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丨自由女神像是法國人送的?

2020-12-13 澎湃新聞

1.1818年10月28日,俄國作家屠格涅夫誕辰

2.1886年10月28日,自由女神像揭幕

3.1945年10月28日,趙樹理發表《小二黑結婚》

4.1955年10月28日,比爾·蓋茨出生

5.1986年10月28日,心肺同時移植首次在西班牙完成

6.1988年10月28日,法國發射第一顆電視直播衛星

7.1996年10月28日,拉貝日記發表

8.1997年10月28日,黃河小浪底工程勝利截流

自由女神像之於美國,如同凱旋門之於法國,早已成為美式自由、民主精神的象徵,但她卻是法國雕塑家的傑作。

01

自由女神像的雕刻

自由女神像的締造者有兩位,分別是雕塑大師巴託爾迪,和建築大師古斯塔夫艾菲爾,兩位都是地道的法國人,並且均是大師級別的匠人。

雕塑大師巴託爾迪給了自由女神像外貌,建築大師古斯塔夫艾菲爾建造了自由女神像的框架。自由女神像的內框結構即是艾菲爾鐵塔的形狀,其外觀雕塑為銅製,因氧化而變綠。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徵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一塊銘牌。

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雕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達225噸(合49萬磅)。

自由女神像又稱為自由照耀世界,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法國著名雕塑家巴託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

當時美國經濟疲軟沒有錢,無法負擔自由女神底座的生產,於是有一個叫約瑟夫.普利茲的新聞作家想了個主意,在《世界報》上登了一篇公告,題目為《我們該為巴託爾迪偉大的雕像做些什麼》,籌集自由女神像的底座錢,號召美國人捐款,給大家的回報是:如果捐贈1美元,送一個5英寸大小的自由女神工藝品,如果捐贈5美元,送一個12英寸大小的自由女神工藝品,哪怕只捐贈1分錢,也要將捐贈人的名字登記在報紙上,與名人家族一起出現。

在這種號召下,美國人紛紛慷慨捐款,很快便募集了10多萬美金,自由女神像便順利入住紐約港,這是市面上流行的一段捐贈佳話,也被譽為是眾籌的起源。

02

自由女神像的靈感來源

維吉尼亞號豪華巨輪正緩緩駛往紐約港灣,上千乘客悠閒地聚集在甲板上休息、聊天。人群中,一名年輕的男子放眼遠眺,他的腳仿佛生了根,臉上的表情開始悸動不安。「America!」年輕人突然發出一聲吶喊。

透過清晨的薄霧,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只見高大雄偉的自由女神像矗立在大海的另一方。頓時,眾人紛紛起立,揮舞著帽子、手絹,為即將到達的彼岸歡呼雀躍,經久不息。

《海上鋼琴師》截圖

電影《海上鋼琴師》這動人心扉的一幕,點燃了每位漂洋過海者心中的希望。每年,數百萬民眾慕名而來,給予自由女神最虔誠的仰望。10月28日,自由女神像迎來125歲生日,隨即正式「休假」一年,暫停向遊人開放,以接受翻新修復。

靈感源於為共和事業犧牲的少女,形體參照妻子,容顏依據母親。

1776年7月4日,由託馬斯·傑弗遜、班傑明·富蘭克林等人起草的《獨立宣言》籤字生效。《獨立宣言》開宗明義:所有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不可剝奪的權利,諸如生命權、自由權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傑弗遜等人最后庄嚴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日後的世界頭號強國橫空出世,發出了「平等、自由」的時代強音。

當美國在平等、自由道路上大踏步前進時,這些信念的發源地法國,卻多次遭受君主專制反覆無情地碾壓。1865年拿破崙三世即位後,法國一批資產階級學者希望能夠結束君主制,建立起新的法蘭西共和國。

