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花農生意經:鮮花論斤賣,玫瑰1塊一朵,轉手漲10倍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商業新知

深夜十一點,趙佳文裹著羽絨服,跳上貨車,他打開天氣軟體,看了眼昆明的溫度,「7℃」。「前兩天還穿短袖,今年的昆明不尋常。」

從玉溪開車到昆明,至少三個小時。趙佳文要趕在凌晨3點前,把一車鮮花——3萬多支玫瑰,送到昆明鬥南國際花拍交易中心。

每天下午3點,趙佳文和其他花農的鮮花,會像拍賣文物一樣,被600多個拍手激烈競拍。這些鮮花被連夜打包,送到全國各地的鮮花店,以及淘寶賣家的倉庫裡。

不出意外,第二天晚上,杭州的小周,在淘寶店預定的大捧玫瑰,就能送上門了。

鬥南很小,它只是昆明滇池邊上,一個不起眼的小鎮;鬥南又很大,它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去年,這裡一共交易了92.31億枝鮮切花,承包了全國7成的鮮花供應。

三輪車圍起來的鬥南花市

溫度一降,玫瑰都裹緊花瓣。昆明周邊的鮮花種植基地裡,花農的貨車車廂,都沒有以前滿當了。

白天時,趙佳文手底下的工人,已經把3萬多支玫瑰分裝成「扎」,一紮10支。打包時,他們就連連搖頭,「平時,每天都有5萬多支玫瑰。」

趙佳文在玉溪有二十多畝花田,提起雲南的鮮花,他大有可談:「全國人民都以為,鬥南的鮮花產自昆明。但玉溪,楚雄,還有通海,彝良,都是昆明的後花園。」

上世紀80年代,鬥南的農民還種著菜,一年下來,收入勉強維持生計。「當時有個農民,叫化忠義,從廣州引進劍蘭回來種植,第一年就賺了3000元。」

鬥南周邊的農民眼紅,紛紛效仿化忠義種花,拿到市場上零賣。

最初的鬥南市場,只有一條用花農的三輪車圍起來的街。沒有規模,且價格不透明的鮮花市場是暴利的。「全憑花農喊,最高一束花能賣好幾十。」那時候,白菜價是5分錢一斤。

90年代後,鬥南有了成規模的交易市場,鮮花開始通過貿易商,賣到國外。周邊零星幾個縣的土地,不夠種了。雲南中部的玉溪,楚雄等地,成了鮮花的主要種植基地。

「不少在雲南種花的人,都是外地人。」 趙佳文來自安徽。十年前,一個在鬥南種花的湖北朋友,靠種花,2年時間在昆明買房買車,還娶了媳婦。

趙佳文心動了。他在雲南轉了一圈,最後在玉溪租了十幾畝地,開始種玫瑰、大麗等鮮花。

採摘過的玫瑰品種,趙佳文會拖到拍市,參加拍賣。其他的鮮花,則在晚上的花市做對手交易。

凌晨3點,趙佳文的車到了鬥南花拍交易中心,門口已經排了幾十輛貨車。他算了算時間,「不算晚。」

花農的時間都是爭分奪秒的,早一秒進入拍市,自己的花就能早一點被拍下,最終鮮花送到全國各地買家手裡時,就會更新鮮。

昆明一降溫,全國玫瑰價抖三抖

下午3點,前一刻人聲鼎沸的拍賣大廳,逐漸安靜下來。大廳正前方,六個巨大的LED屏陸續亮起,每個屏幕代表一個「交易大鐘」。

3點零6分,交易大鐘裡的錶盤準時轉動起來,光標以5秒一圈的速度轉著。通常,轉了不過3-4秒,便跳回到起點。

「這代表,又有一批花被人拍走了。」顏明帝左手拿著記了一堆序號的紙,右手食指懸在鍵盤按鍵「1」上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4號鍾,神情專注。

不一會兒,4號鍾裡顯示的序號,跳成了顏明帝紙上記的某一列。他猛地抬起指尖,快速砸向鍵盤。「啪」一聲之後,他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搶到了,就是有點貴。」

顏明帝拍下的花叫「折射」,B級玫瑰品種。2.35元一支,他拍了70支。

像顏明帝這類搶拍玫瑰的人,被稱為「拍手」。近700個拍手,代表不同的鮮花貿易公司,坐在呈階梯分布的拍賣臺上。

高而闊的拍賣大廳,迴蕩著嗡嗡的說話聲。不時有拍手高聲驚叫,「哇哦~」一聲,周圍跟著響起一陣掌聲,現場緊張氣氛瞬間被衝淡了。「有人搶到了稀有品種的高價花,就會歡呼。」

