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周國平關於愛與孤獨的三句箴言,讀懂了,你就活明白了

2020-12-13 時光漫漫車馬遠

文 | 時光漫漫車馬遠

最近在讀周國平老師的一本叫《愛與孤獨》的小書,這本書不厚,一共有十輯,講述的主要是周國平老師對於愛與獨孤的一些思考。

周國平老師是當代著名的學者、作家和哲學家,博士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同時也是我國少有的幾位研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博士畢業之後周國平老師就受聘在社科院進行哲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現在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

可能是因為哲學科班出身,在周國平老師的這本《愛與孤獨》的散文書裡面,就有一點思辨的色彩在裡面。

而周國平老師著重強調了愛與孤獨的密不可分,可能也和他長期研究尼採的學術經歷有關。

因為我們都知道,尼採一生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的困擾,一生孤獨,但卻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

讀完周國平老師的《愛與孤獨》之後,我從書中挑出了我覺得特別讓我有感觸的三句箴言,想和大家分享。

一:在兩個不懂得品味孤獨之美的人之間,愛必流於瑣屑和平庸。

這本書裡面,我首推的就是這一句關於「孤獨之美」的論述。

這句話如果理解起來,可能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解讀。我想談一談我的理解。

我們都知道,愛情一定是一種親密關係,我們在愛情裡面,去享受親密關係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去品味孤獨之美呢?這兩者豈不是矛盾的嗎?

在周國平老師看來,這並不矛盾。

什麼是孤獨?狹隘的孤獨是一個人,是寂寞,是沒有人說話,但其實,孤獨的定義是很廣泛的,孤獨也可以是你身處洶湧的人流中卻無所適從,面對著喧囂卻暗自沉默。

即使是處在親密的愛情之中的兩個人,也應該時常凝望自己內心的深處,躬身自省,我覺得這是周國平老師所謂的「品味孤獨之美」。

每個人都應該有獨處的時光,兩個都懂得品味孤獨之美的人,一定會懂得保持愛情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不是若即若離,是獨處之後,在一起更緊密。

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品味並欣賞孤獨之美。

二:我相信,愛心最深厚的基礎是在這種大悲憫之中,而不是在別的地方。

周國平老師論愛心的基礎,認為是悲憫的情懷。這一點,我深表贊同。

我們時常會有爭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我自己是人性本善論的支持者,因為我們看到即使是大奸大惡之人,在細微弱小之處,有時候也會流露出自己內心的善意。

它可能不經意,也可能不被注意到,但不可否認,它存在。

這是我堅持人性本善的原因。

但是大部分人的善,也就是周國平老師說的愛心,它都是小善,是小愛心,真正深厚的愛心,也就是大愛大善,它離不開的,是悲天憫人的情懷。

基督教中的《新約·哥林多前書》中關於愛有這樣一段描述: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這句話詮釋的愛,毫無疑問是悲憫所有世人的愛,是一種大愛,它其實傳遞的是基督教的神,也就是西方人信奉的上帝耶穌,為了救贖世人,表現出的那種愛。

耶穌如果不是悲天憫人,他是做不到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人類贖罪的。

周國平老師關於愛的基礎的解釋,我覺得契合了人性本善的理論,也向我們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那就要要培養自己的悲憫情懷。

三:當最熱烈的愛受到創傷而返諸自身時,人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心靈和深藏在那些心靈中的深邃的愛,從而體味到一種超越的幸福。

周國平老師的這段話,咋讀之下,並不覺得會怎樣,但是細細品味,卻能感受到一種因為最熱烈的愛而受到創傷之後的悲傷,又能體會到一種返諸自身時的平靜,而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之後,那種喜悅和幸福的情感似乎又噴湧而出,躍然紙上。

這樣的過程,不正是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會遇見的人生階段嗎?

愛一個人的時候,熾烈如噴湧翻騰的巖漿,但是一旦被這感情遇到了挫折,人就仿佛被這巖漿燒灼,立刻就蔫了。

這不是人生該有的狀態。

真正懂愛的人,其實是愛自己,你只有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

懂得愛自己的人,在愛情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因為不被愛了而長久悲戚,因為他是愛自己的。

不可否認,一段美好的愛情失去了,傷心難過都是難免的,因為這是人類的正常情緒。但是長久地把自己的人生置身於陰霾裡面,就是不可取的。

一個人讀懂了自己,學會了愛自己,他一定不缺愛別人的能力。

結語:

什麼是愛?孤獨又是什麼?