出於對大西洋彼岸共和國的讚許,也為了增進法美兩國人民的情誼,法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德·拉布萊伊提議通過自發集資,建造一座自由女神像,為美國建國100周年獻禮。也有學者認為:拉布萊伊想用自由女神像慶祝林肯政府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勝利,並以此紀念黑奴獲解放。因為當時正值美國內戰結束。

法國藝術家奧古斯特·巴託爾迪受託承擔雕塑重任。巴託爾迪時年31歲,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雕塑藝術,曾兩度遊說埃及總督,計劃在蘇伊士運河河口樹立一座高聳的燈塔,造型為古羅馬「自由女神」,最終未果。這一次,巴託爾迪把握住了歷史契機。

自由女神像深受德拉克洛瓦名畫《自由引導人民》的影響。巴託爾迪後來回憶,自由女神的構思來源於他17歲時親眼目睹的一幕: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了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政變。

一天,一群共和國的擁護者在街頭築起防禦工事,與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時分,一位忠於共和政權的少女手持燃燒的火炬,越過路障,高呼「為了共和,前進!」的口號衝向敵陣。

這時,波拿巴士兵的槍響了,少女倒在了血泊中……巴託爾迪親眼目睹了這一悲壯的情景,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犧牲者,成為他心中自由女神的雛形。

為共和事業犧牲的少女給巴託爾迪提供了靈感源泉,但在具體創作中,他以妻子的形體作參照為女神定型,女神的容顏則根據自己母親端莊、威嚴的特點來塑造。

巴託爾迪擅長建造巨大體量的雕塑,但神像的用料頗費了他一番心思,如果採用實心的銅、鐵或者石材,笨重的塑像將難以通過輪運穿越大西洋。為此,巴託爾迪決定採用銅片鑲釘法:自由女神像全部用銅片拼接組裝,每一塊都由人力捶打而成。

但如何把一個高達數十米的銅像支立起來?巴託爾迪遇到了新的難題。著名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這回幫了大忙。

他因設計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艾菲爾鐵塔蜚聲世界。艾菲爾設計了一個鋼鐵結構,主體由4隻基腳組成,基腳結構之上再按比例橫插三組分杆,以固定整體框架。這樣,自由女神像的「肌膚」就可以一塊塊鑲嵌到「骨架」上。如果說巴託爾迪賦予了自由女神像綽約神韻,那麼艾菲爾則給了她屹立於世的錚錚鐵骨。

03

「右手」、「火炬」、「頭冠」在兩次世博會上分段展出

為了使作品贏得美國人民的喜愛,1871年6月,巴託爾迪遠航美國進行實地考察。當輪船在晨曦的微光中駛入紐約港灣時,他被貝德羅島的壯觀景象深深吸引住了。

貝德羅島位於紐約哈德孫河口,它旁邊的愛麗斯島,曾是移民登陸美國的橋頭堡。19世紀末以後,上千萬移民從此上岸,開始新的徵程。「我的自由女神像一定要建在這裡。」巴託爾迪確信:「在這裡,人們告別舊世界,最早發現新世界。」他甚至為自由女神像擬好了正式的名稱:「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

自由女神像真正開始建造時間為1874年,預備在1876年費城世博會上展出。但經費問題嚴重製約了自由女神像的建造進度。

費城世博會召開之時,巴託爾迪只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右手和火炬。即便如此,未完成的自由女神像一經亮相便引發轟動。自由女神鵰塑那隻執火炬的巨手長近13米,僅食指就有1米粗。火炬上可以12人並立,人們只需花50美分便可登上火炬頂盤眺望。

兩年後的巴黎世博會上,剛剛完成的「自由女神」頭冠同樣被展出。遊人紛紛爬進她高大的華冠,從25個高約1米的窗戶中縱覽展區。「自由女神」在兩次世博會上分段現身,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期待。

自由女神像建造組織者趁機發行名為「自由」的彩票,以募集資金。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正式批准接受自由女神像,貝德羅島被確認為安放的地點。

1883年,前後歷時近10年,自由女神像終於完工,並在巴黎進行了「試安裝」,其34米高的雕像連同平臺,共高達46米。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由法國饋贈給美國。