越是高端的花,越多人搶,因為產量少,「搶到了就跟中獎似的。」

正是仗著「好花搶手」,鬥南採用的是「降價式拍賣」。

每天,拍賣師會提前定好每一批花的起拍價。「這個起拍價,通常高於正常交易的價格。」開始拍賣後,大屏幕的價格從起拍價,逐漸往下降,直到有第一個買家按下購買鍵。

碰到搶手的花,拼的是眼力和手速,「沒必要在這上面省錢。」但顏明帝這類老手,若看準某一品種沒人搶,就能等光標跑個2-3秒再拍,價格至少會降1-2元一支。

下午四點半不到,顏明帝就撤了。拍賣之前他驗過花,在紙上記了20多個玫瑰序號,但最終只拍下了11批,1000多支玫瑰。

「太貴了。」 顏明帝面色略帶愁容,離開交易大廳。「不少平時1元多一支的花,今天都漲到了2元多。銷量不好的花不敢拍,怕賣不出去。」

驟降的氣溫,直接讓鬥南拍市的玫瑰價格,漲了將近一半。雲南的花農們很清楚,自己的玫瑰若是減產了,全國各地的小夥子,送女朋友紅玫瑰時,必須多花點錢了。「因為我們賣給淘寶賣家的價格,也要漲價了。」

拍手的「修養」

5年前,顏明帝剛到鬥南時,才23歲。他在一家鮮花貿易公司,跟著師傅學習拍賣。

拍賣大廳一層,幾百萬支玫瑰,被包裝成扎,疊在臺車上。十幾個臺車連接起來,像拉貨的小火車。送貨員接上車頭,開著「小火車」,在寬敞的倉庫裡來行駛。

顏明帝第一次知道,「玫瑰不只有大紅色。」

玫瑰有幾千個品種。記花名,是所有拍手面臨的第一道坎。「和女生的口紅一樣,玫瑰花紅的程度不一樣,品種也不一樣,名字更是千奇百怪。」

最初,顏明帝勉強能分得清「大紅」,「粉紅」,「黃色」,「藍色」這類大眾顏色的玫瑰。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鬥南市場上,就會出現新品種的玫瑰。

做拍手的第一年,顏明帝腦子裡想的幾乎全是花名。「比小時候背課文還難。」

一年後,他已經能辨認一千多種玫瑰。「現在,你把市面上所有的玫瑰擺在我面前,我都能分得清。」

「這朵顏色紅中帶黃,叫浪漫愛人。」,「這朵聞著有荔枝的味道,就叫荔枝。」,「這朵粉色的叫粉紅泡泡,那朵更粉一點,叫迷戀。」顏明帝迅速穿梭在臺車之間,每拿起一把玫瑰,就報出一個聽起來曖昧又柔軟的名字。

哪怕是顏色相近的玫瑰,他也能一眼看出來品種。「要熟練到,眼睛一看到花,腦子就條件反射地認出來,就像你看到個熟人,不用思考就知道他是誰。」

越過了「認花」這道坎,拍手還要懂得看花的質量。

每天中午,拍手們會提前到拍市,挑選下午要拍賣的花。他們一手紙筆,一手電筒,驗一批花,只要3秒:「摸花瓣夠不夠硬,看花瓣上有沒有斑點,根部長得好不好。」

每一批花,都有一串代表自己身份的序號,被記在小火車上。拍手看上了,會把序號記下。拍賣開始後,玫瑰則被序號代替,閃動在交易大鐘上。

晚上7點多,拍賣結束了。每天,從鬥南拍市成交的玫瑰,至少有200萬支。這些花被連夜打包,凌晨2點送上物流公司的大貨車。最快的航運,能在中午12點,到達全國各地的一、二線城市。

幾個小時後,這些花便出現在線下花店裡,以及淘寶賣家的倉庫裡。

賣花的,最喜歡過節

晚上十點,周銘的倉庫燈火通明。十幾個員工站在打包臺前,正把一枝枝含苞待放的火紅玫瑰纏上膠帶,裝進黑色硬禮盒裡。「這樣的禮盒,我們每天要發30多個。」

周銘打包的玫瑰,正是前一天,顏明帝拍下的那批。3年前,周銘在廣州開了家淘寶店,專賣鬥南的鮮花。

每天中午,周銘會收到連夜從鬥南發來的玫瑰。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了,他必須快速將玫瑰打包好,趕上凌晨1點的物流貨車,發到全國各地的買家手裡。

