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國外媒體曾爆出一則消息,稱大眾與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埃諾威(蘇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並計劃在中國生產靈活儲能快速充電樁。而該充電樁的最大特點在於「靈活」和「儲能」。
靈活儲能充電樁幾乎能夠安裝在任何需要或沒有充電條件的地方,無需提前計劃充電設施空間,比普通充電樁擁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此外,利用其內置電池可讓充電樁秒變「充電寶」,緩解尖峰時段用電壓力。而一旦接入低壓電網,靈活儲能快充樁將成為固定充電站,並且無需額外的改造成本即可媲美快速充電樁。
這種突破傳統的充電模式為未來的純電動車補能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半年後,大眾與度普新能源聯合研發的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AFC正式亮相。
根據了解,這是大眾與度普新能源聯合研發的首款產品,得益於雙方在技術上的支持,度普AFC實現多個全球第一:全球第一款量產的車規級、液冷技術、儲充一體快充樁,唯一一家同時滿足CQC質量及型式認證、歐盟CE認證的充電樁。
此外,度普AFC的採用雙重絕緣安全設計,電磁輻射達到民用EMC等級,整機使用壽命可長達10年。結合儲充一體的功能優勢,以及液冷模塊對電池的保護作用,突破性的將噪音從75db降到55db,並可以提供更寬範圍的電壓平臺(200v-920v),基本可以適配市場上所有電動車的充電需求。更重要的是,度普AFC是一個「大號的充電寶」,佔地面積僅需1~1.5平方米,無需審批即可直接入網、虛擬擴容,只要20~40kw的輸入可達400~800度/天的電能供應。此次發布的度普AFC產品共有兩種型號,風冷型的AFC-100售價26.9萬元,擁有獨家專利的液冷型AFC-200售價45.9萬元。
今年4月,大眾與度普新能源以50:50的股比將合資公司埃諾威落戶蘇州,這是大眾與度普新能源聯合研發的首款產品,整個項目雖歷時三年但最終落地。
作為共同研發的首個項目,二者在分工上頗為明確。
度普主要承擔本地化產品的研發工作以及出口給歐洲版大量的研發工作。德國大眾研發部門參與對產品的開發驗證、以及產品標準、要求的制定和對歐洲市場的解讀。
在市場推廣方面,度普主要主打中國市場,歐洲市場主要由德國大眾負責。「籤訂協議的時候講的非常清楚,大眾有責任在中國市場協助度普推廣整個產品。所以說雙方合作是比較密切的,我們共同做了研發,合資公司目前在生產,同時在市場端,我們共同在中國市場進行推廣。未來對於新的產品,我們會有一些新的規劃出來。」關於二者間的合作分工,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康永解釋道。
充電速度快,運營成本低
充電樁行業之所以備受爭議,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類。對車主而言,充電樁充電速度慢,「加電」不如「加油」。對運營商而言,運營成本高,獲利壓力大。
度普靈活儲能快充樁的推出,為以上兩個難題提供了另一個思路。
按照官方介紹,AFC擁有很好的快充能力,單槍充電功率在120kw-150kw,每小時放電速度在200度左右,以每臺車需要補電60度計算,則相當於每臺車補電時間僅為20分鐘。即便是充電尖峰時段,也能最大程度減輕用戶充電等待時間。
除此之外,得益於度普AFC車軌級的可靠性保證、低成本以及先天具備的峰谷差優勢,康永介紹,每個AFC充電樁只要放夠200度電即可盈利,這就意味著AFC比傳統充電樁更容易運營。
目前,度普與大眾累積投入研發費用已經超過4000萬元。「未來我們會和德國大眾零部件集團一起,我們已經有了對未來5年所有產品的規劃。」康永表示。
除此之外,關於更多信息,車雲還有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康永以及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CTO董旭峰、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峰傑展開了深入交流,一下為採訪實錄:
Q:充電樁行業洗牌也是在加速的,您認為如何才能在市場中保持穩步發展,實現強者更強。
