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村老家,不管是辦喜事還是辦喪事,都沒有去飯店開席的習慣。
一是因為飯店貴,二是因為老家的親戚實在太多,只要家裡有事,定能湊上十幾二十幾桌,去飯店過於麻煩。反而是農村的大院足夠寬敞,房間也蓋得足夠大,管你來多少人,都少不了誰的一個座位。
大多數的時候,主家會請來一位走家做飯的大師傅,通常會帶著兩個小工,在諾大的院子裡支撐起一個簡易頂棚,就是做出幾十桌宴席的廚房。
俗話說「人分三六九等」,凡事都會有個優劣之分,這句話在飲食的世界裡也不例外。
鄉村大廚鍋裡的菜,看起來略顯粗糙,跟五星酒店的精湛廚藝比起來,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論飲食,外表的可觀賞性是其一,最重要的還是味道好不好。只要桌上的食客們,推杯換盞,酣暢淋漓,吃得不亦樂乎,那就是一桌好菜。
食無定位,適口者珍,米其林也罷,蒼蠅小館也好,味道美麗才是王道。
要說大師傅最拿手的幾道菜,莫過於四喜丸子蒸鱸魚,燒雞燒鴨燉大鵝,妥妥地讓農村老爺們兒下酒的硬菜。
四喜丸子不只可以吃,還可以看
說到四喜丸子,現在也是非常普遍,隨便找一家飯店裡都會有。
不過,在鄉村大師傅的廚房裡,你可以站在旁邊看他剁肉、調餡、團成丸。
因為開席不止一桌,準備的也不只是一道。於是,便可以看見一個大託盤裡,幾十個拳頭大的粉紅丸子排成隊,如果沒人看著,定會有阿貓阿狗賊溜溜地跑過來偷吃。
大師傅團的丸子,裡面不會放一點點的澱粉,所以咬一口,那全都是肉。
如今豬肉這麼貴,也沒看見它們的丸子變小,不過估計價格漲了,只是我不是主家,不知道一盤多少錢。
配料都準備好之後,便下鍋開炸。等到整個丸子外皮略焦,便四個一組盛到大海碗裡,呲啦一聲澆上滾燙的醬汁,隨後就會有小工一碗一碗地給端上餐桌。
大碗配大肉,正好符合北方農村人粗獷的性格。
肉質筋道,咬上一口濃香四溢,分分鐘便可以被一搶而光。
桌上的鱸魚,算是最洋氣的一道菜
鱸魚好吃不好做,淺了則不熟,重了則肉老。
在大師傅的蒸鍋裡,鱸魚的鮮味,被拿捏得死死地。
料酒去腥,魚身開刀,塞入嫩蔥老薑,撒上淡鹽調味。入鍋蒸上十五分鐘,等那股鮮味加香味飄了出來,便可以出鍋了。
鍋中熱油,加上主人家後院新摘下的花椒,幾分鐘之後便可炸成香氣撲鼻的花椒油。
用大勺一舀,反手從這一頭開始,淋到排成長隊的鱸魚身上。
致此,這道蒸鱸魚算是真正完成。
蒸鱸魚,是孩子們最愛的一道菜。因為大師傅的菜調料味普遍較重,唯有這一道菜稍微清淡。
一桌子人圍上去,幾筷子便可以讓它只剩下骨頭。
燒雞燒鴨不可少,大鵝更是吃得好
論雞肉鴨肉,城市裡隨便找一個地方,都可以任性地買上兩隻。並且還可以有許多的原則。
火烤的,料滷的,燻蒸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做法,沒有人家賣不出來的產品。
但是在農村的宴席上,不管是雞鴨還是大鵝,更多的是燉出來的。
燉出來的肉很香,一鍋能出上十幾、二十幾隻,濃濃的大鍋飯的味道能勾起很多老年人的回憶。
在老家,使用得更多的,是家裡自己養的家禽(當然不是主人家的),你可以知道這隻雞大概在哪個土坡上捉過蟲,那隻鴨大概在哪段河裡遊過泳。
總的來說,就是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如果拿鄉村大廚的手藝,跟米其林的師傅比一比,那會顯得過於粗俗。但是說到口味上,那也是稍微遜色一些。
但是,論他們誰最能讓顧客吃得豪情滿滿,那米其林的師傅可就比不過了。
因為呀,去高檔餐廳的人,不會大口喝酒,更不會大口吃肉,當然也沒有大聲吹牛。他們只要品嘗食物的美味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