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特氏與慈安是親戚,為何慈禧要害她,慈安卻不出面相救

2020-12-13 筆寫趣史

有野史說,同治皇帝駕崩時,皇后阿魯特氏已經懷有身孕。慈禧為了能夠繼續垂簾聽政,就迫不及待想要逼死她。加上距離同治帝駕崩還不到三個月,皇后阿魯特氏就去世了,這便更令人懷疑是慈禧動的手。

可是,有一件事讓人感到奇怪。就是阿魯特氏雖然與慈禧太后不和,可她與慈安太后卻是親戚。既然如此,為何慈禧要害她,慈安太后卻不出面相救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阿魯特氏與慈安太后是什麼關係。

阿魯特氏的外祖父,是大清鄭親王端華,端華的嫡福晉,是慈安太后的親姑姑。也就是說,實際上阿魯特氏,是慈安太后的表外甥女。只不過在辛酉政變後,鄭親王端華被殺。

不過,阿魯特氏仍然憑藉慈安的關係,順利成為同治帝的正宮皇后。慈禧一直不喜歡阿魯特氏,原本想扶持出身名門的富察氏為後。可慈安太后在,慈禧不得不顧及她的意思,最終富察氏則被封為貴妃。

這裡要說明一下,許多人受到影視劇的影響,都認為慈禧很強勢,處處都要壓慈安一頭。可實際上,慈安太后在生時,慈禧並不敢太過分。要知道,慈安可是清朝晉升速度最快的繼後,從嬪到皇后僅用了40天時間。她雖然沒有子嗣,可不管慈禧多麼受寵,也無法撼動其正宮皇后之位。從這裡就證明,慈安並非影視劇中演繹的「老好人」,說她沒手段是不可能的。

因此,即使慈禧再怎麼不喜歡阿魯特氏,也無法阻止她成為皇后。同時也證明了一點,如果慈安要保阿魯特氏的話,慈禧根本無法輕易謀害她。那麼很可能就是說,慈安並沒有救過阿魯特氏,可她為何不救自己的表外甥女呢?

首先,野史中說阿魯特氏懷有身孕,所以慈禧要逼死她。可試想一下,如果阿魯特氏真有身孕,這可是同治的親生孩子。無論慈安還是慈禧,只會想辦法保住孩子,是不會去害皇孫的。

況且,正史中並沒有說阿魯特氏懷孕,畢竟她是正宮皇后,如果真的有身孕,不可能沒有任何記載。也正因為皇后沒有子嗣,慈禧才會另外尋找人選繼承皇位。當然,出於私心,她最終選中了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因為載湉的生母,是慈禧的親妹妹。

其次,慈安要救阿魯特氏,總要有個理由。雖說兩人有親戚關係,可畢竟不是嫡親關係。就好比如今很多家庭中,與自己的表兄弟姐妹來往都很少。像她們這種表姨媽和表外甥女的關係,就更為疏遠了。

加上在皇室之中,只會看你有沒有利用價值。慈安選中阿魯特氏為皇后,雖說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但更多是希望她能為同治誕下子嗣,將來好繼承皇位。可阿魯特氏並沒有生下孩子,對於慈安來說,接下來趕快尋找新的繼承人,比如何安頓阿魯特氏要重要得多。

不過更加重要的是,慈禧根本沒有理由加害阿魯特氏。既然慈禧已經選中載湉為繼承人,並且載湉是過繼給鹹豐帝的,也就是說,她仍然是皇太后,仍然可以垂簾聽政。

而阿魯特氏只是新皇帝的皇嫂,被封為嘉順皇后。如此尷尬的身份,令阿魯特氏根本無法參與到政事中,對慈禧產生不了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慈禧只需將其養在宮中就行了,完全沒理由害她。既然慈禧都沒打算害她,那何提慈安出面相救呢?

