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曉青)鼻根部米粒大的小包短短幾年內長大並潰爛,還侵犯了內眼角和鼻腔,今年61歲的周振沒想到曾經這個不痛不癢的小包竟是皮膚癌,近日,在政府、巡回醫療隊、醫護人員多方救助下,老人及時得到手術治療。
7月9日,周振出院回到和田地區洛浦縣家中,向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整形科主任陳發國打電話報平安,他說,「在烏魯木齊治病時,你們就像親人一樣待我,太感謝了!」
周振是洛浦縣一名農民,五年前,他鼻根處長了一個米粒大的小包,因為不痛不癢他也沒在意,這兩年,小包一直在長大並不斷地潰爛,不僅外觀難看,他的一側鼻腔通氣也受阻。
兩個月前,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巡回醫療隊在和田地區義診時發現了周振的異樣,並為他做進一步檢查,發現他潰爛的面部高度可疑是皮膚癌。
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整形科主任陳發國說,患者入院確診為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癌中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多見於老年人,好發於面部。該病呈慢性進行性發展,一般很少發生轉移,在早期及時行手術治療一般能取得較好的預後。但是,腫物生長範圍一旦擴大,或者侵犯鄰近組織後,手術治療不但難度增加、術中風險大、術後併發症多,且預後也大打折扣。
為了儘早幫助老人得到救治,當地政府為其籌集部分費用,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開通就醫綠色通道,將老人送往烏魯木齊手術。
住院期間,讓老人感動的是,得知無兒無女的他經濟困難後,該院黨員幹部們自發為他募集生活費,醫護人員為他送來免費的飯菜,大家一點一滴的關懷,讓他在人生地不熟的烏魯木齊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7月4日,經過鼻部惡性腫瘤擴大切除術、額部皮瓣轉移修復術以及二期額部皮瓣斷蒂修整術兩次手術後,周振創面癒合,康復出院。
「以前擔心看病花錢,這次手術,醫保報銷、政府救助加上醫院減免費用,醫護人員們的愛心,我幾乎沒花錢。」周振感激地說,手術康復後,他還趕得上自家莊稼秋收,今後他希望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好好生活,不辜負大家的愛心。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