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寫日記吐槽父母:陪伴就是守著我做作業,自己玩手機?

2021-01-14 上遊新聞

「別好意思說我愛玩手機,我玩手機的總時間還不及你們一天。」重慶南開(融僑)中學初一學生小李在上周末的日記中狠狠地把父母「批評」了一番,「說是要陪伴孩子,卻只會在旁邊玩手機」。3月12日,當語文教師鞠紅豔將這篇日記發到家長群裡,家長們不僅紛紛為孩子的「批評」點讚,更引發了他們的集體反思。

吐槽:守著我做作業 自己卻在玩手機

寫下這篇日記的是初一18班的學生小李,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我現在很想好好批評一下我的父母。」日記一開頭,小李就直截了當地表達對父母的不滿。

緊接著,他便指出父母的問題所在:「我在那裡做作業,而我的父母就在我的身旁玩手機,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哪個見到父母玩手機不會心裡痒痒?我的父母天天聲稱自己有多累,一回家就抱著手機看,幾個小時都不放手,吃飯睡覺都不會放下的,真的,一點兒也不誇張。」

我今天問他們為什麼要守著我做作業,他們回答:「為了多一點陪伴。」我聽見後覺得很可笑。陪伴?陪伴就是丟孩子一個人在一旁奮筆疾書,自己悠然自得地躺在床上玩手機,對孩子不管不顧嗎?那陪伴還有什麼用?

「你們都該改改了,別好意思說我愛玩手機,我玩手機的總時間還不及你們一天,所以,你們戒掉之前,別逼孩子戒。」

他的這些心裡話卻引起了班上同學的共鳴,一位同學在他的日記下評價到:「我們對於父母的各種要求,只能服從,可是他們卻從未做到過以身作則,可是當我們看他們玩也不會心癢之時,也就『成功』了。我們真應該對他們說出來。」

家長齊反省:說的是我嗎?

不僅如此,小李批評父母的這些話語,也擊中了班裡每一位家長的心。當他的日記一出現在家長群裡,立刻引起了家長們的熱烈討論, 「很可愛、很真誠的心裡話。」「說的是我嗎?」「敢於批判,好樣的。」

但家長們更多的是開始反省自己,「好像是這樣,我們作為父母真該反省了。」「孩子沒有對我說過,但我自己應該反思一下了。」「孩子提了兩個問題:父母如何豐富自己的業餘時間?怎樣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陪伴?」

小李的父母也通過家長群裡的這篇日記,才了解了兒子的真實想法。「我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一看是兒子的字跡,事情也是一模一樣,一看就知道說的我。」媽媽李女士告訴記者。

李女士說,兒子上學期期末考得不太理想,上周六晚,她就守著他做作業。兒子當時也提出來,不希望父母太多的關注他,她於是改變了方式,就躺在床上背對著他用手機追劇,沒想到還是給了兒子這麼大的壓力,「回想起來不應該在孩子面前玩那麼久的手機。」

「孩子大了有些事情不願給家長講了,他能夠通過這樣一種途徑抒發自己壓抑的心情,是一件好事,我完全接受他的批評。」兒子的吐槽沒有讓李女士感到丟臉和生氣,相反,促使她跟兒子有了進一步的交流,「我主動跟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已經慢慢在改了,他回來了之後我就沒有玩手機了,以後也會注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了。」

學生:當面玩手機不如給我留更多空間

是什麼原因令小李毫不客氣的要在日記中來批評父母呢?今天下午,在南開融僑中學,小李向上遊新聞記者講述了這篇日記的由來。

「我很早就想吐槽了,」小李坦言,自己在日記中對父母的批評並不是一時之氣,只是當天又經歷了同樣的遭遇後,忍不住想要給父母指出來。

小李說,父母比較重視他的學習,從小學6年級開始,就常常陪著他做作業。「他們陪我是可以的,但他們總是在這個時候用手機打電話或者看電視,還不停地進出房間,沒有起到陪伴的效果。」

