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重新映射」功能紊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空間記憶障礙

2020-12-16 澎湃新聞

大腦「重新映射」功能紊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空間記憶障礙

2020-08-29 0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JST 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齡化社會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但病因往往不清楚,也沒有合適的治療方法。許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出現空間記憶障礙,導致諸如遊走等症狀,給護理人員帶來很大壓力。然而,空間記憶損傷的原因一直不清楚。

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助理教授Kei Igarashi領導的研究小組闡明了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空間記憶損傷的腦迴路機制。研究小組使用了2014年在理化學研究所(RIKEN)開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小鼠,並使用電生理技術(1)分析了執行記憶行為的小鼠的大腦活動。結果表明,大腦區分不同位置的功能稱為「重新映射」(remapping)(2)受損,即健康大腦海馬(3)的功能受損。結果還表明,海馬功能障礙是由大腦內嗅皮層(4)的活動減少引起的。該研究於7月21日發表在《神經元》(Neuron)雜誌上。

該研究於7月21日發表在《Neuron》雜誌上

該研究結果表明,「重新映射」功能紊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空間記憶障礙。在未來,改善大腦「重新映射」功能可能逆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空間記憶損傷,例如使用腦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療法。

這項研究是由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團隊負責人Takaomi Saido和名古屋市立大學(Nagoya City University)的Takashi Saito教授共同進行的,是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戰略基礎研究項目的一部分。

(1)電生理技術

這是一種直接測量電信號的方法,使用金屬電極記錄大腦活動。

(2)重新映射

定位細胞和網格細胞區分不同房間的功能。由於海馬體中有數不清的定位細胞,每次動物進入一個不同的房間,許多定位細胞的活動模式就會同時改變。由於每個房間中位置細胞組模式的組合是不同的,所以位置細胞的組合創造了不同位置的空間記憶。

(3)海馬

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體(在希臘語中是海馬的意思)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的形狀與海馬相似。它有特殊的電路來存儲和回憶記憶信息。海馬體受損時,記憶也會受損。

(4)內嗅皮層

大腦的一部分,與海馬體一起形成大腦的記憶中心。來自大腦不同部位的信息通過內嗅皮層進入海馬體,並儲存在記憶中。儲存在海馬體中的信息通過內嗅皮層轉移到大腦的不同部位。因此,內嗅皮層的損傷也會引起記憶障礙。

參考文獻

Source: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Brain remapping dysfunction causes spatial memory impairment in Alzheimer's disease

Reference:

