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剖宮產的手術過程比較快,打了麻藥,可以幫媽媽們減少很多的分娩痛苦。很多剖宮產媽媽調侃:「睡了一覺,娃就出生了。」
實際上剖宮產媽媽們,在術後需要遭的罪一點也不少。術前8小時禁食禁水,術後6小時依然是一粒米也不能進,刀口的恢復過程是漫長又難捱的。
術後恢復中,護士常常會過來問一句:「排氣了嗎?」排氣是剖宮產媽媽必須要面對的一件事,雖然有點害羞,卻是身體恢復好的信號。
剖宮產後2天不排氣,肚子脹恢復難
小敏懷孕的時候食慾很好,精米白面吃了不少,一不小心就把寶寶吃胖了。簡單的評估後,小敏按照醫生的建議,擇日選擇了剖宮產。
成功生下一個8.5斤的健康胖娃,一家人喜出望外,就等著小敏恢復出院了。
產後6個小時過去了,小敏又渴又餓,簡單喝了一點稀米粥。一直到第二天,小敏還是沒有成功排氣,感覺肚子裡有一股氣在來回竄動,就是排不出去。
小敏肚子漲漲的很難受,吃東西都沒了胃口,只能偶爾喝點溫水潤潤喉嚨。「多活動活動,不排氣可不行。」聽了護士的話,小敏努力地在床上翻來翻去。
產後第三天,小敏終於放出了一聲響屁,害羞得臉都紅了。家人趕緊叫來護士:「排氣了!排氣了!」小敏長舒了一口氣,這下肚子舒服多了,還感覺有點餓了。
剖宮產後為啥需要排氣
媽媽們都知道,剖宮產後一定要儘快排氣,因為排氣是腸道已經恢復蠕動的標誌,說明媽媽沒有出現腸粘連。
因為剖宮產手術是腹部的手術,需要對腹部以下進行麻醉,腸道在術後會受到影響,導致腸道蠕動減弱。
一般情況下,產婦媽媽會在術後24小時左右排氣,如果48小時還沒有排氣,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影響產婦媽媽排氣的原因
◆ 使用鎮痛泵
產後使用鎮痛泵,可以給很大程度上緩解痛苦。鎮痛泵分為硬膜外給藥、靜脈給藥兩種,使用硬膜外的鎮痛泵,可能會使腸道恢復時間延長,影響到產婦媽媽排氣。
◆ 術前便秘
如果產婦媽媽在術前就有便秘的情況,排氣也會比較困難。手術前後十幾小時的禁食,會使新媽媽腸道功能受到影響,胃腸功能更加紊亂,也會導致排氣延後。
◆ 腸粘連
這種情況也是醫生最為擔心的,護士之所以隔三差五過來問,主要就是因為擔心產婦媽媽出現腸粘連。
腸粘連是剖腹產後最讓人頭疼的併發症,產婦媽媽排氣、排便困難,腹部脹痛,嚴重情況還會出現腸梗阻。產後48小時以上沒有排氣,就需要警惕腸粘連了。
幫助排氣的辦法
產後不排氣,肚子脹得難受,3個簡單方法幫助媽媽儘早排氣。
1. 多活動
產後互動,傷口肯定是非常痛的,媽媽們可以輕微、適度地活動身體。術後24小時之內,在床上嘗試多翻身,簡單的活動也可以促進腸道蠕動。
手術24小時之後,媽媽們拔掉尿管,可以自主下床排尿了,也是下床走動的好時機。躺了一整天,剛下床可能會感到頭暈,這是正常情況,媽媽們動作慢一點,注意安全。
2. 按摩腹部
媽媽們還可以讓隊友幫忙按摩肚子,不僅有助於腸道排氣,對子宮的收縮恢復也有積極作用,幫助惡露排出,對產後的恢復非常有益。
▼ 按摩手法
從上到下,每天2~3次就可以,每次10~20分鐘,手法要輕柔,小心避開媽媽的傷口。
3. 產後飲食
剖宮產媽媽們,產後6小時內依然是不能進食的,感到口渴,可以用棉籤蘸水,稍稍滋潤一下嘴唇。等到飲食解禁,媽媽們可以吃一點促進排氣的流質食物。
去渣的米湯、去油的魚湯、慢燉的蘿蔔湯等,是比較適合新媽媽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奶類和豆製品反而容易導致脹氣,媽媽們要避免喝牛奶、豆漿等。
等到排氣以後,就可以適當添加固體的食物了,清淡的粥品、新鮮的蔬菜等,選擇好消化的食物,肉蛋類可以在產後幾天逐步添加,給新媽媽足夠的腸道恢復時間。
【孕育島寄語】
懷孕生娃,從來都不是易事。要小心對待,身體才能恢復如初。
【今日話題】
媽媽們產後多久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