最後,阿魯特氏之死,完全可能是她自己自盡的結果。一方面,阿魯特氏自己沒有兒子,如果讓「溥」字輩的子孫繼位,那她還能被尊為皇太后。可慈禧卻讓載湉繼位,這樣她的身份就尷尬了,只是皇嫂。在這種情況下,年僅22歲的阿魯特氏,不僅要忍受喪夫之痛,又沒有子嗣相伴,還失去政治立足點,極有可能對未來產生悲觀情緒。

另一方面,阿魯特氏祖上以科舉聞名,祖父賽尚阿是嘉慶年間的翻譯解元,父親崇綺更是清朝唯一的旗人狀元。因此在阿魯特氏的家族,對於「節婦」是格外推崇的。在這個時候,阿魯特氏自盡,反而是「節婦」的表率。

而兩宮皇太后,知道阿魯特氏自盡一事,她們的反應是「深堪詫異」。也就是說,慈安對於阿魯特氏自盡很是意外,既然她不知道,當然就無法提前出面相救了。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

相關焦點

  • 史上真正的慈安太后:無子無寵,仍舊讓慈禧太后望而生畏
    在絕大多數的影視作品當中,慈安太后都是個軟弱怯懦的樣子,雖然貴為鹹豐帝的正宮,但成為皇太后之後卻處處受制於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前朝的事情她管不著,後宮的事情她也不太能做主,完全就被慈禧太后克制著。面對這樣的一切,慈安太后靜觀其變,而慈禧太后按捺不住,直接跑去與慈安太后曉以利害關係,慈安太后心裡明白,自己沒有子嗣,載淳在位,自己始終都是嫡母,可如果大權真的落入了八大臣手中,這些人當中有好幾個都是出身宗親,後果難料,她選擇與慈禧太后站在同一陣線,聯合被鹹豐帝排擠的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之變。
  • 慈禧太后死後為什麼葬在慈安太后的東邊?
    另一種說法是慈禧為了霸佔東邊的位置,毒殺了慈安太后,在慈安太后死後,慈禧將她葬在了本該屬於她的西邊陵寢。其實,這都是沒有根據的傳言,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慈禧之所以葬在東邊,完全是按照祖制和規矩而確定的,而且慈禧和慈安的陵寢,是在她們生前就已經開建,經過她們自己審定同意的,並不存在慈禧在慈安死後擅自改換位置,將陵寢建在慈安太后陵寢東邊的情況。
  • 慈禧獨霸大清?如果慈安不死,壓根兒就沒有慈禧的事兒!
    但是,在一些歷史小說和電視劇中,慈安卻被塑造成了一個忠厚老實、懦弱無能的形象,在與慈禧的鬥爭中,缺乏政治才幹,經常被慈禧利用,或者事事依賴慈禧,成了一個傀儡皇后和太后。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慈安不僅身份力壓慈禧一頭,而且政治手腕高超,在她活著的時候,慈禧始終被其壓制的死死的。
  • 十六歲從嬪冊封為皇后,二十五歲尊為皇太后,慈安比慈禧差嗎?
    因慈禧在晚清年間掌握實際政權四十多年,導致她的名聲很大,很多不太了解歷史的都只知有「西太后」慈禧,而不知有「東太后」慈安。實際上,慈禧只是「母憑子貴」當上了皇太后,這也成了她叱吒政治最有力的臺階。
  • 同治帝皇后為何非死不可?原因很簡單,有她在慈禧就有顧慮
    不管嘉順皇后是如何自盡的,但同治皇帝死後,慈禧太后不給她立嗣,使得她痛不欲生,最後以身殉帝這一點是相同的。當初,選阿魯特氏入宮為皇后,乃是慈安皇太后的意思,而慈禧意在慧妃富察氏,所以大婚之後,阿魯特氏並不招慈禧的歡心,還處處刁難於她。
  • 慈安太后是清朝歷史上最被忽視的女性政治家
    縱觀清朝歷史,最著名的太后莫過於慈禧,她實際掌權統治國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幾乎同一時期,還存在著另一位太后,地位雖比她高,名氣卻沒有她大,這位太后就是慈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慈安,竭力還原她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 慈禧用苦肉計矇騙慈安燒毀遺命密詔走上權力之路!
    鹹豐皇帝死後留下一份遺命密詔,寬厚大度的慈安並沒有直接將詔書昭告天下,而是私下拿給慈禧看,她希望慈禧可以自己悔過,誠心伏法。可當慈禧看到詔書後立馬拜倒在慈安太后腳下,自稱有罪,涕淚橫流,苦苦哀求,並一再聲明自己都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並無私心。
  • 慈禧太后一生最忌憚的人是誰?此人若不早死,慈禧無法獨掌大權!
