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才出一個的書壇泰鬥,隸書天下獨步,曾是乾隆的書法老師!

2020-12-14 書法網

評價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書法家是有很多考量標準的,比如國學素養、比如藝術感知力、比如對於書法理論的領悟程度,還有最基本的就是對於書法的掌握程度!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長卷

書法跟其他門類的傳統藝術一樣,是有其獨特的技術體系的,並非是簡簡單單將字寫好看而言,其更多的是寄託了中國文化的諸多要素!

歷代書法家從書法的技法層面來講,都是可以做到「打通五體」的,沒有「打通五體」的技法錘鍊,你就很難成為一個標準的書法家。史書上評價歐陽詢「八體盡能」,評價米芾與趙子昂「諸體皆擅」,皆是這個道理!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長卷

其實「諸體皆擅」僅僅是一個入門的要求,古人的大家往往會有最為精善的一門書體,在清代有這樣的一位隸書大師,可以稱得上是1000年才出一個的書壇泰鬥,隸書天下獨步,曾是乾隆的書法老師!

1000年才出一個不是我說的,是包世臣說的!包世臣見到了他的字還說:

「此非少溫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

這裡的少溫就是唐代大書法集李陽冰!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長卷

他是書法史上為數不多的不易書法家,其書法成名之後,名震天下不可一世的翁方綱跟劉墉都對於極為欽服,連乾隆皇帝都請他來指點自己的書法!

他就是鄧石如!

鄧石如是以一己之力打開了清朝的碑學大門,他把篆書跟隸書寫到了唐、宋、元、明諸家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鄧石如出身寒微,曾經少年失學,外出謀生,只讀過一年的私塾,自幼收到了父輩的薰陶,始終對於金石之學極有興趣,自學數十載,直到遇見了他一生的貴人,梁巘。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長卷

梁巘推薦他到南京的梅繆家學習,梅繆家是當時的豪門望族,詩禮簪纓之所,收藏了秦漢以來天下最為豐富的金石碑版與名家墨跡,他在梅繆家一學就是八年,從此卓然成家,名滿天下!

他在篆書和隸書當中用工最勤,吸收最廣,發展最多。不可一世的金石大家趙之謙評價他的字:

「國朝人書以山人為第一,山人以隸書為第一;」

意思是整個大清,鄧石如的書法排第一,而鄧石如最擅長的是他的隸書!其隸書水平從他的代表作《少學琴書卷》當中就能發現。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長卷

此卷《少學琴書卷》是鄧石如寫於嘉慶己未年,用筆乃是兩漢遺風,並且加入了少許秦篆的筆意,整體溫潤而勁豪。

歷代名家隸書皆有習氣,宋人過於柔,元人過於板,明人過於狂,而鄧石如此作卻是氣格宏闊無絲毫習氣,堪為隸書學習的上佳之作!

當代人學隸書,缺少的不是名家碑版,而是如何避免學到漢隸中下乘的習氣,諸如狂、怪之病,荒、率之氣,而鄧石如此作便是用墨跡為初學者趟出了一條正路,由此作而入兩漢,方能讓你更好地登堂入室!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長卷

學碑最不易掌握其起收筆法,鄧石如此卷《少學琴書卷》繼承了漢魏遺風,以秦漢為依歸,是學習隸書一件不可多得的神品!

如今,我們將這件《少學琴書卷》進行超高清掃描,還原出了跟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

