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桌吃飯,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有的人隨便吃兩口就說自己吃飽了,但是有的人明明吃很多了,但是還是不會放下筷子,因為感覺自己還是沒有吃飽。這種吃兩口就飽的人,由於吃得比較少,身形普遍都比較瘦,而這種吃很久都不會飽的人,由於能吃,往往都比較胖。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吃一點就會感覺飽,有的人吃很多也不會感覺飽呢?二者差異在哪?
為什麼有的人吃一點就飽,有的人吃很多也不會感覺飽?
提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因為胃的大小不同造成的,胖人的胃普遍比較大,所以能吃很多也不會感覺飽,而瘦人的胃比較小,吃一點就飽了。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飯量的大小,其實和胃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和胃的伸縮能性有關。
胃沒有大小之分,我們大家的胃都是差不多大小的,即便是很胖的人,或者很瘦的人,胃的大小都差不多,在空腹狀態下,普遍都是50—100毫升。不過,雖然我們大家的胃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不同的人,胃的伸縮性不同。有的人胃伸縮能力不發達,吃一點,胃就不會再往外伸了,你就會感覺到飽了。而有的人的胃伸縮能力特別發達,即便已經吃很多了,胃還是能往外伸,這樣就不會明顯的感覺到飽,就會一直吃,一直吃,怎麼吃都吃不飽。
有的人吃兩口就飽,而有的人吃很多都不會飽,除了和胃的伸縮性有關,還和大腦的認知有關。我們的飯量,除了受到胃的控制,還受到大腦的控制。有的人飯量一直不是很大,吃兩口就飽了,那麼大腦就會記住他的飯量,等到他隨便吃了兩口,大腦就會發出你吃飽的信號,他就不會想吃東西了,而有的人一直飯量就很大,大腦會知道你的飯量,所以明明吃了很多了,但是大腦還是認為你沒有吃飽,就不會發出吃飽的信號,你還是會繼續吃。
此外,還和胃部疾病有關,有的人吃隨便吃兩口就飽,有可能是胃部出現了問題,從而出現的早飽現象,早飽其實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現。若你經常吃兩口就飽,甚至會感覺撐,那麼你要注意,說明你的胃可能出現了問題,要儘早的養胃。而有的人吃很多很多,已經達到了暴飲暴食的量,但是還是不覺得飽,可能是你胃部出現了炎症等問題,胃部的反應不太靈敏,也要及時的養胃。
其實無論是吃兩口就飽,還是吃很多也不會飽,都是比較傷胃的。吃兩口就飽了,吃的太少,容易讓人出現胃酸過多的情況,對胃部健康是不利的。而吃很多也不飽,吃得太多,會加重胃部的消化負擔,長期這樣吃,胃部出現潰瘍和糜爛的概率會增加。對胃來說,最好的飯量吃是七分飽,不能吃的太少,也不能吃得太多。
胃的伸縮能力是可以改變的,現在你可能不是很能吃,但是若你從現在開始,一直把自己吃撐,那麼你的胃的伸縮幅度會變大,這樣你的胃就能一直在外擴張,你會變得能吃起來,吃很多都不會飽。若你現在很能吃,你從現在開始每頓飯都少吃,這樣你的胃伸縮的幅度就會變小,你就會變得沒那麼能吃,吃一點就會感覺飽了。
同樣大腦對你飯量的認知也是可以改變的,若你本來很能吃,或者很不能吃,若你從現在開始,每天強迫自己少吃一點或者多吃一點,大腦就會改變對你飯量的認知。
所以對於吃兩口就飽的人,或者吃很多都不會飽的人,要試著調整自己的飯量,改變自己胃的伸縮能力和大腦的認知,恢復正常的飯量,保護胃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