我在讀《愛與孤獨》的時候,總是想,為什麼古往今來的那麼多名人,都在孤獨這個命題裡苦苦求索。

不過是人生一種特別的狀態,它為什麼有那麼大的魔力?學會了如何和孤獨相處,真的就能學會愛自己,愛別人嗎?

周國平老師的這本《愛與孤獨》會告訴我們答案,對這本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面的連結購買這本書。我自己在讀了這本書之後,獲益匪淺,相信你也會有自己的收穫。

學會了欣賞孤獨之美,並不是僅僅知道了如何排遣寂寞,它其實是在教我們明白,孤獨其實是人生必然的一種狀態,要習以為常,更要學會超脫於孤獨之上。

-END-

相關焦點

  • 周國平:你只有敢於孤獨,才能享受生命的豐盛
    ——周國平你可曾在孤獨的時刻捫心自問過:我是怎樣的自己?我應該過一種怎樣的生活?每個人都在內心深處渴望找到答案,卻又畏懼它深不見底的虛無。於是我們常常孤獨,不止在一個人的深夜裡孤獨,也在熱鬧的人群中孤獨。
  • 熟記曾國藩的這三句箴言就可以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曾國藩:如何戒掉人性中的「貪嗔痴」,銘記住這三句箴言就夠了!俗話說「三教九流」,其中,「三教」便是指中國三大傳統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這三大教派互相影響,相互發展。儒家的始祖是聖人孔子,道家的始祖是老子,而孔子曾師從老子,學習道教;除了孔子,縱橫家的始祖鬼谷子也曾師從老子,這正是應了《道德經》中的那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周國平經典散文集: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願你活成你喜歡的樣子
    如何更好的認識人類社會,並解決關於人類的問題。如何更好得認識自我人生,並解決關於人生的問題。然而,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凡降於我們身上的苦難,不論是疾病,精神的悲傷還是社會的挫折,我們都必須自己承受,再愛我們的父母也是無能為力的。最後,當死神召喚我們的時候,世上絕沒有一個父母的懷抱可以使我們免於一死。因此,從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們每一個的確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偶然地來到世上,又必然地離去。正是因為這種根本性的孤獨境遇,才有了愛的價值,愛的理由。
  • 周國平經典語錄集錦,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
    周國平30句經典語錄集錦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 讀書筆記:周國平散文集《敢於孤獨的勇氣》
    本書是哲學家、散文家周國平的全新畢生精華散文集。全書分為六章,以幸福、自我、生命、靈魂、哲學、生活為主題,精心遴選了周國平的代表散文隨筆,涵蓋了他對於人生與哲學的感悟,展現了他獨到的人生智慧。書裡講的人生哲理和西方哲學的一些見解和理論,孤獨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有一顆獨處的心。人生本沒有意義,但生而為人,我們可以賦予它意義。我們在孤獨中積累下來的人生智慧和內心的豐盈,會指引我們,使自己看清什麼是最重要的,從而找到自己的價值,使自己生命更有意義。
  • 致孤獨的你:學會獨處,就是學會愛自己
    文/學乃身之寶你,孤獨嗎?生活節奏變快的今天,一部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讓一個人完成所有生活所需,孤獨,便成為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很多人時常在內心抱怨:一個人上班、一個人做飯和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過生日、一個人逛街,總之,孤獨的瞬間一直在。
  • 周國平:「孤獨是人的宿命,但愛和友誼可以將它撫慰」
    作家周國平說:「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 前段時間看了一期《令人心動的offer》,裡面的丁輝給人的印象挺深刻,作為實習生裡面年齡最大的一個,面對職業競爭的壓力也會更大。
  • 周國平:好的孤獨潛藏著巨大的生命能量,能使人生更加豐富
    其實在周國平看來,真正的快樂與物質欲望完全無關,而是由生命本身帶來的。真正的物質幸福不是金錢,從物質角度來看什麼是幸福,那也不是金錢,是什麼呢?他說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對人類來說是和平。通俗來講,就是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寧靜的靈魂,你就是快樂的,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那麼,由此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是快樂的人。人是自然之子,和自然交融,享受大自然,享受陽光、空氣,這些其實都給人以莫大的快樂,是在滿足生命本身所需。
  • 有人問周國平,你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周國平回了5個字
