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裡最難讀懂的女人:人過中年仍在挑動危險無望的情火

2021-03-04 波伏娃的口紅
阿瑪蘭妲,《百年孤獨》裡一個在晚年時堅持白天織壽衣、晚上拆壽衣的女人。初讀時,覺得她是極其可怕的女人,其心狠手辣讓人脊背發涼,對親人間的越軌之舉更是讓人臉紅耳赤;再讀時,依然覺得她刻毒無情,但心狠手辣的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孤獨與絕望。

01 被忽略的童年:在恐懼中誕生阿瑪蘭妲出生的時候,母親第一時間不是親吻這個降落人間的小天使,而是把她渾身上下細細檢查一遍。母親是懷著恐懼的心情誕下3個孩子的,連阿瑪蘭妲這個最小的女兒也不例外。因為阿瑪蘭妲的母親與父親是表兄妹,母親一輩子都在恐懼近親結婚會生下長著「豬尾巴」的孩子。所以每一個孩子誕生時,母親首先做的便是給嬰兒檢查身體。也許就在這一刻,阿瑪蘭妲再也感受到不到降臨在這個世界上的喜悅,只能被動接受著母親那被恐懼詛咒的血液。

大哥初嘗魚水之歡,每天半夜偷偷穿越欲望的迷宮,尋找情人的蹤跡,而白天回來則與二哥分享冒險的喜悅與無法公開的痛苦。可當大哥的情人懷上了孩子,阿瑪蘭妲悲劇的命運從此開啟。此時阿瑪蘭妲才誕下40天不到,母親便拋下阿瑪蘭妲出門尋找大哥,因而失蹤了5個月。沉迷於鍊金術的父親把女兒阿瑪蘭妲放在實驗室的小籮筐裡,便帶著二兒子開始實驗。5個月後回來的母親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她不再悉心照顧孩子們,而是把3個孩子交給家中收留的僕人。母親從此沉迷於做糖果小動物生意,為家族積累財富。而父親依舊在實驗室裡沉淪。在《百年孤獨》的第二代人裡,唯有大哥和二哥享受過母親的照顧,而阿瑪蘭妲的世界裡沒有愛,只有母親留在她身體裡的對「豬尾巴」的恐懼。從那以後,阿瑪蘭妲不再是討人喜歡的天使,而是讓人脊背發涼的魔鬼。02 扭曲的少女期:表露在外的刻毒怨恨小時候阿瑪蘭妲被動接受著恐懼,長大後的阿瑪蘭妲甚至主動製造著恐懼。時間悄然流逝,當母親從糖果小動物生意裡不經意的抬頭中,發現小女兒阿瑪蘭妲和麗貝卡竟出落得亭亭玉立了。麗貝卡算是母親的遠方表妹,也算父親的親人,因為父母雙亡而被送到這個家庭裡。麗貝卡比阿瑪蘭妲稍大,管阿瑪蘭妲為小妹妹,卻跟母親最親,連親生女兒阿瑪蘭妲都比不上。母親取出一輩子的積蓄,著手擴建家宅,並請來一個鋼琴技師克雷斯皮為即將迎來的舞會安裝鋼琴。這次舞會,是門第之選,是母親為家中女孩們舉行並從鎮上的男人中選丈夫的,因而她母親總是警惕著那個外地人,那個長著天使般面孔的鋼琴技師克雷斯皮。待鋼琴安裝完畢,克雷斯皮離開以後,母親才發現一切都來不及了。克雷斯皮早已灌溉出麗貝卡的情竇之花,前有母親監管,後有阿瑪蘭妲的阻礙,麗貝卡的情竇之花註定不再結果。「麗貝卡絕望得發瘋,半夜爬起來,自戕般饑渴地吞下一把把花園裡的泥土。