    慈安本為鹹豐正宮皇后,嗣君繼位後,她必然會被尊為皇太后。慈禧也能夠成為皇太后,不僅是因為她是同治帝生母,更是因為慈安對慈禧特別倚重。在同治初年,兩宮雖然並立,實際掌權者卻是慈安太后。慈安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朝政,一方面是因為她是鹹豐皇后,有關法統優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連續作出幾項決定,贏得了朝廷內外共同尊重。慈安的第一項舉措是斬殺肅順等託孤大臣。鹹豐皇帝臨終時,任命肅順為託孤大臣。不料肅順心懷不軌,把持朝政,屢次欺凌慈安慈禧,無視小皇帝的存在。慈安慈禧遂密謀除掉肅順。
  • 慈安太后之死真的是因為慈禧嗎?一山能不能容二虎
    是因為在慈安太后崩逝的前一天,此次太后並沒有出現什麼不同尋常的情況,只是在第二天的時候,沒有召集軍機大臣,隨後便去世了。在大臣們接到消息的時候,甚至還,懷疑是太監傳錯了,消息是慈禧太后去世,而不是慈安太后。在慈安太后去世之後,民間朝野也是出現了很多的傳聞,大家都懷疑是慈禧太后害死了慈安太后。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慈安太后的死和慈禧太后到底有沒有關係。
  • 功過世人說,慈禧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如果慈禧早死中國會怎麼樣?
    熟悉清史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在清朝後期慈禧已垂簾聽政,手握大權。在當時竟然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盲目的向十一個國家宣戰,讓中國雪上加霜。義和團幫忙抵制外國侵略者,最後也是因為她自己對政權的擔憂,也為了討好外國人而鎮壓。她的軟弱和不抵抗都使大清失去了昔日尊嚴,慢慢走向滅亡。
  • 慈安太后從發病到身故不足一天時間,慈禧從中做了什麼?
    因此,對於她的死因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人們不自覺地將她的猝然離世與慈禧聯繫起來。光緒七年初,慈禧太后突然罹患重疾,久治不愈,臥床不起。朝政交由慈安一人打理。《述庵秘錄》記載,三月初九日早晨,慈安依然照例召見了軍機大臣,身體沒有什麼異常之處,只是「兩頰微赤」。
  • 鹹豐為何與慈安太后沒孩子?先欣賞一下慈禧年輕的容顏,你就懂了
    清朝到了鹹豐皇帝為止,基本就結束了實權統治時代,此後繼位的所有皇帝幾乎都淪為慈禧的權利傀儡。對於慈禧很多人並無好感,在世人眼裡,慈禧就是一個腐敗家和權利控。在歷史上的諸多記載也都是她如何奢華,如何無知愚昧的形象。慈禧既然如此不堪,但是為什麼鹹豐皇帝會如此寵幸她呢?
  • 所有野史都說她與慈禧是死敵,其實兩人關係和睦,交情還很深
    在許多野史、小說、電視劇等藝術作品中,慈禧不但心狠手辣,而且是個到處樹敵的禍根。不但與慈安太后的關係很糟糕,而且與同治皇后阿魯特氏、光緒的珍妃形同水火,另外,鹹豐、同治、光緒三朝的其她妃嬪,似乎都與慈禧有著或多或少的過節。其實,這只是為了劇情而故意增加的衝突罷了。
  • 慈安,一個大智若愚女人,害怕她的存在
    當慈禧太后可以脫穎而出進入封建王朝直到她掌握權力,並不是因為她是鹹豐最喜歡的小妾,而是鹹豐死後,年輕的皇帝還沒有長大,她可以去寶座的權力。那麼鹹豐還在執政的時候,慈禧為什麼不能當老闆呢?慈安是皇后,有自然的優勢,這就是所謂的仙宮,你一直都是公主說到慈安,人們自然會想到慈谿。
  • 慈安皇后突然去世,幕後兇手真的是慈禧太后?日記揭開真相
    ——喬萬尼奧裡(意)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33,閱讀約2分鐘慈安比慈禧小兩歲。鹹豐二年二月,15歲的慈安被選為佳人進宮。僅僅過了兩個月,她就被封為皇后。鹹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鹹豐帝駕崩。臨終時,慈安除了立皇長子載春為皇太子,「命管八大臣」外,還被加封「御賞」。然而光緒七年三月,慈安突然猝死,年僅45歲。慈安死得太突然,年僅45歲,正值壯年,實在令人震驚。於是,各種說法層出不窮。有人說慈安服毒自殺,也有人說他是被謀殺的等等。在各種說法中,人們認為殺害慈安的兇手一定是慈禧太后,因為慈安之死的最大受益者是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