3月9日晚,他在房間做作業,媽媽又一如既往的陪著他,「她先是誇了一陣別人家的孩子,然後就一直在我旁邊玩手機,等我寫完作業,三四個小時過去了,她還在看手機。她平常也是這樣,除了做家務,就是玩手機。」

然而,在手機的使用問題上,父母對他卻要求很嚴格。除了學習上查資料、做題,他偶爾可以用父母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平常都只能用老年手機,「以往還可以和同學們QQ聯繫,現在只能打電話。」 為此,他才在語文的家校聯繫本「吟詠集」上,通過日記表達出心聲。

「我希望他們能給我多點自由、多點空間。同時,他們少玩手機、多點真正的陪伴。」小李表示,自己想要的陪伴不是時時守在身邊,而是父母能陪著一起運動,或者周末一家人一起出去玩等。

老師:陪伴不是監控 做孩子心靈的引路人

儘管小李在「吟詠集」中對父母進行了言辭激烈的批評,在語文老師鞠紅豔看來卻是「萌萌的、溫暖的」,她寫下批註鼓勵他:吐槽有益健康,同時將這篇日記分享到了家長群裡。

「吟詠集」是班級的家庭讀書會聯繫本,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讀書10分鐘以上,在閱讀的基礎上,一周至少寫一篇日記,有三種形式:日有所記、目批手抄、讀有所思。鞠老師說,陪伴不是監控,家長更多的要做孩子心靈的引路人,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再加上家長的關注引導,這樣的孩子一定能夠成長為一名好學生。