04

普利茲募捐10萬美元修建基座

自由女神像的命運註定一波三折,「女神」好不容易打造好,「安家」又成了難題。美國政府雖同意接收法國人民的厚禮,但國會拒絕為修建自由女神像基座提供10萬美元撥款,紐約州政府同樣無所作為。

當局的裝聾作啞激怒了美國報業大亨約瑟夫·普利茲。普利茲在《世界報》頭版社論中提出,自由女神像無處安身,「對紐約市,對我們的共和國來說,是一種難以洗刷的恥辱!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能夠拯救女神,那就是必須儘快籌款。

我們不要期待百萬富翁出這筆錢,自由女神不是法國百萬富翁送給美國百萬富翁的禮物,而是全體法國人民送給全體美國人民的禮物」。

普利茲帶頭捐了250美元。此後,《世界報》又不斷刊出自由女神像相關的消息和言論,不斷挑動美國民眾的情感。普利茲甚至想出高招:所有捐款人,無論數額大小,一律登報公示,以示敬意和感謝。短短四個月,普利茲及其《世界報》籌集了10萬美元,12萬美國人參與了捐款。

在建築師理察·亨特主持下,自由女神像的基座動工,由混凝土和大理石組成的底座有47米高。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處的混凝土巨柱。弗特伍德古堡原是一座軍用炮臺,呈八角星狀,早年為加強紐約港的防衛而建。

05

女神像揭幕,設計師巴託爾迪在頭頂做最後修整

1885年6月17日,在巴黎被雪藏一年之久的自由女神像終於搭乘軍艦運抵紐約。此前,僅包裝女神像那重達120噸的鐵和80噸的銅就花了3個月的時間,整個塑像被分成210塊裝箱。自由女神像到達之時,紐約港灣成百上千船艦鳴笛致意,碼頭上、甲板上人山人海。

75名工人隨即開始了緊張的組裝工作。成型的銅片用鉚釘固定在鐵骨架上,僅鉚釘就耗費了30萬個。1886年10月28日,自由女神像正式亮相,數萬民眾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自由女神像腳下的貝德羅島,後來又被稱為「自由島」。

這一天,紐約港輪船汽笛齊鳴,煙花綻放,在21響禮炮中,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出席揭幕典禮並致辭。當他特別感謝法國人民和巴託爾迪的貢獻時,人們卻不見了這位雕塑家的蹤影。

等到揭幕儀式開始,裹在雕像頭部的法國國旗揭開,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驚豔出場。人們看見那女神像頭頂站著一個人——巴託爾迪,他正在對女神像做最後的檢查修整。幾個月以來,他像螞蟻一樣趴在巨大的雕像上,親自監督著將所有的螺釘都鑲嵌到位。

06

左手緊握住《獨立宣言》

連同基座,自由女神像總高達93米,腰寬達約11米,羅馬式寬鬆長袍使其身材看上去厚重而不失婉約。「女神」緊閉著雙唇,神情肅穆,目光直視前方,冠冕上七道射線象徵著自由的光芒照耀七大洲。

與右手高擎的火炬相對,「女神」左手緊握一塊銅板,上面用羅馬數字刻著《獨立宣言》發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這一天正是美國獨立日。已斷裂的鎖鏈散落在腳下,右腳跟抬起作行進狀,一個掙脫枷鎖、奮勇前行的形象躍然而出。

美國女詩人愛瑪·拉扎露絲創作詩篇《新的巨人》,鐫刻在了自由女神像基座上:歡迎你/那些疲乏的和貧困的/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遺棄的/可憐的民眾/把那些無家可歸的、飽經風霜的人們/一起送給我/我站在金門口/高舉自由的燈火……

自由女神像內分為22層,乘電梯可抵達第10層。人們若想深入「女神」頭部,飽覽紐約風光,需再攀升168級螺旋階梯,才可到達冠冕處,這相當於攀登一幢12層高的樓房。逼仄、狹窄的階梯似乎提醒著世人,通往自由之路並不容易。至於自由女神像基座,1972年已闢為美國移民歷史的博物館。

