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駐臨港記者 楊歡)今天(11日),《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項規劃(2020-2025)》正式發布。
規劃指出,力爭到2025年,在臨港新片區基本形成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多維度、多領域產業鏈體系,推進產業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居全國領先地位,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智慧交通示範區和國內領先現代產業集聚區,建成千億級智能汽車產業發展集群。未來,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基本建立汽車電子、感知計算、車聯網通信、線控技術、智慧交通在內的較完整的產業鏈,形成3家左右產業競爭力和規模水平具國內領先的整車企業,產業鏈關鍵技術領域都具備2家以上國際領先水平的零部件頭部企業,智能網聯整車產量超過100萬輛。
圖說:臨港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項規劃。主辦方 供圖(下同)
「臨港新片區具備廣闊連片可開發區域,是上海面向未來的發展空間,是上海唯一具備如此大規模產業集聚和全產業鏈布局的地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孫筱和表示,未來五年臨港將推動智能汽車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實踐環境,在「智慧交通、自動駕駛」發展上制度創新、政策突破、先行先試。
據介紹,新片區揭牌後,臨港正依據自身產業基礎,集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兩大產業進行發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臨港新片區已經落地特斯拉、上汽、奔馳等十餘家業內頂尖企業,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落地總投資已超過240億元。同時,圖森未來、博雷頓、中智行等一大批新興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公司踴躍落戶臨港。
圖說:臨港二期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區啟用。
「目前我們已經在東海大橋已經實現了無人接管的集卡自動駕駛能力,從查驗場地開始到港區的模擬操作。」圖森未來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健聰告訴記者,目前圖森正在洋山港進行上海市首批「AI+交通」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的項目,在過去兩年多在東海大橋共測試1350車次,總裡程超過77000公裡。
此外,臨港新片區第二批自動駕駛汽車開放測試道路也同步啟用,臨港新片區累計開放測試道路總裡程達到118.2公裡。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建泉介紹,臨港二期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區「AI+智慧交通綜合測試示範基地」是為了配合臨港新片區新一輪的開發建設要求,在一期基礎上進行的擴容改造。該項目建設完成後,將成為具有全國領先水平的測試示範區,將更好地發揮其公益性服務平臺作用,匯聚更多的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