上遊新聞記者 秦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初一學生寫日記 「想好好批評 一下我父母」
    「我在那裡做作業,父母就在我的身旁玩手機……別好意思說我愛玩手機,我玩手機的總時間還不及你們一天。」近日,重慶南開融僑中學一名初一學生在上周末專門寫下一篇日記來「批評父母」……結果,家長們不僅為孩子的「批評」點讚,更集體進行了自我反思,這是怎麼回事呢?
  • 盤點玩遊戲寫情書吃小吃等奇葩寒假作業 請多來幾份
    期盼已久的寒假已經來啦,你的作業還是枯燥地重複著寫日記、抄課文、做試題這「老三樣」嗎?那你就out了!「你的寒假作業是什麼?」「玩網遊啊」重慶一中學寒假作業「拉仇恨」讓學生玩網遊。這款名為《化學加油站》的網絡闖關遊戲,共35關,涵蓋「化合價」「常見氧化劑和還原劑」等7萬多字的知識量。」
  • 寫日記稱受同學欺辱 綿竹初一女生喝下百草枯
    寫日記稱受同學欺辱 綿竹初一女生喝下百草枯 2012-03-21 07:23:06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 曾俊菠  跟帖條  進入跟帖 18日
  • 陪伴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無形的禮物,放下手機和麻將陪孩子讀讀書吧
    陪伴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無形的禮物,放下手機和麻將陪孩子讀讀書吧。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零食,還有父母真真切切切的陪伴。當父母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的時候,請問孩子的父母在幹什麼?是在玩手機,還是在打麻將?
  • 《你好,媽媽》陶虹談陪女兒寫作業,孩子寫作業,父母卻「瘋了」
    在節目裡,陶虹談起了自己陪女兒寫作業時的經歷:「仨字寫了一個小時,我以前上學的時候也沒像她這樣過」,相信陶虹的這番話肯定會引起大多數媽媽們的共鳴。不光是陶虹,嶽雲鵬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同樣崩潰過,甚至還寫了個招聘啟事,希望可以招人陪自己孩子寫作業,看來小嶽嶽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呢。
  • 孩子寫作業「太費勁」,怎麼辦?
    孩紙麻麻最近上班忙,也開始跟我請教孩子寫作業「太費勁」的問題,她說她有一個客戶的孩子每天寫作業太恐怖了,她的客戶都想跟我請教一下怎麼解決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我只能笑笑,我仔細回顧了一下這個過程,梳理了一些自己和孩子的寫作業過程中的交流和溝通心得,以下就個人的體會跟大家做一些簡單的分享和交流,僅供孩子們的粑粑和麻麻做一些參考。
  • 讓人頭疼的陪寫作業問題,關鍵在家長身上,三種陪伴方式你是哪種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提到,目前最傷害家庭關係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寫作業。然而,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晚託班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和容易,大多數的父母還是選擇自己輔導孩子作業,或者說,是陪著孩子寫作業。孩子寫作業,她看手機,經常能看到她發在朋友圈的狀態,比如又在陪娃寫作業之類的。我問她:「你這樣陪著,孩子寫作業速度快起來了嗎?」朵朵媽媽說:「稍微好一點,起監督作用,陪著就行。」
  • 小學語文日記是必寫作業,日記怎麼寫三年級家長不再焦慮,這樣做
    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是以識字、組詞、造句為主,到了三年級老師一般就會按部就班的要求小學生開始寫日記。寫日記也就成了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可是很多小學生初次接觸這類作業,不知如何下手,急得直掉眼淚。可以明確的是,三年級小學生寫日記是符合教學規律的,也是符合孩子語文學習水平發展的,毋庸置疑,我們做家長的不必再問:日記怎麼寫三年級該不該寫日記之類的話題了。其次,三年級小學生家長應該怎麼輔助老師教孩子寫日記呢?
  • 孩子寫作業,家長在一旁玩手機,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你知道嗎?
    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確實有些無聊,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沒有事情做就會覺得無聊,不由自主地就會拿出手機,刷刷小視頻,玩會小遊戲,可以打發無聊的陪做作業的時光,看著是各做各的事情互不影響,其實無形中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1.分散孩子注意力。
  • 班主任總結:那些經常戴耳機寫作業的學生,通常是這4類
    昨天,表弟來跟我聊天,吐槽他父母對他要求太過嚴格。他是準高一新生,這幾天臨近開學,經常自己坐在房間裡寫作業。聽起來這孩子已經很主動地學習了,但是他父母還是看不下去,因為他寫作業時總是戴耳機聽音樂。表弟覺得自己並沒有錯,聽音樂讓他精神振奮,但他父母一直堅持認為聽音樂影響學習效率,雙方僵持不下。相信因為寫作業時能不能戴耳機這件事導致家庭矛盾的情況並不少見,今天,咱們就來從源頭找起,看看為什麼那麼多孩子喜歡戴耳機寫作業。
  • 看吳一諾寫日記:有老師給上直播課,真好
    東平縣實驗中學親子共寫日記精選之八學生:吳一諾 媽媽:李偉2020年 4 月 17日 星期五 晴【女兒的日記】團結就是力量【媽媽的日記】下午下班回到家,女兒正在做語文作業,看到女兒認真的勁,心裡踏實了很多,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陪女兒上直播課和做作業。對於女兒的學習,我是放心的,但這放心的背後多多少少也有點擔心,擔心女兒直播課不認真聽,擔心她的作業投機取巧。