07

險些被拍賣的「美國祖母」

1916年,自由女神像安裝了晝夜不滅的照明系統,美國總統德羅·威爾遜親自為之打開燈鈕,「女神」成了一座自由的燈塔。1942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此後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作為美國的象徵,與紐約地標帝國大廈一樣,自由女神像曾險遭拍賣。1985年以前,自由女神像基座下的一條輸水管道因年久失修而漏水,聯邦政府欠下了澤西城近百萬美元的水費債務。

聯邦政府既不修水管也不償債。澤西城多次交涉卻連連碰壁。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澤西城政府聲稱要拍賣自由女神像,因為這是聯邦政府在澤西城的唯一財產。聯邦政府理屈詞窮,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們告誡澤西城政府:美國人拍賣自由女神就是拍賣自己的祖母,是讓全美國在世界出醜的蠢事。由於這一巧妙的比喻,使澤西城政府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無法再提拍賣之事,這才沒有讓自由女神淪落到被拍賣的尷尬處境。

其後,財大氣粗的日本人掀起「收購美國」的狂潮,洛克菲勒中心、帝國大廈先後成為日本人的物產。美國人驚呼:國家正遭受著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以來最大的恥辱。得隴望蜀的日本人,一度準備用5億美元買下自由女神像,以便安放在富士山下。有了前車之鑑,美國人這一次更不敢出賣自己的「祖母」了。

在時間的刻刀面前,「自由女神」難免「衰老」,她逐漸露出了「倦容」與「病態」:銅鏽、滲水等不斷侵蝕著她的容顏。為此,美國政府先後啟動了多次修復工程。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雙塔受恐怖襲擊倒塌。出於安全考慮,自由女神像也失去了「自由」:她對公眾關閉3年,在耗資2000萬美元改善安全保衛措施後,才重新開放,但遊客只被允許到其基座部位參觀。

2009年,為慶祝美國獨立日,「自由女神像」皇冠部分於7月4日重新開放。但面對世貿雙塔空曠的廢墟,「自由女神」或許為之黯然神傷。

2011年6月,印度計劃斥資3億美元建造全球最高雕像,高達182米,相等於紐約自由女神像的4倍。位於中國河南省魯山縣的中原大佛,目前則為全球最高的雕像,這尊銅鑄立佛高128米。

