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越是優秀的人,越喜歡獨處

2020-12-15 Ann蘇墨

題記: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

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

——周國平

在日益喧囂浮躁的當下,有太多的人害怕孤獨,害怕寂寞,害怕被冷落,總覺得活成焦點、被熱鬧簇擁、能夠輕易融進各個圈子,八面玲瓏、如魚得水,就是厲害。

反之,當一個人時,就覺得內心不安,覺得自己被冷落,被排擠,開始坐如針氈,胡思亂想,開始挖空心思的去尋找熱鬧,去堆著笑臉去擠那些根本不屬於自己的圈子......

殊不知,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喜歡獨處,越是優秀的人,越是享受獨處。

獨處,是人類的精神必需品,折射著一個人的幸福力。

人,作為社會性動物,離不開社交,這是一種生存需求,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然而,人,之所以又高於動物,是因為人有精神追求,懂得關注自己的內心,審視自己的靈魂,明白一個人內在決定了外在,這是一種文明的開化,是一種比生存更高級的精神需求。

在心理學上認為,人需要獨處,是為了內在的整合,人只有學會自我審視調整,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系統。

在哲學上認為,人需要獨處,因為獨處是靈魂的滋養品,是淨化自我、涵養自我的聖境,如此才能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自信立世。

所以,正如周國平老先生說的,在某種意義上,獨處是一種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種能力。

會不會獨處,決定了一個人會不會快樂、成長自己。

獨處的質量,又決定了一個人能夠達到的高度。

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內心一定是自足、豐盈的。

因為只有內心的豐盈、富足,才能讓一個人看淡門外的繁華,面對浮華而內心沉靜,不隨波逐流,不盲目追逐, 看淡虛妄的人際關係,篤定自信,不違心、不將就。

胸有丘壑,腹有乾坤,方能從容若定。

所以,越是優秀的人,越是懂得,與其追逐轉瞬即逝的熱鬧虛榮,不如潛心修身、修己。

正如諾貝爾獎得主,屠喲喲說的:

不要去追逐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等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去刻意巴結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

一個喜歡獨處的人,一定有著一顆細膩、敏感、美妙的心。

周國平老先生說: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那不是寂寞,那是一種心靈的徜徉。

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往往有著自己自足的精神世界,有著豐富的情感,有著敏銳的情思,一束陽光,一縷清風,一朵花,一株草,一抹流雲,一片湛藍,即使片刻安寧......都會輕易滿足,喜悅盈心。

喜歡獨處的輕鬆愜意,喜歡獨處的真實平淡,喜歡獨處的靜謐安然,喜歡獨處的恬美恣意。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獨處,卻是一個人的清歡。

一個表面上過得很熱鬧的人,內心其實是寂寞、無聊、貧乏的人,而一個甘於獨處的人,則必定是一個心存美好、對生活充滿柔情的人。

所以,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保持心靈對生活的熱情與嚮往,對美好的敏銳與感恩。

獨處,是心靈最好的修養方式。

一個喜歡獨處的人,一定是一個懂得不斷修煉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人。

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周國平老先生在文章特別指出:

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古語云,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這裡的靜,就是獨處時的靜。

因為只有獨處的時候,我們才能將自己從別人的眼中、從繁雜的事務中、從噪雜的外界中抽離出來,回到了自己。

因為只有獨處的時候,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才能靜下來直面、看清自己的內心,反省自我,開啟自己與靈魂的對話。

獨處,是一個人修煉自己、提升自己的最佳契機,是一個人的大智慧。

所以,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利用獨處的時光去,內觀自己、反省自己、不斷進行內在的整合,從而不斷的提升自己。

一如,「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必須拿出一段時間閉關靜思,謝絕一切訪客,在獨處中放鬆自己,在獨處中整合自己,在獨處中審視自己,才有了通透的智慧、指揮若定的氣度、高瞻遠矚的格局。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價值增值期。

結束語

對於獨處,周國平老先生打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他說,如果社交相當於進食,而獨處則相當於消化,沒有一個好的消化,吃的再好也感覺不到食物的美好,反而難受至極。

所以,獨處,才是一個人最美妙的享受,是一個人的智慧沉澱,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獨處,是一天繁忙奔波、千頭萬緒後的身心歸位、愜意暢然。

