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55地員原文及白話文-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2020-12-23 尋荀文化

《管子》是先秦時期各學派的言論彙編,內容很博大,大約成書於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內容很龐雜,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的觀點。《管子》一書的思想,是中國先秦時期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法。《管子》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結。即以此為稷下之學的管子學派。《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入子部道家類 ,《隋書·經籍志》列入法家類。《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子部法家類。

55地員

【原文】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

瀆田悉徙,五種無不宜,其立後而手實。其木宜蚖、菕與杜、松,其草宜楚棘。見是土也,命之曰五施,五七三十五尺而至於泉。呼音中角。其水倉,其民強。

赤壚,歷強肥,五種無不宜。其麻白,其布黃,其草宜白茅與雚,其木宜赤棠。見是土也,命之曰四施,四七二十八尺而至於泉。呼音中商。其水白而甘,其民壽。

黃唐,無宜也,唯宜黍秫也。宜縣澤。行廧落,地潤數毀,難以立邑置廧。其草宜黍秫與茅,其木宜櫄、桑。見是土也,命之曰三施,三七二十一尺而至於泉。呼音中宮。其泉黃而糗,流徙。

斥埴,宜大菽與麥。其草宜萯、雚,其木宜杞。見是土也,命之曰再施,二七一十四尺而至於泉。呼音中羽。其泉鹹,水流徙。

黑埴,宜稻麥。其草宜蘋、蓨,其木宜白棠。見是土也,命之曰一施,七尺而至於泉。呼音中徵。其水黑而苦。

凡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鳴馬在野。凡聽宮,如牛鳴窌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徵。不無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於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

墳延者,六施,六七四十二尺而至於泉。陝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於泉。祀陝八施,七八五十六尺而至於泉。杜陵九施,七九六十三尺而至於泉。延陵十施,七十尺而至於泉。環陵十一施,七十七尺而至於泉。蔓山十二施,八十四尺而至於泉。付山十三施,九十一尺而至於泉。付山白徒十四施,九十八尺而至於泉。中陵十五施,百五尺而至於泉。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於泉,青龍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赤壤磝山十七施,百一十九尺而至於泉,其下清商,不可得泉。□山白壤十八施,百二十六尺而至於泉,其下駢石,不可得泉。徙山十九施,百三十三尺而至於泉,其下有灰壤,不可得泉。高陵土山二十施,百四十尺而至於泉。

山之上,命之曰懸泉,其地不幹,其草如茅與走,其木乃樠,鑿之二尺,乃至於泉。山之上,命曰復呂,其草魚腸與蕕,其木乃柳,鑿之三尺而至於泉。山之上,命之曰泉英,其草蘄、白昌,其木乃楊,鑿之五尺而至於泉。山之材,其草兢與薔,其木乃格,鑿之二七十四尺而至於泉。山之側,其草葍與蔞,其木乃品榆,鑿之三七二十一尺而至於泉。

凡草土之道,各有榖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葉下於□,□下於莧,莧下於蒲,蒲下於葦,葦下於雚,雚下於蔞,蔞下於荓,荓下於蕭,蕭下於薜(薛),薜下於萑(蓷),萑下於茅。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歸。

九州之土,為九十物。每州有常,而物有次。

群土之長,是唯五粟。五粟之物,或赤或青或白或黑或黃,五粟五章。五粟之狀,淖而不肕,剛而不觳,不濘車輪,不汙手足。其種,大重細重,白莖白秀,無不宜也。五粟之土,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其陰其陽,盡宜桐柞,莫不秀長。其榆其柳,其檿其桑,其柘其櫟,其槐其楊,群木蕃滋數大,條直以長。其澤則多魚,牧則宜牛羊。其地其樊,俱宜竹、箭、藻、龜、楢、檀。五臭生之:薜荔、白芷,麋蕪、椒、連。五臭所校,寡疾難老,士女皆好,其民工巧。其泉黃白,其人夷姤。五粟之土,幹而不格,湛而不澤,無高下,葆澤以處。是謂粟土。

