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月球數據,幫助世界發現10萬個月球隕石坑

2021-01-10 網易

2020-12-26 15:32:29 來源: 蒜頭科學

舉報

  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中國的探測數據已經開始進入頂級的太空資料庫,並且中國對太空探測數據的共享性也讓很多國家希望和中國進行太空探測合作。

  近期的一項月球隕石坑計數任務中,中國的月球軌道數據作為計數的基準,幫助科學家新發現了超過11萬個全新的隕石坑。

  

中國月球資料庫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隕石坑資料庫:

  該研究項目由吉林大學的科學教授負責,隨著十萬多個全新的月球隕石坑被記錄,中國的月球隕石坑資料庫成為世界上最全面的隕石坑資料庫。

  隨著資料庫的成型,科研工作者可以通過月球的經緯度自動提取隕石坑數據,幫助科研工作者更快的搜尋符合研究條件的隕石坑,提高月球科研的效率。

  

  月球撞擊坑被認為是太陽系的「歷史書」。

  根據這些化石的大小和形狀再結合其年齡和成分,可以判斷某一段時期太陽系發生的變化。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天文學家只能通過人工觀察的方式記錄隕石坑,並且絕大多數的隕石坑都存在重疊、掩埋的情況,這樣隕石坑的判斷和記錄非常困難。

  此次月球隕石坑的研究項目,將使用計算機進行識別處理,計算機的高速計算,可以直接分析月球表面的像素塊,從而更為精準的計算隕石坑。

  

月球隕石坑歷史被分為5個階段:

  利用計算機輔助計算隕石坑,讓隕石坑的數量急劇提升,很多普通肉眼難以分辨的隕石坑,計算機也可以通過其微小的像素進行區分,這些隕石坑最小直徑只有1公裡,最大直徑達到了550公裡。

  根據中國月球軌道器的拍攝數據,計算機還會自動劃分月球隕石坑的年齡段:

  

  

  

  

  

  

  

  

  

  

  雖然計算機也不可能完全無誤,但根據後期的人工檢測,計算機得到的隕石坑數據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0%左右。

  該研究團隊希望通過月球隕石坑的整理和分類,搭配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本,能夠更加透徹的了解月球的誕生過程。

