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正月打雷人骨堆,二月打雷牛骨堆」,古人的話,道理何在

2020-12-21 文史掠影

在古代人們認識自然很有限,有許多自然現象得不到合理解釋,就會往「怪力亂神」方面想,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不過不是每個人在面對自然現象時都能做到不附會猜想的。依然會有帶有很強「感情」色彩的說法,比如有時候因為氣流的原因,在夏天也會小範圍局部下雪,如果剛好有「竇娥」,那麼就會認為這雪是為竇娥下的,其實只是巧合而已。

自然現象、景物和人的感情聯繫到一起,在文學作品裡很常見。最典型的就是「賦比興」修辭手法,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欲說人,先說鳥,其實雎鳩跟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但在文學裡,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白露、霜這些自然植被和現象,跟「思念伊人」完全沒有關係,但組合到一起,依然可以形成優美的詩句。 然而文學並不等於科學,所以還是要以馬克思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這些問題。

「正月打雷人骨堆,二月打雷牛骨堆,三月打雷稻穀堆」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不同的版本,但意思大致一樣。有說「正月打雷墳谷堆」、「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等等。總體意思是說,春雷在驚蟄前後出現比較好,如果春雷提前出現,可能春天來得更快,氣溫升得更快,氣候反常,可能會對農作物產生影響。

其實這句話在中原比較流行,中原是「二十四節氣」誕生地,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指導農業生產的。中原有個詞發音是:「鼓堆、谷堆」,意思跟「堆」一樣,比如一堆紅薯,也可以說成是「一骨堆紅薯」。所以我感覺「正月打雷人骨堆」是說正月打雷,可能預示人會聚集在一起搞農業生產,而不是「白骨成堆」的意思。人為什麼會聚集在一起搞農業生產?可能是天氣比較適合耕作收穫的窗口期到來時,人們不分老少男女齊上陣,一定是豐收了。

「二月打雷牛骨堆」可能是春天提前到來,各家各戶養的耕牛提前到野外吃上了青草,放牛娃攆著成群的牛,到處扎堆,而不是牛骨成堆的意思。有人說這句是極言大地之乾旱,發生大面積乾旱,大地板結,牛耕地時都累死了!或者牛沒有草,人沒有糧,最後關頭只得殺牛吃,牛骨成堆?

這話雖然是古人總結的農諺,其實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唯心主義色彩。如今我們有科學手段進行天氣預測,也不是100準確,尤其是未來15天後的預報,準確率更不高,何況這些俗語呢。以今天科學眼光看,這些俗語都近乎迷信了,總之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相關焦點

