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總愛啃指甲,小動作大危害,家長千萬要重視

2020-12-15 父母育兒觀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啃指甲,很多家長都會為此頭疼不已。說不上來這個習慣是如何養成的,也不知道啃指甲具體有哪些危害,只知道不是什麼有益健康的好習慣,想要糾正卻又常常效果不佳。這個小小的動作,也因此困擾著很多的家庭。

小年今年已經4歲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養成了啃指甲的壞習慣,有事沒事就會把手指放進嘴裡啃一啃,明明指甲已經很短了,卻還是要不停地啃,有一次甚至把手指都啃出血了。媽媽看著十分心疼,鄰居甲說可能是缺少維生素,因此買來一大堆瓶瓶罐罐每天都定時定量給小年灌下,效果幾乎看不到;朋友乙說是強迫症必須強制戒除,因此按照朋友圈的建議但凡發現啃指甲就用力打掉,結果小年不敢當著媽媽面再啃,卻總是跑到廁所或者角落裡偷偷啃。媽媽真是欲哭無淚。

有多少父母,和小年媽媽一樣,被小小的指甲所打敗了?想必不少。這個小習慣說大不大,可是如果輕視或者不管,對孩子的影響卻也是非常嚴重且深遠的。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聊一聊這個小指甲的事情:

一.為什麼孩子都愛咬指甲?背後原因不簡單

想必父母們已經發現了,啃指甲並不是某個孩子的"特殊癖好",而已經變成多數孩子的"大眾喜好",而且這種行為都是在父母難以察覺的時候,就已經變成難以改正的習慣了。可以說,啃指甲是大多數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只是箇中原因不甚相同。

1.生理因素優先考慮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他們對手指的喜愛是非同尋常的,這是因為他們正處在口腔敏感期,需要通過啃手指來獲取一定的安全感,並且這種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寶寶的智力發育。這種情況不需要父母過多幹預,一般在1歲之後會自動戒掉。而如果直到3歲,孩子還是依舊戒不掉啃指甲的習慣,就需要家長格外重視了,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作是"倒退"現象,家長需要及時找到原因對症解決。

2. 模仿讓孩子停不下來

還有一種普遍的說法就是"模仿說",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群的,因此孩子啃指甲這個習慣也非常有可能是通過模仿得來的。

有學者曾調查研究發現,在幼兒園裡,只要一個孩子經常啃指甲,很快其他小朋友也會跟著啃;而在家裡,只要父母中的一位有這種習慣,孩子大多也會模仿著啃。

3. 心理因素需重視

其實最需要家長關注的還是心理因素的層面。當孩子心裡產生不安或者焦慮情緒的時候,可能就會選擇啃指甲這樣的行為來進行適當緩解和釋放。比如學習壓力過大,和父母關係敏感,或者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時,孩子都可能會不自覺地通過啃指甲這種方式來實現自我安慰,緩解焦慮。

二.小動作大危害,家長輕視後果嚴重

有不少心大的父母,認為啃指甲不是什麼大事,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糾正的,但其實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這麼幸運的。

近日就有媒體拍到,明星王一博在錄某個訪談類節目時,每到思考或者認真傾聽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去啃指甲,即使被人提醒還依舊有些難以自控;無獨有偶,美國的一個未成年女孩因長期遭受校園暴力,養成了一緊張就啃指甲的習慣,經常把手指咬出血而不自知,直到有一天她竟然把整個大拇指的指甲蓋都咬下來了,就醫後被告知她患了一種罕見的皮膚癌,整個大拇指都要被截掉。

小動作大危害,家長們如果不重視,你的孩子可能就會遭受這樣的"侵害":

1. "髒東西"會讓孩子不健康

不難想像,好動的孩子指甲裡一定是各種"藏汙納垢"的,指甲縫指甲尖裡經常會沾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如果這些"髒東西"被吃進嘴裡,孩子的健康防線勢必會受到侵害。

2. 倒刺增多指甲畸形

長期啃指甲會讓孩子手指周圍的皮膚乾燥脫皮,形成很多的倒刺,而孩子再繼續去啃咬倒刺,就會使得創面無限增大甚至有感染的可能。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指甲畸形、破壞甲床的嚴重後果,這種對指甲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3. 影響牙齒發育

