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品誥命夫人、相國夫人,到遭流放的重犯之妻,讓她情何以堪!

2020-12-13 鴻雁讀書感悟

她是清初高官陳之遴的繼室,一品誥命夫人、相國夫人;她是大詩人吳梅村的兒女親家;她曾是蘇州拙政園的女主人,她更是南宋以來唯一可與李清照相媲美的才女,她就是明末清初的才女徐燦。

徐燦,江南吳縣人(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人),集女詞人、詩人、書畫家於一身,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徐氏是蘇州的名門望族,蘇州,自古是歷史文化重鎮,地處江南,尤其是明末清初文人才子薈萃之地,文化氣息尤為濃厚,徐燦自幼生長於書香之家,家學淵源,其祖姑徐媛是明嘉靖年間一位善工詩詞,盛譽一時的才女。 其父亦經史皆通。故而良好的身世背景與環境,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氛圍使得徐燦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年少時便精嫻於詩詞和藝術,故深得父親寵愛。

嫁給陳之遴,夫妻恩愛,志趣相投,詩詞唱和,琴瑟和鳴

徐燦十八歲嫁給陳之遴,為陳之遴繼室。 婚後,陳之遴於崇禎十年(1637 )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買得拙政園作為夫婦倆在蘇州的別墅。夫貴妻榮,陳之遴為明末清初著名的詞人,徐燦做為名門閨秀嫁入名門望族,又與丈夫在詩詞上能互相切磋唱,情投意合,她的前期婚姻生活應該是比較幸福的。

這年,徐燦、陳之遴的次子容永(字直方)八月三日問世,正好同僚吳梅村的二女兒七月廿八日出生。陳之遴之父陳祖苞提議兩家結親。兩位榜眼兼知名詩人成為親家,也是一時佳話。

陳之遴仕途受挫,又遭時代鼎革之變遷

陳之遴及第後的第二年(1638年)冬,之遴父陳祖苞因守備怠馳失城而罷官議罪,次年春天被逮下獄,同年自殺於獄中,之遴因父而被株連,1639年扶柩歸裡,徐燦同行。

僅僅仕途失意,還不算太糟糕。可嘆的是此時大明已經搖搖欲墜,內有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起義軍日益發展壯大,外有滿清政府的步步緊逼,再加上天災人禍。從裡到外腐朽了的政府已經避免不了滅亡的命運。1645年,清兵繼續大舉南下,攻擊腐朽的南明王朝,江南一帶慘遭蹂躪。陳家也不能倖免。而徐燦在蘇州的故居也非往日舊觀,在戰火中一片荒蕪。

面對國破家亡,異族入侵的悲慘現實,所有這一切使詞人長歌當哭,抒發亡國的哀痛,宣洩鬱憤的情懷。國破家亡的哀思,腥風血雨的感慨,流離失所的悲涼,前途未卜的苦悶,沉蕩在作品中,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陳之遴投身新朝,仕途一度達到人生的頂峰

清順治二年(1645年),陳之遴投身新朝,成為秘書院侍讀學士。此時的陳之遴,仕途坦蕩,一路升遷,順治五年擔任禮部侍郎,順治八年升為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順治九年已成為弘文院大學士(清人稱大學士為相國)。而徐燦也妻為夫貴,成為一品誥命夫人,相國夫人。

徐燦的這個時期,應該是她人生中最安寧,最富足,也最榮華的時期。正如陳之遴在給她賀壽的詞《滿庭芳》裡所見描繪的:夫人正當華年,生日恰在春季;不時會獲得來自宮廷的恩典;幾個兒子都聰穎孝順;更難得風光依舊,「朱顏長駐」,還像剛剛出嫁的時節;她閒來沉醉於吟詠,新詞人皆誇好……自身集才華美貌、榮華好運於一身,丈夫則文採風流,長身玉立,且十足顯達。

從天堂到地獄,有時候路途很近

清初,滿人和漢人之間的矛盾重重,滿族文化和漢文化之間的交融還需時日,這就造成了民族之間、漢人內部之間的諸多矛盾。陳之遴的官階扶搖直上,也引起了漢人之間的猜忌和嫉妒。出頭的椽子先爛,陳之遴風光無限的背後,是波濤洶湧,礁石密布。高處不勝寒的驚險,經歷過前朝宦海沉浮的徐燦早已領略。

