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貓文化:日本人為何痴迷愛貓,帶你走進神秘的日本貓世界

2020-12-26 知知日本

日本的貓文化十分有名,日本人也非常喜歡貓。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

在日本,貓與人同居於一個屋簷下,得到日本人各種細緻的呵護和照顧,各種愛貓產品、愛貓服務層出不窮,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成員。貓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漸漸地融入到日本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貓文化,成為日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探討貓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貓文化在日本的文學、語言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日本人的貓情節

所謂日本人的貓情節,就是日本人對貓的獨特的情感。雖然在世界範圍內喜歡貓的大有人在,但是像日本民族那樣將喜歡之情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還為之甚少。

而日本和貓的淵源,要從遙遠的平安時代說起。

唐貓

貓在日本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故事從公元630年到838年說起,當時日本舉全國之力,一共派遣了16次遣唐使(也有20次等其他說法)。遣唐使在名義上是朝貢使,實際上是留學生。遣唐使更是組團來唐,人數最多可達六百餘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人才,目的就是學習唐朝的一切,從典章制度到工藝技術再到文學宗教,無所不學。此外他們還從唐朝大量購買貨物,文物書籍工藝品。日本的遣唐使以防止老鼠啃咬經卷,將貓帶回了日本。

《廣辭苑》(日本最有名的辭典之一)中也有記載。

在貓傳到日本的初期,由於數量有限,而且身負保護經書免受鼠類啃食的重責,所以在奈良時期,只有皇室才有飼養貓的權利。也正因如此,當時日本民族是以崇拜和敬仰之情來對待貓的。

平安文學雙臂——清少納言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語》中也都出現了關於貓的描寫。《枕草子》中有「宮中飼養的貓,得蒙賜五位之頭銜,又賜名命婦之君」,皇上的愛貓,並封其五位以上的宮女位階,比很多人的身份還要高貴。

在日語裡面,有一句話是「神佛各奉」,說的是神社和寺院各自尊奉自己信仰的神靈。但是貓卻在不同的神社都有供奉,可以說貓在諸神之間擁有非同凡響的地位。從過去到現在,在日本的民間信仰中始終能夠看到貓咪的身影,人們將貓咪當作神靈來崇拜,在各地都能發現一些供奉貓咪的神龕。

貓的御守文化

豪德寺

豪德寺位於東京世田谷區寧靜的居民區中,如果不是因為它「新晉網紅」的身份,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豪德寺的走紅因寺內的「招福殿」裡上千隻的「招福貓」。

相傳,當年井伊直孝外出狩獵,返回的途中經過這裡,看到一隻白色貓咪朝自己招手,半懵半懂中就順著貓的指示進了廟。邁進廟門的瞬間,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這隻白貓讓自己免去了被雨淋的慘境,讓井伊大為感動,於是開始在寺內供奉招福貓。

正倉院

日本正倉院,即日本奈良東大寺內的正倉院,是用來保管寺內財寶的倉庫,建於公元八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日本正倉院收藏有服飾、家具、樂器、玩具、兵器等各式各樣的寶物,總數約達9000件之多。日本正倉院中的寶物一半以上來自中國、朝鮮等國,最遠有來自波斯的寶物。有一種說法甚至認為,「正倉院是絲綢之路的終點」。

正倉開運貓

相傳,聖武天皇十分崇尚」盛唐文明「,因此收藏了許多精美的唐物,還將遣唐使從大唐帶回的貓養在身邊,他駕崩後,光明皇后把他這些生前所愛的御用之物獻入東大寺,藏於正倉院的北倉。為了避免睹物思人,也為了更好守護聖武天皇的所愛之物,光明皇后甚至將陪伴聖武天王身邊的貓寄養在了正倉院。當時的住持,對它非常的疼愛,視同骨肉一般。並取名「福」。

