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嫣芸:我想殺死「蘇紫紫」

2021-02-20 MissRUC

王嫣芸笑盈盈坐在我對面,猛看上去跟4年前也沒多少區別。領口不對稱的小衫顯出一點熟女和時尚的樣子,可一轉身,小衫後垂著的兩條細小辮裝飾又顯得她像個蹦蹦跳跳的小姑娘。

4年前,這個當時19歲的女孩在「人體模特」、「人大學生」、「裸體採訪」、「強拆受害人」等等標籤裡走紅,她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蘇紫紫。人們對她或怒罵、或讚揚、或冷眼旁觀。人們斷言因裸而紅的必將速朽。

4年後,她已從中國人民大學退學。攝影記者拍她裸身採訪的照片獲得過人民攝影2011年度全國新聞攝影比賽文化藝術類金獎。她的行為作品《潑墨》的圖片被國外買家以每套10萬元的價格收藏。她出版了3本書。現在寫小說,寫劇本,做閱讀傳遞活動。她最滿意自己的狀態是結婚了,有一個家,覺得自己很安全。

「現在特別討厭別人叫我蘇紫紫。」王嫣芸說,她在寫一本20萬字的小說《熱狗》,講自己作為社會消費品和家庭消費品的故事:「跟別人解釋為什麼我不叫蘇紫紫。寫完這本書,基本把蘇紫紫給殺了。耶!終於把她搞定了。」

憤怒的小鳥


採訪網絡紅人是一件充滿懷疑和警惕的事,尤其是採訪因為裸身、扮醜等刻意驟起事件而走紅的。大概沒有記者願意成為炒作的槍,起碼我不願。

記得4年前,採訪蘇紫紫之前,我看到了她曾參加選美比賽的傳聞。這條信息如果是真的,那這個人的所有動機可能直指走紅。之前我見過一些這樣的人,幕後推手會禮貌、職業又帶點忐忑地遞來名片,說些以後多多合作的話,臺前紅人甜甜地配合著,說哪兒去哪兒,聊不出太多其他。我把傳聞中那幾個選美比賽的資料找來,對著佳麗的照片和名字一個個看,最終確定,裡面沒有蘇紫紫。

接觸之後,我發現這個小女孩身上有些什麼在吸引著我,大概是她那種對自己的狠勁和對世界的挑釁。她像只生猛活力的小獸,隨時準備亮出獠牙,咬世界,也咬自己。

她把自己投入北京冬天的冷水裡,渾身凍得發紫,體驗窒息的狀態,這是她的藝術創作。有人質疑她裸體炒作,她兇巴巴地罵回去,後來故意裸身邀請記者採訪,成為作品《採訪》。再後來她把那些難聽的罵聲用墨寫在自己裸體上,把一桶桶墨潑在自己身上,成為作品《潑墨》。她要在被消費的時候,「調侃大眾,在看與被看之間,搶奪主動權。」

和她聊起電影,她會興致勃勃地講,她喜歡看禁片。

4年之後,我問她:「你覺得自己這幾年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

她回答:「挺不一樣了。那時候像憤怒的小鳥,到處找東西去撞,願意看到別人被撞後的反應。那時候處於一種在跟別人的對抗當中去界定自己的狀態。」

一次劇烈的對抗後,2011年,她從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退學了,即使那是她高中時極度苛刻自己才考上的大學。她說老師來勸她留下,再熬一年多就畢業了,她回答我一天都不想待。她拒絕再踏進那個學校,連肄業證明都是後來郵寄的。

幾年後,在地鐵上,她聽到大學生討論自己爺爺是國民黨,奶奶是共產黨,媽媽是民建黨,然後突然四下張望,說還是最好不要討論政治了,她嗤之以鼻,然後上去質問人家是哪個學校的。

