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杭州15歲少年脖子不痛不癢長腫包,一查竟是癌轉移!

2022-01-04 FM93交通之聲

來源:浙大一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15歲的家明是個杭州男孩,爸爸是大學老師,媽媽是「海歸」。良好的家庭氛圍讓他從小就認真自律、學習刻苦,有著極高的自我要求。中學課業緊張,起早貪黑的家明從來沒向父母叫苦、叫累過。3個月前,家明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左側頸部有包塊。因為不痛不癢,課業緊張的他也並未放在心上,「我當時想著會自己消掉。」包塊越長越大,家明媽媽李女士(化名)發現了兒子脖子的不對勁。李女士一直以為兒子是「上火」,就把兒子帶到自己信賴的國醫養生館開中藥消炎、去火氣。幾貼中藥吃下去,兒子頸部的包塊不僅沒消掉、反倒愈發嚴重——脖子的左側明顯比右側粗,原來還能在脖子裡滑動的腫塊,似乎與脖子上的皮膚或是裡面的深層組織「粘」牢了,不能動了。慌神了的李女士這才帶著兒子來到浙大一院,找到耳鼻喉科主任周水洪主任醫師門診尋求幫助。「怎麼才來!」看到家明左側脖子上這個來路不明的「大傢伙」,周主任心底一沉,當即覺得這腫物不是「善類」。在周主任的門診中,他不止一次碰到類似家明這樣症狀的患者,因為60%-70%的鼻咽癌患者最先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內窺鏡下,周水洪主任果然在男孩的鼻咽部發現新生物。經過抽血、鼻咽CT、鼻咽部活檢等一系列檢查,病理組織化驗的結果證實了周水洪主任的猜想——「鼻咽非角化癌」,並且已經發生了淋巴結轉移,需要立即進行放射治療。隨後,家明轉入浙大一院放療科進行個體化的放射治療,目前仍在進一步治療當中。「周主任,我兒子這麼小,怎麼會得癌?」李女士一家如遭晴天霹靂。周水洪主任介紹,鼻咽癌是指生長在鼻咽位置的鱗狀上皮來源的癌。人體的上消化呼吸道自上而下分為鼻咽、口咽、喉咽。鼻咽的位置很隱蔽,從人體外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鼻咽癌必須由專業醫生藉助一定的檢查設備才能發現。再加上鼻咽癌的症狀不典型,又不影響日程生活,很多患者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就醫,非常容易漏診、誤診,一些患者確診時就已經是晚期。「我們就有個患者,早就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了,但工作忙一直拖著不看病,結果一年後檢查,已經是鼻咽癌晚期,太可惜了!」

因為人種和基因等原因,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報告稱,鼻咽癌的發病以黃種人發病率最高,全世界鼻咽癌發病人群中近80%的患者都在中國。它具有種族易感性和地域集中性的特點,作為我國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在我國南方及東南沿海地區較為多發,其中因廣東省發病率最高。這其中,我國青少年發病率約在十萬到二十萬分之一,較為少見。「以前門診基本上都是年紀大的患者,但現在二三十歲的也逐漸增多,這和我們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等都脫不了干係。」周水洪主任說,除了遺傳因素,鼻咽癌的誘因還與EB(皰疹)病毒感染、喜歡吃醃製食品密切相關。目前早期鼻咽癌(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已達到76%~90%,但晚期(Ⅲ、Ⅳ期)患者單純放療5年生存率僅為20%~50%。因此,早發現、早確診對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意義非凡。那麼,人體遭遇鼻咽癌時,會有哪些蛛絲馬跡?專家強調要重視以下5個方面:頸部有腫塊,無痛性的腫塊增長尤其要警惕。約60~80%的鼻咽癌患者最初表現是淋巴結腫大,但如果缺少鼻咽癌的常識,很容易誤以為是淋巴結髮炎,給與抗炎治療腫塊可能暫時縮小,但很快又繼續長大。鼻咽部腫瘤堵塞後鼻孔時,患者鼻塞日益加重,不會像感冒那樣時好時壞。鼻涕中帶血絲,或者深吸吐痰帶有血絲,早晨起床後發生尤其要重視。

