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率隊參加援鄂抗疫工作的喬傑院士,以及其他參加援鄂抗疫的代表,在典禮上講述抗疫故事。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倪元錦、林苗苗)醫者仁心,懸壺濟世。一場不穿學位服的畢業典禮、一次身著白大衣的出徵儀式,29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操場和「雲端」同時舉行。
典禮現場,50名畢業生代表間隔而坐,組成「2020」的白色數字,傳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含義。當日,共計2094名畢業生,他們在學校和實驗室、在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在任何需要他們的地方,都身著學校統一定製的白大衣,完成了從醫學生到醫者的蛻變。
畢業生中,有中國疾控中心抗疫志願者、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畢業生董彥會。作為疫情數據的「守夜人」,他參與的工作是數據信息情報的統計分析,每天早7點前匯總好全國疫情數據,供專家以最快的速度分析疫情。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他和同伴自編程序,將工作效率提升百分之七八十。數不清的數字、圖表、會議與報告,組成了他難忘的抗疫經歷。
畢業生中,有潛心科研、助力臨床實踐的學術新星、臨床腫瘤學院博士畢業生王言焱。他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8篇,累積影響因子超過40分。
畢業生中,有退伍軍人、基礎醫學院本科畢業生熊暢賢。他於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參軍入伍,參與九寨溝抗震救災、青銅峽駐訓等重大任務。
畢業生在活動上重溫醫學生誓言。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在這場特殊畢業典禮、也是出徵儀式的最後,北京大學醫學部2020屆全體畢業生在醫學部領導和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代表吳超、王奔等前輩的帶領下,重溫醫學生誓言。
今朝北醫畢業,隨即披甲出徵。北京大學醫學部2020屆臨床八年制畢業生邵嘉藝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收看畢業典禮。
「疫情所致,同學們無法一起參加現場典禮,雖身在各處但同時穿上白大衣,在直播界面前莊嚴宣誓,更深刻地感受到作為醫者肩上的重任。」即將正式入職、目前正在各個科室輪轉學習的邵嘉藝說。
截至目前,北京大學醫學部已有39名畢業生通過選調生的招考,即將步入基層最前線,歷練自我、醫治百姓。
典禮結束後畢業生在學校內留影。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參加現場畢業典禮的2020屆護理學專業碩士畢業生王韻璘便是其中之一。她即將在家鄉山東的貧困村鎮裡度過兩年,醫治患者。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說,中國自古有大醫精誠的理念,所謂醫者,一是要「精」,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和精湛的醫療技術;二是要「誠」,有高尚的品德修養和人文情懷。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醫務工作者不顧安危、挺身而出。醫術與醫德是醫學的一雙翅膀,希望同學們學會奉獻、學會助人、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詹啟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