順治八年,御史張煊彈劾陳名夏,鋒芒已經涉及陳之遴。順治十年,鄭親王向皇帝告狀,說陳之遴審理要案時閃躲、自保,不堪重任;順治十三年(1656年),左副都御史魏裔介等上疏彈劾陳之遴「植黨營私」,給事中王楨則指控他「市權豪縱」。王楨還揭發:陳之遴頭天剛剛被皇上嚴詞厲色當面斥責,卻不思閉門思過,第二天居然逍遙自在地跑去遨遊靈佑宮,簡直「罪不容誅」。他請求對陳之遴加重處分。順治皇帝讓吏部嚴議,陳之遴差點被革職且「永不敘用」。後來他以原官被遷往盛京(今瀋陽)居住。同年底,皇帝讓他返回京城。

順治十五年(1658年),陳之遴與另外幾位大臣因交結、賄賂大宦官吳良輔而獲罪,經過審訊後,原擬將陳之遴斬首,後皇帝下旨將他革職並抄沒家產,要求其「父母兄弟妻子」全家流徙尚陽堡(今遼寧鐵嶺市開原縣東)。

順治十六年春,陳之遴夫婦與弟弟們偕家人包括老母,前往關外。關外的荒蕪苦寒,閉塞蕭條,遷客之痛,思鄉之苦,無時無刻不在侵蝕二人的內心和身體。他們開始懷念京城、江蘇,懷念之前二人琴瑟和鳴的日子,懷念家鄉的山水和草木。可是,他們看到的,滿眼都是荒涼,枯草,風雪。從前的繁華,如今的窮愁,天堂和地獄的距離,有時候真的很近。

無論身在何處,詩詞伴隨徐燦的一生

徐燦為明末清初的重要女詞人,在清代女性詞史上佔有著重要的地位,其特別的身世經歷一方面開闊了她的生活視野,一方面也使得她在詞的創作上有著寬廣的題材,從而使其詞在內容上突破了女性詞人的狹隘意識和局限於日常生活的纖細瑣碎的感受,以抒寫家國興亡之感慨,表現黍離桑梓之悲思和羈旅飄零之情懷為主要內容。

徐燦的命運和同時期的柳如是頗為相似。但是柳如是在大明滅亡後勸其夫錢謙益投水自盡,其愛國情懷的表現有大丈夫風範。較之柳如是,徐燦是溫婉的。她從小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在明朝滅亡後深感悲痛,其愛國情懷在她的詞作中多有表現。但是她的丈夫卻轉投清朝做官,這和她忠於國家的思想是衝突的。徐燦又受儒家中女子從一而終的思想束縛,所以她始終在矛盾和痛苦掙扎。所有的一切她都付諸詞中。她是南宋以來唯一可和李清照相媲美的女詞人。

