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中國人的幸福感在逐步增加

2021-01-08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你幸福嗎?」這個問題曾經引發刷屏。在瑞士舉行的達沃斯論壇年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在演講中提到,過去十年,中國居民的幸福感在逐步增加。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出的?中國居民的幸福感體現在哪?

  中國居民幸福感不斷增加

  在達沃斯峰會的一場主題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引用了一項調查數據表示,近年來中國居民的幸福感在不斷增加,處於中等水平。他介紹稱,「在0到10分的評分中,2016年中國居民幸福感水平的平均值是5.3,相比2006年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2006年當蓋洛普第一次收集這個數據時,中國的平均數只有4.6。」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帶來居民幸福感增加

  迪頓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當然,他也提到了經濟學中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論」,也叫「幸福悖論」,指的是國家經濟發展了,國民的幸福感並不一定就會提高。不過迪頓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的確帶來了居民幸福感的增加。他說:「沒有證據表明,收入增長和幸福感提升是衝突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了中國居民幸福感的增加。」

  老齡化沒有降低中國人幸福感

  迪頓還專門提到了年齡對幸福感的影響。目前,中國正快速步入老齡社會,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2.2億。不過迪頓認為,老齡化並沒有降低中國人的幸福感,反而在45歲達到低谷後,幸福感隨著年齡增長穩步上升。迪頓說,這主要得益於較高的居民儲蓄率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中國,居民儲蓄率非常高,老年人有足夠的財產支撐他們的老年生活。另外,中國經濟增長非常迅速,所以年輕人比上一代的人更加富有,他們可以支撐自己父母或祖父母的開支,提供經濟上的幫助。中國經濟增長,福利逐步完善,還有很多企業也為老年人提供機會,讓他們可以繼續安享人生。」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李路路去年發表的《經濟增長與幸福感——解析伊斯特林悖論的形成機制》一文中,一個超過1萬個樣本的調查結果顯示,年齡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呈U型變化趨勢,青少年與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較高,中年人的幸福感水平較低。

  幸福很主觀?社會學專家:有量化標準

  當然,不少人會覺得,幸福是一個很主觀、難以衡量的話題。不過,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李路路介紹,主觀幸福實際上有一套量化標準:「測量幸福感就是一個幾分的量表,因變量是居民自報的主觀幸福感水平:非常不幸福、比較不幸福、一般、比較幸福、非常幸福,分別賦予1-5分的分值,測量幸福感的程度。之後再做決定幸福感的因素:收入、職業、教育、年齡、性別等,就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幸福感的高低。」

  《小康》雜誌去年底進行的調查顯示,影響國人幸福感的因素中,排行前十位的依次是健康、收入、家庭關係、婚姻、環境、社會保障、住房、職業、個人能力、社交。其中,環境變動最大,由2016年的第十位迅速提升至第五位.

  李路路說,這些都是影響個人幸福感的相關指標,而且在不斷調整中,「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時候,收入因素可能是比較主要的。經濟發展水平提升以後,收入不再是決定幸福感的主要水平,綜合因素的權重會不斷改變」。

  李路路解釋說,居民需求在由物質型向發展享受型轉變時,物質型變量在幸福回報上的相對重要性不斷下降,幸福回報率降低;而生活品質型變量的相對重要性不變或有上升的趨勢,幸福回報率趨於增加。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中國讓世界上大部分人脫貧,這是前所未有的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中國讓世界上大部分人脫貧,這是前所未有的南方+  作者:董謙君  2019-10-22 世界上大部分脫貧成就都是中國取得的,這是前所未有的。
  •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中國扶貧的經驗是穩定的政府和穩定的...
    前來參會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安格斯·迪頓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獨家專訪時充分肯定中國的扶貧成就,他表示:中國的扶貧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10月22日上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廣東)國際傳播論壇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宣布論壇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大灣區建設助力『海上絲路』交融」。
  •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高消費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唯一目標
    文/黎珏伶10月31日,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微觀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在2018第三屆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發表了題為《The global economy:New prospects, new problems》的主題演講,他肯定了中國在改革開放40年裡取得的成就,但貿易戰和關稅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02.諾獎得主力薦著作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 推薦
  •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9日 消息:近日,今日頭條上線了科普視頻系列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代表人物:恩斯特·魯斯卡 4 不被卡脖子,中國需要諾獎得主可見,沒有諾獎代表著什麼。 諾獎是科學最高獎項,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科研競爭力,是中國必須競逐的目標。 這方面要向日本學習,日本19年有19位諾獎得主! 從2001年開始,日本人成為「諾獎收割機」。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諾獎得主:「醒來發現在火星!」
    吉莉安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女科學家,在伯克利分校另一個系任教,她向杜德娜詳細介紹了CRISPR的研究,杜德娜才明白「規律間隔成簇短回文重複序列」的意思,這些信息讓她「有微微觸電的感覺」。兩個實驗室的合作表明,要闡明CRISPR工作機制,該生物化學家出場了。2011年,杜德娜在波多黎各參加美國微生物學會年會時,認識了法國女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她們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 諾獎得主有話說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科技之城」上海舉行——4大洲,25國及地區,超過100城,近14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參加這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盛會。 其中,兩位新鮮出爐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獨家|上任物理諾獎奎洛茲:天體物理還能拿更多的諾獎
    獨家|上任物理諾獎奎洛茲:天體物理還能拿更多的諾獎 2020-10-07 13: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今天舉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連線發言時稱,美國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非常多,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經濟不會有一個V型恢復。現在已進入8月份,而美國上一周新的失業人數又超過100萬,疫情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破壞就越嚴重。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因為Jacques不是一般人,他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他50歲也就是1985年前後有傳言說他有可能會拿諾獎,當然他這個發現肯定是真諾獎級別的。一個諾獎級別的大牛發篇《自然》不是多難的事情,對吧?專業編輯們又看不懂做得究竟是什麼,怎麼可能想到這樣的學者居然發偽科學?得,文章發表了之後那就亂套了。一個很有可能拿諾獎的頂級科學家做偽科學,此事如何處理?
  • 日本諾獎得主:用LED技術治療皮膚病
    點擊查看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當地時間7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獲獎。
  • 果蠅的自白:我與諾獎得主們的那些事兒
    今天就來給你們介紹介紹我那些得諾獎的小弟們~說起我們果蠅與諾獎的淵源,那必須從人稱果蠅之王的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開始。摩爾根與上帝之手達爾文、豌豆射手孟德爾合稱「生物三傑」。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遺傳學兩大定律,這一年也是摩爾根(1866年生)出生之年,第三定律即被孕育。
  • 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原標題: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 讓諾獎得主讚不絕口的攀高頸椎按摩儀,到底有多專業?
    諾貝爾獎得主George Fitzgerald Smoot喬治·斯穆特教授在體驗了15天攀高全新推出的P6專業頸椎按摩儀後,將該款頸椎按摩儀力薦給大家使用,稱其不僅緩解了自己的頸部不適,更重喚頸部肌肉活力。
  • 19年19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日本教育?
    日本諾獎頻出背後又有著怎樣教育體制?我們又能從日本的教育中吸收和學習到什麼呢?為實現這一目標,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四點:1.提倡構建終身化的教育體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了應對各種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對於自己的要求不斷提高,對於知識的需求不斷增加,人們不再滿足於有限的學校教育,而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實現個人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需要
  • 又一位諾獎得主撤稿!Science 主編都發聲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學術頭條 作者:Jasmine 北京時間1月3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員弗朗西斯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前面的話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本文研究了小柴昌俊的科學貢獻,並從中總結了若干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