  未來天問一號帶回火星地表數據後,該研究團隊還希望通過該計算機算法,計算火星表面的隕石坑、火山坑情況——只要幾分鐘時間將圖像上傳,計算機就可以在幾個小時後得出成套的隕石坑資料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月球已發現10萬多個隕石坑 部分在40億年前形成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月球隕坑數量超乎人們的想像,現已發現10萬多個隕坑。利用月球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月球中低緯度地區發現至少10.9萬個隕坑,現記錄的月球表面隕坑數量比之前多十幾倍,該發現發表在12月22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AI幫月球數「麻子」:從嫦娥圖像中新發現10萬多個撞擊坑
    12月22日,由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國家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李春來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論文,報告了一項利用一種遷移學習策略來識別月球的撞擊坑,成功從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數據中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萬個撞擊坑。
  • 月球是空心的嗎?月球上的它很關鍵,獲得新突破!
    關於月球形成的理論主要有四個方面,但是至今也沒有得到證實,因為手中掌握的證據太過於稀疏,對於月球的形成也都是猜測,不過其中獲得科學家一致贊同的觀點是「碰撞說」。根據月球表面大量的隕石坑可以發現在過去的時間中月球每年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碰撞,但是這些小行星撞擊月球的威力並不大,僅僅只能形成一個隕石坑。而在太陽系演化的初期,在太空中很有可能有眾多的「星子」,同時還有一個只有地球質量0.14倍的天體星子,在不斷的碰撞中形成一個最原始地球,通過時間不斷演化,然後形成兩個不同的地幔和地殼。
  • 月球表面遍布隕石坑,為何只見坑不見隕石,坑的數量還會增加嗎?
    月球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作為地球的小跟班,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只有約38萬公裡,如果按照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的速度來計算,去月球只需要十幾秒。月球與地球的距離雖然很近,但兩者的差別卻極為明顯,內在的差異就不說了,僅外表而言就十分不同。
  • NASA望遠鏡發現了月球上存在水的確鑿證據!
    十一年前,三個太空飛行器改變了我們對月球的固有看法。機器人收集的數據表明,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不是乾燥多塵的沙漠。太空飛行器發現了有水的化學跡象。我們的月亮起碼是潮溼的。科學家們無法通過化學特徵來明確地確定有多少水分子(H2O)和羥基(-OH)。2009年的發現使科學家們懷疑月球的「水」大部分是羥基,因為它比分子水更穩定。
  • 月球表面有很多的隕石坑,隕石去哪了?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月球表面有很多的隕石坑,隕石去哪了?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相信大家都曾經有看過月球的照片,在月球表面上,有許多密密麻麻的隕石坑,這在我們的地球上的確是見不到的。其實原因相對來說也是非常的簡單,於是更一定是一些小行星,或者是天體進行了撞擊所留下的痕跡,而我們的地球上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即便是有隕石撞向了地球,在經過大氣層之後,來到我們的地球表面,也是很難能夠形成規模大的隕石坑的。而且我們地球上有降雨風吹等等的風化作用,時間久了之後,隕石坑也就看不到了。
  • 月球真的是地球衛士?表面的隕石坑,都是抵擋隕石的「功勳章」
    有一句形容人面部肌膚不平整的話叫做「臉好像月球表面」,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坑坑窪窪的,而月球也的確如此。在月球上,特別是月球的背面,分布著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多年來,很多人都表示,這些隕石坑都是月球的「功勳章」,是月球替地球阻擋隕石說留下來的傷疤。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月球正面和背面由於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日地間的距離僅為30萬公裡,還在人類的可承受範圍之內,所以從50年代航天技術興起之後,最早探測的地外星球就是月球,1959年1月2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探測器,從此拉開對月球進行探測的序幕,到了60、70年代,美國對月球實施一個史無前例的偉大工程,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探月工程
  • 月球背面的秘密:明知道月球不適合居住,為什麼還要探索月球?
    毫無疑問,探索月球肯定是人類走向宇宙的第一步。    在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後,失望的發現月球果然和夜晚的天空中一樣,寒冷且悽涼。月球上沒有月兔也沒有嫦娥,只有著巨大的環形山和灰色的月壤,這是一個不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既然月球不適合居住,為什麼人類還要下功夫探索月球呢?有這個時間去探索火星不好嗎?
  • 大平洋是遠古時期月球撞擊地球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月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不大一樣,月球遠比其他行星的衛星要大得多,按常理地球是很難靠自身引力捕獲到像月球這樣大的一顆衛星的,實際上月球形成於遠古時期一次隕石對地球的撞擊,而太平洋就是那個被撞擊而形成的隕石坑。
  • 嫦娥四號所處的區域,發現重力異常現象,月球上還有什麼秘密?
    嫦娥四號所處的區域,發現重力異常現象,月球上還有什麼秘密?人類總是對未知充滿了恐懼,因為對於未知的事物我們並不了解,我們也不知道它們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現在航天領域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就是在不斷的恐懼探索當中不斷前進的。
  • 玻璃隕石來自月球的推測
    眾所周知,月球表面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據估計,直徑超過20千米的有1.1萬個,直徑超過1千米的有39萬個。尤其是始終背對著地球的月球背面,那裡更是隕石坑密布。大多數的隕石坑是2.9億年前形成的,但隕石撞月球至今仍未停止。
  • 舉頭望明月:神秘的月球瞬變、月背宇宙飛船城市遺蹟和空心月球說
    月球瞬變現象畫面最早記錄月球瞬變現象的是天文學家,早在18世紀英國的天文學家在觀測月球表面坑坑窪窪的環形山時就發現了這種神秘的現象,1878年4月19日,大不列顛的著名天文學家威廉發現月球的暗斑處有3個橘紅色的發光點,當時他推測這些是類似地球的月球火山噴發,然而到了現代科學家認為月球上的劇烈地質活動早就已經停止,沒有火山活動
  • 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
    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18 20: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 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來自月球的土特產成功返回地球,這份土特產採自月球正面的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
  • 重返月球,今天我們講一個前傳故事
    塞爾南成了在月球上漫步的最後一人。直至現在,沒有人回過月球。人類對月球的痴迷結束了。阿波羅17號進行了人類在月球的最後一次探險。乘組大約花了75個小時在月面上工作,包括22個小時艙外活動,駕駛月球車行進了大約3千多公裡。
  • 玉兔2號再次在月球背面發現亮色異物,現正趕去探測
    趣味探索訊 在現如今的外星球表面,能夠行駛的高科技人造物只有兩個,一個是引以為傲的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另一個是讓國外羨慕不已的中國玉兔2號月球巡視車。截止到今年5月17日,我國玉兔2號已經在38萬公裡外月球背面安然地行駛了500個地球日,等於17個月球日。
  • 超級宇宙飛船——月球!
    我們來看看下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裡,月球直徑3,467公裡,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徑6,787公裡,有二個衛星,大的直徑有23公裡,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 142,800公裡,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裡,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徑120,000公裡,有2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裡,是土星的3.75%。。。除了尺寸,月球上還有許多詭異的地方。首先。月球表面千瘡百孔。隕石坑不管大小深度卻差不多。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 「挖土」之旅或可改寫月球歷史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
  • 月球上的手電筒?這不是玩笑,只不過可能是冰起了照明作用
    2018年,科學家發現了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的確鑿證據。NASA月球礦物學探測儀傳回的圖片顯示了月球南極(左圖)和北極(右圖)都有水冰的分布,圖中零星分布的藍色區域代表水冰的位置,灰度的深淺則對應月球表面溫度的高低(深灰區域溫度更低,而淺灰區域溫度較高),水冰就集中在隕石坑中最暗、最寒冷的區域。
  • 月球身負多重謎團,美國登月至今沒能解開,月球或許由外星人創造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向世界宣布這一壯舉時說:「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歷史的一大步。」此次登月後,美國又另外實施了五次登月。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人類六次登上月球後,不但沒有揭開月球上的未知元素,反而發現了更多令人無法解釋的謎團,這使得科學家們對於月球的起源更加迷惑。月球起源之謎針對月球起源,目前為止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理論,但是這三種理論全部都有缺陷。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億年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