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月球數據,幫助世界發現10萬個月球隕石坑
近期的一項月球隕石坑計數任務中,中國的月球軌道數據作為計數的基準,幫助科學家新發現了超過11萬個全新的隕石坑。 中國月球資料庫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隕石坑資料庫: 該研究項目由吉林大學的科學教授負責,隨著十萬多個全新的月球隕石坑被記錄,中國的月球隕石坑資料庫成為世界上最全面的隕石坑資料庫。
-
AI幫月球數「麻子」:從嫦娥圖像中新發現10萬多個撞擊坑
12月22日,由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國家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李春來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論文,報告了一項利用一種遷移學習策略來識別月球的撞擊坑,成功從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數據中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萬個撞擊坑。
-
探索月球的形成史,觀測月球遠端,月相的形成
當伽利略號宇宙飛船向外太陽系進發時,傳回了這張月球的圖像。圖片底部清晰明亮的射線坑是第谷撞擊盆地。月球形成於46億年前,與地球形成的時間相同。它的直徑為3476公裡,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0公裡,即1.3光年。繞地球一周需要27.322天,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23%。月球有一個小的富含鐵的核心,主要由巖石組成。
-
大平洋是遠古時期月球撞擊地球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月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衛星不大一樣,月球遠比其他行星的衛星要大得多,按常理地球是很難靠自身引力捕獲到像月球這樣大的一顆衛星的,實際上月球形成於遠古時期一次隕石對地球的撞擊,而太平洋就是那個被撞擊而形成的隕石坑。
-
玻璃隕石來自月球的推測
眾所周知,月球表面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據估計,直徑超過20千米的有1.1萬個,直徑超過1千米的有39萬個。尤其是始終背對著地球的月球背面,那裡更是隕石坑密布。大多數的隕石坑是2.9億年前形成的,但隕石撞月球至今仍未停止。
-
月球表面遍布隕石坑,為何只見坑不見隕石,坑的數量還會增加嗎?
宇宙中存在著大量游離的小型天體,有的時候它們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朝地球運動,在來到地球周圍的時候,它們受到月球的阻擊,於是與月球發生碰撞並形成隕石坑。當然了,月球不可能為地球擋下所有的攻擊,還是有一些小型天體會墜落到地球之上,不過這些天體的個頭很小,在進入地球大氣的過程中因摩擦而被蝕,往往還沒有墜落地面就已經殆盡了。
-
月球是空心的嗎?月球上的它很關鍵,獲得新突破!
關於月球形成的理論主要有四個方面,但是至今也沒有得到證實,因為手中掌握的證據太過於稀疏,對於月球的形成也都是猜測,不過其中獲得科學家一致贊同的觀點是「碰撞說」。就像銀河系的形成與壯大都是和碰撞帶來的爆炸有著莫名的關係,銀河系最終形成如此壯大還主要取決於110億年前的克拉肯星系,在那次大碰撞中不僅沒有將銀河系毀於一旦,相反讓銀河系變得越來越強健,最終發展成今天的完美銀河系,根據科學家推測在未來40億年之後銀河系還會和仙女座大星系發生劇烈碰撞,而那時的銀河系將再次擴大。
-
月球真的是地球衛士?表面的隕石坑,都是抵擋隕石的「功勳章」
有一句形容人面部肌膚不平整的話叫做「臉好像月球表面」,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坑坑窪窪的,而月球也的確如此。在月球上,特別是月球的背面,分布著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多年來,很多人都表示,這些隕石坑都是月球的「功勳章」,是月球替地球阻擋隕石說留下來的傷疤。
-
月球身負多重謎團,美國登月至今沒能解開,月球或許由外星人創造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人類六次登上月球後,不但沒有揭開月球上的未知元素,反而發現了更多令人無法解釋的謎團,這使得科學家們對於月球的起源更加迷惑。月球起源之謎針對月球起源,目前為止科學家提出了三種理論,但是這三種理論全部都有缺陷。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億年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
-
月球是咋來的?滿目瘡痍的月球背面是為地球擋隕石了?