獨處,是看透繁華後的淡泊充實。

獨處,是反省、內觀自己的最佳契機。

越是優秀的人,越喜歡獨處。

最後,願你能夠在獨處中做回自己,褪去疲憊,暢意自在;在獨處中豐盈自己,享受內心的平和和人生的曼妙;在獨處中內觀自己,從而不斷調整、成長自我。

END-

版權聲明:小墨伴您,溫暖向陽,微笑生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是優秀的女人,越喜歡獨處?理由很簡單
    是的,希望每一個人能夠正確理解「獨處」的真正含義,「獨處」並不是完全脫離社會群體,而是在特定的時間,在更多的獨處時光裡,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大概,很多人會認為常常獨處的人會性格怪異、孤僻,認為他們的獨處是負面的,沒有陽光溫度的,但事實上,那些做到成功的人,大都會存在一些自己的個性。
  • 為什麼越是優秀的女人,越不被人喜歡,原因太過於現實!
    導語:為什麼越是優秀的女人,越不被人喜歡,原因太過於現實! 不要總拿自己和他人相比,這樣不僅會讓你失去自信,還會貶低你的自身價值。 其實這些表面看起來很強大很優秀的女人,內心深處往往很脆弱,只不過她們將自己脆弱的一面偽裝了起來,因為在面對複雜的社會時,往往會因為害怕受到傷害,從而學會隱藏真實的自己。其實這樣生活方式真的很累,可如果自己不堅強,就很難在社會上被人尊重,那麼為什麼在生活中,越是優秀的女人,越不會被人喜歡呢?原因太過於現實。
  •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喜歡獨處
    一個人如果缺少交往,可以看作是一種生活缺陷,但缺乏獨處的時光,那不亞於一場自我毀滅。獨處,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周國平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所以,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擁有一顆澄明的心,即能享受一群人的熱鬧,又能安頓一個人的時光。
  •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
    只要你能做到更好的獨處,那麼就能彌補性格內向所帶來的影響。 很多人對內向、不合群的性格存在偏見,認為這種不擅於交際的人難以有大出息。 真不是這樣的,不少事業有成的人其實都是內向型的性格,我相信每個人身邊也都有這樣的人。
  • 不論男女,能夠「獨處」的人,遇到的另一半都很優秀
    作者/池魚周國平說,獨處是一種檢驗,用它可以測出靈魂的深度。獨處,也能夠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覺,比如,他是否厭惡自己。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越是安靜,他們越是容易感到內心的一種茫然和無所適從,哪怕活得再是光鮮亮麗,依舊無法欺騙自己。而且,這種情緒是會疊加的。一個越是浮躁的人,越是喜歡去追求那些來自表面的熱鬧和合群,越是容易在內心產生孤寂。
  • 越長大越喜歡獨處的生活
    圖文│執筆每日下午茶越是長大越喜歡簡單,獨處的生活。越長大越孤單,其實長大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長大一塊走來的還有孤單。不喜歡熱鬧,喜歡簡單的生活,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一個人獨處。
  • 女人越厲害,越是喜歡獨來獨往
    往往喜歡獨來獨往的女人,默默做事的女人,都很優秀,他們的這種優秀,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依附在別人身上,優秀的女人,越活越安靜,越活越灑脫。男人真正欣賞的女人,往往不是好看的皮囊,好看的皮囊只是一時的,男人真正喜歡的是有趣的靈魂,內在的氣質,獨特的韻味。
  • 越是層次高的女人,越喜歡獨處
    因為層次很高的人的孤獨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無人陪伴的寂寞,而是一種自我境界的無法達成。所以他們更加享受和自己相處,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尋快樂的源泉。獨處是一個人的精神洗禮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中,我們發現庸庸碌碌的人往往喜歡結伴而行。
  • 為什麼越是厲害的人,越喜歡獨處,原因有兩個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喜歡獨來獨往,他這樣子給人的感覺,就是那種不合群,原因有下面這兩點。第一點、 他們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合群,他們會強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往那些不屬於自己圈子裡面去融合,導致最後迷失了自己,而那些真正厲害聰明的人,他們早就懂得了學會孤獨,為什麼要學會孤獨,學會享受孤獨呢?
  • 人,越優秀,越孤獨
    真正優秀的人,大抵都是孤獨的,越是合群的人,往往就越平庸。一個人的優秀,往往都是從孤獨開始的,而一個人越是熬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就越是優秀。人,越優秀,越孤獨。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容易孤獨,你越是與眾不同,跟你同在一個頻道上的人就越少,層次不同,思想不同,做法不同,行動也顯然是不一樣的。當一個人走到高處時,理解你的人也就少了,你只有一個人慢慢孤獨的走下去,畢竟站在山腳下的人是多數,能有魄力和實力站在山頂上的人,屈指可數。