她又痛苦又憤怒地哭泣,咀嚼著柔軟的蚯蚓,咬碎蝸牛的硬殼崩裂牙齒,又嘔吐到天亮。」直至母親撬開她的衣箱,才發現「用玫瑰色絲帶系好的十六封香氣四溢的信件,夾在舊書裡的枯葉和花瓣,以及一碰就化成粉末的蝴蝶標本」。這些信件、枯葉與蝴蝶標本是麗貝卡與克雷斯皮私相授受的物件。至此我們能發現麗貝卡正小心翼翼地深藏著心底的隱秘,也暗示了這段感情將「一碰即化」,無法結果。阿瑪蘭妲發現麗貝卡有著跟自己一樣的痴戀而飽受折磨。阿瑪蘭妲把自己關在浴室裡痛哭,寫下一封又一封的信,用玫瑰色絲帶系好。相同的絲帶指引著同一個傾慕之人。母親靈機一動,撬開阿瑪蘭妲的衣箱,發現一封封寫給鋼琴技師、卻從未寄出的信,信上淚痕斑斑,信內戀意滿滿。把麗貝卡嫁給鋼琴技師,然後帶阿瑪蘭妲去省城觀光,以淡忘親生女兒的失落。作者並未描述阿瑪蘭妲是否痛恨自己的父母,是否埋怨母親當初拋下自己遠去,是否責備父母把自己所念之人推向麗貝卡。假若阿瑪蘭妲心中早已埋下怨恨的種子,在父母決定把麗貝卡許配給鋼琴技師之時,就是怨恨種子發芽之際。「阿瑪蘭妲假意接受了這一決定,漸漸退了燒,但在心中暗暗發誓,麗貝卡想要結婚,除非從她的屍體上跨過去。」當讀到這句話時,我才發現阿瑪蘭妲已不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她已有了超越年齡的深沉心機。細品這句話會發現,阿瑪蘭妲不是發誓「我一定要跟他結婚」,而是發誓「不能讓麗貝卡結婚」。相比少女的愛戀,我認為阿瑪蘭妲更多的是對麗貝卡的嫉妒,因為麗貝卡跟自己的父母更親,克雷斯皮喜歡的也是麗貝卡。阿瑪蘭妲找到機會親口跟鋼琴技師表白,但克雷斯皮覺得她是個任性的姑娘,沒有把她的話當真。她對克雷斯皮說:她已下定決心阻止麗貝卡的婚禮,就算橫屍門前也在所不惜。如此讓人震驚的威脅,驚動了克雷斯皮,驚動了麗貝卡,更是驚動了母親。阿瑪蘭妲沒有反對旅行,她從未反對過父母,但她接著來的這句話卻讓人脊背發涼。阿瑪蘭妲她在跟麗貝卡吻別時,在麗貝卡耳邊輕輕地說:「你別做夢了。就算把我趕到天邊,我也能想辦法讓你結不成婚,哪怕要殺了你也不在乎。」儘管阿瑪蘭妲已離開,麗貝卡依舊擔驚受怕,竭力克制著到花園吞下一把把泥土的衝動。我始終認為,她一直生活在沒有愛的環境下,她依舊不希望父母討厭她,表面上總是對父母百依百順。因此,阿瑪蘭妲那刻毒的怨恨,源於得不到的父母之愛,包含未被回應的仰慕之情,深藏著對麗貝卡的嫉妒之心。麗貝卡的婚禮因鋼琴技師母親的遲到而推遲,因為有個神秘人寫信告訴鋼琴技師他的母親病重,鋼琴技師心繫母親而回去老家看望,而他的母親卻準時到達婚禮。她設法毀掉麗貝卡的婚紗,竟也無法阻止婚禮的到來。最終她下了一個惡毒的決心,在咖啡裡加入了一劑鴉片酊。「小梅蕾黛絲半夜醒來,內臟打嗝般撕裂,火熱的汁液爆湧浸透全身。三天後她被自己的血毒死,一對雙胞胎也橫死腹中。」

