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漸漸清晰地認識到,那些重大的主題意義我無法靠近觸摸,日常化的生活越來越讓我著迷。我終於可以底氣十足,不負責任地說一句,拯救世界的任務還是由別人去完成好了,經典作品也由別人去寫好了。與我無關。
比起主題和意義,我更關心人。我期待自己的小說能不斷向人物的內心深處掘進。我渴望走進隱秘幽微的世界,渴望聽到被隱藏被遮蔽的聲音,渴望用自己的筆呈現出無法看到的悲傷、困境、疼痛、焦慮、無奈、惶恐以及諸多無法言說的內容。用平平常常的話語,真誠地寫出一篇日常化的力所能及的小說,是我最大的追求和夢寐以求的理想。
今晚推薦《小說月報》2016年第6期選載的短篇小說《LUCKY》,分享作者安勇創作談《沒有人是真正的幸運兒》。
《小說月報》2016年第7期最新面世,月報君將陸續介紹本期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安勇,男,1971年生,畢業於地質學校。近年來有小說發表在《山花》《天涯》《文學界》等刊。現任職於錦州市文聯,中國作協會員。
沒有人是真正的幸運兒
——《LUCKY》創作談
文│安勇
大約是初中二年級,我在家裡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書,內容是介紹世界上一批偉大的作家。書是我父親的,他是較早下鄉的知識青年之一,當年離開城市時,豪情萬丈地為自己設想了兩種未來,如果不能成為政治家,就當一名作家。實際情況是,他在一個名叫白廟子的東北鄉村裡當了近二十年大隊書記。作家沒有當成,如果偏要追究當年的理想,可能還是離政治家更近一點。
不說父親了,還是說那本書。
書裡的那些作家都是巨匠級的。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其中有一篇《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列夫·託爾斯泰》,要在十名開外才能找到。毫不誇張地說,這本書幾乎要了我的命,它讓我和熟悉的鄉村世界產生了隔閡。我變得有點不像我了。我和老師同學們無法正常相處。面對他們時,我有一種睥睨眾生的優越感,動不動就居高臨下地講述一段書裡那些大作家的故事,就好像那些事都是我幹的。我看不起老師和同學,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懂,我在心理上認為自己和書裡的作家們更近一些,或者就是其中的一員。
它對我的影響還在向前延續。多年以後,我開始動筆寫作時,心裡有一種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蠻有把握地以為,有朝一日能把自己寫成一位書裡那樣的大作家。好多年過去了,但只要回憶起來,仍然還會為自己的無知而臉紅心跳。我天真地認為,只有那樣的作家才能稱之為作家,才是我將要成為的作家。與之相匹配的是,我閱讀經典,和人談論經典,夢想著某天晚上被一個神奇的靈感擊中,也能寫出一部屬於自己的經典之作。這樣的理想讓人熱血沸騰,也讓人疲憊不堪,我一度埋怨自己沒能生活在一個偉大的革命時代。
十幾年寫過來,屬於我的經典仍然沒有誕生,我也終於從雲端落到了地面上。我無法預計以後還會寫出什麼作品來,但我已經有十足的把握說,我不會把自己寫成一個大作家。得出這個結論後,我心裡一下子就踏實了許多,人也徹底放鬆下來。我明白了一個早就該明白的道理,不是每個寫作者都能成為大作家,一個小作家其實同樣也有自身的價值。寫作的根本一點是力所能及,一切力不從心拉大旗作虎皮的寫作,都讓人懷疑它的急功近利。我漸漸清晰地認識到,那些重大的主題意義我無法靠近觸摸,日常化的生活越來越讓我著迷。我終於可以底氣十足,不負責任地說一句,拯救世界的任務還是由別人去完成好了,經典作品也由別人去寫好了。與我無關。
比起主題和意義,我更關心人。我期待自己的小說能不斷向人物的內心深處掘進。我渴望走進隱秘幽微的世界,渴望聽到被隱藏被遮蔽的聲音,渴望用自己的筆呈現出無法看到的悲傷、困境、疼痛、焦慮、無奈、惶恐以及諸多無法言說的內容。故事和語言同樣讓人疑慮重重,稍有不慎就會蠻橫地傷害人物,擠佔小說裡人物的位置。刻意編造的故事強勢得近乎無恥,油腔滑調的語言令人心生厭惡。用平平常常的話語,真誠地寫出一篇日常化的力所能及的小說,是我最大的追求和夢寐以求的理想。