相比周銘,在鬥南開淘寶店的彭礫,有近水樓臺的優勢。

每天晚上5點半,彭礫會拿著長長的單子,到鬥南鮮花批發市場採購。單子上,寫著當天淘寶店賣出的鮮花名和數量。

「這裡才是整個鬥南最熱鬧的地方。」鬥南花卉市場主幹道旁,盤踞了六個大型場館,供花農和客戶交易。

場館外,七、八百米長的馬路,也被五顏六色的鮮花淹沒了。花農圈出一塊空地,擺上鮮花,就是一個攤位。價格更是令人驚嘆,一大捧包紮好的玫瑰,只賣98元。「還有的草花品種,是按斤稱的。」

剛過去不久的天貓雙11,彭礫也參加了,「銷量比平時漲了5成。」

賣花的最喜歡過節,彭礫也不例外。「女生能把任何節日過成情人節,我們賣花的可高興了。」

有時候,一個情人節,彭礫店裡一天的銷量,相當於7、8月淡季時,一個月的銷量。一到節日點,彭礫採購的步子就停不下來。

他拿著單子,敏捷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穿梭,他有目標的攤位,也知道每個花農的花質量好不好。

趙佳文的攤子在主場館門口。第二天不用送貨時,他就到小攤前守一會兒。「這附近有多少公司,誰家要什麼花,我都一清二楚。」

他眼尖,看到一個女生蹲下來拍他的花。他拿起一把大麗花,塞到女生手裡,「送你啦!」女孩推讓了幾把,旁邊有人調侃趙佳文,他滿不在乎地笑了笑,硬要對方收下,「看到美女我就送!」