家裡進入喪期,婚禮被無期限延遲,麗貝卡再也不對被阿瑪蘭妲詛咒的婚禮抱有期待,從此放下對鋼琴技師克雷斯皮的眷戀。阿瑪蘭妲的大哥回來了,麗貝卡戀上他壯碩的身體,兩人火速結婚,也因亂了輩分而被母親趕出家門,從此搬到公墓對面,日夜纏綿。我以為沒有了麗貝卡,阿瑪蘭妲會如願與鋼琴技師結伴終生。後來才發現,阿瑪蘭妲對鋼琴技師的情感,遠遠稱不上愛。

03 無情的戀愛期:用柔情絞殺情敵曾經的愛人阿瑪蘭妲之所以讓讀者脊背發涼,不僅僅因為她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更可怕的是在她破壞掉麗貝卡的戀情以後,依舊做著讓人捉摸不透的事。母親因愧對鋼琴技師克雷斯皮,便主動邀請他到家裡吃飯。漸漸地,克雷斯皮陷入阿瑪蘭妲用柔情美好編織的羅網裡;漸漸地,阿瑪蘭妲在他心裡的地位遠超以往任何一段戀情;漸漸地,阿瑪蘭妲也開始用柔情的羅網無情絞殺克雷斯皮。「當然可以,克雷斯皮,」她回答,「但要等了解更深的時候,太著急總是不好。」而此時,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戰爭正式開始,阿瑪蘭妲與克雷斯皮之間的戀情始終不受戰爭的影響。

克雷斯皮每天傍晚登門,身上別著一枝梔子花,在阿瑪蘭妲的身邊朗讀詩歌,而阿瑪蘭妲安靜地在長廊裡編織袖口花邊,誰也不知道她的內心在想些什麼。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讓阿瑪蘭妲幸福的婚期到來,阿瑪蘭妲卻耐心等待著克雷斯皮內心的煎熬屈服,盼望著十月不詳的陰雨的來臨時刻。「我不能再等了,」他對她說:「我們下個月就結婚。」阿瑪蘭妲觸碰到他冰冷的雙手時沒有顫抖。她像只抓不住的小動物似的縮回手去,繼續自己的活計。「別天真了,克雷斯皮,」她微笑著,「我死也不會和你結婚的。」阿瑪蘭妲花費大量的精力與耐心,編織柔情的羅網,終於捕捉到這個再次因愛情而絕望的麗貝卡曾經的男人。

一天晚上,克雷斯皮唱了起來,歌聲裡的溢出的愛意驚醒了整個城鎮。在那一刻,克雷斯皮看見城鎮所有燈都亮了起來,唯獨阿瑪蘭妲的窗前依舊黑暗。閱讀至此可以發現,阿瑪蘭妲少女時曾對克雷斯皮起了愛戀之意,但她已逐漸迷失在自己的世界裡,心門不再向外人敞開,他人生命的消逝都無法使之動搖。阿瑪蘭妲走進廚房,當著母親的面把手伸到爐子的炭火中,母親毫不同情,心中已拋棄這個冷血無情的女兒。阿瑪蘭妲在劇痛中失去了痛覺,只聞到自己皮肉燒灼的焦味。這是治療悔恨的一劑猛藥。04 孤獨的中年期:把後輩當作寬慰孤獨的良藥阿瑪蘭妲讓人難以捉摸的行為,不僅在於她年輕時對麗貝卡和克雷斯皮戀情的破壞,更在於她人過中年後與侄子間的越軌之舉。當克雷斯皮死後,阿瑪蘭妲再次陷入孤獨的世界中,沒有麗貝卡,沒有克雷斯皮,連母親都不再管她。多年前,她早已感受到母親留在她身上的對「不倫之戀」與「豬尾巴」孩子的深深的恐懼。人至中年的阿瑪蘭妲,卻依舊如同反叛期的女孩,與道德和恐懼做著無聲的對抗。奧雷裡亞諾·何塞,阿瑪蘭妲二哥的私生子,是由阿瑪蘭妲親手帶大的。「追溯到已然遙遠的一天,阿瑪蘭妲仍把他當做孩子,在浴室裡當著他的面脫下衣服。」