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書法家是有很多考量標準的,比如國學素養、比如藝術感知力、比如對於書法理論的領悟程度,還有最基本的就是對於書法的掌握程度!

書法跟其他門類的傳統藝術一樣,是有其獨特的技術體系的,並非是簡簡單單將字寫好看而言,其更多的是寄託了中國文化的諸多要素!
歷代書法家從書法的技法層面來講,都是可以做到「打通五體」的,沒有「打通五體」的技法錘鍊,你就很難成為一個標準的書法家。史書上評價歐陽詢「八體盡能」,評價米芾與趙子昂「諸體皆擅」,皆是這個道理!

其實「諸體皆擅」僅僅是一個入門的要求,古人的大家往往會有最為精善的一門書體,在清代有這樣的一位隸書大師,可以稱得上是1000年才出一個的書壇泰鬥,隸書天下獨步,曾是乾隆的書法老師!
1000年才出一個不是我說的,是包世臣說的!包世臣見到了他的字還說:
「此非少溫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
這裡的少溫就是唐代大書法集李陽冰!

他是書法史上為數不多的不易書法家,其書法成名之後,名震天下不可一世的翁方綱跟劉墉都對於極為欽服,連乾隆皇帝都請他來指點自己的書法!
他就是鄧石如!
鄧石如是以一己之力打開了清朝的碑學大門,他把篆書跟隸書寫到了唐、宋、元、明諸家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鄧石如出身寒微,曾經少年失學,外出謀生,只讀過一年的私塾,自幼收到了父輩的薰陶,始終對於金石之學極有興趣,自學數十載,直到遇見了他一生的貴人,梁巘。

梁巘推薦他到南京的梅繆家學習,梅繆家是當時的豪門望族,詩禮簪纓之所,收藏了秦漢以來天下最為豐富的金石碑版與名家墨跡,他在梅繆家一學就是八年,從此卓然成家,名滿天下!
他在篆書和隸書當中用工最勤,吸收最廣,發展最多。不可一世的金石大家趙之謙評價他的字:
「國朝人書以山人為第一,山人以隸書為第一;」
意思是整個大清,鄧石如的書法排第一,而鄧石如最擅長的是他的隸書!其隸書水平從他的代表作《少學琴書卷》當中就能發現。

此卷《少學琴書卷》是鄧石如寫於嘉慶己未年,用筆乃是兩漢遺風,並且加入了少許秦篆的筆意,整體溫潤而勁豪。
歷代名家隸書皆有習氣,宋人過於柔,元人過於板,明人過於狂,而鄧石如此作卻是氣格宏闊無絲毫習氣,堪為隸書學習的上佳之作!
當代人學隸書,缺少的不是名家碑版,而是如何避免學到漢隸中下乘的習氣,諸如狂、怪之病,荒、率之氣,而鄧石如此作便是用墨跡為初學者趟出了一條正路,由此作而入兩漢,方能讓你更好地登堂入室!

學碑最不易掌握其起收筆法,鄧石如此卷《少學琴書卷》繼承了漢魏遺風,以秦漢為依歸,是學習隸書一件不可多得的神品!
如今,我們將這件《少學琴書卷》進行超高清掃描,還原出了跟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
欲購此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