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賣「氣味」,這家圖書館一年賺了3個億!

2020-12-21 電商報

衣食無憂到"落魄公主"

曾經,隨著無印良品薰香精油的風靡,"購買香氛"逐漸成為了居家黨們生活必備的風潮。而如今,香薰和精油已經成為"小資生活"的標配,擁有無數人們回憶中氣味的"氣味圖書館"則成為了年輕人們的新寵,承載了無數遙遠的舊時回憶。

從"涼白開味"到"媽媽的西紅柿炒雞蛋"味,而青睞於光顧"圖書館"聞香識憶的年輕人們又有誰能想得到,這家承載了無數人情懷、鋪滿了感性的小店,創始人婁楠石竟然是一個曾經衣食無憂、爾後父母雙雙去世的"落魄公主"呢?

從小出生在一個做房地產生意家庭裡的婁楠石,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活富裕的她幾乎沒有吃過什麼苦。

9歲那年,婁楠石的母親因意外而去世,留了下父女倆相依為命。痛失愛妻的婁父把所有的寵愛和期望全部給了女兒,對婁楠石几乎是"有求必應",不僅給女兒買了她所有想要的名貴的衣服包包,甚至還答應看了女兒"滿18歲就買一臺法拉利"的奢侈要求。

等到了婁楠石18歲生日的那天,遠在紐西蘭留學的她沒有等到父親曾經許諾過的法拉利,而是等來父親病重的噩耗。儘管婁父滿心愧疚,和女兒說"你19歲時我一定滿足你",可還沒等到婁楠石19歲,父親就撒手人寰。

從此婁楠石就從備受寵愛的"小公主"變成了"舉目無親"的孤兒,這其中的落差和百種滋味,只有婁楠石自己知道。

"我18歲才知道,怎麼可以人在和不在,差別有這麼大?人家就是篤定了'今天你家完了',然後以前那些曾經對你很好的人,在你落魄的時候都要過來踩你一腳,我那時候世界觀都要崩塌了,"婁楠石說,"那時候我一邊生氣一邊覺得不服氣,覺得自己現在就是要創業,我就要做到比我爸的生意還大,讓那些曾經踩了我一腳的人知道他們錯了!"

帶著過世父親的期許和滿腔的憤懣,婁楠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母親離開我的時候,我才9歲;而父親離開的時候,我也才18歲。婁楠石說,"我那時候覺得,如果九年是一個輪迴,那麼我二十七歲的時候就一定要成功。"

起初,她並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於是就先拜託了自己的朋友從國內進了一批衣服,自己帶到紐西蘭去賣。結果沒想到,紐西蘭人還挺喜歡她的衣服的,瞬間自己的衣服就全部賣光了。

於是賺到錢嘗到甜頭的婁楠石就開始不停地往返紐西蘭和中國,從國內進衣服再賣到紐西蘭,一來二去,她就將一萬塊的起始資金變成了100萬,賺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你看,人其實有時候人怕的不是落魄,而是落魄時的心態是否端正,只要能夠正視自己並為之努力,最終你總會走向成功。

從氣味開始

賺了一點錢後,婁楠石並沒有就此滿足。她不斷的嘗試著新的領域,從賣古董生意到做傳媒,雖然沒能折騰起半點水花,但是婁楠石還是覺得自己"不能僅僅止步於此。"

直到快畢業的時候,婁楠石從一位印度同學做的蠟封蘋果梨獲得了啟發,那時候,"賣氣味"的想法就像一枚種子,悄然埋在了她的心裡。

"後來我跟親戚說我想創業'賣氣味',他們覺得不太靠譜,於是家裡一分錢都沒給我",婁楠石說,那時候的她拿到了紐西蘭的綠卡,如果留在紐西蘭,少說最起碼也有30萬的年薪,還能享受到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

雖然婁楠石第一次創業的確賺了不少,但是她很害怕自己年少得志,早年"狂妄",然後晚景悽涼,因為她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於是她毅然離開了紐西蘭,回國開始籌辦有關"氣味"的事項。

那時候的婁楠石其實心裡相當沒底,因為彼時國內並沒有類似的企業和產業,網上也沒有相關的信息,她也不知道這個市場能不能做成功,但她最終,她在看了近百本書,查閱了半年多的資料後,還是決定冒險拿下這個沒人做過的藍海市場。