女孩拿著花走了之後,趙佳文又小聲地說:「這女孩臉生,要麼是遊客,要麼是剛開公司的,沒準是個潛在客戶。」

起風了,夜越深,花市越熱鬧。趙佳文把被風吹散的花整了整,重新堆在一起,一邊熟絡地和客人聊天,討論花價。

華燈初上,鬥南的遊客撤了,花市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大花卉小鎮:玫瑰4毛一支,鮮花論斤賣,年銷70億!
    當你走進一家花店,準備挑選一盒嬌豔欲滴的鮮花,用來送親朋好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鮮花究竟來自何方呢?可能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號稱「鮮花國度」的荷蘭。但實際上,你買的這些鮮花,大部分都來自於我國西南部的一個小鎮——鬥南。雲南昆明的鬥南花市,是亞洲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同時也有著「花都」的美稱。
  • 在昆明旅遊,閒逛昆明鮮花市場,玫瑰3毛一朵,宛如步入「仙境」
    文/阿秋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鮮花,鮮花總是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讓人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的變得開心起來,昆明作為「鮮花之城」,是全國最大的鮮花種植和銷售基地。昆明有著四季如春的舒適氣候,讓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花海」,如果想要感受一下這座花城的魅力,只有真正來到這座城市才能夠體驗到。
  • 七夕未到,鮮花市場提前紅火 紅玫瑰零售價預計每支10元
    蘇州市價格監測中心發布的本地七夕鮮花市場走訪結果顯示,儘管近期持續高溫,然而七夕未到,鮮花市場提前紅火,鮮花進價「水漲船高」,一朵品質上乘的玫瑰花,進價達到4.5元左右。從散客零售到預約訂花,昨天上午,記者在養育巷看到,不少鮮花店提前進入「七夕大忙」期。進花店選購鮮花的顧客數量大增,訂單量直線上升。
  • 降溫導致玫瑰減產 近兩個月來鮮花進價一直居高不下
    近日有市民發現,以往不到400元的99朵玫瑰花束,竟然漲價到近800元。本報記者走訪多家花店了解到,近兩個月來鮮花進價一直居高不下,為何出現這種情況?記者輾轉聯繫到雲南昆明的鮮切花供應商,了解鮮花價格上漲背後的原因。
  • 中國最大的鮮花市場就在雲南,這裡鮮花不僅好看,還很好吃
    昆明鬥南花卉市場雲南是鮮花生產大省,在昆明返航的飛機或者火車上經常可以看到遊客捧著好幾束鮮花和乾花,那些花大都來自昆明鬥南花卉市場。整個市場五彩斑斕,你能想到的花,這裡都有,不僅賣鮮花,也賣乾花、盆栽、多肉。
  • 雲南鮮花交易遇冷 線上銷售助花農「過冬」
    (抗擊新冠肺炎)雲南鮮花交易遇冷 線上銷售助花農「過冬」中新社昆明2月15日電 (杜瀟瀟)15日下午,晉寧二街林茂花卉種植合作社的李林和花農們來到大棚內直播售貨,「今年鮮花銷量下滑嚴重,情人節經濟遇冷,我們想了各種辦法儘量多賣些花
  • 一天百萬支鮮花被銷毀,電商、消費者接力「救花」
    記者從兩大電商平臺獲悉,京東將從15日起助銷3000萬支雲南滯銷玫瑰,阿里也成立助力雲南花農項目組,幫助解決鮮花滯銷問題。鬥南花卉產業集團運營總監董瑞介紹,今年情人節期間,鮮花交易量、供應量只有去年同期的30%-40%,批發價格僅去年的1/3,而物流成本上漲超過2倍。正常情況下,鬥南市場每天只有5%左右的鮮花因拍賣不出而銷毀。但今年因交易狀況不佳比例高達30%以上,僅2月10日一天,就有上百萬枝鮮花被銷毀。
  • 昆明鬥南:小康生活像花 越開越美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鬥南花農 華明升:當時想都不敢想有這個規模,有這個設施。我們沒有什麼原始資本的,都是用自己種菜的資本,然後轉過來種花,慢慢滾動,才滾動到今天的事業。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鬥南花農 華明升:我當時花了90塊錢買種球,三個半月左右,就賣了160多(塊錢)。當時的蔬菜是賣5分到1毛一公斤,(能買)很多蔬菜了。
  • 七夕甬城黃金珠寶便宜賣 玫瑰價格翻倍漲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受七夕節影響,甬城玫瑰花價格瘋漲,黃金珠寶便宜賣,商家都賺得眉開眼笑。  玫瑰花價格、銷量激增  「老闆,這種進口的厄瓜多禮盒花要多少一盒?」「800元/盒。」「這麼小一盒這麼貴,比那一大捧紅玫瑰還貴?」「這是進口的,那種紅玫瑰現在不賣了!」「不賣?為什麼?」「要預訂的,現在預訂也來不及,沒貨了!」
  • 昆明花農藉助網拍平臺交易鮮花360噸
    本報訊 自農曆正月初四(1月28日)開市以來,雲南昆明花易寶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花易寶網拍平臺,幫助近1300戶花農在疫情逆境中累計完成鮮花交易360噸、約1500萬枝。        公司CEO趙永能介紹:「目前,全國有11萬家購買商在我們平臺註冊,受疫情影響,僅有5000餘家進行採購。其中,湖北全省沒有一家採購,東北、西北地區也只有微量採購。」
