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將軍的將門傳奇:一家出了6位將軍,「父子雙上將」成為佳話

2020-12-13 爾格說歷史

教育,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極為重視的事業。無論在什麼時代,教育事業永遠都是發展中的重點。如果沒有好的教育,國民素質不會越來越高;如果沒有好的教育,國家發展不會越來越好;如果沒有好的教育,人才的出現也不會越來越多。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百廢待興,一切的發展都需要仰仗高知識人才,無論是經濟制度還是科學技術,要進步、要發展,都需要聰明之人的加持。

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國家層面,更展現在家庭中。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引導,那麼一定會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局面。

開國上將陳再道的兒子陳東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陳再道作為於國家有功的人,他教育出來的兒子卻成了家庭的蛀蟲、社會的敗類,最後的下場也是非常慘痛。這便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帶給一個人的最大影響,然而同樣是作為開國將士的張震,卻教育出了一家的將軍,「父子雙上將」成為佳話。

馳騁沙場,戰功赫赫

一百年多年前,中國還是個沒有解放的、充滿戰爭的國家,當時湖南一帶發生過很多戰爭,像秋收起義、平江起義等重大歷史戰役都是在湖南地區發生的。

在這個動蕩的環境中,在這個革命浪潮的影響下,湖南地區也出現了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張震便是其中一位。

1914年,這個開國將士張震出生了,他的出生註定是不平凡的。張震的成長環境非常惡劣,經常受到地主的壓迫,這樣黑暗的生活使得張震生出了一種想要改變現狀的想法,為了能早日實現這個願望,他在十二歲的時候加入了勞動童子團,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四年過後,張震又加入了共青團,因為出色的表現,他又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正式開啟了自己四處徵戰的路。

張震成為軍人之後,參加過多次戰役,儘管身負重傷,卻依舊堅持在戰爭最前線。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張震雖然也奮鬥在抗日一線。

但他認為只是「機械式」的戰爭並不能讓當時的中國人覺醒,所以除了參加戰爭之外,張震還擔任了宣傳委員,經常在大村小村中做思想宣傳工作,給基層崛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隨著抗日戰爭愈演愈烈,張震也帶領著軍隊的士兵們開始了遊擊戰,在華東地區創下了歷史上的徵戰奇蹟,一次又一次打敗日本兵,為後來的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告一段落之後,解放戰爭緊接著打響,張震作為有經驗的「老戰士」自然不會缺席。魯南戰役、淮海戰役,可以說,如若沒有張震的存在,也許不會有最終偉大的勝利。這足以見得,張震在重大戰爭中的地位了。

1955年也是重要的一年,黨和國家對之前戰功顯赫的人進行「授軍銜」的活動,張震因為立功無數而被授予了中將的軍銜,在第二次「授軍銜」中,他又被授予了上將的稱號。

這兩次軍銜的授予也能體現出張震突出的軍事作戰能力,和甘願為國犧牲的精神。張震的一生都在做貢獻,於國是如此,於家亦是如此。

虎父無犬子,將軍門第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像張震這樣的虎將,他的兒子自然不會過差。張震在為國貢獻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如果家庭的教育跟不上,自己就算戰死沙場,國家也不會有多大進步,那麼自己的犧牲也是毫無意義的。

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張震也是花了很多精力。他對兒子們從小便是軍事化的管理,也經常會給兒子們講述共產黨的革命精神。

張震的兒子們因為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長大之後也都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尤其是張震的三子張海陽,同父親一樣成了上將。張海陽出生的時候,張震已是軍事參謀長了,這樣優越的條件並沒有讓張海陽養成驕縱、紈絝的性格,反而以「勤儉節約」和「艱苦奮鬥」作為人生信條。

對於父親的教導,張海陽也是銘記於心,從軍這幾十年以來,張海陽也擔任過不少的軍事要職,但張海陽與父親不同的是,他主要的功績都體現在政治建設上。

在2009年,張海陽也是不負眾望的被國家授予了上將的軍銜。除了三兒子張海陽,張震的其他兒子也是將軍,都是解放軍少將,甚至連女婿都是少將級別的。張震這一家人出了六個將軍,真可謂是「將門子弟」呢。