可在這個項目上折騰的第一步,婁楠石就慘遭"滑坡"——她發現因為國內根本沒有人做過這個東西,所以做氣味最好的資源和調香師都在國外。於是婁楠石就模仿國內其他化妝品商家的路子,準備做代理,但她前前後後發了40多封申請代理的郵件,都石沉大海,只有一家名為Demeter的牌子願意將代理權委託給她。

即使如此,還是抵擋不住婁楠石"做氣味"的決心,一家名為"氣味圖書館"的店面落地北京。從店面的裝修和擺設,再到店頭招牌的LOGO全部自己親自操刀設計,新奇而又多樣的氣味,以及店內亮眼的設計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目光,紛紛前來一探究竟。

從"雨後草地"到"蛋炒飯",再到縹緲的"天堂"味,店裡滿滿當當的小瓶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對於氣味最初的記憶。有個喜歡"蚯蚓"味道、玩搖滾的大V說,這種帶著泥土氣息的味道,讓他想起了當年在北京地下室組建樂隊時的回憶,"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那些熱血激情的青春歲月一樣"。

很快,一傳十,十傳百,"氣味圖書館"火了。火到什麼地步呢?不僅很多年輕人喜歡來店裡購買"氣味",更有像何炅、周迅、小S、鍾麗緹的明星來過後都成為了這裡的常客,更有為了能夠投資氣味圖書館,清科創投的投資總監王釗磨了婁楠石三年才得到本人的首肯,甚至最後,包括奧迪、萬科、杜蕾斯、奔馳和知乎等知名的上市企業都成為了婁楠石的粉絲,並與之達成了合作。

氣味圖書館的魔力

"氣味圖書館"能夠成功,成為繼Dior之後天貓香水品類的第二名,與婁楠石的創意和營不無關係。

首先在創意上,婁楠石通過轉變產品策略,打造獨有的"氣味"產品而引起中國消費者的共鳴。2017年。氣味圖書館推出了一款名為"涼白開"氣味的產品線,重現了中國人的童年記憶,成為當年銷售的爆品!據統計,當年"涼白開"系列產品月營銷額一度超過40萬瓶,全年銷量超過了100萬瓶!直到現在,"涼白開"系列產品依舊是氣味圖書館裡的熱銷產品。

在營銷上,婁楠石和氣味圖書館通過搭建交叉分離的矩陣式用戶體系,從而吸引不同的用戶群體。從香水到洗護、再到車載香氛和居家香薰,氣味圖書館幾乎涵蓋了所有有關氣味能做的品類,並輔以推出面向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的氣味系列產品而獲得了客戶前所未有的青睞和支持。在氣味圖書館裡,你可以看到四川火鍋味的沐浴露,也可以看到雪糕味的洗髮水,正是這些面向大眾細分的不同品類,才讓氣味圖書館有了數量龐大的忠實客戶。

如今,氣味圖書館已經在國內開了上百家店,其市場估值高達3億元,婁楠石已成為了實至名歸的"中國氣味女皇",完成了自己和父親共同的期望。想必如果婁楠石的父親在天有靈,能看到女兒今天的成功,一定會開心地笑出來並為女兒感到驕傲吧。

