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錢,防大病」,水滴互助上線以來,為大眾提供了一種更為靈活、門檻更低的風險抵禦手段,目前已經為超過1.6萬的大病患者劃撥超過17.5億元互助金,來自山東泰安的白血病患者李華(化名)就是受益人之一。
李華是一位10歲孩子的父親,也是一位單親爸爸。2017年3月的一天,因為一場車禍妻子不幸去世,當時7歲的女兒也在車禍中受傷嚴重,因為腦出血、脾破裂、鎖骨肋骨骨折等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了7天7夜才脫離危險。這場重大變故讓原本幸福的小家庭破碎了,經濟上也變得一貧如洗。
可是即使這樣,老天也沒有更加垂憐這對父女。2018年8月,李華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M5b」,這張診斷書如同晴天霹靂,李華徹底懵了。「基本的溫飽都是個問題,哪有錢看病,不如一死了之。」剛確診白血病時,李華腦中不斷閃出這個想法,可是再看看年幼的女兒和年邁的老母親,他告訴自己再苦再難也一定要活下去。所以他四處借錢開始化療,但是這些錢對於治療白血病來說,遠遠不夠。
絕望之際,李華突然想起自己加入過「水滴互助」,於是趕緊提交資料申請互助金,經過「提交材料」、「材料審核」、「實地調查」和「公示」四個環節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收到了25萬元互助金。
李華說,他提交材料後,當天就收到了水滴互助理賠審核人員的電話,還有專屬理賠顧問一對一服務,對理賠進行指導,並且針對病情提供一些建議。「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活著,陪著我的孩子慢慢長大,收到錢的那一刻,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這是救命的錢,是活下去的資本和希望。」
在水滴互助平臺,還有很多像李華這樣因為救助金獲得重生機會的案例。數據顯示,目前水滴互助已救助會員超過16000人,劃撥互助款超17.5億,相當於平均每人獲得10餘萬的互助金。
在水滴互助平臺,所有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群,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會員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即可按照「一人患病、眾人分攤」的規則獲得健康互助金。
為了更好的滿足會員的需求,水滴互助上線四年多時間以來各個流程都在不斷優化和升級。在產品形態方面,水滴互助秉承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對每一期互助金劃撥都予以公示,現已公示了144期,會員可以很清晰的追溯到每一筆互助金的劃撥方向,保證互助會員分攤的每一分錢都清清楚楚。在服務方面,水滴互助堅持「四個一」原則:申請 「一對一服務」、審核「一日內完成」、調查「一次性接觸」、公示「一日打款」。
水滴公司理賠負責人梁玉芹說,「水滴互助現在已經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審核流程,每日審核的案件超過上百件,審核過程中,不僅需要詳細核對資料,很多時候還要提供治療和康複方面的建議。」
現在,水滴互助案件處理時效不斷加快,平均結案時間縮短40%。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處理效率,保障用戶數據和資金安全,水滴互助也在積極探索並應用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近期 "水滴區塊鏈"就正式上線,將主要應用於水滴互助的互助金均攤公示環節,提升網絡互助行業用戶信任度和數據信息公開透明及安全性問題。
未來,水滴互助還會繼續優化服務和流程,並不斷探索和應用人工智慧等創新科技,保證互助體系的公平、公正、公開,保障每一位互助會員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