不忘初心,別樣遺產

父親的言傳身教、諄諄教誨,子女的耳濡目染、艱苦奮鬥,造就了這一家「將門子弟」。張震從小生活相當艱辛,即便是當下的家庭條件越來越優越,他也會告誡兒女要時刻牢記並履行「勤儉節約」的生活理念。

張震教育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可以打著「張震」的名號,做一些「利慾薰心」的事情,更不可以幫親朋好友走關係辦事,「吃喝玩樂」更是不允許的。

張震告訴自己的子女:中國能夠有現在的狀況,是多少人打拼和犧牲換來的。做人不能忘本,要時刻保持初心。作為黨員,更是要把國家事務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只要國家需要,就要「頂上」。

為了能讓子女更加深切的體會到紅軍的作風,他還把子女分批安排到不同的軍區體驗生活。這樣認真負責而又先進的教育方式,恐怕不教育出優秀子女也很難了。

那個時候,別個家庭的傳家寶都是封建時期流傳下來的玉器、瓷器等,張震作為開國上將,他留給子女的遺產格外別樣、特殊。

張震的「傳家寶」是那個在他身體裡留存了十年的子彈,這個子彈是在他徵戰沙場時,不幸被敵軍打中的,後來因為戰鬥頻繁、工作繁忙,這個子彈就一直沒有取出來,直至十年後,子彈才從張震的身體裡拿出。這樣的「傳家寶」比那些價值連城的珠寶更加值錢,這承載了那個時期中國人民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的精神,更代表了張震為國犧牲的品質。

結語:

中國在一百多年前經歷了一段最黑暗的時期,在那個時代,人人自危、人人自保,張震能夠挺身而出、為國貢獻,實在是令人敬佩不已。張震不僅讓自己成為了國家棟梁,還把子女一個個的都培養成了優秀之人,「父子雙上將」成為佳話,流傳至今。

雖然當下所處時代是個和平的時代,但對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是要時刻重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今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應該是培養而不是驕縱,一味地嬌慣只能讓孩子越來越懦弱。如今,像張震這樣的「將門」是越來越少了,這樣的結果也是令人唏噓。