過於頻繁的啃咬手指除了會影響手指的健康,也勢必會損害牙齒的健康。長期啃咬,容易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如牙齒外暴、門牙缺角等。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顏值,如果指甲的碎屑留在牙齦中,還可能會造成牙齦炎或者牙齦膿腫。

牽一髮而動全身就是這個道理,別看只是啃指甲這個簡單的小動作,波及的範圍可是不容小覷的。

三.如何正確幫助孩子糾正這個壞習慣

1. 改蠻力為巧力

很多家長缺少耐心,一旦看到就要強制阻止,殊不知"越強調越深刻",這樣反倒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加倍啃咬。家長可以選擇更巧妙的方式,比如在孩子手上塗畫好看的圖案,每當孩子想要把手放進嘴裡時,就提醒他這樣會弄掉圖案;又或者可以和孩子約定只要一天內不啃指甲,就可以多看一集動畫片。這種巧妙的方式可以間接實現糾正的目的。

2. 對症解決不盲目

每個孩子啃指甲的原因不同,家長們不可隨意將其定性。如果發現孩子是因為模仿了別人而養成這個習慣,就需要掐斷模仿源;如果發現孩子是為了排解內心的壓力,就需要尋根溯源找到孩子產生壓力或者焦慮的源頭,不讓這種不良情緒再困擾孩子。

3. 愛和陪伴是良藥

不管是什麼樣原因,都可以用愛和陪伴來化解和解決。當孩子得到充足的愛和關心時,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與其總想著去如何解決問題,不如多花些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樣很多壞習慣也就會被扼殺在搖籃中了。