耳鳴、耳悶與聽力減退。腫瘤堵塞咽鼓管口時,會在早期造成耳朵嗡嗡作響,繼而造成聽力下降。

晚期鼻咽癌患者經常會有頭痛的症狀,這是因為腫瘤侵犯顱底骨質或顱內引起痛感。

面麻,復視,眼瞼下垂,眼球運動障礙視力下降,聲音嘶啞,舌肌萎縮,伸舌偏斜,吞咽障礙、進食嗆咳等。

此時,往往提示鼻咽腫瘤已到晚期,容易被誤診為三叉神經痛、面部肌肉或是眼部問題,忽視鼻咽癌的可能。

周水洪主任介紹,頸部淋巴結腫大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因為在人體的頸部分布有300餘個淋巴結,約佔全身淋巴結的37%。引起淋巴結腫大的疾病大多還是由常見病毒、細菌等入侵人體引起的炎症,也有反覆發作的結核,只有極少數與惡性腫瘤等疾病相關。

這些惡性腫瘤中,有包括來自甲狀腺、鼻咽部、喉、扁桃體、食管等頭頸部器官原發灶轉移而來的惡性腫瘤;還有惡性淋巴瘤(如非霍奇金淋巴瘤)

其實,腫瘤導致的頸部淋巴結腫大與良性淋巴結腫有所不同。當頸部淋巴結腫大出現以下表現時尤其要注意:

1. 淋巴結腫大2周以上都沒有消除

2. 淋巴結為無痛性、質硬、活動度差,與周圍組織粘連,甚至融合成團

3.淋巴結>1cm,或者淋巴結在1~2周內迅速增大

4. 炎症治療後,腫大的淋巴結仍然存在

5. 伴有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或消瘦

專家尤其強調, 有上述症狀的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視,最好到正規醫院及時進行鼻咽、口腔、喉嚨、甲狀腺等檢查。尤其是家裡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時進行鼻咽鏡、鼻咽部CT檢查!

身體上的異常一定要引起重視!