相關焦點

  • 湖南威武:鍾姓開國將軍這麼多,還有一位開國上將!
    湖南籍的將帥非常多,包括3 位元帥、6位大將,19位上將,45位中將,129位少將。湖南是譚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譚姓13位開國將軍中有7人是湖南人比如譚政大將和譚希林中將等。那麼湖南鍾姓開國將軍有多少?
  • 開國上將中,這四位將軍同一年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三大主力軍之一,曾誕生了700多名開國將帥,而在57名開國上將中,紅四方面軍只佔據了10位,紅一方面軍則佔據了31位,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有四位將軍被調往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這四位將軍都成了開國上將,那麼這四位將軍都是誰呢
  • 江西老紅軍中有四位上將,除了陳奇涵、肖華、賴傳珠,還有誰?
    其實,江西的老紅軍中,可不止是陳奇涵、肖華、賴傳珠三位上將,還有一位來自吉安,他便是永豐縣的開國將軍郭林祥上將。郭林祥上將是郭姓十位開國將軍之一,也是郭姓最後去世的開國將軍。1955年,郭姓有8位少將,分別是:郭金林、郭寶珊、郭炳坤、郭維城、郭奇、郭成柱、郭林祥、郭卓辛。此後又有郭延林、郭廷萬;郭強、郭玉峰等四人被授予少將軍銜。加上郭化若和郭天民,郭姓開國將軍有14人。
  • 一個醫生眼中的將軍系列之八——傳奇將軍韓練成
    因此,他成為國民黨軍中大名鼎鼎的「賞穿黃馬褂」。身披「御批」光環的黃埔軍校三期生韓練成,成了備受蔣校長器重的「嫡系學生」。在此後的歲月裡,蔣介石念念不忘韓練成的「救駕」之功,屢屢提拔他。1978年,將軍已是69歲的老人了。他個子有1米78的樣子,但他腰板挺直,身骨硬朗,體態勻稱,毫無老態。金絲邊眼鏡架在鼻梁上,彰顯了他人生的睿智。著裝整潔,走路特有軍姿風範,是久而久之養成的功力。在這兩次「兩會期間」,我有幸與將軍近距離接觸。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雙擦得鋥亮的鬆緊口三節頭的黑皮鞋,總是一塵不染。
  • 1993年有幾位將軍晉升上將,他們擔任什麼職務,誰最年輕?
    此次軍銜制的恢復,取消了元帥、大將等軍銜,增添了一些上將,並對多位將軍重新進行了授銜。之後的幾年裡,我國陸續舉辦了晉升儀式。那麼,1993年共有幾位將軍晉升上將,他們擔任了什麼職務,誰最年輕?張萬年張萬年出生於1928年,山東龍口人。
  • 湖南吳姓開國將軍誰軍銜高?是嶽陽人,還是長沙人?
    湖南籍的將帥非常多,包括3 位元帥、6位大將,19位上將,45位中將,129位少將。湖南的開國將帥,主要來自嶽陽、長沙、株洲、湘潭、郴州、湘西等地,那麼湖南吳姓開國將軍,軍銜高的是嶽陽人還是長沙人?筆者研究發現,吳姓開國將軍有36人,其中湖南人有四位,分別在長沙和嶽陽兩個市區,我們知道嶽陽有57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 3 人:蘇振華、鍾期光、傅秋濤(皖南事變中成功突圍),中將12人:張震、鍾赤兵(長徵中3次截肢,用一條腿走完長徵)。
  • 此人是三國第一女將軍,丈夫是趙雲,與馬超又有很親密的關係
    在戰亂的三國同樣也有這樣一位女將軍,她與兩位五虎上將都有關係,此人就是馬騰的女兒馬雲祿。 將門出身的馬雲祿,並不喜歡那些所謂「知書達理」的禮儀,在她看來琴棋書畫還不如舞刀弄槍。馬騰起初也不願意教給女兒武功,但是架不住馬雲祿軟磨硬泡,無奈之下馬騰便開始教給女兒武功,將家傳的槍法交給了她。
  • 「將軍廟出了個梨將軍!」
    「中喜種梨種出了奇蹟,快成咱將軍廟的梨將軍了。」眼下,正值黃金梨收穫季節,在方城縣博望鎮前荒村將軍廟自然村張中喜家的梨園裡,6位村民正圍著剛採摘的兩大筐黃金梨看稀奇。聽了張中喜與張月亮的對話,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
  • 開國上將夫人去醫院看病,因衣著簡樸被稱鄉巴佬,將軍如何反擊?
    在新中國57名開國上將中,每一位將軍都有著自己的傳奇人生,他們也分別有著自己的脾氣,我們熟悉的許世友將軍,就是一個脾氣火爆的人,而在這些人中,也有脾氣小,比較老實的將軍,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在軍中,素有「老實人」稱號的唐亮將軍。
  • 將軍路沒有將軍的傳奇 留下城市的記憶
    將軍,著一身鎧甲,守一座城池,不問出處,留得身前身後名。而這「名」,便是國內城市十之八九設有將軍路的緣由。  金華的將軍路,位於江北的古城區內,東起東市北街,西接馬路裡,全長1328米,中間橫穿旌孝街、酒坊巷、勝利街、桂林街、明月街、后街。將軍路雖然不長,但是它卻承載著厚重的金華歷史。
  • 江西省的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