多年後,住持得了一場大病,預感自己時日無多,唯獨放不下寺廟中的「福」,夜晚,住持拖著帶病的身體開始祈禱,希望「福」能再次找到真心疼愛它的主人。禱告的語句都被「福」聽到,第二天住持的病開始好轉,逐漸康復。

後續這隻貓在民間故事裡被演化成了具有神化能力的正倉開運貓,主要招運,守運,開運,轉運等神話能力。

這一現象經年累月,潛移默化地成為日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關於貓轉運以及正倉開運的傳說只是流傳在大眾中的一種文學形式,但是人們依然藉助這種形式以貓為主人公虛構著理想的模式,表現了日本民族喜歡藉助貓來表達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理想與追求。

現代貓

直到明治時期,飼養貓才開始普及和盛行,據當時的統計僅僅東京市內養貓就有25568隻。從此,日本人的生活就開始與貓息息相關,也在日常生活中創造了大量與貓相關的語言。

到了近現代,日本人對貓的喜愛之情表露又體現在了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動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隻叫做「ドラえもん」的來自未來世界的、具有超能力的,能夠幫助小朋友實現願望的胖貓。

在動漫之外,又有諸如招財貓、Hello Kitty等貓的形象。特別到了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的今天,「貓吃茶店」也開始在日本的各個城市盛行。這種咖啡店與普通咖啡店的唯一區別就是裡面飼養著各種各樣的貓,人們在品嘗咖啡的同時,可以撫摸身邊的小貓,在安靜平和的環境中讓身心有所放鬆。

如今,貓早已成為日本人家庭中的一員,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推算,日本有將近800萬隻的貓。除野貓以外,貓都受到很高的待遇:有專門給貓用的醫院,浴室,旅館;不管它是否胖瘦,都生活的很幸福;貓死後,更是有葬禮舉行,還有墳墓。此外,美貓大賽大約一個月一次舉行。

日本文學作品和社會生活中所出現過的貓文化

日本民俗中,貓是與神靈相通的動物。貓安靜的性格,讓日本人特別疼惜。日本人與貓一樣,很討厭熱鬧的環境,討厭其他的人揣測自己的想法。他們喜歡貓的理由是,自己像貓一樣優雅安靜。這類似性的影響,是想通過貓的形象來表達日本人自己的感情。

有關貓的作品本來就相當豐富,而最近日本掀起的瘋狂「愛貓熱」,儘管已經時過多年,但迄今依然沒有「退熱」的徵兆。

日本的愛貓熱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呢?

上面的圖表是國立和公立圖書館等收藏的有關貓類書籍的件數,按照出版年度統計製成。日本的圖書館幾乎蒐集了迄今所有在國內出版的這類書籍,也就是說,透過這份圖表可以得知貓類書籍出版量的變遷。當然,貓主題的作品不光指書籍,這裡僅以書籍作為它們的代表。

這份圖表顯示,貓類書籍出版量從上世紀90年代起至今,一直呈增加趨勢,特別是從2011年左右開始一直到現在,升幅尤為明顯。

另一方面,狗類書籍出版量長期以來勝過貓類書籍,但卻在2005年達到巔峰後開始下降,並在2008年被貓類書籍趕超。目前,在出版量上,較之狗類書籍,貓類書籍保持著遙遙領先的狀態.

近十年來出版的圖書中,「佛教」共計約3800件,「棒球」約3400件,「足球」約2100件,「酒」約3800件。而「貓」,則遠遠高於其他,約為5400件。

由此看來,比起宗教、運動或者酒類,日本人似乎對貓更感興趣。

愛貓熱的原因

掀起這波愛貓熱的原因之一,是日本不斷變化的社會狀況。對日本人而言,貓已經成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令人親近的存在。

日本面臨著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小家庭越來越普遍,隨著家庭人數的減少,貓不單單被當做寵物,還被賦予了家庭成員的地位,愈發得到重視。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統計顯示,日本的孩童人數(15歲未滿)連續36年持續減少,今年4月總計為1571萬人,這與1954年的高峰期(2988萬人)相比,幾乎減少了一半。