啃指甲不是小事,但也有法可解。家長們還有哪些想要分享的小經驗和建議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愛「啃指甲」的孩子,結局令人擔憂,專家:這些原因,家長要重視
    3、缺鋅如果孩子身體缺鋅,那麼也可能出現咬指甲的行為。但家長們也要弄清楚,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並不是說,只要孩子咬指甲就是缺鋅了,這樣想太武斷。孩子習慣啃指甲,可能會有什麼影響?1、不衛生一個人的指甲裡,往往含有很多的髒汙和細菌,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乾乾淨淨的,實際上也不衛生。孩子如果經常啃指甲,就會不可避免地將指甲裡的細菌吞進肚子裡,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危害孩子健康。
  • 王一博啃手指甲又被拍了?孩子總愛啃指甲,家長可用這4點解決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孩子愛啃指甲」,是不少家長為之苦惱的一件事情。孩子每次啃指甲,把指甲啃得坑坑窪窪不說,有時候啃出血了都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孩子總是忍不住啃指甲,可能出於這2點原因看來,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啃手的習慣,長大以後也很難改掉。那麼,為什麼孩子總是忍不住要啃手指甲呢?1.
  • 小時候愛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擺脫這兩種結局,家長別不重視
    因為曉美不僅僅是單純的啃指甲,她已經有自閉症的傾向,這樣發展下去後果會很嚴重的。孩子啃指甲「上癮」,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有的孩子愛咬自己的指甲,還有一些孩子甚至會吃別人剪下的指甲,有可能是體內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除了身體方面的原因,孩子出現緊張、自卑、沮喪等情緒時的一種下意識習慣性行為。
  • 孩子喜歡「啃指甲」,家長別不重視,醫生坦言:逃不過2種結局
    小孩子抵抗力差,細菌和病毒來襲時,孩子更容易「中招」,為了讓孩子少生病,很多家長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不說,還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一定要洗手,不能用手揉眼睛等。咬手指甲也是孩子常見的不良習慣之一,指甲藏汙納垢,咬指甲很容易把細菌帶到口腔,從而進入身體裡讓孩子生病。
  • 孩子愛吃手、啃指甲,多半背後隱藏著心理問題,家長要細心引導
    現在有些孩子經常有一些小動作,像啃指甲、咬手、咬鉛筆蓋等行為,這些這行為是孩子養成的一種無意識習慣,當家長提醒時,孩子才知道自己的正做的行為。孩子不良小動作背後多半是源於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不能忽視。當時也給孩子的父母反映過這樣的一個小動作,父母說其在家也是這樣,有時候把指甲啃的流血,從來都沒給他剪過指甲,都是他自己的啃。其實在我一旁觀者來看孩子的小動作與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有著很大關係,家長要尋找小動作背後的原因,多數是因為這三個原因。一、孩子出現吃手、啃指甲的原因。
  • 王一博啃指甲被拍:那些愛啃指甲的孩子,為什麼屢禁不改?
    打也打過,罵也罵了,辣椒水塗過,風油精也上過,孩子哭著保證無數次,可只要家長不留神,孩子又會開始咬上……無數家長深陷苦惱:真的不懂「啃指甲」的世界!孩子愛啃指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說孩子「啃指甲」的行為是缺乏安全感呢?心理學研究顯示,「啃咬」動作,能夠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慰藉,是孩子內心抑制焦慮、得到暫時安心的方式。但如果一個孩子,反覆受到負面情緒,那麼啃指甲就會漸漸成為他減壓的習慣,最終變成無意識行為。一旦負面情緒來襲,就會自動開啟「啃咬模式」。
  • 總愛「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忽視
    哪怕自己的爸爸媽媽就在她的身旁,他也總是下意識地去啃自己的指甲。張先生認為,孩子現在年齡還小,並沒有多大的勇氣,只需要在以後多加訓練,自己的兒子一定能夠做好。剛把兒子送去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打來了電話,說孩子在學校很難適應和同學相處的環境。甚至連回答問題都要先啃指甲。趙先生這才意識到,問題不是他想得那麼簡單。兒子回到家之後,發現孩子的手指頭已經啃得破破爛爛。
  • 孩子喜歡啃指甲怎麼辦?家長要避免訓斥,三招幫孩子糾正壞習慣
    一、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啃指甲?新晉的流量明星王一博深受粉絲們喜愛,細心的粉絲們發現這位陽光的大男孩也有著喜歡啃指甲的小癖好。尤其是在思考問題時,這種啃指甲的表現更加明顯。有網友調侃說,「他的手勢舞很帥,但是禿禿的指甲看起來卻有一些奇怪。」王一博外表看起來屬於高冷類型的,但是啃指甲的動作卻看起來有些呆萌。
  • 王一博被拍到啃手指甲:長大後仍啃指甲的孩子,大多有兩個原因
    最多看見了家長就吵二句,象徵性地制止一下,有的家長甚至覺得孩子小,啃手指萌態可掬,挺好玩的。可是,這次疫情期間,由於全民都提高了講究衛生的意識,這才有一些家長發現孩子居然都成習慣性啃指甲,這下子家長可真著急了。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究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有啃指甲的行為?
  • 孩子愛咬指甲壞處多,家長要及時糾正,否則可能危及娃的健康
    原來小龍在一個人無聊的時候,就會偷偷的把手放進嘴裡開始啃指甲。發現這個現象之後,小龍媽媽又和小龍的幼兒園老師進行了溝通,發現小龍在幼兒園裡也存在這種現象。可是在小龍媽媽的印象中,小龍之前是不存在啃指甲的現象的,好像自從小龍去了幼兒園之後,才開始出現這種現象的。小龍媽媽感覺很頭疼,咬指甲這件事這麼不衛生肯定要阻止,但是又擔心這是孩子心理問題的表象,不敢簡單粗暴的去制止。
