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zed & Confused》的主編 Isabella Burley
如你所見,Isabella 摒棄了時裝品牌一貫的做法。回歸後的 Helmut Lang 將會發展更多不同的項目,比如說 「Artist Project Series」 計劃,每個月都將選擇一位視覺藝術家合作,從自己的作品裡挑選三張圖,與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的海報、T恤和其他配件等。
其次就是「常駐設計師」項目,每一季都找不同的服裝設計師合作,第一個收到邀請函的就是紐約街頭品牌 Hood By Air 的建立者 Shayne Oliver,全面負責 9 月在紐約時裝周發布的 2018 春夏系列。
編輯將代替設計師成為品牌的主軸人物,決定所有環節的創意走向。Oh,你可以簡單理解成用出版定期刊物,或者策劃展覽的形式來做 Fashion Show。換言之,不會再由指定的某位設計師包攬每一次的新系列,人們也不可能再看到定時定候的季度發布會。
總而言之,今後 Helmut Lang 每個部門執行工作所圍繞的核心就從過往的品牌設計總監變成「創意編輯」,Isabella 將主管品牌的一切,相當於一位 Planner,為新項目提供觀點與想法。
▲Helmut Lang SS18 by Shayne Oliver
不難看出, Isabella的一系列做法,目的是為了找回曾經的 Helmut Lang。
「真正的先鋒只會向前看」
回到 Helmut Lang 這個名字上,這位 90 年代的先鋒設計師,極簡主義先驅者,影響過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血液。
▲Helmut Lang
1977年,金融專業畢業的設計師 Helmut Lang 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Helmut Lang 的事業如日中天,當時的時尚圈曾流傳過一句話:「如果你想知道紐約奢侈精品百貨商店半年後的樣子,那麼就去看 Helmut Lang 現在的設計」。 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如今,你仍然可以在流行趨勢中找到 Helmut Lang 當年的影子,拆解街頭休閒風將其帶入高級成衣秀、男女合秀、與視覺藝術家合作、網絡直播秀場.Raf Simons、Rick Owens、Kanye West 都曾公開宣稱過對 Helmut Lang 的致敬與崇拜,並都曾將其視為靈感來源。
1999 年,擴張野心十足的 Prada 展開了龐大的收購計劃,Helmut Lang 和 Jil Sander 一樣,都是被這個大財團「吞沒」的對象。起初 Helmut Lang 只是被買下 51%股份,直至 2004 年,才完成全權收購。
可想而知,一向特立獨行的 Helmut Lang 的個人的想法必然與 Prada 的發展策略相去甚遠,起正面衝突自然也是意料之中且無可避免。因此,Helmut Lang 本人在品牌被完全收購後的第二年(2005年)便離開了自己一手創立的同名品牌,轉而投身藝術事業。當時的 Helmut Lang品牌已全然沒有了最初的精氣神,營收也從收購前的1億美金,驟降到3千萬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