從相國夫人到流放犯人,從榮華到窮愁,從夫妻恩愛,家庭美滿到孑然一身,孤獨終老,這其中的心境,恐怕只有徐燦自己慢慢咀嚼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有多大權力?
    作為女主角的明蘭,從一個普通出身的少女一路奮鬥到一品誥命夫人,經歷了諸多坎坷與挫折。然而很多人看完電視劇後都有一個疑問:到底什麼是一品誥命夫人?這個封號有多大權力?一品誥命夫人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可以用三種人來概括的,第一自然是皇族,第二是大臣,第三是百姓。而且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重男輕女,大部分的官都是男的,基本沒有女的,而在大臣裡也是分為九種,一到九品。
  • 明蘭封為「誥命夫人」後是什麼地位?親生父親對她都很恭敬
    在古代,什麼人才有資格被封「誥命夫人」,「誥命夫人」的權力有多大呢?相必很多人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講述宋朝故事的影視劇中,就對「誥命夫人」有所耳聞,甚至因為明蘭在當了誥命夫人後,有很多疑問。比如,明蘭本來在盛家是個妾室生的孩子,即使在子女中的待遇都很差,但是當嫁給顧二叔當了大娘子,並且封為「誥命夫人」後,就連她的親爹盛紘在跟她說話時都會小心翼翼的。墨蘭更是因此對明蘭嫉妒成恨。
  • 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時間:2020-11-27 14:2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 顧橫波:從妓女到一品誥命夫人的傳奇一生
    題顧橫波夫人墨蘭圖冊柳如是 泣露啼煙三兩枝,寫來真作斷腸辭。懷香老去憑誰惜,獨抱奇姿只自知。 眉樓風光,情路坎坷,終是兩難全 出色的才華和相貌引得無數風流,才子慕名而來,一字千金,只求見上她一面。面對顧橫波問他,什麼時候能娶她回家,劉芳只能再三搪塞。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後,顧橫波意識到了劉芳的軟弱。 出生於青樓的顧洪波從來不認命,但這一次這場疲憊的戀情中,她明白了一個出生高貴的名門公子是不可能娶她這風塵女子為妻的。面對這場沒有結局的愛情,顧橫波選擇長痛不如短痛,揮淚斬情絲。
  • 晚清誥命夫人到底有多美?穿官服戴朝珠,相貌冷豔美麗!
    圖為一組晚清年間的朝廷誥命夫人真實相貌老照片,眾所周知誥命夫人是古代朝廷對在朝為官的正室夫人或者母親的尊稱加封
  • 知否:誥命夫人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明蘭受封后會如此欣喜?
    我們來看知否中:誥命夫人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明蘭受封后會如此欣喜?《知否知否》近期播出的情節中,顧廷燁費盡心機為的就是能為自己的母親討回公道,最後顧家的其他人讓步,皇上也給白氏了誥命的追封。而最後顧廷燁襲爵,而盛明蘭也得了誥命。這樣的殊榮,讓盛明蘭都傻眼了,高興得謝恩的忘了。而且欣喜若狂,覺得自己的祖母還沒有得誥命,而自己都得到誥命了,真的有點欣喜若狂了。
  •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如何才能獲得這一頭銜?
    拆字講解即使說白了,誥命夫人就是官方認定的官太太證書。從《賈子》一書之中可以了解到,「誥」和「告」近義,而誥命實際上和聖旨同義。也就是說,利用聖旨的名義賜予臣子官職或者爵位的文憑證書,通俗點講,便是將自己的意識轉告為別人稱為「誥」。
  • 清朝大臣和妻妾老照片:身穿朝服的誥命夫人,氣質清雅的知縣!
    本組老照片選用了六張清朝時期上流社會人物留影,其中不但有身穿朝服的誥命夫人,亦是有著氣質清雅的清朝知縣。 這是清朝末年受朝廷封予的誥命夫人老照片,古代誥命夫人乃是有功大臣的原配正室妻子或母親獲得的嘉封。誥命夫人雖然沒有朝廷實權,但是可享用朝廷俸祿贍養及盛名威望。
  • 古代有「誥命夫人」具體是幹啥的?有什麼特殊權力嗎?
    每個人都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一個場景:當皇帝下旨封賞大臣時,還會把他的母親或妻子封為"誥命夫人"。欽差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官職最高的一位夫人。第一個應該知道的是,「誥命夫人」是個封號,不過不是官職。
