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一口輕便又順手的不粘鍋對於寶媽們來說太重要!
但現在市面上的不粘鍋一般都是塗層的,塗層的材料一般為特氟龍、麥飯石、陶瓷、陶晶等很多種,都宣稱無毒,是不是真的呢?
通常這種塗層不粘鍋是無毒的,但當溫度超過一定300度左右時,有些塗層材料就慢慢散發毒性了,特別是特氟龍塗層的。所以在購買不粘鍋時,可以問問塗層時什麼材料的?問含不含特氟龍PFOA?
所以使用塗層不粘鍋時,要避免油炸,爆炒時間不要過長,要選擇木製或矽膠等材質的鍋鏟,避免使用金屬鏟子或其他尖銳的器具翻炒導致損害不粘鍋表面。
當不粘鍋表面塗層遭到破壞、脫落,或者烹飪食物時經常粘鍋,不易清洗的時候,可以考慮換鍋了。在選購不粘鍋時需要觀察塗層的表面質量,以光滑、無氣泡、不脫落為宜,並且無髒物、裂紋或爆點等明顯缺陷。
一、周所周知的不粘鍋國產品牌,如蘇泊爾、愛仕達、炊大皇、華帝、三禾、九陽等等,都是受大眾喜歡的品牌。
1、蘇泊爾麥飯石不粘鍋
做工精良,鍋體厚實,裸鍋約1.5kg,算是比較有份量,但是女漢子表示短時間內單手操作並無壓力。因為真的很好用,幾天下來甚至感覺自己的廚藝都提升了,哈哈哈,其實想說即便是錯覺,事半功倍的感覺還是十分良好。
鍋耳和手柄,選用了時尚亮麗的大紅色,外型養眼,實用性更強,手柄流線型設計握感舒適,鍋耳則可在菜多鍋重時輔助用力,很人性化,而且用的都是耐高溫耐腐蝕的材料,以保障其經久耐用。
麥飯石紋理塗層,星星點點的給人感覺很自然,很漂亮,但是新工藝打造出來的可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觀,其難度更是雜牌及小作坊們做不出來的,蘇泊爾作為知名品牌,其品質必然更有保障。
鍋子內口徑32cm,深度10cm,以我個人的使用習慣來說這個大小家用剛剛好,再小了難免有點施展不開,再大了又有點大材小用。直徑約16cm的磁感應鍋底,導熱更快速,受熱更均勻,可適用於燃氣灶、電磁爐、電陶爐等爐具,完全可以滿足家庭使用的需求。
仿生荷葉原理的物理不粘技術,可保持鍋內表面的潔淨,不沾效果好,更可減少洗滌用品的殘留,減少對身體健康的損害,以及對環境的汙染,既安全又省力。
2、愛仕達無煙不粘鍋
內部亞光不粘鍋圖層,剛開始有一點味道,淡淡的一點味道,放置了半天后就完全沒有味道了。仔細觀察塗層特別均勻,沒有疵點,即使是邊緣部分處理的也很好,保證了不粘鍋在烹飪過程中不沾的重要前提。30cm的尺寸正好適合現在的三、四口之家,一鍋可以做一盤菜。
鍋蓋明亮,拿在手中很有手感,保證了不至於在烹飪過程中被蒸汽頂起。
底部是不鏽鋼導磁底,經過查詢,確實是適用於現在目前家庭中所有的熱源設備,我們家是明火天然氣,必然適用,整個不鏽鋼底有一定的重量,但是不至於過重,給炒制過程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為了測試鍋子的不沾,特意做了一個炒土豆和茭白塊,正常情況下,土豆特別容易粘鍋,但是這一次,完!全!沒!有!!以後做地三鮮的時候再也不需要提前油炸了,直接可以用生土豆炒制。整個炒菜過程中基本無煙。炒完菜後用清水一衝,立馬乾淨清爽,清潔起來特別方便。
3、炊大皇麥飯石不粘鍋
鍋跟把手的銜接一直都是我比較留意的地方,不知道其他人會不會留意到,因為一旦斷了這鍋也就毀了,同時也為了使用過程的安全。可以看到,炊大皇在這個位置也是很留心的,從做工的精緻可以看出,我特地放了大圖上來。
鍋的整體是由各個小部分組成,所以這些小部分就很重要了。鍋底:採用了三層不鏽鋼複合底。開鍋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導熱升溫很快,省!把手:夠長!少了被燙傷濺到的擔憂,使用煤氣爐也沒有炙熱感。