  • 孩子愛啃手指甲,多半和這3個原因有關,家長要重視!
    對於大多數的家長而言,在平時肯定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小習慣,其中大多數的寶寶都有啃指甲的習慣。大家也都知道,在我們的指甲裡面存在各種各樣的細菌,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又比較低,所以很有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 孩子為什麼啃指甲?家長不要疏忽,3步帶娃改掉小毛病
    寶寶啃指甲的原因寶寶小時候吃手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孩子三四歲了還經常啃指甲,確實不是一件小事,值得我們家長重視起來。那麼,寶寶啃指甲的原因都有哪些呢?首先,寶寶缺乏鋅元素。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進行相應的檢查,如果真的是缺少微量元素,可以適當補充營養,逐步幫助孩子減少啃指甲的行為。其次,心理原因。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就此做過專項的實驗,發現孩子在緊張和身處壓力場合時,會表現出咬指甲、揉衣角等行為。
  • 孩子和成年人啃指甲都有什麼原因?
    估計很多人小的時候都會咬指甲,現在長大了,看到自己的孩子咬指甲,總說也改不掉,而且有的小朋友嚴重的,指甲都咬到肉了,出血了還在接著啃,很著急,就認為孩子是缺少微量元素了,或者認為是孩子肚子裡有蟲子了。並且生活中也有少數的成年人會有啃指甲的習慣。小朋友和成人咬指甲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原因。
  • 孩子咬指甲,危害很嚴重,家長別忽視
    也就是說明,很多孩子或成年人就有一個有咬指甲的習慣。家長們要知道孩子咬指甲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們不能忽視孩子咬指甲。也有特別多的家長覺得孩子咬指甲的情況,也正常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的。覺得孩子會咬指甲根本不用擔心,就是咬的指甲不好看。反而對孩子的健康沒影響。所以不需要太擔心,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咬指甲這件事情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 孩子被嘲笑「人肉指甲刀」,愛咬指甲不是缺乏營養,家長們要關注
    人都說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手部的保養同樣很重要,可是有一些從小就愛啃指甲的孩子,伸出雙手指甲都是鋸齒形狀的。父母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孩子從小就愛啃指甲,壞習慣總是改不掉。這個習慣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有的時候指甲裡面的肉都要露出來了,雖然很疼,但婷婷還是習慣性地去咬。分析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愛啃指甲是因為缺乏營養元素,所以總是想辦法給孩子食療,要不就直接打掉孩子啃指甲的手。
  • 有「啃指甲」習慣的孩子,長大後易面臨兩種結局,父母別不當回事
    可等到孩子將這個習慣保留下來,並隨著年齡的增加愈演愈烈後,父母才發現,這樣的放縱,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如此大的影響,而這些小習慣中,啃指甲,算是最常見、也最難根治的一種。同時,指甲縫會在日常生活中留存細菌,經常啃指甲,容易導致將細菌吃進體內,破壞孩子的腸道免疫力,最終導致生病的後果,這也是小潔的孩子經常鬧病的原因。既然啃指甲會導致這樣嚴重的後果,那麼,孩子們為什麼總喜歡啃指甲呢?
  • 孩子愛啃指甲不聽勸,千萬別隨意責怪,背後原因不外乎這3點
    孩子為什麼會咬指甲 如果孩子還小,那麼他/她咬指甲的行為一般來說是由三種原因引發的。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缺乏微量元素,第二需要考慮寄生蟲的影響,第三就是養成了這樣一種壞習慣。
  • 有一種「行為退化」叫孩子咬指甲,家長別不重視,暗藏心理問題
    文/好奇的萌娃控3歲之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喜歡「啃咬」是非常正常的,他們啃被角,咬玩具、吸吮手指,甚至是腳趾也要嘗一嘗,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好像在用口腔來感知這個新鮮的世界。而到了孩子換牙時期,牙床疼癢,也會通過啃咬來緩解,這也正常,但如果孩子過了3歲,還是經常吸吮手指,甚至開始咬指甲,長大一點開始咬鉛筆,這說明孩子口欲期停滯,也可以說是一種行為退化,不能抑制住啃咬的欲望。很多家長會想孩子咬指甲、咬手、咬鉛筆的毛病會哪些影響?
  • 從小愛「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多半逃不過兩種結局,父母快制止吧
    其實和兒童時期喜歡咬指甲有一定關係,從小愛啃指甲的孩子長大之後都逃脫不了兩種結局,父母趕緊阻止吧。從小愛「啃指甲」的孩子,會有這些影響:1、抵抗力差孩子每天都會接觸到不一樣的人或者事物,可能會用紙幣買東西,也可能會和好朋友玩耍,這都會導致手無形之中接觸到細菌。
  • 咬指甲,咬鉛筆……孩子的小動作背後隱藏著需要警惕的心理問題
    如3歲以前的兒童愛咬人,仍符合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發展,但3歲以後的兒童仍愛咬指甲、手、角、腳等部位,還可能是「口欲期停滯」。此系列咬傷行為障礙,一般在兒童期發病率最高。心理研究表明,這些「啃咬」動作可以給孩子一種心理安慰,屬於一種能夠使孩子抑制焦慮的「行為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