  • 民間故事: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事後,他經常夢到死去的老父親向他哭訴說:「咱家的墓地,是張農家的風水寶地,他兒子將來要做宰相,咱們這無福之人消受不起。」吳員外開始也沒當回事。但是他家不吉利的事開始接二連三發生。先是吳夫人突然得了重病,緊接著自己也病了。吳員外請來一個道士查看原因。道士勸他把墳遷走,這樣才可以逢兇化吉。吳員外只得把墳遷到了別處。說也奇怪,從此以後,他們夫妻的病竟漸漸好了。
  • 百年前的老照片:帶你見識一下晚清誥命夫人,個個氣度不凡
    古代的誥命夫人通常是指經皇帝敕封的官員正室妻子,或者是其母親。而冊封的誥命夫人的等級則是根據為官者的官銜而定。誥命夫人只有朝廷冊封的頭銜,沒有實權。圖為晚清時期一位美國人拍攝的一位誥命夫人,她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但這一身打扮非常有氣勢,想她在年輕的時候也是非常有作為。
  • 清末罕見老照片:新人宛若提線木偶,小妾無視正妻,叼煙杆子嘚瑟
    從衣著服飾上來看,正妻穿的明顯要華貴一些,而且她頭上還戴著珠寶首飾,小妾的腦袋上則光禿禿的,除了頭髮啥也沒有。另外,正妻在家中地位很高,小妾不但要受其管制,還要任勞任怨,稍有不從便會挨打挨罵,幾乎沒什麼話語權。不過,若小妾能成功討得男主人歡心的話,則要另當別論了。
  • 晚清末年京津老照片:頭戴抹額的誥命夫人,威武清俊的朝廷大臣!
    這組老照片中不但有頭戴抹額的誥命夫人,亦是可以一窺晚清年間威武清俊的朝廷大臣。 這是晚清年間北京城裡一位衣著朝服的誥命夫人老照片,誥命夫人乃是古代朝廷對大臣的原配妻子所賞賜的封號與尊稱。
  • 《知否》原著:英國公夫人太彪悍,一番話罵醒張氏,打敗小鄒氏!
    沈從興愛屋及烏,寵妾滅妻沈從興其實並不愛小鄒氏,只是對鄒家深感愧疚,所以納了她為妾,小鄒氏可不像大鄒氏一樣知書達理,潑辣的很,時不時就作妖,還敢怒懟當家大娘子,大娘子就是英國公府家的張大娘子。張大娘子雖然出身高貴,而且是個又颯又厲害的女人,但由於沈從興的偏袒皇后的愧疚,這讓張大娘子十分為難,身為沈從興正妻的張氏,何其委屈,自己的丈夫深愛著前妻,偏袒這妾室,只能隱忍。小鄒氏張狂到什麼地步?
  • 【專欄作家】楊炳陽:如夫人
    她剛進廠時正值「十八芳齡」,現在也只有二十四、五,卻出人意料地嫁給了年近50歲的李廠長。二人是怎麼掛上鉤的,不知道。先是李廠長與原配夫人大戰二十四個回合,雞飛蛋打,碗破碟碎,兒吼女叫,只鬧到離婚方才拉倒!爾後是石、李二人情纏意綿,難分難捨,劇場中摟抱接吻,公園裡你跑我攆。
  • 夫人難產生下死胎後,以平妻之名嫁到貴門!
    秦雀扶她坐起,低頭不敢去看她,還是洛姝彤答道:「像是有賊人進來了,書房走水了。」秦霜月心頭一驚,臉色唰地白成了一張紙,書房是相公生前最看重的地方,多少房契地契、多少銀票圖紙,都存在書房裡。如今相公剛走,書房就遭遇大劫,若是無可挽回,日後到了九泉,她又有何臉面去見相公?洛姝彤見她神色不對,忙過來扶住了她,低聲在她耳邊說了句什麼。
  • 《知否》原著「罵醒女兒」的英國公夫人:真正彪悍的媽,都「狠」
    現任的英國公夫婦情感深厚,英國公在外邊打仗,寫家書,都會寫「一日不見,思之如狂」這類的詞句。 因為夫妻感情深厚,於是英國公夫人老蚌懷珠,歲數很大了還生下了一個孩子,張氏。 因為是老來得女,英國公夫婦對這個女兒千嬌百寵著長大,留到了十七八還挑不下婆家。
  • 辛追夫人與她的:養屍地
    她出土時全身溼潤有彈性,部分關節是可以活動,幾乎和鮮屍相似,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歷史這麼悠久的溼屍。後來考古人員為了研究辛追夫人的死因和她為什麼歷經千年屍身不腐將辛追夫人進行解剖。解剖發現辛追夫人的五臟六腑完好如初像是剛死去沒有多久的樣子。
  • 五代一少女,被丈夫拋棄淪為乞丐,改嫁三次後,成了一品夫人
    導讀:張從恩是五代到宋朝初年的一位將領,他出生於唐朝末年的一個將門之家,父親張存信是振武軍節度使。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張從恩在父親的調教下,在後晉年間就做了天平軍節度使;後漢年間被封為右衛上將軍;後周年間被封為檢校太師,封褒國公;到了宋太祖乾德年間改封為許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