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3 08:53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1768
本報記者 夏婕妤
溫州是一座宜居的城市,高樓林立的城市建築中融合了公園綠地的身影,市民生活推窗就能見綠;城市裡夏有伏茶冬施熱粥,禮讓斑馬線成為街頭靚麗的風景;一年超過280天無「兩搶」,790個智慧安防小區為城市築起平安防護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獲「全國試點」,辦案工作「全程在線」,法律文書「一鍵送達」成全省典範。
廣場上健身的舞步歡快,城市書房裡書香濃鬱,社會治安平安穩定,法治建設穩步推進,溫州不僅用生態打底繪就宜居、宜業的幸福藍圖,更滿載了機遇與希望、夢想與未來,勾畫出一幅文明向善的新畫卷。
美麗溫州
繪就城市發展「新底色」
如果說經濟是城市發展的引擎,那生態就是城市保持活力的血脈。「出門有園、推窗見綠」,美麗溫州以綠色為底色,描繪了「城是一個景,景是一座城」的全域畫卷。
「美麗溫州」建設不息,2020年我市開啟了新一輪「大建大美」三年行動計劃,全市美麗城鎮建設項目開工1996個,建成596個,高品位呈現「溫州外灘」、三垟「生態客廳」和中央綠軸「活力走廊」城市新貌。尤其是2020年國慶期間,整治提升後的公園路「開門迎客」,成為繼禪街、五馬街之後溫州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點睛之筆。而「大建大美·同心共享」體驗活動僅國慶期間就為溫州聚集人流1800萬。
重塑五馬街區「鬥城記憶」,打響甌江夜遊、夜畫塘河,精心打造馬鞍池公園等20座城市主題公園,實施新一輪藍天、碧水、淨土、清廢行動,啟動排水管網新一輪「三年提升計劃」……城市在顏值與品質的雙提升中明確了將「綠色」作為發展的底色,用美麗溫州吸引八方英才。
溫州的美,打動了從哈爾濱來溫創業的孫杰。她說,自己很喜歡「第二故鄉」,因為溫州是一座未來可期的城市,好山好水看不厭。每當周末,她就帶著家人在城市裡走走逛逛,宜居宜業的城市生活是吸引她和丈夫留溫創業的重要原因。
平安溫州
築起城市安全「保護網」
國以安為寧,業以安為興,民以安為樂。「平安」一直是930萬溫州市民孜孜以求的目標。為建設人民群眾更滿意的平安溫州,溫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平安建設碩果纍纍。
全市刑事案件、命案、「兩搶」、盜竊等影響群眾安全感案件持續九年大幅度下降,2020年溫州超280天無「兩搶」;道路交通通暢指數列全國35個重要城市第5位;建成790個智慧安防小區,其中628個小區保持零發案。疫情防控期間,溫州創新實施「一圖一表一平臺」「安居碼」等精密智控措施,常態化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嚴控措施,為全市打贏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築起安全防護網。
建設平安溫州,溫州市民不做旁觀者。在溫州,有一支平安溫州市民監督團,監督團的隊員來自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和各行各業的熱心市民,他們憑藉紮實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會口碑,已成為守護溫州的一支重要民間力量。截至2020年12月25日,平安市民監督團共組織各類平安監督活動4700多次,參與監督的人員達50萬餘人次,通過「點對點」地向市民普及平安知識,為提高「平安三率」發揮了應有作用。
除此之外,溫州還以「共享共治」理念全面推進平安建設,無論是街道、社區還是鄉鎮、村居,紛紛設立民主議事、民主監督和矛盾調處平臺,引導村(居)民和社會組織通過協商共治參與公共事務,協調各主體間的利益關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讓平安成為城市生活的暖心名片。
法治溫州
撐起社會和諧「一片天」
依法治市,讓930萬市民對溫州充滿了認同與歸屬。溫州正用生動的法治實踐彰顯溫州人精神新內涵,用紮實的工作實效撐起社會和諧「一片天」。
溫州在深化改革中破難題補短板,通過認真制定並實施市域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指導」等指導性文件,成功獲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國試點」,全省唯一「數字卷宗協同辦案」和「混合組卷單軌制辦案」雙試點。辦案工作「全程在線」,法律文書「一鍵送達」,溫州法治建設的做法獲得全省點讚。
溫州還以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中心,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數位化轉型。2019年以來,我市各級執法部門共推出3310項,734個事項的「涉企免罰清單」,助力我市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工作,為在溫企業營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
公正、平等的法治城市氛圍讓930萬溫州市民擁有更多獲得感、滿足感。在「十四五」的建設藍圖中,溫州還將加快構建「市級智慧治理、縣級集成指揮、鎮街一體兩翼、村社多元共治」的四級治理架構,構建法治溫州的多彩圖景。
幸福溫州
唱響城市文明「主旋律」
2020年11月18日,溫州如願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城市,不僅代表了全體溫州人民的共同心聲,更是對溫州近年來城市蝶變的褒獎和肯定。
溫州市民的幸福感源自哪裡?930萬溫州市民給出了答案:來自全市上下大建大美,環境綜合整治的全城加碼;來自城市創新,大幹交通的全域添彩;來自「兩區」建設,青科會等的「溫州時刻」。然而鑄造幸福之城的過程中,溫州不僅煥發出靚麗的「容顏」,還有了更為溫潤的「內涵」。
「溫潤之州」以文明為內涵,「禮讓斑馬線」「光碟行動」「公筷行動」等文明好習慣深入人心;102家城市書房,73家百姓書屋,210家文化驛站已成為市民及遊客陶冶情操、休閒娛樂的文藝棲息地;溫州還深化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選樹活動,已累計培育各級各類道德典型1800多人,其中有9人獲「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14人獲浙江省道德模範,43人入選「中國好人」。
文明向善,在溫州蔚然成風。冬施熱粥、夏送伏茶,幾十年間紅日亭的老人們風雨無阻,用一碗熱粥、一杯伏茶,築起最有高度、最有暖意的溫州慈善地標,成為享譽全國的慈善愛心品牌。他們是這個城市溫暖的縮影,幸福生活的見證,帶動更多人努力造就幸福,也努力讓身邊的人感到幸福。
家住鹿城洪殿社區的周筱秋對此頗為感慨:「這幾年來,我們周邊居住的環境變美了、道路變寬敞了、市民素質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也提高了,文明創建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幸福。」
當幸福的「規劃圖」漸漸變成「實景圖」,溫州在繪就美麗城市的同時,也將城市建設的成果送入千家萬戶,讓幸福成為這座城市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