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的這個小動作,家長千萬要注意!

2021-02-13 呵護育兒

寶寶學走路是個大問題,一般來說,剛開始學走,寶寶會用腳尖試探著行走,13個月時就能搖搖晃晃地自己走了,等到15個月左右,大部分寶寶甚至能夠邊走邊推著或者拉著玩具來玩。

最近有寶媽在後臺留言「寶寶一歲三個月了,在學走路,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可是最近發現他走路有點踮腳,是否要帶去醫院做檢查?好擔心!」

應該有很多寶媽對這個問題都心存疑慮,學走路期間的寶寶很可愛,可是走路踮腳總是讓寶媽擔心不已,害怕寶寶身體會有什麼問題!

一歲多的寶寶學走路出現這樣的現象,一般是正常的,是生長發育必經階段。

這個時候的寶寶剛學走路,重心並不穩,所以身體是向前傾的,小腿的肌肉也比較緊張,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還沒適應,缺乏觸地感,從而產生了踮腳尖這種走路方式。

另外,也有可能是觸覺過度敏感的原因,他想減少腳和地面接觸的面積,像突然踩到冰涼地板的時候,寶寶就會墊腳尖。隨著生長發育,腳尖踮地走路會逐漸消失。

如果寶寶長期足尖著地不消退,並且有伴隨運動發育落後,聽力不明顯或者有一些其他的異常姿勢的話,要謹防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屬於病理性足尖,應該引起重視。

大部分情況下寶寶踮腳尖走路是正常發育的,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響,比如說鞋子不合腳,穿的襪子不舒服,還有可能是寶寶養成了這樣走路的錯誤習慣,需要糾正。

告別學步車

有部分寶寶因為過早使用學步車,不僅在學步階段用腳尖走路,長大一些後走路的姿勢還是不正確。所以,爸媽注意,寶寶學走路,儘量少用學步車,並且不要長時間用學步車。一般告別了學步車,寶寶就不再墊腳走路了。

選擇合適的鞋子

有的寶寶這樣走路也可能是因為鞋子的問題,所以給學步階段的寶寶選擇合適的鞋子也很重要。最好選擇前掌比較容易彎曲的鞋子,有利於起步,也有利於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鍛鍊赤足走路

寶寶在家的時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軟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培養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乾淨、清潔很重要。還可以鍛鍊一下寶寶斜坡上走路的能力,這樣有利於鍛鍊小腿肌肉。

慢慢拉起坐立

常常趴著的寶寶比較快學會爬、坐和走,還未學爬階段可以讓寶寶多趴著。另外,如果寶寶躺在床上的話,可以用手輕輕將他拉起來坐著(像做仰臥起坐一般),這樣可以鍛鍊脖子肌肉,以及上半部身體的肌肉。(不能太用力)

放在床上翻滾

把寶寶放在床中間,陪著他,鼓勵他,讓他在床上多翻滾,這也可以訓練寶寶的肌肉,讓他更有力。多跟他玩一些遊戲,讓他習慣手腳在移動的感覺。

蹬蹬腿腳

雙手託住寶寶的腋下,託起寶寶,讓他做蹬腿彈跳動作,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攀攀爬爬

當寶寶會站立後,可以訓練他簡單走路。將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他差不多高的沙發或者茶几上,鼓勵他站起來。

練習放手站立

剛學走路的寶寶肯定會害怕放手站立,爸爸媽媽可以用一些他喜歡的玩具來誘導他,然後不知不覺中放手。(注意安全保護)

扶走訓練

學走路的寶寶經常會扶著牆面、沙發、茶几、小床、學步推車、椅子等慢慢走,爸爸媽媽可以跟在寶寶身後,看著他走;也可以扶著寶寶的胳膊,協助他走,然後慢慢過渡,直到一隻手扶著胳膊也能走。

多訓練寶寶走路

當寶寶開始對走路感興趣後,不要經常抱著他,應該多讓他嘗試。剛開始可以蹲在寶寶前方,用玩具誘導,當寶寶走過來後,然後再向後退一些;對走路更熟練後,可以蹲在寶寶的前後兩個方向,用他喜歡的玩具來誘導,來回走。寶寶跌倒後要給予安慰!

總而言之,寶寶學走路,切不可操之過急。學步期間的踮腳走路是正常現象,爸媽細心觀察,只要沒有其他的異常,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走路了!