拿我的小說《LUCKY》來講,在這篇小說裡,我寫了兩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的故事。實寫了女孩陳牧,試著展現出她的職場生活,她面對的誘惑、壓力和困境,還有她和一隻流浪貓的互動和交流。寫得很細很瑣碎。而和陳牧合租的小陳,則採用了虛寫的方式,在小說裡,他其實只是一個背景,一隻模糊的影子。兩個人一虛一實,交相呼應,碰撞出的是現代人在生存壓力之下,彼此間無法逾越的隔閡與冷漠。
說句實在話,我對當下年輕人的生活並不熟悉,很多細節都只能靠想像去補充。在生活真實的層面上講,我無法真正做到力所能及。在實際寫作過程中,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心裡即刻湧起一種惶恐和沮喪,我一度認為小說很可能無法再進行下去。幸好,除了生活真實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真實,我稱之為心理體驗的真實。用句現成的話說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論我們身在何處,身居何職,我們的心理體驗應該是相通相近相融的。在冰冷的現實面前,我們所有人其實都是流浪貓,都無家可歸無處可逃,沒有誰會真的成為幸運兒。我不再糾結生活的寬度和廣度,而是將注意力轉向對人物內心進行探尋,努力在深度上下功夫,我的總結就是,向內掘進。正是在這個理念下,我用普通平常的語言,寫出了一段普通平常的生活,以及主人公細微平常的內心世界。小說已經完成發表,究其效果如何,還是要由讀者去評說。
感謝《芙蓉》刊發此文,也感謝《小說月報》轉載推介,更要感謝在刊發轉載的過程中幾位編輯老師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正是有了你們的辛苦付出,才讓這篇小說像它的題目一樣成了一個幸運兒。於我而言,則是另外一種幸運。小說能夠與更多的讀者見面,也讓我能有機會聽到更多的意見和批評。真誠地期待著。
——小說月報微信專稿
短篇小說《LUCKY》,作者安勇,原發《芙蓉》,《小說月報》2014年6期選載
中篇小說
遠處的雷聲__楊少衡
(選自《芒種》2016年第6期)
秋風渡__海 飛
(選自《人民文學》2016年第6期)
我姐__李金波
(選自《江南》2016年第3期)
零度忍耐__秋 塵
(選自《長城》2016年第3期)
短篇小說
短暫停留__胡學文
(選自《時代文學》2016年第5期)
回來__紅 日
(選自《花城》2016年第3期)
看電影的人__女 真
(選自《北京文學》2016年第6期)
火星一號__朱 個
(選自《十月》2016年第3期)
開放敘事
廚師課__喬 葉
(選自《長江文藝》2016年第6期)
我的消化不良(創作談)__喬 葉
封二專題
作家現在時:趙蘭振
《小說月報》2016年第7期,2016年7月1日出刊,總第439期
2016 小說月報有您更精彩
創刊於1980年的《小說月報》一路上的點點滴滴進步皆得益於廣大讀者的關愛。為了以更豐富的內容、更精美的形式服務讀者,誠邀讀者對本刊的內容與形式進行評點,您對刊物有何意見與建議,歡迎聯繫編輯部郵箱xsybtj@126.com或通過小說月報微信平臺留言。期待您發出自己的聲音。
《小說月報》郵發代號6-38,每月1日出刊,定價10元;《小說月報》增刊郵發代號6-139,每年4期,定價15元。
《小說月報》在全國主要城市均有銷售。訂閱可諮詢所在地郵局(所),網上訂閱可至郵政報刊訂閱網(http://bk.11185.cn)、雜誌鋪網店(http://www.zazhipu.com)、當當網(http://www.dangdang.com)或百花文藝出版社淘寶店(http://baihuawenyi.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