自由女神像的高度或許會被後來者不斷蓋過,但其作為自由化身的象徵意義,將難以企及。法國思想家盧梭有言:「人生而是自由的,但無一不在枷鎖中。」自由女神像卻似乎在昭示:從來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人們對自由的嚮往。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丨自由女神像是法國人送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國的自由女神像,自由的象徵,法國生日禮物放在紐約港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徵,是美國民族和法國人民友誼的象徵,表達了美國人民對民主和自由的崇高理想,對於成千上萬的美國移民來說,自由女神像是擺脫舊世界貧困和壓迫的保障。建築師理察·莫裡斯·亨特在1884年設計了自由女神像的花崗巖底座,基礎融資於1885年8月完成,基礎建設與1886年4月完成,這座雕像於1884年7月在法國完成,並於1885年6月隨法國護衛艦Isere號抵達紐約港,在運輸過程中,雕像被分成350塊,裝在214個盒子裡,四個月後,雕像被重新組裝在她的新椅子上,1886年10月28日,克利夫蘭總統在數千名觀眾面前為自由女神像揭幕
  • 美國自由女神像揭秘:自由女神像已經把自由之火照耀到了世界四方
    今天我給大夥介紹的景點是來自於遙遠的大洋彼岸,她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地標性建築,她被後人稱為自由照耀世界。最重要的是我們經常會在不少電影大片裡看見她的身影。沒錯,她就是坐落在紐約哈德遜河畔的自由女神像。可能有人會問了這自由女神像有什麼好講的?不就是一女的左手拿本書,右手舉個火把,一點笑模樣都沒有的,在河邊站著嗎?
  • 陌生的自由女神像,囚犯丟手紙的慶祝方式源於它落成的那一天
    同時就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一元素也是隨處可見,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自由女神像背後的故事,看看這個熟悉同時又陌生的存在。 關於自由女神像的建造過程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女神像是為了慶祝美國獨立的產物,法國是美國當時的堅定的盟友,這一禮物由他們送出自然是在合適不過
  • 【現場說】自由女神像
    那就是自由女神像。A: Look! That's the Statue of Liberty.甲:看!那就是自由女神像。B: What a spectacular view!乙:太壯觀了!A: I think it is the most famous single monument in the USA.
  • 「自由女神像」世界聞名,但你還記得她的創作者嗎?
    多藝堂說藝術,今天還是說一說米國的那些與藝術相關的事,至於某人的健康就交給上帝吧!說起美國最為著名的新古典主義塑像,很多人都知道「自由女神像」,她屹立美國紐約港一百多年了,聞名全世界。在116年前的今天,即1904年10月4日,自由女神像的雕塑者巴託爾迪逝世了。米國一直宣揚自己是一個自由的國度,自1886年以來,巴託爾迪創作的這尊雕像就一直屹立在自由神像島上,高擎明亮的火炬迎接著進入美國的一代代移民。
  • 最強蝸牛自由女神像怎麼樣 自由女神像特性簡評
    最強蝸牛自由女神像特性是什麼?最強蝸牛自由女神像特性怎麼樣?來看看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強蝸牛自由女神像特性評測吧!
  • 日本也有自由女神像?沒錯就在東京臺場,這裡更是娛樂休閒好去處
    自在的孤島,滿世界亂跑,關注我帶你看世界世界上的自由女神們提到自由女神像,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美國。沒錯,自由女神像已經成為了美國的象徵。就座落在紐約哈德遜河河口的貝德羅島上。不過自由女神像像卻不是美國人自己的作品,而是法國政府為了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作為禮物贈送給美國的。
  • 日本也有自由女神像?沒錯就在東京臺場,很多粉絲也來這裡打卡
    沒錯就在東京臺場,很多粉絲也來這裡打卡世界自由女神像當談到自由女神像時,首先想到美國,是的,自由女神像已成為美國的象徵,位於紐約哈德遜河河口的貝德羅島,然而,自由女神像不是美國的作品,而是法國政府為紀念美國獨立100周年而送給美國的。
  • 自由女神像誰出錢?這些歷史多數美國人不知道
    美國從建國到現在歷史不長,幾乎所有歷史事實都有據可查,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神話和謊言被當作「史實」廣為流傳。不信?請繼續閱讀,以下就是一些美國人回答錯誤幾個最基本的美國歷史問題: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華盛頓特區?
  • 「我想去看自由女神像,對計程車司機說Free Woman後他把我帶到了......」
    👸自由女神像自從建造之日起,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美國精神的象徵,更是紐約地標、世界級觀光景點。這座銅雕像是法國雕塑家弗雷德裡克·奧古斯特·巴託爾迪設計的,是法國送給美國人民的禮物。所以它背後承載的歷史也是非常豐富的:《巴黎條約》的籤署、美國獨立、美法兩國關係、象徵自由的火炬、《獨立宣言》.
  • 自由女神像被閃電擊中 美國網友炸鍋了