作者:潘曉飛

相關焦點

  • 把涼白開的氣味賣到天貓NO.1,深扒氣味圖書館的成長路徑
    氣味圖書館創始人婁楠石一開始踏入香氛行業也是先從代理全世界各地香氛品牌開始,其目的是通過經銷了解全世界的香水品牌是如何成功的,它們在做什麼,品牌背後的工廠是誰,怎麼研發,成本是多少,理念是什麼,為什麼賣得好,為什麼賣不好,創始人都是怎樣的人……自2009年氣味圖書館在北京三裡屯開的首家店鋪起到2014年,這一階段是氣味圖書館的創業初期,在這期間氣味圖書館前前後後代理了全球
  • 氣味圖書館中隱藏的「麻」秘密?
    最近因為疫情原因,博士總是在買洗手液、護手霜的路上不斷往返,就是昨天,博士再一次打開某寶準備挑選護手霜的時候,一家叫【氣味圖書館】的店鋪引起了我的注意。【氣味圖書館】是一家專賣香水、護手霜以及各種洗護產品的店鋪,這家店鋪的首頁上赫然推出了一款當季新款大麻洗護產品。
  • 香港這家店鋪連賣奢侈品的都租不起?一年租金一億,商戶:租不起
    即使不談海港城,就只說香港銅鑼灣的羅素街,一年的店鋪租金也比萬達廣場高很多。眾所周知,現如今羅素街可以說是全球租金最高的地方,這小小的一條步行街裡雖然只有20多家門店,但卻是銅鑼灣的中心地帶。早之前,我國的玩具大王蔡志明在羅素街買過一家店鋪,這家店鋪位於羅素街的2000廣場,總共有三層樓,房屋總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當年蔡志明只花了幾個億就能買下這家店鋪,而現在這家店鋪一年的租金都高達1個億。
  • 微信轉發DEMETER氣味圖書館香水
    今天呢~ 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特別的香水品牌她叫氣味圖書館(DEMETER FRAGRANCE LIBRARY)。氣味圖書館香水起源於紐約,1993年,由Christopher Brosius和Christopher Gable合力創辦, 1996年正式在美國發售.
  • 氣味圖書館是如何打造出「中國味」香水的?
    而氣味圖書館,在成立的短短十年內,卻能在國際香水大牌的夾擊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國產香水的新銳領軍品牌,連續取得了一系列成績:2015年入駐天貓,連續3年位列天貓國產香水品牌No.1;天貓身體清潔、身體護理品一度躋身No.2,排前的是天貓超市,排後的是寶潔、聯合利華.一路走來,氣味圖書館在香水界可謂算是一個奇蹟。
  • 氣味圖書館,它靠什麼野路子做到國貨香水品牌TOP1
    成立自主品牌不到4年,氣味圖書館就獲得高達3億的估值,並連續3年蟬聯天貓國產香水第一名,在長期由國外大牌香水主導的香氛市場中成為一道奇觀。這家年輕的公司是怎麼想到賣「水的味道」的?平平無奇的涼白開又為何能爆火?把奶糖做成香水為什麼就能受歡迎?讓我們一探究竟。
  • 賣小熊玩具一年賺3億美元的金泰迪
    2019年電商收入增長13%,2020年繼續升級4月16日,金泰迪公布了截至2020年2月1日的年報:營收3.38億美元,相比去年的3.36億美元,略有上升,但依然沒有恢復到前幾年的水平;淨利潤26萬美元,扭虧為盈,去年是虧損1793萬美元。
  • 2020年最被看好的3個行業,一個比一個賺錢,有人一年能賺1.6億
    2020年最被看好的3個行業,一個比一個賺錢,有人一年能賺1.6億推薦語:著名的天使投資人雷軍曾經說過一句很火的話「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比如我國造富能力超強的房地產行業就是這樣,很多跟上行業爆發期的企業家都賺了個盆滿缽滿,如王健林、許家印、楊國強等等,他們都登上過我國首富的寶座,由此可見跟上行業發展趨勢,是發家致富的一個關鍵因素。只可惜,如今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至今已經進入了平穩期,今後在地產行業,也很難再出現新的富豪了。
  • 南昌3季度引進氣味圖書館、NARS等11家首店品牌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南昌3季度共開出首店11家,其中銅鑼灣T16購物中心新進的首店最多為5家,有氣味圖書館、Acupuncture、十三姨粥館、萬國精品店、十八裡梅幾個品牌;其次南昌王府井(600859,股吧)購物中心也開出了2家,分別是白鹿原和基諾浦;南昌百盛B館、南昌財富購物廣場、南昌杉杉奧特萊斯、南昌盈石商場分別僅有1家。
  • 不賣衣服只「賣吊牌」?一年賺12億,網友:吊牌比衣服「值錢」
    之所以市場南極人品類越來越多,是因為公司現在走的路線是「賣吊牌」。簡單點來說,只要你有資金,公司就可以將吊牌授權給你,這樣你的產品就可以貼上「南極人」的標籤。而消費者在市面上購買的南極人內衣,或許真正值錢的只有吊牌。對此網友也表示:吊牌比衣服「值錢」。由於產品和質量這方面都不歸公司管,也就導致市場南極人內衣質量各不相同。
  • 房子交付一年半刺鼻氣味散不掉,原因查不出來…