    如果有人問你,你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周國平語錄前的回答會都不一樣,因為畢竟每個人所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都會不一樣。有些人會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有很多花不完的錢,還找到了一生最愛。這樣就可以牽著自己心愛的人,開著自己的豪車,去全世界各地自駕遊,帶著她遊遍全世界每一處最美的風景。和她一起牽著狗並肩黃昏後,看朝陽和落日,欣賞夜晚最圓最美的月亮。
  • 心理學:孤獨不代表寂寞、可憐、沒人愛,孤獨是一種能力
    漂泊在外、無依無靠的打工者們,沒什麼社交圈,也沒時間談戀愛,活成了一個人的星球。一個人的生活沒什麼大的煩惱,省了柴米油鹽的小吵小鬧,省了雞毛蒜皮的家長裡短,卻逃不掉孤獨。02熱心的網友給孤獨列出了10個等級。
  • 你明白孤獨是什麼意思嗎?
    你明白孤獨是什麼意思嗎?有些人可能對這個字眼不熟悉,但是你對這種感覺其實是十分清楚的。你試試看一個人出去散步,不帶書,也沒有說話,你會發現,你一下子就覺得無聊了。你非常清楚這種感覺,但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何覺得無聊,你從來不去研究它。如果你稍稍研究無聊的原因,你會發現它起因於孤獨。
  • 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越感到孤獨?心理學:說明你還沒明白1個道理
    漂泊在外、無依無靠的打工者們,沒什麼社交圈,也沒時間談戀愛,活成了一個人的星球。一個人的生活沒什麼大的煩惱,省了柴米油鹽的小吵小鬧,省了雞毛蒜皮的家長裡短,卻逃不掉孤獨。02熱心的網友給孤獨列出了10個等級。
  • 《金剛經》中最有智慧的4 句開悟箴言,讀懂了能讓你一生獲益
    01前言《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它之所以流傳時間之長、流傳範圍之廣,與它內在的修心與引導人們開悟的智慧分不開,下面為大家講解下《金剛經》中最有智慧的4句開悟箴言
  • 熟記老祖宗的這3句識人術箴言,擦亮眼睛,慧眼識人!
    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淵源流傳,各種思想百家爭鳴,給我們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箴言,句句經典,歷久不衰,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借鑑。其中,關於識人術箴言的也不例外,我們若能熟記老祖宗的這4句識人術箴言,便可擦亮眼睛,慧眼識人!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1、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增廣賢文》【譯文】:愛說別人是非的人就是搬弄和製造是非的人。
  • 楊絳的4句經典名言,讀懂了也就活明白了
    楊絳先生作品無數,她筆下的那些經典名言,凝聚了其思想精髓,當我們讀懂了,悟透了,也便活明白了。一: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太多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壓力,誰都有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將負面情緒帶給他人。
  • 易烊千璽《愛的箴言》MV上線,愛是永恆的旋律,成長路上不孤單
    《愛的箴言》是易烊千璽翻唱的專輯《後座劇場》中的一首歌曲。日前,該歌曲MV正式發布,MV通過音頻和歌曲穿插形式講述了易烊千璽少年時期在北京學習藝術每天乘坐公交坐在後座時的點滴經歷,同時又通過一位花樣滑冰女孩的追夢之旅,向網友們傳達了「愛是永恆的旋律」的理念。
  • 我聽見了你的孤獨,卻沒有讀懂你|文末在線觀影|原創
    她的身體和心在對她說很多她想要的,但是她的頭腦聽不懂,因為貓並沒有貓的語言――哦,不,貓有貓的語言,為了對寵物負責,我曾經專門在網上查找過關於貓的語言,比如: 聲音柔軟、低沉的「喵嗚——」叫:表示 「知道了」「聽到了」「我發現了」「又見到你了」等。
  • 王國維《人間詞話》成大事者三種境界的那三句詩你讀懂了嗎
    初看也許不太懂其中道理,但是細品會覺得這三句詩代表的三種境界非常在理,讀懂這三句詩,對成大事很有幫助。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正好是可以解釋為立志時的境界,面對眾生芸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如果要想成大事,你就要有「望盡天涯路」的廣闊視野,登高望遠,明確自己目標,在「天涯路」之中選一條適合自己的正確道路,那麼這就做好了你「成大事」之前的第一步。
  • 《百年孤獨》憑什麼成為經典?10句人生語錄,讓你明白現實的殘酷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人生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都說《百年孤獨》是一本正經在胡說,讀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讀懂的人很少,但是我卻認為,這本書一旦讀懂,你便真正懂了人生,懂了現實。《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
  • 周國平:越是優秀的人,越喜歡獨處
    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周國平在日益喧囂浮躁的當下,有太多的人害怕孤獨,害怕寂寞,害怕被冷落,總覺得活成焦點、被熱鬧簇擁、能夠輕易融進各個圈子,八面玲瓏、如魚得水,就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