退學前後,她在博客上寫了10篇文章《大學十問》,猛烈抨擊大學教育中的問題。

原來不是這樣的

4年前採訪過王嫣芸的許多記者,都能感受到這個表現叛逆的小姑娘在私下交往時的妥帖。她會在逢年過節時簡訊問候,用一種歡快的語氣,打很多「哈哈」。出了新書會主動寄給大家。還會把記者們組成一局去她家吃飯,展示她的好廚藝。採訪對象把因熱門爭議事件前來採訪的許多記者發展成朋友,並不是經常發生的事。

王嫣芸說自己幾乎沒有同齡的朋友,有也是初中或更早的同學。當年她主動疏遠了大學同學,因為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不舒服。「比如他們會說今天我爸爸給我打電話了。我就不想和他們說話。他們會提醒我,我擁有的太少。」

本來她有可能跟一個同學成為好朋友。那天她倆一起去競爭一個國美促銷的職位,每天80元。那位同學想去鍛鍊自己,王嫣芸是衝著錢去的。面試時,那位同學第一個站起來介紹自己,並戳戳王嫣芸讓她也快說。王嫣芸等一場30人說完,聽完了所有人的優點缺點,才最後一個站起來。只招一人,留下了王嫣芸。「我很會這些小細節,我就是這麼長大的。高中的時候會去表現自己,讓老師看到自己,考更好的學校。」王嫣芸說,「她就會問我,知道這個技巧為什麼不早告訴我。我本來想道歉的,說我特別想拿到這份工資,對不起。但話說出來就成了敷衍:不好意思,我剛才忘了。」後來兩人不再來往。

「我經歷過那個狀態,包括認識我前男友的時候,我會去想他能給我帶來什麼。別人會覺得,這個女孩心機特別重。我覺得那是我的本能啊,要不然我怎麼活著呢?看我的同學,可以不要去打工,好好上學,就有一份馬馬虎虎不至於太差的人生。可是我沒有。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有一份從容在裡面呢?我沒有那種從容啊。」王嫣芸說。

她人生中最憤怒的一次是為了奶奶(其實是外婆),這在她成為蘇紫紫的過程中反覆被講述:2007年的一天,拆遷辦的人衝進奶奶家,把奶奶推出門,奶奶當場中風,半身不遂。她恨那個推的動作。她帶著小刀找到拆遷辦,質問人家怎麼可以這麼對待老人,人家說沒有,她覺得那是抵賴,撲上去拿刀扎,被反剪著手推出門。她又拿頭撞門,還找來石頭砸了玻璃。警察叫來了她爸爸,她爸爸吼:本來你家就有不對。王嫣芸聽不進去,吼回去:我家有什麼不對!

直到奶奶去世後,王嫣芸一點點去問親戚和以前的鄰居,才知道過程真不是那樣。「我爺爺一直跟我說,拆遷公司把我奶奶扔出去了。其實人家沒有這個動作。鄰居說,我奶奶當天情緒很激動,跟人吵架,她本來就有心臟病,就突然倒下去,腦溢血了。拆遷的人錯的是,看她被醫院接走,就把我家給扒了。他們幹的是B壞事,不是我以為的A壞事。」

「當拆遷發生時,我們全家會覺得是外界的一切,害我們家成了一團爛泥。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在醫院裡搭張小床睡著,就這麼耗著,像流浪狗一樣。他們說,都是因為那些人,害我家變成這樣,然後把這個觀點傳輸給我,所以我心裡有很大的仇恨,讓我覺得社會上任何一個東西都是不公平的。其實不是這樣的。」王嫣芸後來想起很多過去:爺爺總在麻將攤上流連,她常常被奶奶派去掀翻爺爺的麻將桌;大舅泡在遊戲廳裡玩老虎機,著魔的樣子,舅媽和弟弟叫他回家,他不回,讓他選要兒子還是賭博機,他選了賭博機;小舅一直沒有工作;全家都靠奶奶當年做會計的退休金,還有媽媽在深圳寄回來的生活費。「不只是別人害得我們這樣,你本來就是一團爛泥啊。」