寶寶眼中的世界到底什麼樣?和何潔一起把相機交給寶寶,上傳寶寶拍攝的照片,有機會贏GoPro,參加攝影展。

相關焦點

  •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其實,除去孩子的4個長高關鍵期,孩子在12歲之前,還有生長的小高峰期。這個長高高峰期,主要表現為在大概10天內,寶寶生長得十分迅速,甚至在一天中,寶寶就能長接近1cm !
  • 手指小動作 寶寶大智慧(答疑總結)
    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父母的陪伴及培養是十分重要。以下是張思萊醫師就「小動作 大智慧」做的答疑總結帖。網友主要話題匯總1. 寶寶睡覺的時候她都有個習慣,就是手一定要伸到我的衣袖裡面。想知道寶寶產生這種小動作的原因,是因為寶寶沒有安全感所致嗎?這種依戀行為要怎麼戒除呢?
  • 寶寶「光腳」走路,家長該注意什麼?
    相信對於這個問題所有爸爸媽媽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孩子穿襪子的功夫永遠也趕不上脫襪子功夫。並且很多專家對孩子光腳走路還持有一定的好處歸納,比如以下幾種好處就受家長一致認可:1)光腳走路有助於疲勞緩解可能很多家長都有感觸,我們光著腳丫走路具有清爽醒目的效應,那種舒適感不僅僅來自於腳步的清涼,還有足部穴位被按摩的舒適爽朗感
  • 學步早的寶寶更聰明?最佳學步時間是這個月份,家長別被忽悠了
    「我家寶寶1歲就會走路了」,「我家寶寶10個月就能走了」...... 甚至還有「學步早的寶寶更聰明」這樣的說法,那麼這個說法是真的嗎?真的是越早會走路的寶寶越聰明嗎?
  • 很多家長都給寶寶買錯了鞋,千萬別陷入買鞋的誤區,會害了寶寶
    對於寶寶的穿著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鞋子了。但是很多家長不會正確的選擇孩子應該穿的鞋子,這並不是只要合腳就可以的,寶寶穿鞋的注意事項也有很多,鞋子質量好不好、會不會太硬、要不要繫鞋帶的,這些都是問題。在平地上鋪一張紙,把寶寶的腳用水打溼,打溼以後讓寶寶直立站在紙上,這個時候要注意寶寶和紙千萬不能移動,在寶寶的溼腳印在紙上後,用尺子測量紙上寶寶腳印的大小,測量的位置是從寶寶的腳後跟到腳趾最長的地方。但是寶寶鞋的實際尺碼是要寶寶穿上後可以放進一根手指的富餘最合適哦!
  • 家長要注意,生活中有哪些事會傷害寶寶脊椎
    醫生建議讓這麼大的寶寶不要經常坐在嬰兒車裡,還是採取躺著的姿勢比較好,因為這個階段寶寶的身體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如果讓寶寶一直保持坐姿的話,他的脊椎就會受力過大,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受到損傷。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大意,儘量還是讓寶寶平躺下來比較好,不要讓孩子自己保持坐姿在嬰兒車上,這樣有利於他的頸椎發展。
  • 能讓寶寶長得快,還智商高的就是這個「小動作」?(家長必讀)
    準備一塊乾淨柔軟的棉墊,給寶寶穿上舒適透氣的小衣服,家長洗淨雙手,再加塗些按摩油就可以了。  這一步很關鍵。家長在撫觸過程中要面帶微笑,向寶寶傳達自己的愛意,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家長的雙手要溫暖、光滑,指甲要短,無倒刺,並不戴首飾,以免劃傷孩子的皮膚。開始前先溫柔的和寶寶聊一會,「要摸摸你的小臉」,在你們彼此之間感動需要對方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撫觸了。當然,可以倒些嬰兒潤膚液於手掌中,起到潤滑作用;也可以給寶寶和你選一首柔和的音樂,幫助你們放鬆。  給寶寶做撫觸時,手法的力度要根據孩子的感受做具體調整。
  • 為什麼孩子總愛啃指甲,小動作大危害,家長千萬要重視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啃指甲,很多家長都會為此頭疼不已。說不上來這個習慣是如何養成的,也不知道啃指甲具體有哪些危害,只知道不是什麼有益健康的好習慣,想要糾正卻又常常效果不佳。這個小小的動作,也因此困擾著很多的家庭。
  • 寶寶不會翻身的原因,家長要明白
    翻身這個小動作能夠鍛鍊孩子四肢肌肉的力量,同時對於孩子以後做坐、爬、跑等動作奠定了基礎。有些時候家長不注意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傷害到了孩子,比如說用力太大,一不小心扭到孩子的胳膊,這就會讓孩子感到疼痛,他們也會從心理上抗拒翻身這個行為。
  • 寶寶睡著後,如果有「這3個暖心」小動作的話,那麼恭喜家長了!
    寶寶睡著後,如果有「這3個暖心」小動作的話,那麼恭喜家長了!每個寶寶的出生,對於孩子父母來說,都一件十分值得欣喜的事。這不僅意味著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還意味著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續!而寶寶睡覺的時候,也經常會有一些很可愛的小動作。