當奧雷裡亞諾·何塞長大成人後,依舊半夜鑽進阿瑪蘭妲的蚊帳中,陷入狂熱,幾近窒息。可當奧雷裡亞諾·何塞表示想要娶自己的姑媽時,阿瑪蘭妲從狂熱中驚醒過來,她在挑動著人過中年危險無望的情火!她以無可動搖的決心拒絕了他,從此永遠閂上了臥室的房門。在多年以後,年老的阿瑪蘭妲依舊使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無聲的反抗,家族中第七代的男人在阿瑪蘭妲死後依舊咀嚼著不倫之情的苦澀:「水池中阿瑪蘭妲的愛撫,她用絲綢香包在他兩腿間搽粉時的舒服感覺,都令他從恐懼中解脫出來。」然而紮根於血液裡對「豬尾巴」的恐懼,始終約束著阿瑪蘭妲,沒有讓她陷入最終的瘋狂。05 與壽衣相伴的晚年:不再恐懼,孤獨至死在阿瑪蘭妲的晚年裡,還有一個如同克雷斯皮般苦苦等待著阿瑪蘭妲的男人,那是二哥的戰友馬爾克斯上校。「赫裡內勒多·馬爾克斯上校曾躲過三次暗殺,五次受傷大難不死,身經百戰安然無恙,卻敗給了無盡的等待,屈服於悽涼的晚景,在一間借來的光線昏暗的屋子裡想著阿瑪蘭妲。」「在人們的印象中,她似乎白天織晚上拆,卻不是為了藉此擊敗孤獨,恰恰相反,為的是持守孤獨。」麗貝卡嫁給阿瑪蘭妲的大哥,自大哥死後,麗貝卡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與世隔絕,晚年形如鬼魂,與阿瑪蘭妲的想像一般。多年間,她對上帝的唯一祈求,就是不要死在麗貝卡之前。她依舊滿懷怨恨地制定計劃,她要為麗貝卡織一件精美的壽衣,為麗貝卡裝殮整容,給她舉行最體面的下葬儀式,並因此超越了喪葬專家的水準,成為了精通死亡儀軌的大師。死神沒告訴她是否會死在麗貝卡之前,只讓她從四月六日起可以為自己織一件壽衣。「死神應許她,盡可以做得精美複雜,但要像為麗貝卡縫製時一樣認真,還說她會在完工的當天傍晚,死時沒有痛苦、沒有恐懼,也沒有煩惱」。為了儘可能拖延時間,阿瑪蘭妲花費了整整四年時間準備優等麻紗並親手織布,白天織,晚上拆。但當她專注於織壽衣時,她才頓悟:世界不過是身外之物。她不再痛苦,不再恐懼,但心中充滿了遺憾,遺憾為什麼多年前沒有獲得這樣的領悟,而是陷於孤獨、恐懼與痛苦中無法自拔。「她深深遺憾沒能在多年前獲得這樣的領悟,那時還來得及淨化記憶,在嶄新的光芒下重建世界,平靜地喚回傍晚時皮埃特羅·克雷斯皮身上的薰衣草味道,並且將麗貝卡救出悲慘的境地,而這不是出於愛也不是出於恨,而是出於對孤獨的深切理解。」當阿瑪蘭妲完成壽衣的最後一針時,對眾人宣告她將死於當天晚上。她最後希望在生命結束之時,能用自己的方式補救自己「卑微的一生」。阿瑪蘭妲死時,手纏黑紗,身穿精美壽衣,旁邊是一箱信件。06 寫在最後:孤獨與恐懼,是扭曲阿瑪蘭妲靈魂的毒藥在《百年孤獨》裡,阿瑪蘭妲,似乎是一個不停在製造恐懼的女人。阿瑪蘭妲也險些製造出恐慌,當時一位修女走進廚房看見她正往湯裡放鹽,一時覺得沒話可說,便問她那白色粉末是什麼。這一部分是自然而隨意地插入在家族中日常生活裡,在閱讀的過程中卻並不顯得突兀,反而讓讀者會心一笑:阿瑪蘭妲就是這樣的人,一個不被人理解的女人。