  • 「撫典識慧」由「正月打雷人骨堆」說起
    冬天打雷或夏天下雪,或者天地相交聚合為一,這都是自古以來難得一見的天候現象。《黃帝內經》講「驚蟄始雷」,按照中國傳統黃曆,正月處於廿四節氣的立春和雨水之間,還沒到驚蟄,天上就冬雷震震,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人認為,反常氣候是天垂異象,是兇兆。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正月打雷雖然不多見,但也屬正常
    問: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今天還沒出正月,不過是春雷了吧。農村老人們會說,正月裡打雷不是好兆頭,「正月打雷土堆堆」,會因為糧食收成不好,很多人被逼無奈做賊人開始偷東西了。但現在社會發展了,也不會輕易出現遍地賊和土堆堆現象了。因為農民也不再望天收,有很多抗旱排澇的設備和辦法。
  • 揭秘:民俗「正月打雷,遍地出賊」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確實是有很多俗語的,這些俗語都是人們長時間觀察得出來的。不得不說這些俗語,有的時候都是很實用的。至少在古代的時候,俗語是能夠給大家起到警示作用的。這就是大家都喜歡俗語,並且把它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的原因。當然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一些俗語就有點過時了。
  • 農村老人講,「二八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
    因此人們憑藉以往的經驗,總結出來了許多俗語老話。聽村裡老人講過這樣一句話,「二八月打雷,遍地出賊」,這就是當時農民種地的真實寫照。舊時候農村裡農作物產量非常低,人們對於糧食最為看重。每年種地都祈禱能風調雨順,到時候有一個好的收成,不然就要挨餓了。二月八月響雷則被當成了「不祥之兆」,是老天爺在懲罰,地裡的莊稼基本不會有好的收成。這樣的說法普遍的存在,被人們所忌諱。
  • 今日立秋,農村俗語「雷打秋冬半收」是啥意思?立秋打雷不好嗎?
    立秋不僅代表著秋季的開始,也意味著收穫季節的到來,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立秋當天的天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秋,冬半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立秋打雷不好嗎?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8日,早上一睜眼,就在手機上看到了網友發布的11月17日山東濟寧、菏澤、棗莊、滕州以及河南新鄉等地下雨又打雷的消息。而如今早已經進入了立冬節氣,於是有人又把那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翻出了故紙堆,在評論區你言我語地討論了起來。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立冬打雷好不好?聽聽老農怎麼說
    #立冬#關於立冬,民間有很多俗語,其中,通過立冬當天的天氣,來判斷後續的天氣有不少,比如通過降雨判斷,「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大概意思是說,如果立冬當天是晴天,當年冬季的天氣以晴天為主,如果立冬當天是雨天,則當年冬季的天氣降雨居多。
  • 農村老人常說:九月打雷谷堆多,十月打雷墳堆多!到底是啥意思?
    而關於農村的九月和十月,農村有那麼句俗語非常值得一說,乍一聽有點讓人害怕,但其實正是含義其實說的是農村生活的不易。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這句農俗的含義吧!九月打雷谷堆多,十月打雷墳堆多這句話簡單理解就是,農曆九月打雷下雨對農作物比較好,對收成有幫助,自然就谷堆多。
  • 俗語「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在過去,農村裡以前流傳著「十不見」的說法,說的是這十種現象是不常見,並且也不適宜看見,如果見到了那人就會倒黴了。而「正月不見鷹打鳥,二月不見狗連襠」就是屬於「十不見」中的一部分,其剩下的分別是「三月不見蛇色務,四月不見人成雙,五月不撿河死魚,六月不見瓦上霜…………」那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字面的意思是說在正月的時候是一般看不到老鷹抓鳥或雞的,而在農曆二月份的時候很少能見到狗交配的。如果見到了這兩種現象中的任何一種,那見到的人就會倒黴,或者是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或者是家人身上。
  • 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聽起來很簡單,卻另有一番寓意,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俗話說「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啥意思?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這些俗語往往讀起來朗朗上口,句勢短暫凝練,大部分俗語是都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同樣也是老百姓們口頭流傳下來的「理論知識」。因此,如果想要窺見古人智慧,或者是人生遇到困窘之時,不妨捧起來馮夢龍的《智囊全集》。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話糙理不糙,給人們揭示了這句俗語背後的真理意蘊。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在農村,你還是會聽到一些看似迷信的俗語。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男孩最好不要初一出生,女孩最好不要十五出生。如今看來,這就有點好笑了,但也不是全不可信!古代人,做什麼事都講究挑選黃道吉日,在現代,無論是結婚、開門做生意、還是搬家,都要挑選一個好的日子。
  • 俗語「雷打秋,一半收」,何意?雷打冬,是何場景?古人預測準嗎
    自古至今,人們都離不開土地,人們更加熱愛生養自己的大地,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物是充裕還是匱乏,都會極大的影響人的生產力,由於古時生產科技落後,面對變化無常的天氣,人們總是措手不及。作為與自然鬥爭抗衡了幾千年的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智慧,總結出關於天氣的預測方式,被稱之為二十四節氣,並且通過生動直觀的言語表達出來,諸如這句俗語「雷打秋,一半收」,講述的就是天氣變化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那麼這句話是何意?秋天打雷真的會影響收成嗎?聽我道來。
  • 明天立冬,農村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說得有理
    反反覆覆時間過得真是快,明天我們就迎來了一年中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節氣,而在筆者的東北地區秋收也接近了尾聲,農民們開始準備「貓冬」了,立冬在農村人的眼裡就是冬天的正式開始,而以前的霜降只是氣溫下降的開始,立冬才是冬天的開始,其實在北方在立冬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冬季的氣溫
  • 夢見打雷聲音特別大預示著什麼 夢見打雷聲音很響是什麼意思
    夢見打雷聲音特別大預示著什麼 夢見打雷聲音很響是什麼意思夢見狂風暴雨,所從事的工作會有好收入。夢見狂風暴雨將要到來,則吉利之兆接二連三來臨。商人夢見雷聲大作,意味著夢者會發大財;病人夢見大雨瓢潑、雷聲轟鳴,預示夢者身體很快會康復。
  • 農村俗話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天打雷是怎麼回事?
    不過在這其中發生了件比較奇怪的事情,一些地方裡在下雪的同時居然打雷了。按說雷聲是在驚蟄之後才會逐漸的出現,寒冬臘月裡是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如果出現了按照農村的說法,這將會發生一些奇怪反常的事情。在農村人們給這個叫做「雷打冬」,因為很少出現,也就有了許多的農諺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臘月打雷,遍地是賊」,甚至還有「臘月打雷動刀兵」的說法。
  • 據說天上打雷閃電,是雷公和電母在吵架
    打雷和閃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打雷是因為正負極不同的兩種雲碰撞在一起,釋放熱量,周圍的空氣瞬間受熱,膨脹並且推擠附近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閃電則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
  • 漢朝樂府詩歌以「冬雷」來襯託分離,古人對冬雷的理解對嗎?
    古人的第一種理解,冬雷有關農業和養殖業的收成流傳比較廣的一句就是「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其意思就是冬天打雷,十個柵欄的牛九個都會空掉。為什麼呢?因為根據古人的經驗,一般出現冬雷,氣候異常寒冷,所以就會出現牛羊被凍死的情況。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