  • 寶寶的小動作到底代表著什麼?
    可是如果剛開始寶寶過於依賴媽媽的話,媽媽心裡還是非常開心的,可是時間長了就不是這樣啦。有的時候寶寶總會做出一些讓家長非常難以理解的行為,爸爸媽媽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嫌棄寶寶哭鬧。事實上寶寶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一定含義在裡面的。我身邊最早生孩子的就是我閨蜜他們家了。閨蜜和她的老公在大學畢業後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 寶寶學走路的這個坑,父母千萬別踩!否則寶寶走路比同齡人晚···
    辦法:抱起寶寶鼓勵他,外出別忘帶上小推車剛開始學步時,寶寶的腿部力量比較弱,走路時間稍長,就容易覺得腿酸,走不動,要爸爸媽媽抱如果你強行讓寶寶多走,不僅會讓寶寶心生畏懼,更可能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所以,你不妨抱起寶寶,誇獎他已經走得不錯,鼓勵他休息好後再自己學走路。如果外出需要走較長的路,應該帶上小推車,當寶寶累了不想走路,你又抱累了時,不妨讓他坐在小推車裡適當地休息一下。
  • 嬰兒車也不要隨意乘坐,尤其是這個月齡的寶寶,媽媽們要注意
    小吳是個家庭主婦,家裡養了一條小狗,平時既要照顧寶寶,還要遛狗,在孩子還非常小的時候,小吳就開始把孩子放在嬰兒車裡,推著寶寶在小區遛狗,她還了讓寶寶躺的舒服一些買了一個非常貴的嬰兒車。直到有一天碰見鄰居張阿姨,張阿姨問她她家寶寶幾個月了,她說五個月了。張阿姨則說,才五個月的孩子你天天就給他放在嬰兒車裡,不怕傷了孩子的脊柱啊,小吳這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所有寶寶都能坐嬰兒車。
  • 寶寶有這2種「煩人」的小動作,是大腦發育的信號,家長不要制止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孩子漸漸長大,每天都會有新的變化,既有讓家長欣喜的,也有讓家長頭疼的。尤其是在孩子會爬、會走之後,各種「煩人」的小動作就多起來了, 家長管也管不住。
  • 寶寶從床上跌落怎麼辦?這點千萬要注意,很多家長都做錯
    今天和大家好好聊聊寶寶從高處掉下來的事情。第一,不要馬上接寶寶我相信很多寶媽的第一反應就是立馬衝上去抱起寶寶,先安慰寶寶,再仔細檢查傷勢。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我們不知道寶寶下落的姿勢和撞擊的程度,如果貿然抱起寶寶,在傷害未知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 家長隨意衝奶粉 差點要了寶寶小命
    甚至不少老人擔心寶寶吃不飽,總背著寶媽的面,偷偷給孩子多加幾勺奶粉。這種行為千萬要不得!為寶寶衝泡奶粉也是新手父母必會的技能之一,可是就像泡麵技巧一樣,也並非所有人都能熟練掌握,更何況這奶粉可是關係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如果長期使用錯誤的衝泡方式不僅造成營養浪費,影響寶寶發育,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哦!
  • 寶寶得了腳氣!家長注意啦,千萬別再這麼幹……
    寶媽求招:寶寶現在才20個月,就有腳氣!自從寶寶一歲以後,對大人的鞋特別感興趣,總是喜歡拖大人的鞋子。
  • 注意,這幾種鞋子很傷腳,家長千萬不要再給孩子穿了!
    孩子「腳」和「鞋」的問題,是孩子學走路之後家長一定要重視的問題。孩子1歲左右開始學走路,就會進入「腳的敏感期」。這個時候需要家長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鞋子,否則,就可能會引起一些問題,諸如扁平足、拇趾外翻、高足弓等。
  • 寶寶這個小動作,是聰明的表現!快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寶寶扔東西其實是在學習與探索扔東西,這個動作雖然很簡單,但是卻蘊含著很大的能量。◆ 這是寶寶成長的表現別小看這個小動作,它可需要孩子具備手眼協調能力、抓握能力,以及優良的上臂力量等等。一般來說,1歲左右的寶寶,就能掌握這些技能了。
  • 寶寶走路、寶寶買鞋,講究多多,你真的懂嗎?
    對於寶寶成長,家長們一定是傾注了全部心血的。第一次會走路、第一次會跑、第一次開口說話……都是成長道路上閃閃發光的驚喜。但在這條幸福的道路上,總會出現不少曲折,比如常常在門診遇到家長很擔憂地問:我們寶寶現在怎麼還不會走路?寶寶走路的時候特別奇怪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