初讀阿瑪蘭妲,會因她的無情刻毒而脊背發涼,也會因她對後輩的撩撥而臉紅耳赤。再讀阿瑪蘭妲,會隱約感受到她深藏於心底的孤獨與絕望。從少女到風燭殘年,阿瑪蘭妲也從一個渴望得到愛的女孩變成一個不再會愛的老女人。她自始至終希望得到母親的關注和愛,她對麗貝卡的嫉妒與恨意,最開始也源於母親與麗貝卡的親近。但她從母胎開始便得不到愛,長大後也不理解愛,至死無法接受愛。「至於阿瑪蘭妲,那孩子的鐵石心腸曾令她恐懼,她刻骨的痛苦曾令她痛苦,但現在她終於發現阿瑪蘭妲才是世上從未有過的最溫柔的女人。她懷著惋惜的心情弄明白了,阿瑪蘭妲令皮埃特羅·克雷斯皮遭受那些不公平的折磨,並非像所有人想的那樣,是處於報復心理;令赫裡內勒多·馬爾克斯上校日夜煎熬徒勞等待,也並非像所有人想的那樣是出於痛苦的怨毒。實際上,這兩樣行為都屬於無窮的愛意與無法戰勝的膽怯之間的殊死較量,最終勝出的是阿瑪蘭妲毫無理由的恐懼,恐懼的對象是她自己飽受折磨的心靈。」這一段話並不是從作者的角度去看待阿瑪蘭妲,而是從母親的角度去看待阿瑪蘭妲。待阿瑪蘭妲人老色衰之後,母親才認真去關注自己的女兒,思考這麼多年來女兒那令人琢磨不透的無情之舉。然而母親永遠都不能理解,阿瑪蘭妲的恐懼並不是毫無理由的,而是自娘胎起便存在於血液中的恐懼。母親因對「豬尾巴」的恐懼,而削弱了對孩子們應有的愛,竟與麗貝卡更為親近;阿瑪蘭妲因得不到應有的母愛,從而產生對麗貝卡的嫉妒與恨意,破壞麗貝卡的愛甚至比自己得到愛還要重要。

「上校(阿瑪蘭妲二哥)是她在這世上最愛的人,儘管直到他的屍體在慄樹下被發現時她才表現出這一點。她去幫忙抬運屍體。她為他穿上軍裝,刮鬍子,梳頭髮,給髭鬚上蠟,比他在光榮歲月中做得還好。沒有人覺察到其中的愛意,因為他們都已見慣阿瑪蘭妲熟練地處理喪事。」在二哥死之前,作者花費在阿瑪蘭妲與二哥間互動的筆墨少之又少。阿瑪蘭妲當年在咖啡杯裡下毒時,毒死的不是麗貝卡,而是二哥的妻子小梅蕾黛絲。阿瑪蘭妲的後輩裡,也有一個她親手帶大的孩子美人兒梅蕾黛絲,與二哥妻子同名。當女孩長大後成為鎮上最美的女子時,阿瑪蘭妲把她從身邊趕走,同時乞求上帝不要讓自己走上極端盼望她死去。所有的細節似乎都暗示她心底裡深藏著對二哥的禁忌之愛。而在這個家族裡,最常見的也是不倫之戀,同樣也是母親和阿瑪蘭妲最恐懼的東西。說到底,阿瑪蘭妲是個渴望愛卻不懂得如何表達愛的人罷了。一個童年時期就深處孤獨漩渦中的女孩,因母親的恐懼而恐懼。一個少女時期因恐懼而飽受折磨的靈魂逐漸扭曲,不再懂得如何表達愛,如何接受愛。她孤獨而絕望,成了《百年孤獨》裡最刻毒而瘋狂的女人。以下連結是《百年孤獨》內容及族譜梳理文,有興趣可點擊閱讀: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我是@波伏娃的口紅,關注我,帶你讀書,一起看不一樣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人過中年,什麼樣的女人,最難讓男人放下?
