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多文化共生社會型國家。
據2020年3月27日日本法務省發表,截止到令和元年(2019年)末,日本在留外國人人數為293萬3137人,比前年增長7.4%,約佔日本總人口的2%,再創歷史新高。
在人口不斷減少、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現狀下,日本逐漸成為「外國人依存」型社會。
然而,在外國面孔隨處可見,異國文化相互交融的環境中成長的當代日本年輕人,對海外文化的關心似乎比想像中要少。
最近在日本,「若者の內向き志向」(年輕人的內向意識)成為了熱議話題。
人們將「選擇海外留學的日本人逐漸減少」、「不願意赴任海外」、「日本人在海外的存在感變弱」等社會問題歸因於「年輕人的內向意識」。
【內向意識】是什麼?
「內向き志向(うちむきしこう)とは、國家や個人が対外的な行動を避けるような行動を指向すること」(來源:wikipedia)
內向意識,是指國家或個人自我規避對外行動的一種指向性意識。
日語中有「前向き」、「後ろ向き」和「外向き」(向前/積極、向後/消極和外向型)等類似的詞。
而「內向き」(內向型),指的並不是性格上的內向,而是集體或個人觀念和意識上的「內向」。
近幾年日本年輕人留學、求職海外,進出國際社會意欲下降,被部分學者歸因於當代日本年輕人的「內向意識」。
據日本經濟協力開發機構(OECD)統計,自海外留學人數最高峰的2004年(8萬2945人)以來,至2011年(5萬7501人)7年間留學人數下降了30%,而直到現在也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與中國、韓國等每年留學人數大幅增長的國家相比,日本留學生在國際社會上的存在感逐漸變弱。原因調查顯示,導致海外留學意欲下降的原因主要有這四個:
經濟方面的原因
與求職活動有衝突
語言方面的不安
對國外不感興趣
其中日本學者關注的是「對海外不感興趣「這一佔半數以上的原因,也就是所分析的年輕人的「內向意識」。
日本年輕人真的對國外不感興趣嗎?
上圖為日本產業能率大學發表的海外就業意願調查結果:
· 無留學經驗也沒有想過海外就職對海外完全無感的人(55%)
· 有留學經驗,但無海外就職意願有去過海外但止步於此的人(4.9%)
· 無留學經驗,但想嘗試去海外求職對海外有一定憧憬的人(23.8%)
· 有留學經驗,還想去海外就業有海外就職意欲的人(15.9%)
由調查結果可知,對海外無感的被調查者佔半數以上。
而與同樣面臨「少子化」社會問題的韓國相比,韓國希望留學、就職海外的年輕人是日本的一倍以上。
在日本這個多文化共生的國家,許多熱愛著日本文化、想深入日本社會與當地人交流的外國人,也為「對海外無感」的日本年輕人感到頭疼:「為什麼與日本人交朋友這麼難?」
許多人說,日本是「排外」的民族,外國人想要與日本人交朋友比登天還難。
然而小編認為日本的「排外」,並不是集體性的「排外」,而是個人的。
若是集體性的「排外」,那麼每年就不會有不同國家的人去到日本,學習日本文化。正因為日本社會對不同文化元素的開放、包容,選擇去日本旅遊,去日本發展的外國人才會越來越多。
而個人的「排外」,指的是日本社會之中,在日本人之間也都會存在著的那一堵牆。
不要說是外國人,「如何與日本人交朋友」這個問題也困擾著許多當代日本年輕人。在日本大學社團「混跡」過一段時間的小編也曾深刻感受到,覺得與日本人交朋友難,並不因為自己是「外國人」,而因為對方是「日本人」。
而與本身就對國外感興趣,學中文並且來中國留學的日本人又不一樣。「對國外感興趣」的日本留學生們,他們學習我們國家的文化,適應我們本土的交流方式,清楚地了解兩國的差異。很多「對海外無感」的日本年輕人並沒有將「外國人」與「日本人」分出很鮮明的界限。因為沒有很鮮明的界限,只要我們能夠努力打破那面牆,也許就能不分國界與日本人做真正的朋友。
怎麼與「對海外無感」的日本年輕人交朋友?
這裡說的「對海外無感」的日本年輕人,他們並不是排斥海外文化,只是對海外文化相對缺少一定程度的興趣。
他們身上往往更有日本人的特質,因此,熱愛日本文化想「真正打入內部」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外國人們,更傾向於結識這樣的「純」日本人朋友。
在這裡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與「對海外無感」的日本年輕人交朋友。
1.學好日語
想要「真正打入內部」和日本人當知心朋友,學好日語,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簡單的日常用語和工作上的職場用語,年輕人可能還要多關注當下流行,了解他們日本年輕人所用的網絡語言,才能真正參與他們的「內部交流」。
不要期望和日本人用英語交流,感覺日式英語也能算是一門「小語種」。。。
2.尋找共同話題
日本人喜歡抱團找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小夥伴,初中高中有「部活」(學生組織)、大學有社團、俱樂部,社會人們有各種「同好會」,非常重視培養興趣愛好。
但又由於日本人十分看重個人隱私,所以並不會主動地與社團之外的人談論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一點與我國小姐妹們「喜歡的事當然要第一時間安利給全世界」的想法非常不同。
然而他們又似乎並不排斥聽別人分享興趣愛好(雖然可能只是不感興趣),只要他們發現與你有共同的愛好和共同話題,絕對會願意跟你繼續深入交流下去。
當你發現哪一天日本朋友主動向你談起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3.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這一點其實最重要,但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不僅僅是與日本人交往,在日常社交層面上,學會「換位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人在「換位思考」這一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很多人都難以想像。
走在路上不小心被踩了一下,作為被踩的一方,日本人卻道歉得比誰都快,在他們看來「是自己的腳礙到別人了」。
這一點也被日本人用來「區分」本國人和外國人。
而學會他們的高度「換位思考」,處處先為對方著想,也許最後最大的受益人還是自己。
「気遣いができる」(「很會擔心別人」、「很能為他人著想」)絕對是日本人對人的最高評價之一。
怎麼樣?與抱有「內向意識」的日本年輕人交朋友是不是沒有想像中難?
只要自己努力打開心扉,總有一天對方也會感受到你的真誠。
主動一點,你們就會有故事。
以上です。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