Heechul Jun, Allen Bramian, Shogo Soma, Takashi Saito, Takaomi C. Saido, Kei M. Igarashi. Disrupted Place Cell Remapping and Impaired Grid Cells in a Knockin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n, 2020; DOI: 10.1016/j.neuron.2020.06.023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阿爾茨海默病能活多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阿爾茨海默病能活多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性痴呆宣傳日」,也有人將其簡稱為「世界老年痴呆日」,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老年性痴呆,多發生於中年或老年的早期,腦內欠缺營養因子,症狀是短期記憶喪失,認識能力退化,逐漸變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那麼老年痴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得了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茲海默症能活多久呢
  • 可改善記憶,防治阿爾茨海默病~
    該研究於1月19日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在線發表,主要研究了一種容易吸收的薑黃素補充劑對無痴呆人群記憶能力的影響,以及薑黃素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的微觀斑塊和神經元纖維纏結的潛在影響。   薑黃素曾在實驗研究中被證明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
  • 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被擦除的慢一些
    這是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自白。像愛麗絲一樣,記憶跟不上遺忘的腳步,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常見的疾病狀態。因此,阿爾茨海默病又被稱為「腦海中的橡皮擦」。「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是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據將突破4000萬。」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記憶的橡皮擦」很殘忍 但請正面它
    圖說: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來源/東方IC「這是一種病,不應被歧視。」從《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到《忘不了餐廳》裡那群讓人揪心的爺爺奶奶,全社會都已關注起這種老年疾病。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作為中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痴呆類疾病,阿爾茨海默症(AD)堪稱慢性「絕症」,患病後記憶和認知功能會逐漸喪失,直至思考及行動能力漸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今,AD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和社會難題。每隔3秒,全世界就會多一位AD患者。截至2018年,全球AD患者總數已經超過5000萬,預計到2050年,伴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這個數字將超過1.5億。
  • 阿爾茨海默病睡眠周期調節的線索找到了
    睡眠中斷、白天嗜睡以及其他晝夜節律紊亂的症狀,都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常見的抱怨,而且隨著病情的進展,這些問題只會變得更糟。但阿爾茨海默病和晝夜節律障礙之間聯繫的原因尚不清楚。Louis)的研究人員表示,線索可能就在大腦蛋白質YKL-40中。在12月16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說,YKL-40既受時鐘基因的調節,又參與清除大腦中潛在的阿爾茨海默病蛋白質堆積。此外,科學家發現,攜帶一種降低YKL-40水平的基因變異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比沒有這種基因變異的人維持認知能力的時間更長。
  • 腦科學日報:神奇生物眼睛再生的秘密;阿爾茨海默病的性別差異
    使用猴子和人類的電生理數據,研究人員揭示了控制記憶期間神經脈衝的吸引子動態與前額葉皮層(PFC)中的沉默活動機制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允許記憶重新激活,從而增強空間工作記憶中的序列偏好。6月22日,《自然—神經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非典型的轉亞硝基化級聯反應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中的...
    2020年12月8日訊/生物谷BIOON/---阿爾茨海默病影響了全球約5000萬人。在一項新的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大腦中一個以前不為人知的導致突觸破壞的生化級聯反應,其中突觸是負責記憶和認知的神經細胞之間建立的連接。這些研究結果為發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
  • 阿爾茨海默病:面對記憶的橡皮擦,我們要行動起來~
    阿爾茲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種以記憶功能和認知功能進行性退化為特徵的臨床症候群,多發於老年期,患有這種病的人就好像上帝在他們腦中放了一塊橡皮擦,隨時會替他們擦掉一些記憶,甚至是所有的記憶。今天讀完的這本《阿爾茨海默病自我管理全書》就是一本叫你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書籍。
  • 生酮飲食可通過改變腸道真菌,來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原創 James Kingsland 阿爾茨海默病科學家發現腸道真菌和輕度認知障礙(MCI)之間存在聯繫,而輕度認知障礙可能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他們認為生酮飲食可以通過在腸道內創造更健康的微生物平衡來幫助預防疾病。
  • 腦科學日報:光療增強空間記憶的神經通路機制;新型大腦訓練
    1,任超然/李浩洪/蘇國輝合作揭示光療增強空間記憶的神經通路機制 來源:小柯生命 研究發現了一條新的記憶相關光信息傳導通路,作者證明了光療信息可經由retina-vLGN/IGL-Re通路的介導來增強空間記憶能力。任超然課題組2019年的工作發現retina-vLGN/IGL-外側韁核(LHb)通路可介導光療的抗抑鬱作用。
  • 那些關於阿爾茨海默病身世的假說
    > 那些關於阿爾茨海默病身世的假說……近年,因為國家重視,加上一些有志之士奔走相告,科普力度越來越大,大眾對於阿爾茨海默病的了解不僅僅限於「老年痴呆」四個字。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記憶跟不上遺忘的步伐,請幫我記住這世界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記憶跟不上遺忘的步伐,請幫我記住這世界▼從容面對不再逃避關愛老人但這卻是一種偷走記憶的疾病。全球每3秒就有1例新發病例,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的痴呆患者。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1.52億。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也有人將其簡稱為「世界老年痴呆日」,旨在呼籲社會各界都應關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 天然Aβ抗體與阿爾茨海默病腦澱粉樣變和認知功能的關係
    天然Aβ抗體與阿爾茨海默病腦澱粉樣變和認知功能的關係 2021-01-06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自動產生錯誤記憶
    原創 Shamim Quadir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表明,患有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成年人會自動產生錯誤記憶(false memories)。這一發現很重要,因為它為內隱記憶(人沒有意識到的記憶)如何在阿爾茨海默病中得以倖免提供了新的見解。倫敦大學基於以前的研究目前的研究重複和建立了以前的研究結果,包括輕度阿爾茨海默病的參與者和健康的老年志願者。
  • 阿爾茨海默病面臨「三低」尷尬 最現實的困境是照護
    記者 張尼忘了自己在哪裡,要幹什麼,沒有了時間空間的定向能力……近日,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第二季)》中,幾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戳中了不少網友的「淚點」。當前,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千萬,龐大數字背後,是個體家庭的困境,也是巨大的社會照護成本。
  • 酗酒可能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會在更年輕的時候發病且症狀很嚴重
    原創 Delthia Ricks 阿爾茨海默病酗酒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和嚴重程度都有關係,但科學家們現在才開始著手破解過量飲酒如何導致最常見的痴呆症的每個分子步驟。
  • 老人出現這七個症狀要當心阿爾茨海默病!
    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阿爾茨海默病。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D),俗稱「老年痴呆症」, 是一種神經退行性老年痴呆,多發於中年或老年早期,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阿爾茨海默是最先描述這一病症的人。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並有神經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
  • 生理時鐘失調,恐是阿爾茨海默病前兆
    原標題:生理時鐘失調,恐是阿爾茨海默病前兆【Technews科技新報】白天打瞌睡,晚上無法一覺到天亮──小心阿爾茨海默病悄悄上門。 結果顯示,其中 139 名受試者未發現有象徵阿爾茨海默病前臨床期的類澱粉蛋白存在,這些受試者幾乎全部都有正常的睡眠/覺醒周期,除了一小部分因高齡、睡眠呼吸中止或其他因素有生理時鐘被擾亂的問題。 而另外 50 名受試者的腦部掃描或腦脊液檢測,則發現有異常結果,這些受試者全部都有嚴重的生理時鐘幹擾問題(由他們晚間休息及白天活動的時間來定義)。
  • MTHFR基因與亞洲人群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性
    AD是一種基因複雜的疾病,會導致中年至成年後期的進行性記憶喪失。AD主要分為早髮型AD(EOAD)與晚髮型AD(LOAD),LOAD主要發生在65歲以後,是AD的主要形式(約佔95%)。 AD會引起新皮層,海馬和基底前腦膽鹼能系統中神經元選擇性的變性,導致胞外的β-澱粉樣肽沉積,從而形成老年斑;另外,AD會引起細胞內異常物質如過度磷酸化tau蛋白的堆積,進而形成神經元纖維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