    年輕的時候,戀情對於自己就像是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曲美妙的音樂一般,讓人動容,讓人沉醉,讓人為之痴狂。屬於年輕歲月的戀愛,總是充滿著懵懂、純真和一份浪漫的美感,這也是初戀的記憶往往在人心中留下最深記憶的原因。
  • 陳丹青都說讀不懂《百年孤獨》,30歲的人怎麼讀懂?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讀懂了還是沒讀懂。至於你懂不懂,讀完這本書,就知道結果了。01《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著作如果你讀書的多了,就能發現,拉美文學、歐美文學、亞洲文學有很大不同(非洲作家的書我沒讀過)。
  • 《百年孤獨》:經典永不褪色!真正讀懂這四句話,便再也不怕孤獨
    《百年孤獨》:經典永不褪色!真正讀懂這四句話,便再也不怕孤獨1984年,當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盜版《百年孤獨》的時候,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上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寫了」。
  • 人生就該讀一次《百年孤獨》,讀懂這4句話,便再也不怕孤獨
    《百年孤獨》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是因為它有價值。歷經時間的洗禮與沉澱,影響了幾代人的青春與年少。人生該讀一次《百年孤獨》:寂寞是一種苦難,而孤獨則是享受。1984年,當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盜版《百年孤獨》的時候,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人生就該讀一次《百年孤獨》,讀懂這4句話,便再也不怕孤獨!
  • 重複人名的三個用意,助你讀懂百年孤獨,原來這是煞費苦心的安排
    所以說到底,《百年孤獨》中重複的人名不是為了混淆你,而是讓你徹底記住他們。2.進一步強化角色在讀者腦中的印象有句話叫人如其名,我們看到這個人物名字,就大概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3.預示著他們的相同命運,隱喻著家族的輪迴第三點也是重複人名用意最深之處,那就是重複的人名代表他們殊途同歸的宿命。我們都知道《百年孤獨》講述的是一個家族七代人長達一個世紀的興衰史。
  • 《百年孤獨》中孤獨的人:一位在情感與道德中堅守孤獨的女人
    "他(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圍繞馬孔多的世界將難以置信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因此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中6句經典語錄,道盡現實
    開頭作為文學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在整本書中有著引領故事的作用,百年孤獨的這個開頭,絕對是文學史上最棒的開頭之一。他只用了一句話就將未來、過去、現在這三個時空融合在一起。說話的是現在,"多年以後"是未來,"遙遠的下午"就是過去。這等駕馭能力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 《人面桃花》裡的《百年孤獨》影子
    好幾年前讀過格非的《人面桃花》,第一印象是這本書和《百年孤獨》真的很像,有一種宿命的孤獨,還有字裡行間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尤其是開頭,《人面桃花》瘋癲的「父親」突然清醒並且出走,在後文中又閃回講到了他的理想主義。
  • 思想深邃,一般人很難讀懂的星座,享受孤獨的世界
    有思想、看事清晰的人,往往是一般人很難讀懂的存在。主筆:老妖也許有的人看似默默無聞,但內心的思想卻是很深邃的,有時候大家都摸不清、看不明的事情,他們都能夠憑藉自身獨特的思維,剖析得清清楚楚,不過一般這樣的人,往往是讓人很難讀懂的。那麼,哪些星座是這樣呢?