毫無疑問,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月球。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曾在夜晚駐足仰望過美麗的月球,也許你只是想找廣寒宮裡的嫦娥姐姐在哪。但細心的你應該也注意到了月球表面的某些部分看起來與其他部分有些不同。如果你用望遠鏡觀察過月亮,或者看過一些比較好的月球照片,你就會看到月球表面一些比較顯著的特徵。今天我們就說說月球的起源是怎樣被確定的?月球整個表面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
國際最新研究:月球在8億年前經歷一場小行星雨
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月球表面眾多隕石坑如何形成備受關注,最新一項行星科學研究認為,月球在8億年前經歷了一場小行星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稱,大約8億年前,月球遭遇了流星體(較小的小行星)的轟擊。根據碰撞概率,該研究表明這些流星體的總質量約為成冰期(約7.2億至6.35億年前)之前造成地球上希克蘇魯伯(Chicxulub)撞擊事件的隕石的30至60倍。
-
月球表面有很多的隕石坑,隕石去哪了?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月球表面有很多的隕石坑,隕石去哪了?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相信大家都曾經有看過月球的照片,在月球表面上,有許多密密麻麻的隕石坑,這在我們的地球上的確是見不到的。其實原因相對來說也是非常的簡單,於是更一定是一些小行星,或者是天體進行了撞擊所留下的痕跡,而我們的地球上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即便是有隕石撞向了地球,在經過大氣層之後,來到我們的地球表面,也是很難能夠形成規模大的隕石坑的。而且我們地球上有降雨風吹等等的風化作用,時間久了之後,隕石坑也就看不到了。
-
月球不是一直冰冷冷:研究認為月球曾擁有沸騰了2億年的巖漿海洋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早期的月球可能擁有持續 2 億年的巖漿海洋,比科學家認為的更長。研究人員說,這些新發現可能揭示地球和太陽系其他部分形成過程。科學家認為地球約在 45 億年前出現,月球不久後誕生。月球起源的主要解釋是,是由兩個原行星碰撞造成,其中一個形成新生地球,另一個形成如火星大小、名為 Theia 的天體。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國航空太空中心的行星科學家 Maxime Maurice 指出,早期的月球從這次巨大撞擊的碎片聚集而成,碰撞後溫度之高,足以使其地函巖石大量熔融,形成所謂的巖漿海洋(magma ocean)。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這些任務總共帶回超過380公斤的月球巖石,其中有些被用於研究月球的地質,以了解月球的起源(通過相關的研究提出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的巨大撞擊假說),月球內部結構形成以及月球形成後的歷史。在1972年阿波羅17號之後,只有無人太空船繼續拜訪月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蘇聯的月球步行者漫遊車。自從2004年,日本、中國、印度、美國和歐洲空間局都發射了繞月衛星。
-
玉兔2號再次在月球背面發現亮色異物,現正趕去探測
趣味探索訊 在現如今的外星球表面,能夠行駛的高科技人造物只有兩個,一個是引以為傲的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另一個是讓國外羨慕不已的中國玉兔2號月球巡視車。截止到今年5月17日,我國玉兔2號已經在38萬公裡外月球背面安然地行駛了500個地球日,等於17個月球日。
-
超級宇宙飛船——月球!
在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就會形成日食。月球能夠剛好擋住太陽:不同的大小不同的距離,卻能剛好擋住。月球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38萬公裡。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1億5千萬公裡。除了尺寸,月球上還有許多詭異的地方。首先。月球表面千瘡百孔。隕石坑不管大小深度卻差不多。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些隕石坑,經過科學計算,若是一顆直陘10英裡的隕石,以每秒三萬英裡的速度(等於100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4~5倍。
-
40年前美國送中國1克月球土壤,如今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今天凌晨,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飛行約2200秒後,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在海邊歡呼的262消息傳來,舉國歡騰!軍武262也前往海南,親眼見證了這壯觀的一幕。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 「挖土」之旅或可改寫月球歷史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
-
NASA發現 笑臉圖案驚現水星的隕石坑中
據外媒報導,NASA近日公開了一張來自水星的照片,從照片上看,在水星的一處隕石坑上出現一個類似「笑臉」的地貌圖案。 水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關於這顆與地球只有「一星之隔」的神秘星球,人類科學家們像對火星那樣渴望一樣,同樣想要對它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
月球年齡有多大?人類登月時帶回的月球巖石,隱藏著月球的年齡!
整個阿波羅計劃期間,NASA成功登月5次,失敗一次,先後成功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在返回地球的時,太空人們攜帶了數百公斤的月壤和月巖,這些月球物質被嚴密封存在實驗室內,一部分被科學家們進行研究,另一少部分則被NASA當作禮物送給了別的國家,我國就收到過1克。科學家們希望研究這些月球物質,解開月球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