欲購此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長卷

相關焦點

  • 清朝書壇巨擘,伊秉綬書法的研究價值
    清朝書壇巨擘,伊秉綬書法的研究價值。寧化縣坐落在閩西北山區武夷山脈南麓, 這裡曾是中原漢民族幾度南遷的中轉歇腳地, 孕育著客家文化的形成, 享有「客家祖地」之稱。此地物產豐茂、地靈人傑, 文化淵源悠遠, 書畫藝術更是對其情有獨鍾:宋之鄭文寶以篆書見長, 其《嶧山刻石》巍然屹立, 乃見華彩;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癭瓢黃慎更以一支禿筆著稱, 書畫俱領風騷;較黃慎後67年又有一名賢傑出生於此, 這便是一代書壇巨擘的伊秉綬。
  • 他精通書法五體,獨創「破體」!書壇泰鬥沙孟海:筆筆有新意
    當今書壇,能認真靜下心,做學問的書法家,越來越少,兩種現象讓人擔心:一種以「創新」為名,以注射器、漁網、拖把甚至是人體等為工具,大行醜書、怪書,來譁眾取寵。一種以「歐楷」為名,以「規範字」來替代「書法」,以印刷體為榮,肆意貶低書法的意趣和神韻。這兩種趨勢,對書法這門傳統藝術,都會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 明代書法第一高手,少年白痴,中年才子,晚年宗師!
    我們細數中國古代的一些大書法家,他們往往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拋開書法不論,多數人都是天才!比如歐陽詢讀書能夠數行並進,比如趙子昂讀書能過目不忘,比如蘇東坡、王鐸,不到20歲就中了進士,天下聞名。文徵明11歲才會說話,然後開始讀私塾,他的父親是個武官,在縣裡面做知縣,他父親有著極好的關係網,這為文徵明就創造了一個極好的學習環境!
  • 他是當代的「書壇巨擘」,精通五體,啟功:300年來無此大手筆!
    在上個世紀的中國書法界可謂精彩紛呈,許多不世出的大書法家齊聚一個時代。書法史上能夠有這種水平,寥寥數人而言,王獻之算一個,趙子昂算一個,王寵算一個,當代恐怕只有吳玉如先生了!先生的書法成就,自然不僅來自於他的勤奮與天分,更多的是他的人格修養,這一點很重要,中國書法並不是一門純技術的學科,一個人的書法成就,往往跟其人格修養相關聯,人格修養,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他的書法也不會有多高的成就!
  •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2019年07月24日 21: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書法家在給人寫字的時候,一般寫四個字的時候比較多
  • 中書協理事曾來德,寫一件隸書對聯估價1000元,這不算書法
    中書協理事曾來德,寫一件隸書對聯估價1000元,這不算書法。書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需要有一批有真功夫真實力的書法家去做引領,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如果主流書法家不能寫出書法的金書錦字,那麼隨後的書法家們則就找不到書法文化傳承的正確方向。
  • 【雅昌專欄】朱萬章:「吳體」書風與李偉的隸書
    李偉《隸書論書軸》吳子復隸書於嶺南影響甚巨,開一代新風,一時臨習之人頗眾,故形成「吳體」。在其傳人中,以張奔雲、關曉峰、何作朋、李偉、李家培、林少明、陳景舒、陳作樑諸家為著。其中番禺李偉,數年專習隸書,崛起於嶺南書壇,為「吳體」書風之表率,影響穗之書壇甚廣,尤為可圈可點。李偉(1927—2016)長期遊於吳門,故其書風以吳氏面貌為多。
  • 他以草書筆意寫隸書,點畫飛動,被稱為清代「隸書第一」
    鄭簠(鄭谷口)清代碑學興起的書法實踐是從推崇和師法漢碑開始的,鄭簠是清初首位師漢成功的隸書大家。乾隆書壇,趙體風行。彼時書風去古淡典雅風範漸遠,且漸生熟媚之態,帖學漸衰,碑學興起。鄭簠《隸書謝靈運石室山詩卷》局部鄭隸一出,一掃唐宋元明以來拘謹呆板隸法,表現其敢跳出前人樊籬而自立新意的藝術膽魄。
  • 你們見過乾隆兒子的書法嗎?美得讓人心醉,超過乾隆本人
    成親王永瑆,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個兒子,他自小就愛書法字畫,後來奪嫡無望之後,就花了更多的心思沉浸在書畫上面。在清朝中期,成親王的書名就傳遍了整個京都,毫不誇張的說,成親王的書法,比起他老爹乾隆,強出了不止一個層次。他的弟弟嘉慶皇帝,更是對他的書法盛讚不已,曾親口說道:「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
  • 書壇泰鬥沙孟海誕辰120周年,同鄉撰文講述他與梅溪不解之緣
    甬派君有話說 6月11日,是我國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印學家,二十世紀書壇泰鬥沙孟海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沙孟海先生的同鄉人有不盡的話,寫下了此文,謹以紀念書壇泰鬥沙孟海一百二十周年誕辰。
  • 如蘭斯馨——霍安榮隸書藝術