粟土之次,曰五沃。五沃之物,或赤或青或黃或白或黑。五沃五物,各有異則。五沃之狀,剽怷橐土,蟲易全處,怷剽不白,下乃以澤。其種,大苗細苗,赨莖黑秀箭長。五沃之土,若在丘在山,在陵在岡,若在陬,陵之陽,其左其右,宜彼群木,桐、柞、枎、櫄,及彼白梓。其梅其杏,其桃其李,其秀生莖起,其棘其棠,其槐其楊,其榆其桑,其札其枋,群木數大,條直以長。其陰則生之楂蔾,其陽則安樹之五麻,若高若下,不擇疇所。其麻大者,如箭如葦,大長以美;其細者,如雚如蒸。欲有與各,大者不類,小者則治,揣而藏之,若眾練絲,五臭疇生,蓮、與、蘼蕪,藁本、白芷。其澤則多魚,牧則宜牛羊。其泉白青;其人堅勁,寡有疥騷,終無痟酲。五沃之土,幹而不斥,湛而不澤,無高下,葆澤以處。是謂沃土。

沃土之次,曰五位。五位之物,五色雜英,各有異章。五位之狀,不塥不灰,青怷以菭。及其種:大葦無、細葦無,赨莖白秀。五位之土,若在岡在陵,在隫在衍,在丘在山,皆宜竹、箭、求、黽、楢、檀。其山之淺,有蘢與斥。群木安逐,條長數大:其桑其松,其杞其茸,種木胥容,榆、桃、柳、楝。群藥安生,姜與桔梗,小辛、大蒙。其山之梟(註:或「阜」),多桔、符、榆;其山之末,有箭(註:或「葥」)與苑;其山之旁,有彼黃蝱,及彼白昌,山蔾、葦、芒。群藥安聚,以圉民殃。其林其漉,其槐其楝,其柞其穀,群木安逐,鳥獸安施。既有麋麃,又且多鹿。其泉青黑,其人輕直,省事少食。無高下,葆澤以處。是謂位土。

位土之次,曰五蘟。五蔭之狀,黑土黑菭,青怵以肥,芬然若灰,其種櫑葛,赨莖黃秀恚目,其葉若苑。以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二,是謂蔭土。

蔭土之次,曰五壤。五壤之狀,芬然若澤、若屯土。其種,大水腸、細水腸,赨莖黃秀以慈。忍水旱,無不宜也。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二,是謂壤土。

壤土之次,曰五浮。五浮之狀,捍然如米以葆澤,不離不坼。其種,忍蔭。忍葉如雚葉,以長狐茸。黃莖黑莖黑秀,其粟大,無不宜也。蓄殖果木,不如三上以十分之二。

凡上土三十物,種十二物。

中土曰五怷。五怷之狀,廩焉如壏,潤溼以處。其種,大稷、細稷,赨莖黃秀以慈。忍水旱,細粟如麻。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三。

怷土之次,曰五纑。五纑之狀,強力剛堅。其種,大邯鄲、細邯鄲,莖葉如枎櫄,其粟大。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三。

纑土之次,曰五壏。五壏之狀,芬焉若糠以肥。其種,大荔、細荔,青莖黃秀。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三。

壏土之次,曰五剽。五剽之狀,華然如芬以脆。其種,大秬、細秬,黑莖青秀。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四。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其種,大萯、細萯,白莖青秀以蔓。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四。

沙土之次,曰五塥。五塥之狀,累然如僕累,不忍水旱。其種,大樛杞、細樛杞,黑莖黑秀。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四。

凡中土三十物,種十二物。

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其種,大華、細華、白莖黑秀。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五。

猶土之次,曰五壯。五壯之狀如鼠肝。其種,青梁,黑莖黑秀。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五。

壯土之次,曰五殖。五殖之狀,甚澤以疏,離坼以臞塉。其種,雁膳黑實,朱跗黃實。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

五殖之次,曰五觳。五觳之狀婁婁然,不忍水旱。其種,大菽、細菽,多白實。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