另一方面,2011年以後,貓的飼養數量一直徘徊在1000萬隻左右(或者微增)的水平上。有關貓的飼養數,沒有象人口統計那樣的按時間序列長期收集的數據,故無法斷言,但似乎可以確定的是,「孩童人數」與「貓的飼養數」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如果不加掩飾地來說的話,就是「人口減少了,貓卻不太減少,因而貓在人類社會裡的存在感提升了」。

與貓相關的慣用語

「貓に鰹節」:貓のそばに好物である鰹節を置くこと。安心できないことのたとえ。

「虎口送肉/讓賊看家」:在的貓旁邊放置它愛吃的東西,如幹制鰹魚。比喻不能安心。

「貓に小判」:価値のわからない者に高価なものを與えても無駄であることのたとえ。

「對牛彈琴」:給不懂價值的人昂貴的東西,比喻浪費,說話不看對象。

「貓の首に鈴を付ける」:鼠が貓の首に鈴をつけるのは至難のわざであること。できない相談のたとえ。

「貓頸系鈴」:給貓的戴上鈴鐺,就很難捉到老鼠。比喻做不到。

「貓の子一匹いない」:全く人影のないことのたとえ。

「空無人影」:比喻一個人也沒有。

「貓の子を貰うよう」:縁組などが手軽無造作に行われるさま。

「草草成親」:比喻做事不經過深思熟慮。

「貓の手も借りたい」:きわめて忙しいさまのたとえ。

「人手不足/忙的不可開交」:比喻非常忙碌。

「貓も杓子も」:偉い人もつまらない人間も、例外無くすべて新。

「不管是誰」:比喻偉大的人與無聊人都一樣,沒有創新。

貓:這是朕的天下!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什麼這麼愛貓?貓娘、招財貓等,日本特有的貓咪文化!
    當時為了引進佛教經書,但是又怕經書被老鼠咬壞,所以就乾脆把貓一起也引進來了。一開始你只有在日本的宮廷裡面,才能見到有人養貓。唐貓時代的宇多天皇,江湖人稱貓痴天皇,在寬平御記中引經據典、文採飛揚的把自己養的一隻黑貓誇上了天。其他毛色皆為淺黑,獨此貓色黑如墨;走路不聞其聲,恰似雲上黑龍;夜間捕鼠之兇猛,更勝他貓!
  • 日本的貓文化,島國人民愛貓,竟有如此有趣的傳統
    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甚至很多隻網紅貓也來自日本。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關於日本的貓文化還有什麼有趣的事實呢?快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日本對貓的喜愛可以說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烈,而且他們也有這種文化很久了。
  • 日本與貓的愛恨關係:貓在日本的民間傳說中已經遊蕩了幾個世紀
    日本喜歡貓。快速瀏覽一下與日本流行文化相關的任何東西,你就會發現這一點,從Hello Kitty(凱蒂貓)到招財貓,貓在日本無處不在。日本人是貓的追隨者。雖然很容易看出它們很受歡迎,但日本也很害怕貓。然而,貓似乎有些獨特,也許這是因為它們不是日本本土的。雖然日本與狐狸和塔努基人一起進化,但貓擁有來自未知世界的光環。再加上貓天生的神秘天性,它們有伸展到看似不自然的比例的能力,它們行走時悄無聲息,以及它們發光的眼睛在晚上改變形狀,這真是一隻神奇動物。
  • 日本貓日 | 帶著你的貓,向世界出發
    今天是日本愛貓日的第31個年頭全日本都自主給貓主子過節 比如說鋪天蓋地節日海報比如說每一隻走上路上的貓都變得格外花枝招展再比如說,雖然日本貓日只有一天但可以討主子歡心的可不只是今天可以做的事帶著主子打卡貓世界裡的網紅地也是不錯的獻媚方法!
  • 最愛貓的地球人應該是日本人吧?
    日本人愛貓是全世界都出了名的,貓在日本所受到的禮遇真不是一般動物能比的。 為什麼現代日本人依然如此愛貓?除了傳統文化的原因,也是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內心需要得到釋放和慰藉。