康永: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產品,我們一直講產品才是第一位的,就像過去幾年電動車的發展一樣,最終大家最認可的還是產品。比如說我們講如果和傳統充電樁廠家相比,首先我們的產品已經跨越到液冷技。隨著未來車子的需求,都向大功率,高功率發展,目前風冷只是暫時的。
從液冷角度講,我們也是全球第一家量產液冷的充電樁廠家,像特斯拉他們也有一些,數量比較少的。另外,從核心零部件角度講,我們也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最最關鍵的是作為汽車這個行業,或者充電這個行業講,永遠都是產品決定一切。
Q:今年疫情對新能源產業發展衝擊比較明顯,咱們業績和發展情況能介紹一下嗎?包括短期和中期的規劃。
吳峰傑:疫情對於我們多多少少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好在像前面康總說的,主要以研發、產品為導向的企業,正好我們今年影響差不多1-2個月上市的時間。歐洲合資公司的董事長也過不來,但是對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幫助,我們更多的時間做驗證,我們把產品做的更紮實一些,所以通過歐盟ce認證,也是唯一一家在全中國通過cqc認證這樣的一家充電樁企業。
第二,未來我們的規劃很簡單,今天正式宣布了。快速鋪開到市場當中去,但是我們所瞄準的客戶還是和傳統充電樁有所區別,如前面康總所講,大部分往目的地,真正的用戶那邊靠,我們走的是差異化的路徑,為明年的銷量我們計劃,在明年,大眾已經向我們預定了接近3000臺的訂單,我們也將在中國及其他的海外市場銷售在4000臺左右,明年差不多達到上10億級銷售的規模。到了2022年,有希望實現目標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進行一系列的融資,IPO進程也會過去。
Q:在實踐當中,車規級的靈活儲能充電樁的相關技術應用情況怎麼樣?是不是很好?有沒有例子,如果有,可以舉例子說一下。
康永:您是指應用的情況。目前前期已經在上海開始投入示範,很有意思,我們投了兩臺不同的場景,一臺投在傳統場站,另外一臺投在了小區。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投到場站的,因為便利性,容量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做到服務費用便宜1毛錢,為什麼可以做到?這個就是我們產品的特點,因為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峰谷差,如果100度電儲進去,每天會有100度電峰谷差在裡面,如果6毛錢的峰谷差有120塊錢的峰谷差在裡面。
我就可以用這個給了客戶享受,原來在這裡充電是8毛的服務費,我可以只收7毛,我有峰谷差在,相當於我把峰谷差分享給了我的用戶。這樣帶來一個好處,因為便宜,客戶會有更大的流量充電,這是在我們場站場景內。
另外我們放在上海的一個小區裡,不同的小區基礎電價不一樣,除非人家願意把這個讓出來,服務費用偏高一點,因為靠近車主。我們在那個小區達到2塊8毛錢總的費用,連服務費和電費可以達到這個價格,但是仍然有車主來充。
Q:今年充電行業現在發展的如火如荼,尤其是新基建提出之後,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今後咱們公司該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康永:首先一個企業立足的根本就是產品。第一,我們和德國大眾零部件集團是在充電設施的發展規劃上協同的,有些產品在我們的合資公司做,有些產品在我們度普本身做。未來我們會和德國大眾零部件集團一起,我們已經有了對未來5年所有產品的規劃。
第二,我們企業雖然比較年輕,但是我們對於研發的投入是不遺餘力的,就本身這個項目而言,我們和德國大眾一起累計投入研發費用已經超過4000萬歐元,它投了2000萬歐元,我投了2100萬歐元,投入在整個產品研發上。
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全部的都要在產品的領先性上是第一位的,同時像剛才講的,我們首先量產核心液冷工藝模塊,也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個量產的。這項技術也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的,和我們另外一個戰略合作夥伴一起開發的。現在市面上是沒有的,這個就是核心零部件的領先。一個是系統的領先,一個是核心零部件的領先。