重點來了!鍋蓋上的透氣孔!超有心機的設計噢~很喜歡這個設計,蓋子這個外圈,採用了矽膠包邊,質感很好。蓋子的邊邊有兩個小彎曲就是透氣孔!不同尋常的蓋子,透氣孔一般都放在表面,有時候一個沒留意就被小孔上來的氣燙到,現在改放在邊邊,完全沒有這種擔憂了。
二、現在絕大部分不粘鍋靠鍋底的塗層工藝取勝,就是新物種麥飯石鍋也是特殊塗層的鋁合金鍋,而有著百餘年歷史的王源吉和臻三環生產的鐵鍋同樣將不粘鍋做到了極致,刷新了人們對傳統不粘鍋的認知。
1、鍋如明鏡的臻三環章丘鐵鍋
臻三環章丘鐵鍋歷經7道冷鍛,5道熱鍛,18遍火候,1000度高溫,敲打36000下直到鍋如明鏡,才煉造成一口險些失傳的神奇工藝——章丘鐵鍋。鐵鍋配上傳奇故事迅速躥紅網絡,當晚售價近千元的鐵鍋賣出近3000口,又突來十萬訂單,鐵鍋體驗店門前購買者絡繹不絕。
對於一般商家來說,這是批量生產賺大錢的絕佳機會,而章丘鐵鍋傳承人之一劉紫木卻說:「舌尖後的中國——章丘無鍋。」有一半訂單來自海外,他們一單沒接。「手工鍋,靠一錘一錘砸出來,不能因賺錢,就以次充好。章丘鐵鍋,不僅關係師傅們聲譽,還關係濟南口碑。」(上面兩段文字來源:《舌尖3》第一集器具篇。)
剛剛上手拿起鍋來就很壓手,不是那種模具鑄鐵鍋能有的厚重感。就像有靈氣一樣,每口鍋都是匠人師傅傾心打磨出來的裡面有他們的精氣神。對著光看裡面的捶打出來的花紋那麼密實。就好像看到了師傅們在爐火旁每一次堅實有力的揮舞著錘子的樣子。手摸上去能感受到每個錘印之間的輕微起伏。鍋底打磨的特別平滑了幾乎摸不到紋路。只有鍋邊還有一些。鍋邊也特殊處理了可能是用砂紙磨的。很圓潤不喇手,摸上去很舒服。手柄是木製的裡面一根鐵棍正好可以卡住鍋上伸出來的那小節鐵棍。對齊一擰就行,操作簡單,柄上的鐵棍尾部設計很好是個圓圈。可以直接用手擰的很緊,如果力氣不夠只要用個螺絲刀穿過圓圈,利用槓桿原理很輕易就擰緊了。再說下上好手柄後端鍋的感受。一切都是剛剛好。長一分累贅。短一分端著沉。這個應該是多次實驗的結果吧。順手!還送了一個木製的鍋蓋。這個鍋蓋一下讓鍋的韻味出來了。記得小時候家裡用的就是這樣的鍋蓋,有歷史的沉澱和美好回憶。心暖暖,對這口鍋也更加愛不釋手。
重量十足,手感很好,摸上去很圓潤,手柄舒服
之前用過很多種鍋,塗層鍋,不鏽鋼鍋,麥飯石鍋等等,都不是很理想,看舌尖上的中國,介紹手工鐵鍋,感覺還是傳統的手工鐵鍋最好,記得小時候家裡用的都是鐵打的鍋,鐵鍋的使用壽命很長,好保養,而且使用時間越長越順手,這口鍋很適合有寶寶的家庭使用,不用擔心會吃到塗層,安全,健康還補鐵。
2、松煙古法脫模的王源吉
王源吉是鐵鍋品牌,創立於清代順治年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王源吉的古法鐵鍋一直秉承著祖輩的制鍋工藝,63道工序,純手工鍛造,鑄就一口集耐用、不易粘、油煙少、而且沒有塗層也不易粘鍋,炒出來的菜鍋氣十足,炒完後清洗方便。其中王源吉鐵鍋不粘的秘訣是用可以入藥的天然高山松樹焚燒後的松煙脫模,松煙在鍋面形成一層松煙膜,使鐵鍋達到健康無毒、光滑不粘的效果。正是因為無塗層,所以清潔起來特別方便,鍋刷、鋼絲球隨意使用,都不會影響它的防粘效果和使用壽命。
但王源吉鐵鍋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輕。即便是古法生鐵鍋34cm大口徑也只有3.2斤重,2瓶礦泉水的重量而已,寶媽們單手就可以輕鬆顛勺。別看它輕,但是容量大,9.8cm的鍋深能裝下5個人的飯量。
市面上進口的鐵鍋被炒到上千元,國產鐵鍋動輒也要大幾百。雖然擁有與高端鐵鍋相同的品質,但王源吉一直秉承老匠人們的願望,價格只有四百元左右,十分親民,實打實的性價比,非常值得帶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