點朵小花提醒更多人↓↓↓

相關焦點

  • ...脖子上摸到一個包!不痛不癢,又不消失……專家提醒,警惕頸部包塊
    突然間摸到脖子上長了豆子大小的「包」,不痛不癢,但是又消不下去……這難免會讓人胡思亂想,莫不是得腫瘤了?該去什麼科室檢查呢?最近,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楊高怡主任醫師就遇到了這樣兩位焦慮不安的病人。脖子一天比一天粗大熱天圍絲巾「遮醜」23歲的小呂姑娘(化名)發現自己右側脖子有些腫,由於不痛不癢,她並未在意。近來小呂整個脖子越來越粗,人也消瘦許多。大熱天出門,小呂也要圍上絲巾,遮住脖子。
  • 杭州女子耳朵悶,一查竟是癌!已經中期...醫生特別提醒來了
    每天鹹魚還有鹹菜54歲女子查出鼻咽癌浙江54歲的顧女士,從老家來杭陪伴女兒生活半年。近一個月來,她覺得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左耳悶,伴有聽力下降,家裡人以為就是得了中耳炎之類的毛病,找醫生開點藥吃吃就好了。
  • 脖子上突然摸到一個「包」!年輕姑娘脖子越來越粗,六旬大伯因此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通訊員張玥潔 於秀蕾突然間摸到脖子上長了豆子大小的「包」,不痛不癢,但是又消不下去……時間一長難免會讓人胡思亂想,莫不是得腫瘤了?該去什麼科室檢查呢?脖子一天比一天粗女孩大熱天圍絲巾「遮醜」 23歲的小呂姑娘(化名)發現自己右側脖子有些腫,由於不痛不癢,她並未在意。
  • 脖子腫一個「包」,一碰就疼,是咋回事?醫生:或是腫瘤轉移信號
    王女士如今40歲,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脖子腫了一個「包」,摸起來軟軟的,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不過王女士有個親戚,前段時間查出了甲狀腺癌,也是脖子上腫起來一塊,王女士便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甲狀腺癌,於是趕忙去做了檢查,檢查顯示王女士脖子上腫起來的「包」只是淋巴結腫大,並不是腫瘤,王女士聽了之後,心終於放了下來。
  • 15歲女生脖子處有腫塊,一查竟是甲狀腺癌!醫生緊急提醒
    近期,記者從杭州蕭山區內幾家醫院了解到,隨著體檢普及率提高 , 甲狀腺疾病的"查出率"大幅上升,甲狀腺問題已經成近年來高發疾病之一。甲狀腺疾病"重女輕男"在日前發布的 2019 年蕭山區戶籍人口惡性腫瘤報告中顯示,甲狀腺癌高居蕭山區兩性惡性腫瘤發病前五名單,其中女性的發病率要遠高於男性。
  • 56歲大叔突然「長胸」,一查竟是乳腺癌
    除了用來區分正反面或在健身房抖兩抖外說不上有什麼實際用處如此沒卵用也就算了竟還有患乳腺癌的風險這不碧昂斯的老爸最近也公開了自己的乳腺癌病情無獨有偶國內一位56歲的大叔因發現自己胸前長了個包去醫院一查竟被確診為左乳腺浸潤性癌所幸發現得早已經做了切除手術現在的狀況比較穩定 說到底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乳房
  • 上海爺叔長「老年斑」,不以為然,豈料竟是癌前兆!
    一次偶然的機會,老伴因紫外線過敏就醫,他陪同前往,順便諮詢一下面部的老年斑,竟然被皮膚科主任一眼看出,這是疑似皮膚癌的癌前病變!封老伯:不痛不癢,沒什麼感覺,我81歲了,老年斑很多老人都有的。結果胡主任說,你這個不是老年斑,可能是癌前病變。我嚇死了。
  • 杭州女子耳朵悶,一查竟是癌!此病浙江高發,和你愛吃的這個有關
    鹹魚作為一種又便宜又下飯的食物,深受我國沿海地區居民的歡迎,是他們日常餐桌上的常見食材,然而54歲的顧女士(化名)沒想到,鹹魚、鹹菜等醃製品吃了大半輩子,才人到中年,出事了。顧女士台州人,從老家來杭陪伴女兒生活半年。
  • 走路跌跌撞撞,一查竟是乳腺癌!癌症腿轉移你了解嗎?
    醫生也提醒大家,不要以為腫瘤細胞只是影響身體的局部器官,其實很多惡性腫瘤發生後,不僅會表現出原發性病變,也可能在身體轉移後表現出其他病症。體內有癌,腿部會異常事實上,很多癌症都會在腿部有所表現,主要是因為:·骨轉移肺癌、乳腺癌、肝癌、甲狀腺癌等都會引起骨轉移。當這些腫瘤細胞擴散到腿部時,就會表現出腿部異常的隆起,特別是腿部單發的腫塊,觸診的時候質地堅硬,邊界不清,活動度差。
  • 人醫科普 | 誒,脖子上長了個「包」,到底是不是腫瘤?!
    經常有人發現自己的脖子上無緣無故長了個「包」,便急急留言諮詢到底是不是腫瘤。今天,我在這裡教您一些初步的識別方法。當然,還要提醒您:要想確診是不是腫瘤,請一定要看病理檢驗結果後才能確定!切不可盲目的猜想!
  • 脖子一天比一天粗 女子大熱天還戴圍巾 原來是這個出了問題
    突然間摸到脖子上長了豆子大小的「包」,不痛不癢,但是又消不下去……時間一長難免會讓人胡思亂想,莫不是得腫瘤了?該去什麼科室檢查呢?最近,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楊高怡主任醫師就遇到了這樣兩位焦慮不安的病人。
  • 台州女子耳朵悶,一查竟是癌!跟這種食物有關