她去醫院除掉臉上的痣,右臉頰正中最大的那顆,醫生處理了幾次也沒除掉。醫生說,你這不是痣,是疤,應該是小時候被什麼東西插進去,傷口沒好好處理,皮膚自我保護生出的黑斑。王嫣芸不信,從記事起它就在那兒了,難道是醫生處理不掉在騙她?後來她終於想起來,5歲的時候,奶奶去醫院看生孩子的舅媽,她見不到奶奶就鬧,衝出門要找奶奶,在地上打滾,正在午睡的小舅不知怎樣讓她安靜下來,就從路邊大排檔抽了根方便筷,掰斷,插到她臉上,她一下子鎮定下來,疼得狂哭。後來她找當年旁邊小賣部的阿姨聊,阿姨說,是啊,我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就滿臉血。原來許多這樣細小的不好,她都在記憶裡屏蔽了。

她越來越躲避蘇紫紫這個稱呼,覺得羞恥。「我沒有故意去撒謊說我奶奶怎麼樣了,沒有故意去說我家沒錢。因為我自己傻,相信了他們的話。」

如果你平靜了,就可以往下生長了

現在的王嫣芸,每天早上和老公一起,8點半起床。做早餐,吃早餐。一起去健身房做腹肌訓練。回來洗澡,處理雜事。做午餐,吃午餐。下午1點,兩個人消失在各自的世界裡。畫家老公去畫室。王嫣芸在家工作。到5點半,開始準備晚餐,老公回家,兩個人搶著做菜,都說「這道菜主權是我的不準碰」。晚上在家看看書,逗逗樂。有時半夜12點兩人一起跑去陽臺上,給圍滿的葫蘆偷偷澆水。

「這樣的日子我們過了快3年,每天都差不多。」王嫣芸露出特別滿足的表情:「我很喜歡這種日子,永遠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永遠知道你很安全,不會想著第二天會不會沒有飯吃,也不會想會不會第二天就分手了。很簡單就這麼過。我之前想像的一切生活都實現了,我人生的最高理想呀,有一個老公,柴米油鹽,看書,就很開心啦。我這點出息!」

老公是因為看到雜誌採訪蘇紫紫,加她微博後聊天認識的。兩人第一次見面吃飯,王嫣芸砰地一下跳上了三級臺階,跳完了還得瑟。「他覺得這小孩還挺好玩,就想跟我在一起了。」

兩人年齡相差22歲。王嫣芸說:「我跟他開玩笑,說我被送去我奶奶那裡的時候3歲,奶奶43歲,現在我又接手到了一個43歲的人手上。」

王嫣芸最愛的奶奶於2011年4月去世了。王嫣芸從奶奶頭部、手部、腳部各拿了點骨灰,黃緞布包著,放在小盒子裡,供在北京家裡的神壇上。老公要出門時問她,你不出去玩嗎?一個人在家嗎?她就嚇唬他:「我奶奶陪我在家,你不知道嗎?」

中學時次次畫畫第一的王嫣芸現在已經不怎麼畫畫了。「我能把你的每個毛孔都畫得很像。老師經常帶我去別的班顯擺。別人畫兩個半小時,我畫一個半小時,還畫得更好。畫完筆一丟就走。那時候不是在享受畫畫本身,更多是要贏,是一種對抗,是第一名帶給我的光榮。現在沒這必要了。而且太寫實是一種過時的畫法。我要畫就得摸索新畫法。先做點別的吧。」

從小厭恨後媽的王嫣芸,接受了自己也成為後媽,經常跟老公10歲的兒子玩成一團。一次小傢伙對著電視裡的一個鏡頭大喊嫣芸阿姨,那是一個動畫小人兒,正在舉著手臂亂扭身子。「如見其人。我那種神經病性格嘛。」王嫣芸笑。