觳土之次,曰五鳧。五鳧之狀,堅而不骼。其種,陵稻、黑鵝、馬夫。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七。

鳧土之次,曰五桀,五桀之狀,甚鹹以苦,其物為下。其種,白稻長狹。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七。

凡下土三十物,其種十二物。

凡土物九十,其種三十六。

【翻譯】

管仲治理天下,規定地深七尺為一施。

河川沃土,五穀無不相宜。這裡穀粒肥厚而谷穗充實。這裡種樹宜於杬、蒼、杜梨和松樹,種草宜於壯荊和商棘。見到這種土壤,稱之為五施之土,即土深五七三十五尺而與地下泉水相接。呼音相當於「角」聲。這裡水呈青色,居民強壯。

赤壚土,幹疏、堅硬而肥沃,種五穀無不相宜。這裡種麻則麻色潔白,織出布則布色潤黃。這裡種草適於白茅與灌,種樹適於赤棠。見到這種土壤,稱之為四施之土,即土深四七二十八尺而與地下泉水相接。呼音相當於「商」聲。這裡水白而甜。人民長壽。

黃唐土,不適合種植什麼作物,只好種黍和高粱。還應當枯竭水澤排水。修造圍牆時,地溼易毀,難以築城砌牆。這裡種草適於山薊和白茅,種樹適於椿、檍、桑樹。見到這種土壤。稱之為三施之土,即土深三七二十一尺而與地下泉水相接。呼音相當於「宮」聲。這裡泉水黃而有臭味,易於流失。

斥埴土,適於種植大豆和麥。這裡種草適於負和灌,種樹適於杞柳。見到這種土壤。稱之為兩施之土,即土深二七一十四尺而與地下泉水相接。呼音相當於「羽」聲。這裡泉水味鹹,易於流失。

黑埴土,適於種植稻、麥。這裡種草適於賴篙和莜。種樹適於白棠。見到這種土壤,稱之為一施之土,即地深七尺而與地下泉水相接。呼音相當於「徵」聲。這裡水黑而味苦。

凡是聽「微」聲,就好象聽到小豬被背走而大豬驚叫的聲音。凡是聽「羽」聲,就好象荒野的馬叫。凡是聽「宮」聲。就好象地窖裡的牛鳴。凡是聽「商」聲,就好象失群的羊叫。凡是聽「角」聲,就好像出雞在樹上鳴唱,聲音又快又清。凡是要起奏五音風調,先確立一弦而三等分之,經過四次三等分的推演以合九九八十一之數,由此產生黃鐘小素的音調,便成為宮聲。三除八十一而將其一份加在八十一上,使得一百零八,就是微聲。不可不再用三除而在一百零八上減去三分之一,正足其數七十二,由此而產生商聲。再用三除七十二,並加在它的原數上,由此產生羽聲九十六。再用三除並在九十六上減去三分之一,正足其數六十四,由此而產生角聲。

地勢較高的坡地,土深六施,即六七四十二尺而見到地下泉水。狹谷旁側的土地,土深七施,即七七四十九尺而見到地下泉水。狹谷的土地,土深八施,即七八五十六尺而見到地下泉水。土陵,九施。即七九六十三尺而見到地下泉水。丘陵的延伸地帶,十施,即七十尺見到地下泉水。丘陵的周圍地帶,十一施,即土深七十七尺而見到地下泉水。山崗的延伸地帶。十二施。即八十四尺見到地下泉水。山崗的附屬地帶,十三施,即九十一尺見到地下泉水。山崗附屬帶的白土區,十四施,即九十八尺見到地下泉水。丘陵正中地區。十五施,即一百零五尺見到地下泉水。青山,十六施,即一百一十二尺見到地下泉水,但在青龍的居處,其硬泥部分則沒有泉水。紅土而多小石的山,十七施,即一百一十九尺見到地下泉水。但卜面清商的居處沒有泉水。多石山的白土區,十八施,即一百二十六尺見到地下泉水,下面堅石並列的部分沒有泉水。陡山,十九施,即一百三十三尺見到地下泉水,下面灰土的部分沒有泉水。高陵土山,二十施。即一百四十尺見到地下泉水。