    近一個月來,她覺得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左耳悶,伴有聽力下降,家裡人以為就是得了中耳炎之類的毛病,找醫生開點藥吃吃就好了,然而醫院耳鼻咽喉科醫師在給患者檢查中發現其中耳鼓室內積液,進一步行鼻咽CT發現左側鼻咽佔位,增強鼻咽MRI結果也顯示:她得了鼻咽癌,而且依據腫瘤的大小和範圍判斷,病程已經到了中期,且伴有周圍骨質破壞。
  • 【健康】觀眾發現電視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美聯社報導,美國一位觀眾看電視時,注意到電視上一名女記者脖子上有一處腫塊,於是給她發郵件,建議她去檢查一下。這名28歲的電視記者 Victoria Price 聽從了這個建議,結果真的被診斷出患有癌症!
  • 檢查出甲狀腺結節20年,拖到甲癌淋巴全部轉移,包塊已經長到頸
    之前在門診看到一個情況非常特殊的患者周女士,55歲,之前在北京工作,檢查出甲狀腺結節已經有20多年,中間沒有複查過一次,都是最近11月份的時候感覺脖子特別不舒服才去當地醫院看,那時候就已經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而且淋巴各區域都有轉移。
  • 不痛不癢的小包竟是皮膚癌 老人面部潰爛就醫得多方救助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曉青)鼻根部米粒大的小包短短幾年內長大並潰爛,還侵犯了內眼角和鼻腔,今年61歲的周振沒想到曾經這個不痛不癢的小包竟是皮膚癌,近日,在政府、巡回醫療隊、醫護人員多方救助下,老人及時得到手術治療。
  • 大爺脖子上包塊長了40多年,不疼不癢的,沒想到竟是甲狀腺癌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陳凌燕 實習生黃彩 通訊員王芳)脖子上包塊長了40多年,因為不疼不癢就沒在意,最終卻被確診為晚期甲狀腺癌。昨日,在湖北省腫瘤醫院治療的許大爺說,真後悔沒聽醫生的話。65歲的許大爺家住江夏區,18歲時他就因為右邊脖子前側有明顯鼓包到醫院檢查過,當時診斷為右側甲狀腺腫大,醫生建議他定期檢查。
  • 25歲女孩脖子上長了顆「鵪鶉蛋」!切掉後,連個印都找不著!
    這些女孩,一邊打造抄經、念佛、吃齋的佛系人設,一邊又「不經意」地曬著網紅臉、露背裝、大牌包。這種反差感,就是她們的流量密碼。但一山還有一山高,在另一波人面前,「佛媛」輸得徹徹底底,她們叫「病媛」。這癌最「菜」這癌雖長在脖子裡,卻是公認的最沒「出息」的癌,它惡性程度低,不用放化療,手術簡單,住院時間短,甚至還有人給它起外號,「懶癌」。但是,再小的癌也是癌,這就完美契合了「病媛」們的某種心理需求。
  • 頻繁上廁所,一查竟是癌!出現這個症狀,千萬別大意!
    這一查煩惱了吳先生一年的問題終於找到了元兇!大腸癌中期!49歲男子無症狀,查出大腸癌今年49歲的趙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會計師,他不抽菸、不喝酒,還注意鍛鍊,所以平時身體很好。前幾天,他偶爾聽同事說起,一個親戚50多歲診斷為晚期直腸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且那人的初期症狀就是大便帶血,當成痔瘡治療了一年多。
  • 5歲娃脖子腫,一查竟是白血病!有這5種症狀,一定要重視
    而治不好這一元素中最常見的就是白血病。可現實中,白血病是什麼樣子呢? 最近深圳的佳佳在醫院檢查出了白血病!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是幼兒園校醫發現佳佳的臉色蒼白,脖子處淋巴結腫得厲害,就建議父母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後來到深圳市兒童醫院,檢查結果對於佳佳父母來說猶如晴天霹靂,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兩周前母親發現他頸部有包塊 一查竟是甲狀腺癌,孩子頸部出現這些...
    此前,因父母疏忽,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頸部右側喉返神經被甲狀腺腫瘤侵犯包裹而無法保留,並伴隨肺部癌轉移。醫生提醒家長,發現孩子頸部增粗、頸部異常包塊、聲音嘶啞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兩周前發現頸部有包塊 一查竟是甲狀腺癌8月8日,小浩在大坪醫院接受了長達8小時的甲狀腺癌切除術後出院。主刀專家、該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副主任徐琰很感嘆:「這個孩子由於沒有早發現早治療,就診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導致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損傷範圍廣、恢復相對緩慢,加上出現肺部轉移,給後期治療帶來很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