    今天,江寧這家樓盤業主求助六朝匯樓市,大家想找找第三方「鼻子」來聞一聞房子到底是什麼問題?NO.1|壹「真是被燻死了,悶悶的味道真是要把我們給弄暈了」,江寧方山這家樓盤業主鬱悶至極,去年3月精裝交付的房子,距離現在也快一年半了,然而房間還是散發著一股股刺鼻氣味,最讓人鬧心的是,罪魁禍首到現在也揪不出來,所以太詭異了。
  • 買買買5個月賺了3個億 這家上市公司加碼5.5億美元ALL IN比特幣
    買買買五個月,賺了3個億這家要發債的公司名為MicroStrategy,成立於1989年,2016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主營業務是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方案,為商業企業提供分析。8月11日,該公司宣布已經花2.5億美元購買了21454枚比特幣。此後,又在9月和12月購入BTC,目前該公司已經持有大約40824枚比特幣(購入比特幣均價大概在 1.1 萬美元,當前價格約 2 萬美元),浮盈最高超3億美元。根據公開資料,在過去5年時間裡,MicroStrategy的主營業務淨利潤僅為2.71億美元左右。
  • 4年他只做一款女式睡衣產品 狂賺7000萬
    18.8億人民幣,這家公司願意拿18.8億砸一個市場,各位告訴我有這樣的公司嗎?應該沒有,或者很少。也許很多人都會想,他們是賠錢賺吆喝。但是這家公司既不是中國500強,也不是世界500強,這時候,很多人即使只為了滿足一下好奇心,都會定一件。
  • 只賣2元的包子卻年賺3億:沒有看不起的行業,只有發現不了的機會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家靠賣包子,一年大賺3億元的人。所以我們不妨先收一收自己對於這份職業歧視的觀點,認真看一看到底為何我們一直覺得低級的職業,卻能掙到我們想像不到的財富。
  • 身家500億,只靠賣玩具!
    因為它的消費群體主要是95後的小女生,起步售價單個59塊的小玩具,有20萬人每年消費2萬以上,也就是40多億。十多年前王寧就讀於鄭州大學,學校舉行街舞比賽,參賽者王寧動作粗狂引眾人嘲笑隨後開始一股腦的就練習這幾個動作,一年後再次參賽,拿下了冠軍。
  • 這家國產品牌,專門賺外國人錢,一年「撈金」50億成服裝界大贏家
    有人將它稱之為服裝界「富士康」,而這家企業厲害之處在於,專門賺外國人的錢。 這家創辦於1990年的公司,從一開始的小型服裝代工廠轉變為國內甚至是全球最大的針織製造商,旗下業務包括運動類、內衣類以及休閒類等多種針織品類服飾的代工。目前主要的4大客戶就是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以及彪馬,而這4家公司都屬於國外品牌,說它專賺外國人的錢其實也不為過。
  • 只賣一瓶礦泉水,這個男人賺了240億
    今天你問我借只筆,明天我為你借個盆,一來二去,兩人就混熟了。 鍾睒睒得知馬雲三戰高考,便提出二人一起努力,馬雲欣然同意。於是這之後經常見到兩個房間的燈一起亮到深夜。等早上起來去洗漱,二人再相視一笑,一切不盡在言中。 但是因為是三戰高考,馬雲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對未來的焦慮和擔憂兩座大山幾乎快將他壓垮在地。
  • 一年賣了3個億,中國90後打造煤氣罐的全球奇幻之旅
    今年,儘管外貿業務受疫情影響不小,但是江蘇民諾依靠紮實的國際化線上運營,依然穩住陣腳,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到3億人民幣,2021年出口額達到10億元——孔德堯認為,隨著明年疫情結束,海外業務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像孔德堯這樣的年輕人,正在抓住數字外貿的巨大機遇。
  • 只賣一瓶礦泉水,這個男人賺了240億!
    今天你問我借支筆,明天我為你借個盆,一來二去,兩人就混熟了。鍾睒得知馬雲三戰高考,便提出二人一起努力,馬雲欣然同意。於是這之後經常見到兩個房間的燈一起亮到深夜。等早上起來去洗漱,二人再相視一笑,一切不盡在言中。但是因為是三戰高考,馬雲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對未來的焦慮和擔憂兩座大山幾乎快將他壓垮在地。
  • 2014年,萬達院線放電影賺8億、賣爆米花賺4.3億
    2014年,萬達院線觀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分別為1.02人次和42.1億,市場佔有率為14.2%,領先第二名6個百分點。2014年,全國城市觀影人次達8.3億,人均1.1次,而美、韓年人均觀影次數在4次以上,中國票房尚存幾倍的增長空間。萬達院線佔據這個快速發展行業的龍頭地位已經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