第三,產品的質量主要由德國大眾這邊來控制,不管是開發驗證的標準還是出廠的產品質量,都是由德國大眾來控制,他們對這塊非常有經驗,這樣確保我們產品的競爭力。所以在這個行業講,我們的邏輯很簡單,產品是第一位的,充電設施不是消費品,是一個生產資料。同時,它是為整個電動汽車發展,是一個基礎設施的投入。
過去幾年的可能大家已經看到了,所有的充電產品,不管屬於哪一家,造成目前現象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產品的質量也好,性能也好,並沒有達到真正用戶需要的情況,所以造成很多投入的浪費。現在為什麼講新基建?新基建就是減少不增值的挖溝,挖地,不增值的活動,雖然拉動GDP但是不增值。我們更多沉下心來把產品做好,這個是未來公司立足的根本。
Q:今天在發布會上提到,一是這次發布了2款產品,AFC100和AFC200,除了風冷和液冷技術上的差別之外,價格差別蠻大的,具體性能上會有哪些差別?包括這兩款產品的量產上市的時間怎樣,能否介紹一下。
董旭峰:對我們發布會很關注,對我們產品很感興趣。這兩款產品的差異最大的差異,一是剛才提到的一個是風冷的,一個是液冷,這是兩款產品系統的模式差異。二是在儲能上,一款是200度電的儲能,一款是100度電的儲能,在這個方面已經決定了兩款產品在價格上的差異。因為電池這塊是實實在在的,100度和200度存在10多萬的價格差。
在性能上,200度電整個系統全部配套的是液冷的,不管是電池包還是核心的供電模塊,全部實現液冷。最後決定性能上,一是噪聲很低,可以做到50分貝以下,50分貝以下的東西可以進小區,達到產品標準。
由於配的電量不一樣,兩款產品供電模塊配比也不一樣,200度電液冷的這款產品,單槍充電功率做到150千瓦,小電量產品單槍至少可以做到80千瓦,所以這兩款產品在性能上也會有差異,我的配置,性能差異導致市場發布的價格上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
Q:關於和大眾合作,剛才也聽您在發布會上的介紹,我們和大眾合作目前看在生產研發方面,未來在商業和運營模式上跟他們有哪些合作。您剛才提到,明年是大眾電動車的大年,比如說在一些具體的大眾電動車車主上,用充電樁的時候有一些專署服務的點。想了解一下度普與大眾未來在商業合作上的工作。
康永:目前我們整個中國市場,我們推出的產品,打的都是度普的logo,我們的合資公司主要是研發和生產,但是是不銷售的。我們目前整個中國市場下當然會覆蓋整個大眾系統,目前主要產品方向是集中在終端,不是集中在車端。目前和大眾的產品規劃,我們的合資企業,我們的發展方向不是隨車的慢充,這些不在我們發展規劃裡,我們主要發展用戶側使用的,基礎設施類的。
我們整個大眾系也會推廣使用,比如說他們的4S店,工廠,這個是毫無疑問的,這是我們的商業合作。我們還會有一些其他的規劃,還在醞釀當中,也不方便說太多。可能到明年隨著它整車量產,我們有一些合作的方案,方式會發布給媒體。
Q:度普和大眾有合資公司的,具體了解一下大眾和度普在公司裡,或者在項目裡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康永:在今年4月的時候,大眾發布我們合資公司的時候也是做了一些給媒體的介紹。第一,目前雙方合資企業落戶在蘇州,雙方的股比是50對50。最初我們德國大眾的供應商,大眾有自身的產品規劃,所以他們也拋來橄欖枝,希望雙方合資來做。就像我們扮演的角色一樣,首先我們在最早和大眾籤訂MOU合作協議的時候講的非常清楚,共同研發生產、製造這些充電產品。
應該講,在整個項目過程中,度普主要承擔本地化產品的研發工作以及出口給歐洲版大量的研發工作。同時德國大眾研發部門參與進來,主要從它的產品標準、要求,他對歐洲市場的解讀,同時我們一起合作對產品的開發驗證,他們也是參與的。
在市場推廣端我們非常明確分工的,一是對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做了劃分,度普主要主打中國市場,歐洲市場主要由德國大眾做。同時對於中國市場,籤訂協議的時候講的非常清楚,大眾有責任在中國市場協助度普推廣整個產品。所以說雙方合作是比較密切的,我們共同做了研發,合資公司目前在生產,同時在市場端,我們共同在中國市場進行推廣。未來對於新的產品,我們會有一些新的規劃出來。
Q:發布會的時候您提到產品更加的貼近C端,我本身也是電動車主,我也有固定車位,但是小區並不讓按充電樁,問一下具體合伙人招募計劃到底是什麼樣的運營模式?