  • 中年男人的情慾和孤獨,比女人隱藏得更深
    我們的觀念裡認為,男人天生就是比女人容易出軌,或者想得到xing。中年男人的情慾和愛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中年男人內心裡還有愛情嗎?男人的情慾和孤獨,很多時候被忽略了。只是簡化為很簡單的一種:你男人出軌就是為了xing。而忽略了男人對精神需求是一樣的。很多婚姻裡的女人不能給予他這部分精神需求的時候,他一樣會出軌。樹洞有一封郵件來來回回很多次,其實很簡單,女人愛上一個男人,男人離婚,但是他內心最愛的不是妻子,而是前女友。
  • 《百年孤獨》是本什麼樣的書?當你還未接受痛苦之前,請不要讀它
    西方文學界有一個共識,最難讀完的三本書分別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和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許多人興致勃勃地買下這些書,決心挑戰自我,結果對自己的閱讀能力產生了嚴重懷疑。因為好奇把它買了下來,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為了一點虛榮心去閱讀這部作品,很認真的讀,卻讓人感覺到了恐懼,翻了兩章便不敢再看下去了,和很多人的經歷一樣,把它放在書架的最頂層,記憶裡告訴自己,我讀過它,然而不過如此,因為沒有看下去。
  • 《百年孤獨》為什麼被稱作世界名著?10句經典語錄,寫盡人生孤獨
    對於《百年孤獨》,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本書,但是能看完並讀透的人卻不多。更有甚者,在第一頁就卡住了,連人名都沒記全。但是真正讀懂了的人,又把這本書說得特別好,深陷魔幻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夥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群裡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3.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 《百年孤獨》中10句經典語錄,或有一句能引起你的共鳴!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百年孤獨》中穿透心靈的10句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引起你的共鳴!一、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二、你那麼憎恨那些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
  • 《百年孤獨》之孤獨:女人一直在努力 男人已放棄
    新鮮的衝擊,讓人眼界大開的同時,不免伴隨著囫圇吞棗的急躁。布恩迪亞家族的男性都是沒長大的孩子新文風、新句式、新世界的魔力淡去之後,感謝新譯者流暢的轉換,《百年孤獨》的真正世界向我們展開。他們要麼在新發明上,要麼在情慾上,要麼在戰場上,要麼在難解的古書上,傾瀉著自己全部的精力。但是,正如眼睛已看不見的烏爾蘇拉最終心裡清楚明白,「自己不惜為他付出生命的這個兒子,不過是個無力去愛的人」,布恩迪亞家族的男性其實都是不會愛的人。是無能去愛讓他們心中充滿孤獨,而無所不在的孤獨又囚禁了他們去伸出愛的觸角。缺乏愛的能力與孤獨互相造就,縱是小說裡那許多女性也無法打破它們的緊緊纏繞。
  • 人到中年,升遷無望,3招化解「職業倦怠」危機!
    一、人到中年,升遷無望的原因1、工作平平成績不突出人到中年了,已經娶妻生子,一般情況下還買了房,有的還買了車。因此,人到中年,即使你工作非常努力,也為企業創造了效益,有一定的功勞。但你如果與領導的關係不和詣,一般就是升遷無望,這也是職場的潛規則。由此而喪失了對工作熱情和興趣,敷衍了事,心中一直有另謀他職的念想。
  • 什麼是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就有提到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近二十部作品,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苦妓回憶錄》成為了他的成名之作。他的作品極具吸引力與渲染力,在當時成為眾人最欣賞的作品。
  • 中年男人的話:相親五個同齡女人,才明白中年女人為何難嫁
    所以有著許多人到了中年之後突然離異或者喪偶,突然變成單身一人就會不習慣,因為身邊沒有人陪著,所以會想要再找另一半。在這個時候算是半路出家,不可能像小年輕一樣沒有任何的要求和顧慮,只是一味的追求愛情,這個時候找另一半反而更加看重條件和人品,男人們還好一些,中年女人想要再婚卻是難上許多。
  • 每個人註定都是孤獨的-《百年孤獨》
    又一個午夜,發出一聲輕嘆,緩緩合上《百年孤獨》這本書。也算一種如釋重負,因為不會再有一個個悲劇和宿命在面前演繹。1據說這本書是史上最難讀的書,所以買來後一直等到所有書看完才翻起它。《百年孤獨》則是「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書寫了100多年的歷史中一個家族7代人的歷程與興衰。甚至每一代人,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拿出來單獨書寫都可以成為一個精彩的小說。這本書像過電影一樣,一個一個人物的出臺,謝幕,再魔幻般重生,又有靈魂和精靈的偶爾穿插。
  • 中年男人的情慾和孤獨
    其實中年男人也會在意女人能夠提供的情緒價值。除了那些專門約炮的男人之外,很大部分男人婚外情本身並不都是為了性。 我們的觀念裡認為,男人天生就是比女人容易出軌,或者想得到性。中年男人的情慾和愛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中年男人內心裡還有愛情嗎?
  • 史上最難改編!Netflix拍劇版《百年孤獨》引熱議
    《百年孤獨》原著作者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裡雷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時的馬孔多是一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裡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可能很多人沒有看完《百年孤獨》,但對這個經典的開頭一定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