    7月23日,據媒體報導,有美國網友拍到閃電"擊中"自由女神像的震撼一幕,視頻在社交媒體引發熱烈討論。報導稱,當地時間7月22日,紐約出現雷暴天氣,有美國網友拍到閃電「擊中」自由女神像的震感一幕,視頻被上傳到社交媒體後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這在其他年份來說都是超酷的,但是出現在2020年就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這個視頻象徵著我們國家正在發生的一切。
  • 你不知道的自由女神像,由法國人設計的希臘形象雕塑,一生被雷擊
    自由女神像作為一座近140年的地標式建築,一直象徵著美國,不是一座單純的風景雕塑,大部分人都知道雕塑造型的含義,卻不知道為什麼明明象徵美利堅民族的權力,而女神像卻是典型的希臘女性造型,並且是法國人設計建造的。
  • 樂高帶您遊玩著名景點,建築系列萬裡長城和自由女神像
    說起萬裡長城和自由女神像,它們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兩座偉大的建築分別是中國和美國的標誌,也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永遠的載入了人類的史冊,樂高一直都有將各個國家標誌性建築商品化的習慣,這次也不例外,在推出倫敦大本鐘,巴黎艾菲爾鐵塔,雪梨歌劇院,印度泰姬陵等作品之後,這次終於輪到了萬裡長城和自由女神像了
  • 紐約旅行必做的事情,第一是自由女神像,第二你絕對想不到!
    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紐約人也發現它是一個令人發狂的複雜導航場所。但這正是為什麼紐約市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它明亮的燈光,迷人的建築和高高的建築激發我們夢想。如果您只看過電影或在電影中看過電影,便知道紐約市應有的身影。紐約旅行必做的事情,第一是自由女神像,第二你絕對想不到!是什麼地方使紐約市……好…… 紐約市?這是我們最好的事情清單。當我們前往市區,市區和所有地方探索大蘋果時,帶上安全帶。
  • 世界上最高的雕像:高度是自由女神像的兩倍,而且就在中國河南
    雕像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似乎已經很常見了,在城市很多的地方都會有雕像,這些雕像的原型可能是歷史名人,也可能是動物等等,但不管是什麼這雕像的都有他的存在的意義。不過平常小型的雕像我們常常見,但是大型的雕像可是很少見的,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聊一聊世界上最高的雕像。
  • 東京的自由女神像源於法國巴黎
    為了紀念「日本的法國年」,法國巴黎的自由女神像於1998年4月運到御臺場海濱公園約1年時間,而目前位在臺場的這座像,便是以此自由女神像做模型製造出來的複製品。從底座算起,高度約有12.25米,重約9噸。
  • 世界高度第一的佛像,比自由女神像還高,就在河南
    說到世界上最高的雕像像。其實並不是自由女神像,而是河南第一雕像。這個雕像是用黃金,銅,還有特殊的鋼條製作而成。這個雕像比自由女神像還要高,製作時候耗費12年製作完成。耗費資金更是十幾億,真的是費時費力。歷經了這麼久的時間,這個雕像終於位居世界第一。
  • 法國歷史上經歷了幾次大革命?
    眾所周知,法國歷史上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度羅等一大批問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深入人心,所以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攻佔巴士底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法國歷史上幾次比較有名的革命。
  • 自由女神像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自由女神像是一個巨大的新古典主義雕塑,重達31噸,現矗立在美國紐約自由島。這座銅雕像是法國雕塑家弗雷德裡克·奧古斯特·巴索迪設計的,其金屬框架(內部四根堅固的鐵柱)由古斯塔夫·艾菲爾建造。之後古斯塔夫·艾菲爾用和自由女神像同樣的設計,在巴黎打造出了艾菲爾鐵塔。
  • 巴特勒迪:雕刻世界的「自由女神之父」
    自由照耀世界為理念創造的自由女神,是1876年法國政府贈送給美利堅合眾國獨立一百周年的賀禮。直至今日,自由女神仍矗立在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哈德遜河口的自由島上,是全世界著名的美國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自由女神出自雕塑家巴特勒迪(又譯巴託爾迪),這位十九世紀的法國著名雕塑家歷時10年艱辛,才完成了自由女神這個作品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巴特勒迪的母親,並以法國巴黎盧森堡公園的自由女神像作藍本創作,據說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是借鑑了巴特勒迪妻子的手臂。女神穿著著象徵西方文明自由追求的古希臘風格服裝,七芒星頭冠則象徵著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所以意為「自由照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