山頂上,有一種名為「懸泉」的地方,土不乾燥,所生的草是苗草和蘑草,樹是樠樹,鑿地二尺即可見到泉水。山頂上,有一種名為「復呂』』的地方,所生的草是魚腸竹和蕕草,樹是柳樹,鑿地三尺就可以見到泉水。山頂上,有一種名為「泉英」的地方,所生的草是當歸和菖蒲,樹是楊樹,鑿地五尺可以見到泉水。山側面。所生的草是稀籤和薔藤,樹是檟樹,鑿地二七一十四尺可以見到泉水。山側面,所生的草是菖草和蔞蒿,樹是刺榆,鑿地三七二十一尺才可以見到泉水。

大凡草類與土地的結合,各自都有其最好的歸趨。或高或低,各有不同的草類和土壤。只有葉的海生植物比菱的生長地域低,菱比水蔥的生長地域低,水蔥比蒲的生長地域低,蒲比蘆葦的生長地域低,蘆葦比顴的生長地域低,灌比蔞蒿的生長地域低,蔞蒿比馬帚的生長地域低,馬帚比艾蒿的生長地域低,艾蒿比薛荔的生長地域低,薜荔比益母草的生長地域低,益母草比白茅的生長地域低。那些草類,一共有十二個等次,它們都是各有所歸的。

九州的土壤,有九十種。每一種土壤都有它固定的特徵,而土的種類是有等次的。

各類土壤中最上等的,是五種粟上。五種粟土的顏色,是紅、青、白、黑、黃。即五種粟土有五種標記。五種粟土的性狀,溼而不黏,乾燥而不瘠薄,不泥阻車輪,也不汙濁手腳。它種植穀物,宜於大重和細重,白莖白穗,無不適合。五種粟土,無論在丘陵或在山地,在水邊或在平原,在陰面或在陽面都可種桐樹和柞樹,而無不長得秀美和長大。這裡的榆、柳、桑、柘、櫟、槐、楊等等,各種樹木的生長,快而且大,其枝條直而且長。這裡的池澤多魚,這裡的牧場適於牛羊。這裡的土地,這裡的山邊,都適合生長竹、箭、棗、獲、憎木和檀木。這裡還生長五種有香味的植物;薛荔、白正、蕪、椒樹和蘭花。五香植物所產生的效用,使人少病而推遲衰老,士女都生得美,民眾都心靈手巧。那地方泉水呈黃白色,人的容顏潤嫩。五粟土,乾燥而不堅硬,溼潤而不散脫,無論高地低地,都經常保持水分。這就是所謂粟土。

粟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沃土。五種沃土的顏色,是紅、青、黃、白、黑。也就是五種土有五種色,各有區別。五沃土的性狀,疏鬆而帶有孔竅,容易藏居蟲類,堅實而不幹白,底下保持溼潤。它種植穀物,宜於大苗和細苗,紅莖黑穗而禾稈長大。五種沃土,無論在丘在山,在陵在岡,無論在邊角之地,或在丘陵陽面,左右兩側,都適宜於下列樹木:桐、柞、扶栘和椿樹,此外還有白梓。至於這裡的梅、杏、桃、李,也是樹花滋長、枝幹挺拔的。這裡的棘、棠、槐、楊、榆、桑、柏樹和檀樹,都長得快而且大,枝條直而且長。這地方的陰處生長山楂和梨樹,陽面則可以種各種麻,不管高處和低處,不擇地區。這地方所產的麻,大的象箭竹或蘆葦,又大又長又美;細的象小蘆葦或細薪,又順又多又行列分明。大的麻沒有疵節,小的麻條理易治,團聚而加以貯藏,就象漂練好的白絲一樣。這裡還生有五種帶香味的植物:蘭花、揭車、蕪、藁本和白芷。這裡的池澤多魚,牧場則宜於牛羊。這裡的泉水白而青,人民堅勁有力,既少疥疾,又無頭痛眩暈之病。五沃土,乾燥而不旱裂,溼潤而不脫散,無論高地低地,都經常保持水分。這就是所謂「沃土」。