她想殺死「蘇紫紫」, 因為那是別人心裏面的東西,別人會對她有期待。比如經常有簡訊微信問她,你怎麼不寫《大學十問》那樣的文章了呢?寫得多好啊。「可我沒有什麼想說的。為什麼要裝作很憤怒的樣子,去撞別人呢?」

王嫣芸又對「蘇紫紫」心存感激。那是另一種生活的開端,另一個世界的開始。新認識的朋友把家人介紹給她,帶她和家人一起散步、聊天,讓她看到了一個好的家的樣板。

甚至有一位阿姨,在電視上看到王嫣芸後,繞了一大圈找到她,啪地給她一個包裹,裡面是10萬塊錢。王嫣芸沒要。阿姨又花3萬多元給她報名英國的語言學校,讓她暑假去學習,去看更多更好的東西。

「在成為蘇紫紫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一個平衡的世界。這個對我來說很重要。」

「我一有沒紮根下來的那種感覺,就幹不了事了。如果你平靜了,你就可以往下生長了。

本文轉載自《南方人物周刊》

不論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蜜思讀了這篇人物專訪覺得很感動。往事可以就此塵封,但是這種生活帶來的感動卻可以一直延續。共勉。

--有心,有趣,有料的蜜絲精選---


添加私人帳號ruc_gf好友,享受各種最新實用諮詢和校友特別福利,添加時別忘了說自己的年級學院和工作單位咯~

相關焦點

  • 23歲裸模蘇紫紫近況:嫁45歲畫家 繼子已10歲
    「現在特別討厭別人叫我蘇紫紫。」王嫣芸說,她在寫一本20萬字的小說《熱狗》,講自己作為社會消費品和家庭消費品的故事:「跟別人解釋為什麼我不叫蘇紫紫。寫完這本書,基本把蘇紫紫給殺了。耶!終於把她搞定了。」憤怒的小鳥採訪網絡紅人是一件充滿懷疑和警惕的事,尤其是採訪因為裸身、扮醜等刻意驟起事件而走紅的。
  • 蘇紫紫:我不做裸模很久了
    可是,有很多事情是比裸模更髒的,那些東西就像一個懸崖一樣,裸模可能只是一個火坑。問自己懸崖和火坑跳哪一個?那就跳火坑吧。」她甚至抱著想借當裸模學習攝影、美術相關知識的想法,但在做了兩個月裸模之後,生活比較平穩,蘇紫紫斷然離開了這個收入優厚的職業,之後,她一度去做過營銷。「三個月後我的展覽辦出來,你們就都知道我了。」
  • 「人體模特」蘇紫紫全裸接受採訪:老了我還會拍
    當時,蘇紫紫正處在風口浪尖,不過她還是選擇做客江蘇教育電視臺,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當時,現場請來50位觀眾和4位專家探討蘇紫紫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大家各抒己見,爭論地面紅耳赤。而早就敢於赤裸裸面對記者的蘇紫紫,卻說出了一句句思維堪稱縝密卻又令人大跌眼鏡的的話:「當我老了,我還是會拍裸照。我只服務於我自己。」
  • 23歲裸模蘇紫紫:嫁45歲畫家 繼子已10歲
  • 她故事 | 當離經叛道的」蘇紫紫「成為母親
    這是2010年蘇紫紫的故事。之後的8年裡,她逃脫糟糕的原生家庭,抗擊對女性的汙名化,做回了王嫣芸。現在,王嫣芸27歲,她經歷了兩段婚姻,有了一個女兒,仍時刻面臨對女性的考驗。當一個離經叛道的女孩遭遇妊娠紋、乳腺炎、產後抑鬱、婚姻破裂,她展開了一段關於自我與愛的確認之旅。
  • 蘇紫紫:拍照人形形色色 無法控制拍哪部位
    因為這個你看你現在也挺出名,但是我們挺出名這個也得挖出來,原來你的真名叫王嫣芸。為什麼你改名叫蘇紫紫呢?蘇紫紫:可能因為有一部分是不想讓家人知道,第一是要保護我家人,他們知道了之後,第一時間聽到這個名字會很敏感。竇文濤:為什麼呢?蘇紫紫:因為我之前是做了一段時間的人體模特,後來到5月份左右就沒有做了,自己開始創作。