  • 心理學家:那些喜歡獨處的人,更容易擺脫平庸過上高級人生
    一開始的確孤獨,可是隨著各種證書、獎學金下發的時候,身材慢慢變好的時候,甚至成功考上了985研究生到時候,學姐便這就是獨處的意義所在,越是喜歡獨處的人,就越是能夠擺脫平庸,過上高級的人生。箇中原因也很簡單,看看這幾點就明白了。
  • 獨處,決定了你人生的層次(很透徹!)
    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遊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因為,獨處可以讓一個人的精神得到減負,讓心靈和自我重新回歸,更能讓靈魂得到升華。 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之下,我們很容易就越活越迷茫。梭羅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下,他越是富有。能在自己的獨處時間裡,放下一切喧囂和繁華的人,至少在精神上,他必定是真正的富有。
  • 心理學:為什麼越厲害的女人,越喜歡獨處,原因在這裡
    -01-獨處,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能力。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人生需要獨處的時刻,在獨處中遇見最真實的自己,回歸精神的安寧,回歸靈魂的本真。獨處並不是自閉,也不是自卑,而是內心的豐盈。能與自己好好獨自相處的人,才是內心足夠強大的人。
  • 《天道》: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看看這兩類人你就明白了
    即使有潛在朋友芮小丹,他也從未開過口;被人罵被人冤枉從來都是毫不在意,也不解釋……其實,獨處帶給世人的,並非是百害而無一利,當我們經歷了所有的滄桑之後,往往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在這個社會環境下,有時候要屈服於孤獨,學會獨處,這還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所謂的孤獨,不是讓我們孤立,而是在迷茫和孤獨中尋找一條陽光燦爛的人生之路。
  • 人越長大,越喜歡獨處,不想說話,通常就是這3種心態的人
    雖然說人是群居動物,要想在社會這個大集體中生存,就必須懂得與人打交道。尤其是在年輕時期,喜歡熱鬧繁華的夜市街頭、喜歡激情澎湃的酒吧酷炫音樂、喜歡成群結隊去露營、喜歡一群好友喝酒到天亮。這種精力仿佛跟年紀和心智是成正比的,人越是年輕,越有資本去揮霍。但是,不得不說,當我們年紀越大,這種心態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越是安靜的人,越有力量(深度好文)
    ,往往越有力量;越是懂得獨處的人,往往越有本事;越是厲害的人,往往越是低調。隨著年齡的遞增,越是安靜的人,內心越來越沉靜,越來越豐盈,漸漸地讓生命趨於平靜,慢慢的讓生命擺脫浮躁。安靜是最好的獨處方式,在安靜中思考,看問題,可以看的更清楚,讓自己更有自信的立於這個社會。安靜是最好的獨處方式,往往是我們與內心交流的最好時間,走進內心,深入的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做自己。
  • 心理學: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喜歡和這三種人打交道!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容易變成什麼樣的人,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是具備自己的判斷能力,知道什麼樣的人值得深交,而什麼樣的人只能遠離。 一個人若是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不懂得明哲保身,就很容易被帶偏,在一個什麼樣的圈子裡,就容易變成什麼樣的人。
  • 那些喜歡不愛說話、喜歡獨處的人後來過得怎麼樣?
    那些喜歡不愛說話、喜歡獨處的人後來過得怎麼樣?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一個人,平時不愛說話但是一說話一鳴驚人,很多人說往往這樣越不愛說話的人越值得深交。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更是一門奇妙的藝術。人這一生都在學習怎樣為人處世,其實最好的為人處世之道,不是學怎麼說話,而是學怎麼做人。
  • 為什麼很多聰明人喜歡獨處?
    聰明的人喜歡獨處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社交會讓他們分心。有一個研究顯示:對智商高的人而言,社交越多,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就越低。這是因為高智商者認為自己有更長遠的目標要完成,而社交會讓他們分心。除此之外,聰明的人喜歡獨處還可能是因為他們了解並且享受獨處帶來的好處。1.
  • 喜歡獨處的人,到底有多難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獨來獨往,喜歡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喜歡自由自在,沒有束縛,獨處,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可是在傳統思想裡,在人們普遍的思想下,獨處,依然是一種另類,依然不被大部分人所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