沃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位土。五種位土的顏色,也是五色相雜,各有不同標誌。五種位土的性狀,既不堅硬成塊,也不散軟如灰,色青疏鬆而有青苔。至於它種植穀物,適於大葦無和細葦無,赤莖白穗。五種位土,在土崗或在丘陵,在水邊或在平原,在小丘或在高山,都適合生長竹、箭、藻、獲、格樹和檀樹。在山的低處,還有水紅和芥菜。多種樹木生長旺盛,枝條長而發育又快又大:例如桑、松、把樹和榵樹。各種樹都可容納在這種土地,例如,榆、桃、柳樹和桐樹。各種藥材也生長起來,例如 和桔梗,細辛和大蒙。這裡的山頂,多產桔梗、鬼目草和地榆;這裡的山下,產有竹箭和紫苑;這裡的山旁,產有黃 、白昌、山藜、葦和芒。各種藥材叢生,使人們免於疾病。這裡的山林和山麓,這裡的槐樹林和苦楝林,這裡的柞林和楮桑林,群樹茂盛,鳥獸也種類繁多。既有麇麋,而且又多產鹿。這裡的泉水青黑,這裡的人性爽直,省事而少食。無論高地或低地的土壤,都經常保持著水分。這就是所謂「位土」。

位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隱土。五種土的性狀,黑土上長有黑苔,青色疏鬆而肥沃,僂解的樣子有如草木灰一般。它種植穀物,適於 葛,赤莖黃穗而谷實怒開,葉子有如紫苑。就畜牧、農業、果樹、林產的收穫來說,比前三類土壤相差十分之二,這就是所謂「隱土」。

隱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壤土。五種壤土的性狀,粉解的樣子有如草木脫落的皮葉,又如堆積的糞土。它種植穀物,適於叫做大水腸和細水腸的稻,赤莖黃穗而多產。性耐水旱,所種無不適合。畜牧、農業、果樹、林業的收穫,比起前三類土壤要差十分之二。這就是所謂「壤土」。

壤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浮土。五種浮土的性狀,堅硬得土粒如米。由於保有水分。不脫散也不乾裂。它種植穀物,適合忍隱。忍隱的葉子象翟葉,因為它長著狐毛一樣的茸毛。黃莖、黑莖、黑穗,其粟粒都長得大,種植無不適合。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起前三類土壤要差十分之二。

總之,上等土壤三十種,可種植十二類穀物。

中等土壤首先是五種怷士。五種怷土的性狀,凜然有如鹽粒,保有潤溼狀態。它種植穀物,可種大稷、細稷,赤莖黃穗多產。性耐水旱,細粟繁美如麻。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相差十分之三。

怷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瀘土。五種紳士的性狀,強而堅硬。它種植穀物,適於大邯鄲和細邯鄲,莖葉如扶樹、樹,其粟粒較大。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三。

纑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壏土。五種壏土的性狀,粉解的樣子有如米糠而比較肥沃。它種植穀物,適於大荔和細荔,青莖黃穗。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三。

壏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剽土。五種剽土的性狀,白白如粉而且土質較脆。它種植穀物,適於大櫃和細櫃,—黑莖青穗。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四。

剽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沙土。五種沙土的性狀,細碎得有如粉塵飛動。它種植穀物,適於大負和細負,白莖青穗而生有枝蔓。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四。

沙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塥上。五種塥土的性狀,團粒堆積得象是蝸牛,不耐水旱。它種植穀物,適於大記和細,黑莖黑穗。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起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四。

總之,中等土壤三十種,可種十二類穀物。

下等土壤首先是五種猶土。五種猶土的性狀象糞一樣。它種植穀物,適於大華、細華,白莖黑穗。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五。

猶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壯土。五種壯土的性狀,有如鼠肝。它種植穀物,適於青粱,黑莖黑穗。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五。