    江西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時期,江西有3位開國上將,38位中將,246位開國少將,江西省的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吳姓有多數開國將軍?答案是有36位,最高的是中將軍銜,江西籍成就大,四川籍長壽,湖北籍數量多!
  • 9位獨目開國將軍,4位來自湖北,3位來自江西,還有2位是哪裡人?
    首批授銜儀式上,1042名開國元勳分別被授予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及以下的軍銜,耀眼的將星中,有一群特殊的人值得我們注意,他們就是因功致殘的將軍們。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已經分別詳細介紹過13位有膽識有謀略的獨腳、獨腿以及獨臂的將領,他們的確吃過很多的苦,毛澤東曾言:「中國從古到今,有幾個獨臂、獨腿、獨腳將軍?
  • 他是黃埔軍校的悍將,隱形將軍,老蔣心腹,建國後成為一段傳奇!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他就是,傳奇將軍,韓練成,曾經搭救過蔣介石的性命,成為老蔣的心腹愛將。韓練成,出生於1909年,是為寧夏固原縣人,原來是國民黨集團的一名悍將,也是老蔣的心腹愛將之一。
  • 1996年有幾位將軍晉升上將,他們是什麼職務,誰最年輕?
    眾所周知,1988年軍銜制恢復後,我軍取消了元帥、大將等一些軍銜,並增添了一些上將,此次就有17位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在這之後,我國又多次舉行了晉升儀式。那麼,1996年共有幾位將軍晉升上將,他們當時是什麼職位?誰最年輕?
  • 開國上將夫人去醫院看病,因衣著簡樸被稱鄉巴佬,將軍不氣反笑
    新中國57位將軍中,每一位將軍都有自己的傳奇人生,也各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我們熟悉的許世友將軍,就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在這些人中,還有一個脾氣較小、比較老實的將軍,今天我們要談的這位將軍就是軍中素有「老實人」之稱的唐亮將軍。
  • 開國上將許世友的前妻晚年寫信求助,許將軍如何回復?
    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一位身經百戰且戰功赫赫的將軍曾被主席評價:「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他數十年戎馬生涯中卻經歷了三段婚姻,其中兩段是失敗的,他就是許世友。在革命戰爭年代,由於戰爭原因,許將軍的前兩段婚姻都不圓滿。第一次婚姻是許的母親包辦的,與第一任妻子僅度過三天如蜜的日子,許將軍就去打仗了,戰亂時期,許將軍杳無音信,許母以為兒子早已不在人世,便為兒媳找個人改嫁了,留下孫子和許母一起苦度時日。
  • 巴頓將軍真的是被中情局刺殺的嗎?奧吉的黃金究竟被誰拿走了?
    巴頓從小立志成為一名軍人,並且堅信自己長大會成為一個將軍。圖為巴頓少年時的照片,拍攝於1903年左右。  巴頓一家人  12月21日,巴頓將軍停止了呼吸,醫生給出的死亡原因是血栓和心肌梗塞。  蘇聯傳奇將軍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而且在二戰中,巴頓將軍不但數次不聽指揮,違抗統帥部制定的作戰方案,還公開指責他的上司艾森豪將軍。
  • 鐵馬冰河入夢來——探訪10位健在的開國將軍
    其中,元帥10位,大將10位,上將57位,中將177位,少將1360位。如今,大部分人已離開了我們,至今健在的僅有10位,他們是:楊永松、鄒衍、詹大南、黎光、楊思祿、張力雄、王扶之、文擊、陳紹昆、塗通今。這些一生戎馬倥傯的開國將軍,大都從紅軍時代開始,就在血與火的磨礪中親歷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致力於為強國強軍作出貢獻。
  • 廣西出了多少開國將軍?哪個市縣最多?你姓氏或者家鄉有將軍嗎?
    ——餘秋雨 根據小編參考的資料,廣西出來的開國將軍是十八位。具體情況如下: 上將二人(下圖):韋國清(1913—1989.東蘭人。下圖:右邊)。李天佑(1914-1970.臨桂人。左邊)。
  • 厲害了江西人:17位鍾姓開國將軍,江西12位,還有位活過100歲!
    1614位開國將軍,江西有327人,是第一大將軍省份,有興國、吉安、永新三個將軍縣。不僅僅是江西開國將軍多,而且江西籍開國將軍長壽,謙虛守正、成就大。筆者發現,除了李姓,江西也是鍾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17位鍾姓開國將軍,江西12位,還有位活過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