  • 少女口述:為救癱瘓外婆我甘當裸女模特
    在認識戈偉前,王嫣芸的人生色調是灰色的。王嫣芸感激地回信:「謝謝您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蘇紫紫!」王嫣芸關注了冬日陽光,得知他叫戈偉,是北京油畫家。離開楊傑後,王嫣芸回到學校,可她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願再待在束縛的環境裡的她,最終選擇退學。  2011年11月她去參加了一個朋友聚會,剛一進門就撞上一張溫暖的笑臉:「王嫣芸,你可真像個學生氣的小男生。」在旁人的介紹下,王嫣芸才知道,眼前這位儒雅的男人就是網友「冬日陽光」戈偉。
  • 人體模特蘇紫紫-未成年人嚴禁點擊進入
    蘇紫紫焦急地想:家裡出了這麼大的事,以後恐怕只能靠我自己了。她開始兼職教小學生學繪畫掙錢。她很想質問女老闆:「如果我是你的親妹妹或你的女兒,你還會這樣對我嗎?」然而,她不敢。更鬱悶的是,女老闆等她停止哭泣後,竟冷冷地說:「今天的損失,是你自己造成的。你這次往返的車票別找我報銷了!」  由於北京也有拍攝任務,蘇紫紫早已買好了3天後去北京的車票,單純的她又不知道火車票可以退票或改籤,只好默認了這筆損失。
  • 一夜躥紅裸模蘇紫紫爆心聲 90後人體模特全裸接受採訪
    至此,蘇紫紫開始了自己的人體藝術之旅。 除了奶奶的醫藥費,蘇紫紫自己還要交納讀大學的學費,以及支付在北京高昂的生活費。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下,她成為了一名人體模特。至此,蘇紫紫開始了自己的人體藝術之旅。
  • 90後人大才女蘇紫紫,不顧批評執意做「裸模」,可敬還是可恥?
    蘇紫紫作品《採訪》「這是我的呼籲,我的吶喊,我希望人體藝術能被重視」——蘇紫紫爭議,在世界藝術史上是一個錯不開的話題,無數文人墨客是在爭議中成名立萬,就算是「詩仙」李白也有著「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 學者談人體藝術及「蘇紫紫」:一個商業炒作(圖)
    人體藝術的美學三變  ——兼談對「蘇紫紫」的美學誤讀  肖鷹     引言:「一脫成名」,本來不過是消費文化將青春女性作為粉色消費的曖昧生意;近來,因為一個化名「蘇紫紫」的人大女生的「當眾一脫」,這個曖昧生意卻被附麗為「藝術創新」了。「蘇紫紫的行為」,究竟是商業炒作,還是行為藝術?
  • 中國版《真愛至上》,讓我又找到了愛情的模樣
    很多回答美好又心酸暗戀一個人很久,越是喜歡,就越覺得他好優秀,我很自卑。像張小嫻說的那句話一樣,自己就是「低到塵埃裡」的心態,完全不敢說。童年伴隨著父母的爭吵,後來遇見了喜歡的女孩,不知道為什麼,遇到事情也總是急躁,原生家庭的影響很重,我對這段關係恐懼,我怕辜負這個好姑娘。
  • 寂寞殺死了我的貓
    寂寞殺死了我的貓 秋天的時候,有人把它從街頭撿了回來,之後我收留它。那天下午我去接它,在盒子裡它用嘶啞的聲音喵喵叫個不停,一個月大的貓,聽起來卻很老。它企圖鑽出盒子,實在拿它沒有辦法,我把盒子放在花壇邊上,蹲下來,問它,你想做什麼?它徑直跳上我的膝蓋,鑽進外套和我身體之間的空隙,把頭埋了起來。你想我抱著你,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