壯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殖土。五種殖土的性狀,非常散落而疏鬆,有裂隙而且貧瘠。它種植穀物,適於黑粒的「秈」和黃粒的朱跗。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上壤差十分之六。

五種殖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觳土。五種觳土的性狀,是十分空疏的,不耐水旱。它種植穀物,宜於大菽和細菽,豆粒多為白色。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六。

觳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舄土。五種舄土的性狀,堅實而不過硬。它種植穀物,適於陵稻:黑鵝、馬夫。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七。

舄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種桀土。五種桀土的性狀,味極鹹而苦。它是最下等的土壤。它種植穀物。適於白稻,其米粒細長。畜牧、農業、果樹、林木的收穫.比前三類土壤差十分之七。

總之,下土共三十種,可以種十二種作物。

總之,全部土壤類別為九十,可以種三十六種穀物。

相關焦點

  • 本末源流-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本末源流】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結構:聯合式 ------------------- 登高望遠-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錙銖必較-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強自取柱-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強自取柱-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強自取柱】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於乎哀哉-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於乎哀哉】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奮矜之容-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誇誕生惑-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詳略得當-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詳略得當】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飾非拒諫-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飾非拒諫】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結構:聯合式 近義:拒諫飾非 反義:拭面容言 英語:gloss over errors and reject representation ------------------- 氣勢洶洶-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口耳之學-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口耳之學】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口耳之學拼音:kǒu ěr zhī xué解釋: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 約定俗成-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約定俗成】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約定俗成拼音:yuē dìng sú chéng解釋:指某些事物名稱或行為規範是由人們共同認定或共同習慣形成的。
  • 【荀卿庠讀書會每日讀論語】顏淵12.6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荀卿庠讀書會每日讀論語】顏淵12.6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原文】12.6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
  • 榮姓漢字演變過程和榮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了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幹姓氏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 墨子01章親士原文及白話文-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01章親士 【原文】 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
  • 墨子09章尚賢(中)原文及白話文-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09章尚賢(中)【原文】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國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賢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賢之為政之本也?曰: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則治,自愚賤者為政乎貴且智者則亂。是以知尚賢之為政本也。
  • 墨子32章非樂(上)原文及白話文-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32章非樂(上)【原文】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將以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為天下度也,非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樂,口之所甘,身體之所安,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仁者弗為也。」
  • 羿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羿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了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
  • 荀子非十二子第六篇原文及白話文-荀卿庠讀書會網絡版
    【原文】假今之世,飾邪說,文奸言,以梟亂天下,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原文】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原文】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墨翟、宋也。
  • 孟子盡心章句上原文及白話文13.0-荀卿庠讀書會
    【原文】13.16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原文】13.19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 論語裡仁圖片原文一句一圖-荀卿庠整理
    【原文】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翻譯】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原文】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翻譯】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原文】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 儲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儲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官太僕卿。正德中,歷左僉都御史、戶部左右侍郎。劉瑾數侮大臣,獨對巏敬稱為先生。善詩文,好推引名士。因憤瑾所為,託病辭官歸。後官至吏部左侍郎。卒官。嘉靖初,賜諡文懿。儲欣,字同人,清朝宜興人。自幼好學,精通經史。早年無意仕途,以制藝為業。直到60歲,始領康熙鄉薦,一試禮部不遇,遂閉門著書。著有《春秋指掌》30卷,《在陸草堂集》六卷。
  • 雲南純藕粉營養價值及吃法介紹-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雲南純藕粉營養價值及吃法介紹最近購買純藕粉發現市場摻假冒充純藕粉的特別多,特此網絡整理提醒購買純藕粉者注意。雲南純藕粉多一些,價格加運費偏高。江浙一帶純藕粉佔市場一成,純的很少,真假混亂。以下重點介紹雲南純藕粉。雲南黃泥塘藕粉,屬於雲貴高原海拔5000尺以上生態蓮藕純原料。
  • 麴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麴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了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
  • 陸姓漢字演變過程和陸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了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