康永:我們提到合伙人項目招募方案很簡單,第一,我們知道大家都有訴求,如果有4個以上的車主,大家住在一個小區裡面,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案幫你把AFC擺進去,來實現一是解決小區純粹的C端車主自用的充電。二是我的產品每天可以創造400-800度電,假設服務費用一塊錢,每天創造400-800塊錢的價值出來,這個價值是大家可以分享出來的,我們講共享,是可以分享出來的。
電費是基礎的,電費都是國家統一的,目前充電價格都是在服務費用上,為什麼會有服務費用?因為要做很多很多的基建,要有人管理,要徵地,佔用很多新的資源,需要佔用新的資源才能滿足。我們就是利用現有的資源,現有的電容量,現有的車位,不需要挖地,拉一根線過來就可以了。
我們合伙人項目,第一,如果是車主也好,或者不是車主,是小區的物業也好,是修理廠的老闆也好,只要有幾臺車統一地點使用的需求,我們就會根據不同的申請合伙人的基礎情況,給予不同的合作方式,來發揮出我們產品的特點。我們的產品邏輯是非常簡單的,邏輯就是對場地條件、基礎設施幾乎是無要求的,沒有要求。二是我們的產品可以最高150千瓦,單槍,真正的實現快充,能讓車子周轉出來,讓每次充電時間都是非常簡單的。
第二,基於上面的特點,可以貼近C端,相當於送電上門,讓車主也好,客戶也好,感受特別好。
我們合作人項目出發點是基於產品特點的,我的產品特點決定了我們合伙人不需要一定是運營商,可以自用,可以大家共享用,可以幾個人一起用,同時在自用的情況下,也可以滿足其他人家來用,相當於自己對外賣電了,這個又沒有限制,樁在我家院子裡的,過來充電,後臺是我的,我幫你運營,建設4個車主,不管採用什麼方案,你是這個小區的合伙人,你享受了一些好的條件,比如說優先你充,你的服務費用沒有了,或者你的服務費用很低,但是其他要來充的時候,可能服務費用會高了,就跟我分享。
就是這個邏輯,基於我們產品特點,把每個車主也好,每個不管是有幾輛車的車主,私家車主還是有車隊的車主,還是說有修理廠的車主,還是是4S店,大家都可以既滿足自用,又分享這個產品帶來的收益,這是我們的出發點。
Q:問一個關於運營方面的問題。傳統充電樁運營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不太了解咱們運營成本和收益之間的情況。
康永:為什麼總講產品是第一位的,你說的沒錯,目前傳統風冷固定樁其實是不掙錢的,因為我們基礎的投入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所有的基礎投入平均下來每一根120千瓦的樁,傳統的樁平均投入成本,包括土地,配電,基建上去,連樁本身,也要達到20萬左右。
但是樁目前可以發現,基本上用不過4年。如果說流量不夠,假設說每根樁每天放200度電出去,如果說服務費用8毛錢,200度電一天8毛錢,就是160塊錢。傳統的風冷樁故障率基本有5%-10%,所以一年差不多用300-330天這個樣子。算一算一年才能用5萬塊錢不到,掙不回來,用4年不一定掙回來投入。
我們產品好玩,有兩個地方。第一,我們本身使用壽命是非常長的,我們發布整機質保液冷板是5年的質保,實際上使用壽命可以8-10年沒有問題,使命壽命長了一倍。第二,我們產品它的盈利能力比較強。一是自帶峰谷差,不管5毛錢,還是6毛錢,一天有160多塊錢的峰谷差在裡面。二是服務費用是越貼近C端越貴,你們可以感受得到,就像前面舉的例子,越貼近你們越貴,別人在場站裡面收5毛錢的服務費,放到小區裡收1塊錢不過分吧?就跟麥德龍超市和家門口的便利店是一個道理,而且願意支付,所以說我們的盈利比較強。
我們的使用壽命長了一倍,我的故障率是車規級的,我的使用效率又高了。這些因素疊加,我是掙得回來錢的。一個最簡單的邏輯,我每天可以放400-800度電出去,一年下來將近15萬度電,如果是800度電不止,將近30萬度電的放電能力,全生命周期將近300萬度電,只要把這些能力放出去,內部收益率我們算過的,每天實際只要放200度電就是掙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