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7月6日一早,規模高達232億元的P2P平臺人人愛家金融(下稱「人人愛家」)發布清盤公告。
有投資者苦笑著打趣道:「現在每天早上一覺醒來,都能聽到又有P2P平臺清盤、跑路,都開始有點麻木了。」
「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近80家網貸平臺集中出問題,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在所難免,而對行業的衝擊也是必然的。」一位不願具名的P2P平颱風控官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種集中爆雷的情況可能接下來會有所緩解,但整個網貸行業的洗牌仍將持續。
「行業環境」成背鍋俠
7月6日7時54分,人人愛家發布公告稱:「因近期行業環境的持續動蕩,自2018年6月起開始出現借款企業大規模逾期,平臺代償出現重大困難,最終於2018年7月4日對投資人逾期。」並表示,「自2018年7月5日起人人愛家金融全面停止網貸業務運營並開始良性清盤」。
人人愛家自稱是「良性」清盤,然而是否真屬於「良性」則需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在分析人士看來,在短時間內出現借款企業大規模違約的平臺,顯然前期的風控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同樣,能在短時間內因擠兌而倒下的平臺,資金池應該存在問題。另外,這份清盤公告中沒有公示任何一家具體違約企業,也沒有寫明具體的逾期金額。
根據人人愛家官網信息,該平臺隸屬於杭州孔明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公司實繳註冊資本1億元。平臺累計投資總額232億元,累計註冊用戶超過173.6萬人。
「動輒拿『行業』、『環境』來說事,吃定的無非就是『法不責眾』這一點,最近這麼多平臺爆雷,泥沙俱下,此時清盤走人比較容易。」上述風控官直言,有不少爆雷、清盤的平臺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渾水摸魚溜之大吉。
投資者兌付希望渺茫
根據公告,即日起,人人愛家全面停止網貸業務運營,平臺帳戶停止充值;五個工作日內公布參與清盤的知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公布清盤小組構成及聯繫方式。
關於兌付方案,公告指出,平臺以債權受讓方式受讓存量債權人的全額債權,並自即日起7個工作日內完成對平臺所有存量資產的盤點、統計工作,盤點工作完成後的次日啟動代為兌付工作。具體來看,兌付周期兩年,以40天為一期,逐期兌付。首期兌付金額為存量金額的4%,後續每期兌付金額為存量金額的6%,直至全額兌付完畢。
與此同時,人人愛家股東及高管承諾,存量全額兌付完畢前不關閉平臺網址、伺服器,系統維護正常進行;不隱匿、毀滅項目資料、證據,項目全部資料、證據妥善保存並備份;平臺股東、高管不失聯不出走,積極主動配合監管部門各項工作。
「我朋友中午時分到的人人愛家總部,早就人去樓空了,最後跟大家一起去經偵報了案。」秦章(化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朋友在人人愛家投了幾十萬元,很焦慮,但是目前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等。他還抱著人人愛家能兌付的希望。但是,這種突然間宣布清盤而承諾分期兌付的平臺,有幾家最終能兌現承諾?」
上述風控官指出,如今,整個網貸行業可以說是風聲鶴唳,從業者們擔心恐慌情緒的蔓延將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但是,這是整個行業從野蠻走向合規的必經之路,能熬過去的平臺才有未來。
「這其中,最受傷的自然是眾多投資者,但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投資者教育。」該風控官稱,網貸行業的這場洗牌仍將持續,但去蕪存菁後,迎來的是合規、理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