  • 買花救農 | 紅玫瑰花藝指南,讓愛心更美
    攝影:吳迪兒照片上是小葉子的數學老師吳迪兒收到的助農玫瑰,她寫道:「好喜歡玫瑰的性格哦。在這個特殊時刻,躲過被銷毀的命運,從昆明一路顛簸傷痕累累來到這裡,明明需要被好好照料,還時不時扎我幾下,有種『別看我受傷了但我可不軟弱』的倔勁。」她還說——幾乎每一朵都有點傷,不是花店裡完美的玫瑰哦,但是她們不需要是。真的好感動。
  • 賣花的,最喜歡過節:52朵紅玫瑰只賣98元,轉手價格翻十倍
    鬥南很小,它只是昆明滇池邊上,一個不起眼的小鎮;鬥南又很大,它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去年,這裡一共交易了92.31億枝鮮切花,承包了全國7成的鮮花供應。三輪車圍起來的鬥南花市溫度一降,玫瑰都裹緊花瓣。昆明周邊的鮮花種植基地裡,花農的貨車車廂,都沒有以前滿當了。
  • 一間新手淘寶花店的一周:對城裡人是浪漫,對花農是活著
    從春節持續到情人節、婦女節的這個花季,一直以來都是雲南鮮花行業最重要的交易時段。但是今年,花農們懵了。疫情對鮮花行業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2 月 5 日開始,雲南的商戶已經開始成批地扔掉賣不出的玫瑰。2 月 6 日,雲南鬥南鮮花拍賣市場宣布關閉,至 2 月 10 日才重新開放,但是因為交通管制、疫情防控等原因,這個昔日最熱鬧的鮮花交易市場,迎來了史上最蕭條的情人節檔期。10 日當天,花拍中心的總供貨量是 351.9 萬枝,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1%,而單支成交均價則創下三年最低記錄,較去年同期大跌 70%。
  • 雲南十八怪鮮花論斤賣,亞洲最大花市宛如仙境
    昆明鬥南花卉市場已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是著名的花卉之都。昆明鬥南經常毗鄰滇池東岸,並享有「金鬥南」的稱號。從地鐵1號線的鬥南站步行一小段路即可到達鬥南花卉市場。在鬥南花卉市場,繁忙的花農,尋找獵物和商業機會的花店,花車進出,一束束鮮花待售。這裡的花低至幾元,滿天星每公斤30元,玫瑰花1元一支,甚至賣花瓶的攤販也到處都是。所有鮮切花都按圖案分成十束左右,每三束在一起就是一大束市場上最常見的禮品花。
  • 我在淘寶賣鮮花!退伍老兵變直播新兵
    昆明鬥南花卉市場,一個讓「夜」充滿創意的打開方式。隨著天貓雙11的臨近,這裡越來越熱鬧。「鬥南花卉市場10家店鋪,有8家都在淘寶直播賣花。」在這販賣美的空間裡,主播們無疑是手有餘香的最佳代言人,鏡頭前是滿眼的鮮花、鏡頭後是萬千的消費者,淘寶直播裡鮮花綻放,讓雙11線下和線上的營銷陣地交疊,更點亮了雲花經濟的出滇之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昆明鬥南:小康生活像花 越開越美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鬥南花農 華明升:當時想都不敢想有這個規模,有這個設施。我們沒有什麼原始資本的,都是用自己種菜的資本,然後轉過來種花,慢慢滾動,才滾動到今天的事業。華明升是鬥南的第一代花農,在種花之前,他和大多數村民一樣,以種菜為業。上世紀80年代末,有村民在菜地裡試著種劍蘭,拿到集市上賣上了好價錢,華明升動了心。
  • 縣長區長拼多多直播賣花:日用鮮花女神節火爆,160萬人拼多多上「逛...
    ▲雲南紅河州瀘西縣花農,正在採摘大棚裡新鮮的非洲菊。紅色非洲菊的花語是專注、熱愛。張文英是雲南瀘西縣花農。雲南是亞洲最大的鮮花交易中心,往年3月,卡車會將雲南的鮮花送往全國各地。受疫情影響,往年0.6~0.8元一枝的收購價,今年降到了0.4元,批發商的卡車也比以前少了不少。
  • 百花薈萃、鮮花稱斤賣,這樣的昆明鬥南花市,您確定不去逛逛嗎?
    這裡有國際標準的鮮花拍賣市場,據說是從荷蘭引進的相關管理經驗;有如農貿市場一般的花卉交易市場,擺滿各種美麗的鮮切花、盆栽花、觀賞苗木,據說這裡的鮮花價格行情能夠影響到全國各地…… 提到鬥南,人們首先在腦海中跳出的詞彙一定是鮮花。因為鮮花這張獨特的名片,為鬥南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以鮮花產業為載體,鬥南變得越來越美。
  • 玫瑰花變「玫貴花」:身價最高漲4倍 車釐子花、草莓花走俏
    封面新聞記者 韓雨霽 攝影報導2月13日上午10點過,成都市青羊區玉泉路一花店門口已擺滿了各式玫瑰,6個店員分工有序,正在為剛運來的玫瑰剪枝、包裝。「明天就是情人節了,花必須要多備一點,每年就靠明天和七夕掙錢。」店主嚴先生忙的熱火朝天。
  • 衝擊世界第一的雲南小鎮:中國每10枝鮮花,就有7枝來自鬥南
    因為花店裡賣的玫瑰、百合、康乃馨這些鮮切花,10枝裡面至少有7枝都是從這兒批發出去的。幾個月後,他把花插在水桶裡,讓女兒騎著自行車到昆明賣掉。結果,當時多數人還認為是「資產階級產物」的鮮花,第一天就賣了100元。要知道,當時鬥南人均年收入也才不過200元。當年,他家種花的收益達到3000元,是以前種菜的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