  • 日本人究竟有多愛貓?
    原來,貓在日本人眼裡是高貴,神性、權勢的象徵,可以為家人帶來財富和姻緣。日本對於貓的喜愛,不光體現在這些真實存在的貓之中,還體現在平常的文化中,例如,只要在日本的文學作品中凡涉及到貓的,不論書籍還是雜誌銷量都很可觀,我們眾所周知的就是當代作家村上春樹,都在職業生涯中出過成功的「貓書」。
  •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貓?
    自古以來,貓咪一直都是日本藝術家,文學家的靈感繆斯,日本的藝術作品中從來都不缺少貓咪的形象。大作家夏目漱石筆下的《我是貓(吾輩は貓である)》,以貓的視角寫人類的故事,語言詼諧幽默,深受日本人喜愛。《廣辭苑》中的貓貴族膝上的愛寵,他們享有的特權比人都大。
  • 從日本貓文化扒一扒神秘的貓妖
    提到貓很多人馬上便會想到一種毛茸茸的小可愛形象,然而不為人知的人,貓最開始卻是代表著邪惡,尤其更代表著黑暗巫師這一群體。不過由於後來許多文化漸漸把貓當成一種「神獸」來膜拜,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貓形象往往都是正面的,而其中日本就是如今為數不多仍保留著貓崇拜的一個國家。
  • 日本「貓文化」盛行,以《貓的報恩》為例解讀宮崎駿要傳遞的自我
    在日本,貓的存在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這種現象在長期的歷史沉澱下,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部分,從上個世紀文壇巨匠夏目漱石的長篇小說《我是貓》,到本世紀流行的動漫作品《夏目友人帳》等,都折射出日本人對貓的獨特情感,其實大部分日本人性格孤僻,不喜歡熱鬧喧囂的環境,也不喜歡和人推心置腹,所以他們才會喜歡貓,想要成為貓那樣優雅而安靜的存在。
  • 《神話之城》:神秘的貓文化,為什麼神明愛吸貓?
    因為貓具有柔軟、安靜、高冷和複雜多變的性格特質,所以常常把它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形容女性時,會說「貓一樣的女人」。而在世界各大神話體系中,貓不僅僅是女神們的心頭好,有時候甚至是女神的化身。在日本,有個貓島,吸引了眾多貓奴們的目光。其實,世界上貓咪最多的景區,不是在貓島,應該在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
  • 日本文學史上的貓
    而人呢,也因為無法完全俘獲貓而愈發地想要佔有它、愛它,愛貓酷愛自由的個性,也愛它遺世獨立的品性。於是,在貓身上那冷酷又自信、危險又神秘的野性之處,眾生顛倒,藝術萌動。就文學創作而言,似乎日本作家寫貓寫得最多、最深情、最深刻,也最讓人難以理解。因為貓,他們以及由他們創造的日本文學都被重新定義了。以夏目漱石為例,是漱石成就了那隻貓,還是那隻貓成就了漱石的文學之路?誰能說得清呢?
  • 從「貓之日」到貓站長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喵星人?
    在日本,有凱蒂貓、機器貓、「貓之日」、貓島,甚至還有貓咪咖啡館和貓站長……讓人不禁想問,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喵星人?日本把2月22日定為「貓之日」。展出作品均為用貓咪置換了人像的世界名畫。展覽將持續到3月1日。【在日本邂逅喵星人】
  • 如何看待日本貓文化起源於中國?
