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互助覆蓋人群廣,設置不同互助計劃滿足不同群體保障需求

2020-12-22 環京津網

據權威調查顯示,90%以上的人因疾病死亡,重大疾病已經構成危害人類生命的隱患,其中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重大疾病。 另一方面,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很多重大疾病的診斷率和治癒率大幅提高。

然而,人一旦患病將導致個人收入中斷,昂貴的醫療費用更無疑成為整個家庭的沉重負擔。因此,在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如此之高的情況下,很多人意識到做好規避風險準備的重要性,加入具有低門檻、高性價比、普惠性的「網絡互助平臺」,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據了解,水滴互助是業內一個廣受好評的網絡互助社群,提供低門檻,高性價比的事前保障服務,所有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群,互幫互助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會員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眾人均攤」的規則獲得最高30萬元的健康互助金,會員也可自願選擇升級計劃,享受更高互助保障。截至2020年11月,平臺已經累計救助了超過16000個家庭,劃撥超17.5億元互助金。

前段時間,水滴互助平臺對外公布2020年上半年分攤互助金額,該平臺單個互助計劃半年分攤金額平均不到30元。其中分攤金額最高的是「中青年大病互助計劃」,共為33.89元,分攤金額最低的意外互助計劃,上半年一共只需約5.89元。

據報導,水滴互助平臺為國內很多中低收入人群帶來了高性價比的保障。33歲的北京居民李曉彤兩年前了解到了水滴互助,並且加入了兩個針對癌症的互助計劃。「因為收入原因,我從未考慮過購買商業保險。」李曉彤說「但是對於網絡互助平臺來說,每個參與者需要支付的錢非常低。」2016年到2018年的兩年多,李曉彤為兩個互助計劃一共分攤了100多元人民幣,在2018年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後,她總共獲得了40萬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水滴互助深耕大病互助領域,始終堅持優化創新,爭取為更多家庭、企業、團體加強保障。近日,水滴互助與國內領先的人力資本科技創新服務商CDP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推出專為企業員工提供的團體互助模式,探索互助模式在企業間開展的可能性。

水滴互助始終秉承著「用戶第一」的平臺宗旨,逐漸滿足用戶對保險保障功能需求的空缺。相信在未來,水滴互助可以覆蓋到更廣泛的群體,並通過不同互助計劃的設置,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性需求。

