椎。
臨床證實,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化過程,藥物最主要的作用機制是控制炎症反應,改善疼痛,但無法阻止骨贅形成,因此不能阻斷病情的發展。特別是對於病程長,已經出現了脊柱韌帶破壞,關節部分融合等結構損害的患者,藥物治療對其活動功能改善都是有限的,故強調早期診斷治療、維持長期緩解、延緩骨質侵蝕。針對這類中晚期的患者,藥物治療僅僅只能作為輔助的手段,須進行全面祛炎治痛、保護脊柱的專項治療以及免疫調節,才能實現臨床康復、避免復發。因此,大家應合理用藥,科學規範治療。
轉自:風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