    霍安榮深受父親影響,飽讀儒學經典,喜愛詩詞,諳熟音律,曾留有詩作百餘首,常以孔廟《史晨》《乙瑛》《禮器》三碑為臨摹範本,細心領會結字與筆畫轉折。又參習篆法,後期霍安榮以臨習《孔廟碑》《石門頌》為主。霍安榮一直在追求隸書的本體,守護著隸書的本體,並以此區別於其他書體的藝術,廊清隸書在傳統書法體系中獨特的地位。
  • 書壇有高人,美院教授用英文寫春聯,漂亮是漂亮,算是書法嗎?
    簡單介紹一下,他1977年考入中美院版畫系,1981年留校任教,1987年獲得碩士學位,現在是中美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獨立藝術家,曾在國內外很多著名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書法方面,徐冰做過啥?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中,書法就是用毛筆寫漢字。
  • 想要看懂中國書壇往往從閱讀書法批評開始!(附投票評選最喜歡的書家)
    ,至少是認同,這是一個普遍心理,另一方面,人們在欣賞書法作品以後,因為眼光、認識、修養水平的不同,也會在自己的意識或評價中留下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書法批評的根本原因        我們當代書法批評的現象,主要表現在:◆◆用好話代替批評◆◆我們不能說,批評都是不好的,批評如果符合事實,則能更好地幫助書法進步,但一味地說好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會使書家滋張一些不好的風氣
  • 當下「展覽體」隸書大行其道,是時俗還是時尚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隸變是對大篆的一種革命,是古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隸變標誌著古文字演變成今文字的起點,漢字從此徹底擺脫了象形文字的特點,漢字的書寫也變得更加便捷。如果沒秦漢時期的「隸變」,就不可能有後來的燦爛輝煌的書法藝術。隸書好比是男人的腰,不僅承上啟下,更是男人的半條命。隸書創作水平高低,也深刻影響著其他書體在當代的發展水平。
  • 一位狂人寫的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在北宋書壇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母親是皇帝的乳母,所以自幼跟皇帝交好,他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在書法和繪畫方面有著極高的才能,他處世癲狂,目空一切,喜歡石頭,見到了石頭納頭便拜。他對於名家真跡法帖不遺餘力得尋找,得不到就耍無賴,堪稱書壇第一痴人,也是有名的狂人!他就是米芾。
  • 書法人物 黑鬼
    中國書協黨組書記陳洪武先生在黑鬼書法藝術展開幕式致辭中講道:「中國書壇需要創新,需要創新的書家,需要創新的作品,先生的書法給中國書壇注入了一股清涼的春風。」6月,中國郵政第三次面向海內外發行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啟航新時代「中國當代書畫藝術領軍人物西部鬼才黑鬼書畫作品」郵票和郵冊。2019年5月在北京保利會展中心舉辦了第8次「當代書畫名家邀請進京展——西部鬼才黑鬼書法藝術展」。
  • 易從網石開隸書書法欣賞 見字識功底
    ,多麼令人振奮的語句,聽來非常振奮,又非常感動,這樣的詞語,以石開老師獨有的筆法寫成書法,懸掛在客廳,可以給人以明示,也可以給人以鼓舞,書法不只是欣賞的,還可以從書法的詞句中學到非常多的知識,至於書法的優劣,當然影響整個布局的,因此書法要好,所寫的語句也要好,呈現出某種氣勢,給人某種感悟才是真正書法的意義。
  • 上博藏楹聯裡的清代書法演變之跡:從金農到趙之謙
    在帖學書法創作領域,身處清代前期書壇的張照(1691—1745),不能不說是一位繼往開來引領時風的前驅人物。從時間上講,張氏比「帖學四家」早半個世紀,他的創作逕取「宋四家」中的米芾和明代後期的董其昌,並以行草書風格獨步當時。往《書畫記略》曾記「得天書法初從董香光入手,繼乃出入顏米。天骨開張,氣魄渾厚,雄跨當代,深被宸賞」。
  • 他把顏體融入隸書,古樸渾厚,有廟堂之氣,自成一家風流
    隸書產生於先秦之戰國,從大篆演變而來,隸書發展於秦,興於西漢,盛於東漢。進入魏晉時期,隸書開始衰退,至清中期,由於碑石學的興起,隸書出現了一次開創嶄新風格的中興,其代表人物有鄧石如、伊秉綬、陳鴻壽等。尤以伊秉綬最具特色,與鄧石如並稱「南伊北鄧」。
  • 蘭亭獎評委曹寶麟的硬筆書法不錯,曾獲首屆中國鋼筆書法特等獎
    時間回溯到1985年,這一年,在中國硬筆書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尤其是這一年所舉辦的首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通過該次大賽,不僅篩選出一大批硬筆書法精英,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愛上了硬筆書法,開啟了硬筆書法的新徵程,在該次比賽中,所產生的10位特等獎獲得者,更是一名驚人,尤其是特等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