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便宜嘍!」「賊啦甜的橘子,先嘗後買!」 ……12月4日,正逢延吉市朝陽川鎮八道村大集。一大早,周邊村屯的村民紛紛前來逛大集,集市上各類商品琳琅滿目,攤位一個挨著一個,現場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
談及農村大集,人們固有的印象是「髒、亂、差」。可在八道村大集,記者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行人車輛秩序規範、攤位整齊劃一、集市乾淨整潔,一幅和諧繁榮的「趕集圖」。「以前垃圾亂扔,路也不好,環境又髒又差。」今年65歲的八道村村民王桂文在八道村生活已近40年,說起環境變化她感慨道:「垃圾沒有了,環境好了,沒事遛個彎、趕個集,心裡備兒舒坦!」
「舒坦」二字道出了王桂文的感受,更道出了眾多村民的心聲。行走在八道村,兩側的青磚白牆別具特色,房前屋後乾淨整潔,一派恬靜的農家風光。「以前村裡道路坑坑窪窪、垃圾隨處可見,現在村裡都是柏油路,垃圾也被統一收走處理。」提起村裡的變化,村民郝吉峰滔滔不絕地說:「現在村子的環境和以前相比,那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八道村的改變,折射出延吉市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喜人成果。近年來,延吉市不斷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3年共對54個行政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新建及改造圍欄圍牆16萬米,種植綠化帶2.06萬平方米,種植樹木5.4萬株,鋪設草坪9866平方米,新建廣場8473平方米,安裝路燈4732盞,對6個村委會辦公室進行改造,拆除危舊房屋615戶。
在生活垃圾處理上,延吉市因地制宜、創新舉措,建設美麗鄉村環衛一體化項目,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公司,對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進行市場化維護管理,產生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且做到日產日清。延吉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楊琦瑋介紹說,該市農村共布放分類垃圾桶5978個,布置垃圾運輸車、清潔車、勾臂車、電動車等共93輛,安排保潔人員242人,日處理農村垃圾60-80噸左右,約15.76萬人受益。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在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的同時,延吉市對農村人居環境薄弱的環節發起「猛攻」,全力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朝陽川鎮柳新村位於延吉市西北部,過去全村人吃水一直依靠多年前打的深水井,由於管道老化,水質很不穩定,無法滿足村民用水需求。今年,延吉市投資27萬元在柳新村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水源深井1眼、水處理設備管理房1座、水處理設備1套,並配水管網310米,全力解決村民飲水安全問題。
記者了解到,延吉市今年共投資733萬元,建設實施4個鄉鎮25處飲水工程,修建水源滲渠2座、深井8眼、水處理設備管理房20座、蓄水池8座、水處理設備16套及配水管網27.3公裡,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口的飲水質量。
窺一斑而知全豹。延吉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抓手,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引導養殖場(戶)開展糞汙資源化利用、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村民的滿意度明顯提高,有力地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為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建設美麗延吉奠定了基礎。
【來源:吉林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