    日本御守在全世界都受到歡迎,其中最特別的當屬運氣祈願系御守——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御守,以貓的御守文化為代表,與日本的貓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而日本的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與中國息息相關。這故事還得從唐朝說起,當時的遣唐使來到唐朝以後,被唐朝的文化氛圍和繁榮景象所震驚,隨後帶回了大量的典籍、貨物、工藝品等,大唐的鑑真大師也帶著佛經與日本遣唐使一起回到日本傳經頌道,弘揚佛法。為了防止經書和藏品被老鼠侵蝕,在上船時特意帶上了黑貓。
  • 新冠疫情衝擊 日本貓咖啡店生意難,「貓店員」待業
    日本人氣網紅貓咖啡館的「服務員」們紛紛因疫情下崗在家。圖據《丹波新聞》眾所周知,日本國內有一種獨特的貓文化,人們對貓的寵愛可謂到了痴迷的程度。在日本,有些地方的車站出現了「貓站長」,有的城市甚至出現了「貓市長」。
  • 《作家與他們的貓》解析「愛貓定律」
    這聽上去很孤獨,但一個文人並不一定要孤立於世,「對於長時間執筆,安靜的貓咪是理想的陪伴,它們偶爾也會在作家需要的時候,邊發出呼嚕聲邊溫柔地輕哄他們,把他們帶回現實世界。」艾莉森如此分析。這種對貓系動物的內在迷戀在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群中最為強烈,例如那些文人們,他們和貓一樣有著典型的沉思與孤僻氣質。」艾莉森如此分析為何作家和貓能夠互相吸引。如果這麼分析不免有些主觀個性上的武斷,那麼科學研究也可以解釋一番。信息顯示,作家患有情感障礙及抑鬱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0—20倍,「狂躁抑鬱症患者與有創作天賦的人有著共通的認知方式。」
  • 在日本佔優勢的到底是貓派還是狗派|日本視角
    在日本,「派」的大意和陣營類似,如果你是一個貓派的話,那麼說明你尤其喜歡貓咪,但是對於狗或者其他的寵物就沒那麼喜歡了。
  • 日本貓島 | 吸貓一時爽,一直吸貓一直爽
    >這次小攜給你推薦的這幾個貓島各有姿色讓你在日本吸貓吸到爽!行程推薦:日本東北部(福島,宮城,巖手,秋田,青森,山形)+田代島日本被視為世界上紅葉最美的國家之一,秋季的日本去東北部城市看楓葉最棒了大阪的美食和購物、京都的千年古建築,奈良的一群群小鹿,讓關西已經成為是無數日本文化愛好者的推崇之地,也是日本旅行的熱門地,旅行結束的時候記得去衝島擼貓哦。
  • ...7000萬人蹲守雲吸貓,網友:任何人都不能統治世界,但貓可以!
    由此可見,在古埃及人的心中,貓的地位是非常尊貴的。日本人民也愛吸貓。不過,日本本來沒有貓。日本的貓是唐朝僧人帶入日本的,因此也稱之為「唐貓」。日本人愛吸貓到什麼程度?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就有很多記載。在日本文化中,貓能招財,至今日本很多店家,都會在門口上放一隻招財貓。歌川國芳《養貓五十三圖》,木版畫,1850年比起日本,中國與貓之間的淵源更是深遠,大約公元四世紀開始,中國人就開始養貓了,是最早養貓的國家之一。
  • 疫情期間如何把貓從日本帶回國
    原創 貓咪李察德 把話筒遞給貓我叫李察德,是一個貓咪記者這篇文章示範了如何把貓從日本帶回國小馨於11月24日把自己與貓小瓜從東京運到了大連,順利入住隔離酒店,在此她分享了自己從找機票到回國的經歷:步驟1:首先需要確認帶貓進入國家需要的文件。
  • 日本火車上的貓咖——全球首列「貓咪列車」,30隻貓陪伴你的旅程
    大家好,我是貓古力。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盛行「貓文化」的國家。日本國民對於貓咪的喜愛,通過動漫角色、貓咪周邊吉祥物、貓咪景點等等文化現象都有所體現。今天要介紹的,是在日本貓咪文化中又添了絕妙一筆的「貓咪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