  • 「爸爸,別看手機陪我玩」假期中,孩子最怕的不是作業太多,而是……
    難怪如今很多親子相處總出現問題,說到底,還是跟父母陪伴孩子的質量有關。父母明明說好了陪,卻心不在焉,這比「不陪伴」更傷孩子的心。看過一期《少年說》,被一位叫葉子健的五年級孩子惹哭了。一上臺,他就控訴父母:「小時候,我總是認為,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原來,他每次抬頭看父母,都會發現父母只看手機,根本不看自己。這讓他無法理解:究竟手機有什麼好看的,竟然比他還要重要?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我不值得被愛,我什麼也不配,我自己多該死!指的是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因為別人的指指點點或別人在場,會產生緊張情緒,從而影響自己的發揮,導致做事的效率和發揮水平降低。一個勁兒被大人指錯,孩子怕自己做不好,結果越擔心,越緊張越做不好;我真笨,一直做不好,父母一定失望極了,擔心結果反而束手束腳。
  • 面對孩子作業濟南家長變身「助教」 手機下滿APP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作業籤字方式逐漸高大上,有的學校要求語音籤字、視頻籤字,家長錄一段語音或視頻說一下作業完成情況。「視頻作業,交給爺爺奶奶基本完成不了,有的家長為了視頻或錄音更流暢,還要剪輯一下,實在太拼了!」濟南一位媽媽吐槽。輔導孩子,玩的是心理戰微博、微信上,關於批改作業的吐槽比比皆是。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說是陪讀,除了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老師交代的各種任務——這種任務往往表面上派給學生,實際上交給的是學生背後神通廣大的家長們。  一個朋友聚會時忍不住吐槽,學校要給孩子們做手工畫冊,大概離截止日期還有3天的時候,任務被派到她的孩子身上。朋友欣然領了活,組織孩子和先生趕工到半夜3點,把班上孩子們零散的畫作整合成冊,第二天美滋滋把畫冊交上去。
  • 一道數學題,難倒一家四口,低文化父母該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
    的確,給孩子輔導作業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文化,不然一不留神就教錯了,甚至有些小學的題自己都不會做,真是尷了個尬!前兩天聽老家一個哥哥吐槽給孩子輔導作業的糗事,讓我感慨還挺多。結果老師一直沒有回覆,無奈之下,孩子的作業只能空著等第二天問老師了!一道小學數學題難倒了一家四口,這種例子並不少見,那麼低文化水平的父母到底該如何給孩子輔導作業呢?在我看來,給孩子輔導作業並不是說一步一步地幫孩子寫作業,而是要教給他正確學習的方法,提高他的學習積極性,畢竟將來學習的主體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 一些學生發愁找不到寫日記的素材,該怎麼辦?
    當一些學生覺得自己「找不出寫日記的素材」時,與其盲目地自怨自艾,還不如想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幫助自己完美解決這個困惑。通過寫「看電影」方面的日記,既有利於學生通過在日記中記錄電影中的一些感人場面(或者精彩片段等)來提高自己的敘述、概括、總結能力,還有利於學生在深刻的感悟之中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以及淨化自己的心靈,從而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 如何正確地陪孩子寫作業
    培養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還需要通過設定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的作業規則。規定孩子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寫作業,父母也在孩子做作業期間需要有一些。規則遵守,比如家裡的電視電腦手機的使用。或者是不能太吵等等這樣的環境。對於孩子作業的及時反饋,應該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愉快的情緒會提高孩子對做作業的努力程度。這其實就強調了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們的陪伴。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說是陪讀,除了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從心理層面的陪伴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老師交代的各種任務——這種任務往往表面上是派給學生,實際上,是交給了學生背後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家長們。 一個朋友聚會時忍不住吐槽,學校要給孩子們做手工畫冊,離截止日期還有3天,任務被派到她的孩子身上。
  • 四年級學生發現手機驚人「秘密」 寫萬字小說
    寫一篇作文有多難?在不少學生為了800字東拼西湊、冥思苦想時,浙江衢州柯城區尼山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陳祥雲在寒假連載了一篇萬字小說。這篇小說從身邊事入手,講述了手機崛起,甚至試圖控制人類的故事……柯城區尼山小學四(3)班學生陳祥雲告訴記者:「我跟媽媽聊天,問她一些問題 她就在那裡跟她的朋友微信聊天,然後就在那說,嗯嗯,去吧去吧,總是這樣應付我,我寫這篇初衷是因為很多人都太依賴於手機了,想讓他們適度地用手機,適當時間看下手機是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