相關焦點

  • 水滴互助給遭遇不幸的家庭送去溫暖,累計救助超16000個家庭
    而網絡互助模式的出現,則讓普通人找到一條全新的保障道路。今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印發,明確了網絡互助在與社會保障中的意義。網絡互助因其進入門檻和中間成本較低,保障金額和保障範圍較廣,逐漸被更多用戶接受。
  • 水滴互助2020年上半年分攤互助金額人均僅30元
    在國內的互助平臺中,水滴互助是備受矚目的網絡互助社群,提供低門檻,高性價比的事前保障服務,所有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群,互幫互助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會員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眾人均攤"的規則獲得最高30萬元的健康互助金,會員也可自願選擇升級計劃,享受更高互助保障。
  • 水滴互助為很多中低收入人群帶去健康福利
    水滴互助是國內領 先的網絡互助平臺,提供低門檻,高性價比的事前保障服務,所有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群,互幫互助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會員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眾人均攤"的規則獲得最 高30萬元的健康互助金,會員也可自願選擇升級計劃,享受更高互助保障。來自山東泰安的李華(化名)就是水滴互助平臺的受益人之一。
  • 水滴互助完善和升級保障機制,堅持「四個一」原則
    水滴互助是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網絡互助平臺,提供低門檻,高性價比的事前保障服務,所有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群,互幫互助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會員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眾人均攤」的規則獲得最高30萬元的健康互助金,會員也可自願選擇升級計劃,享受更高互助保障。
  • CDP集團攜手水滴互助推出全新員工福利解決方案!
    除了面對未來經濟的諸多不確定性、職場家庭健康關愛的迫切需求之外,員工綜合福利保障解決方案從滿足員工基本需求向差異化需求邁進,職場健康醫療需求從補充轉變為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驅動產品不斷升級和進化的強大動力。
  • 水滴互助平均結案時間縮短40%,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2020年2月25日下發的《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提到「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也將「醫療互助」納入了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網絡互助具有成本低、方式靈活、覆蓋範圍廣等特點,逐漸成為國民在社保醫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礎保障。
  • 網絡互助案例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
    √ 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因高門檻和強監管的限制而缺乏動力與活力和靈活性,對於有剛性保障需求的中低收入者來說門檻高,這部分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在這種環境之下應運而生了一種新型的保障模式——網絡互助。出品|零壹智庫作者|呂明波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因高門檻和強監管的限制而缺乏動力與活力和靈活性,社保強調普惠性以及覆蓋面,但是保障深度有所欠缺,而商業保險價格比較高,對於有剛性保障需求的中低收入者來說門檻高,這部分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在這種環境之下應運而生了一種新型的保障模式——網絡互助。
  • 網絡互助應納入銀行保險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監管
    文/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 張琳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上升,民眾對於保險保障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社會保障雖然覆蓋了10多億人口,但是保障程度不能滿足人們對於大病醫療的需要。
  • 水滴互助上鏈 區塊鏈技術打造透明安全互助業務
    近日,水滴公司宣布區塊鏈項目「水滴區塊鏈」正式上線,當前將主要應用於水滴互助的互助金均攤公示環節。水滴希望藉助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提升網絡互助行業用戶信任度和數據信息公開透明及安全性問題。
  • 水滴保險商城堅持嚴選保險,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保障需求
    得益於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的發展,保險行業積極開展業務服務創新,網際網路保險利用大數據分析和網際網路技術能更有效地發現消費者潛在需求,也能改善保險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作為國內的領先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水滴保險商城受到眾多保民的青睞。
  • 兩會之後‖大病醫療互助引大眾聚焦
    網絡互助符合社會大眾需要近些年,由於經濟的發展,收入水平的上升,民眾對於保險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社會保障雖然覆蓋了10多億人口,但是保障程度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於大病醫療的需要。而我國14億人口中有著眾多的中等或中低收入人群,他們的保險意識不是很高,也無法承受較高金額的保費,這些人群成為了商業保險的盲區。不同於傳統保險,網絡互助計劃是一種互助性經濟組織,利用網際網路的信息撮合功能,會員之間通過協議承諾承擔彼此的風險損失,並採取一定額度的保障,避免個人負擔過重。
  •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教授張琳:網絡互助監管的頂層設計缺失
    互助性和普惠性符合社會大眾需要張琳表示,近些年,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上升,對於保險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社會保障雖然覆蓋了10多億人口,但是保障程度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於大病醫療的需要。而我國14億人口中有著眾多的中等或中低收入人群,他們的保險意識不是很高,也無法承受較高金額的保費,這些人群成為了商業保險的盲區。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發布的《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互助平臺的實際參與人數為1.5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4.5億人,覆蓋中國14億人口的32%左右。
  • 發展網絡互助計劃,有賴良好的市場監管
    網絡互助計劃與傳統保險不同,是互助模式,即會員互保,投保人形成一個共同體,誰患病了,就從大家的錢包裡面扣一筆錢。目前,這種模式的法律定位並不明晰,但客觀的說,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達不到普通商業保險門檻的那部分群體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發展
    √ 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因高門檻和強監管的限制而缺乏動力與活力和靈活性,對於有剛性保障需求的中低收入者來說門檻高,這部分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在這種環境之下應運而生了一種新型的保障模式——網絡互助。出品|零壹智庫作者|呂明波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因高門檻和強監管的限制而缺乏動力與活力和靈活性,社保強調普惠性以及覆蓋面,但是保障深度有所欠缺,而商業保險價格比較高,對於有剛性保障需求的中低收入者來說門檻高,這部分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在這種環境之下應運而生了一種新型的保障模式
  • 水滴互助的0.01元「套路」:額外充錢才享保障 交錢被拒後推薦保險
    但在繳費成功之後,我們的測試者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結局。筆者在2月份、3月份先後七次進行繳費,但都在扣費0.01元、選擇自助扣費、提交個人身份信息驗證後立刻收到被拒絕加入的消息,水滴互助簡訊稱,「xxx身份信息驗證未通過,無法獲得互助保障,計劃的餘額將原路退回您的帳戶。「 而這0.01元,也被原路退回。
  • 水滴互助提供低門檻,高性價比保障,助力更多人抵禦疾病意外風險
    據了解,水滴互助是國內最早一批成立的網絡互助社群之一,提供低門檻,高性價比的事前保障服務,所有會員按照既定規則加入社群,互幫互助共同抵禦癌症和意外等風險,會員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眾人均攤」的規則,獲得最高30萬元的健康互助金,會員也可自願選擇升級計劃,享受更高互助保障。
  • 水滴聯合騰訊雲打造水滴區塊鏈 科技破解互助保險信任難題
    12月16日消息,水滴公司區塊鏈項目水滴區塊鏈近日正式上線。當前主要應用於水滴互助的互助金均攤公示環節,為水滴公司打造透明、可信、安全的互助業務提供支撐。騰訊雲區塊鏈的TBaaS區塊鏈服務平臺為此次互助上鏈場景提供了技術支持。   互助等保險保障業務場景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等問題,一直是行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 監管「點穴」網絡互助,機構回復「期望監管」,互助監管尺碼何時有?
    水滴互助 作為提供互助計劃的平臺,公開透明公正是最基本的底線,從成立開始就堅持用戶實名註冊和使用,互助資金存管在商業銀行的專項存管帳戶,每筆互助金的使用申請都會有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調查;堅持將資金、互助事件、均攤信息定期進行全員公示。
  • 壹現場|男子患癌理賠被拒 「水滴籌」:他曾「斷繳」互助計劃
    作為國內知名的大病籌款、救助平臺,「水滴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簡單的互助與賠付卻因雙方對「規則」的理解不同而對簿公堂。現年39歲的張先生身為「水滴籌」互助計劃會員,罹患癌症卻被拒絕賠付。張先生一紙訴狀,將「水滴籌」所屬北京水滴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告上北京朝陽法院。2020年11月3日,北京朝陽法院望京法庭線上開庭審理了此案。
  • 「頭條」從蜂巢互助到好車主互助,回首塗志清的創業歷程
    據推廣人員介紹,好車主不是保險,類似於支付寶的相互寶,騰訊投資的水滴互助,區別是相互寶和水滴互助是對人,好車主對的是車。同理都是「共擔風險,一人分擔,人人省錢」。經查,好車主互助這個項目的實際經營主體為北京百姓科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