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手札:大馬人吃飯,就是這麼任性

2021-02-27 馬來之友

到大馬之前,我的日常飲食,主要是由中餐和法餐組成的。我一直覺得中、法兩國人民就夠好吃的了。可來到大馬後才發現,大馬人在吃這上面,並不比這兩國人遜色。

法國人吃飯除了注重內容外。還會非常注重餐具的使用。上菜後,要考慮使用什麼餐具,是從擺放在最外面的餐具開始,還是從擺放在最裡面的餐具開始?該往哪個杯子裡面倒水,而不是倒酒?該用來盛白葡萄酒的杯子,就不能倒上紅酒。喝香檳的杯子,用來喝水,會讓法國人覺得很沒有「文化」的。

另外,用什麼酒配什麼樣的肉才不會亂味?吃哪種海鮮喝哪種酒才會相得益彰……這些都構成了法式大餐的要素。在吃飯過程中,每吃完一道菜就要換一次盤子、杯子和刀叉。感覺上,吃法式大餐,就是不斷地換盤子和餐具

而中國地大物博,餐飲文化歷史悠久!不管是粵菜、湘菜、川菜,還是魯菜、閩菜、淮揚菜、浙菜和徽菜,咱們一雙筷子打遍天下。現代的中國餐具雖然簡單,可飲食內容卻是相當的豐富。口味多變上就不用說了在中國飲食文化上,隨便拉出一個菜系,隨便拿出一道菜,都可以掰扯半天飲食和歷史文化,足以叫外族人目瞪口呆、眼花繚亂的了!

那麼,相對於中、法兩國人民,大馬人好吃又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主要表現在用餐數量上和任性上。大馬人完全沒有什麼飯點觀念。一日三餐對他們來說實在無法滿足需求。大馬人一天要吃6、7餐,而且沒有飯點限制,也沒有早餐、午餐和晚餐之區分!總之,想起來就吃。高興了就吃。隨時隨地就吃。

因此,大馬肥胖人群不少。有資料表明,大馬是東南亞最多肥胖人群的國家!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大馬人是多麼喜歡美食!有趣的是,有一回,當地報紙上登出一則新聞,標題是:國人一天6餐,病痛的根源。然後大馬的網民朋友馬上調侃道:一天吃6餐,的確不好,從此以後我們一天吃7餐吧!這雖是調侃,可大馬人對吃飯的任性與執著,可見一斑!

我寫這些文字時。恰巧和一位朋友在微信上閒聊幾句。是關於餐飲文化的問題。我這位朋友是環保達人。他和我說西方的刀叉比咱們中國的木質筷子環保,更節約能源,應該推廣,我覺得他言之有理。的確,如果我們都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每年可以少砍很多樹木。

據有關資料顯示,3000雙一次性筷子等於一棵20年的大樹。中國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平方米.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所以,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請大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愛護我們的環境,人人有責!

不過對此,大馬印度人好像有話說——你們out了!我們才真是「環保——我們既不用刀叉,也不用筷子。我們直接用手抓飯吃。既不用砍樹木,又不產生垃圾。不破壞環境,不給地球造成壓力!此話不謬,大馬街頭有很多印度餐廳,在那裡,人們都是從容地點一份飯,等飯菜放在芭蕉葉裡端上來後,大大方方地直接上手一抓,往嘴裡一送就完事了!哪裡象法國人那樣有那麼多繁文縟節。印度人吃完飯,芭蕉葉一丟,再洗個手——完了!多麼簡單與「環保」啊!

這就是大馬的有趣之處!大馬是個多民族國家。主要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以及少數歐洲後裔組成。這樣一個文化背景,註定了大馬飲食文化的多元性。

記得有一次,我在大馬裝修房子。裝修工人一來我就樂了。真的很有代表性——幾個工人分別是馬來人、印度人和華人。華人是工頭。有趣的是,他們三個人坐在一起吃午餐:他們吃的都是大馬特產"nasi lemak"(椰漿飯)。這沒什麼奇特的,奇特的是他們三個人,一個用手抓著吃一個人用調羹吃,一個人則用筷子吃。


我當時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大馬多民族多元文化的體現嗎?這不就是大馬人一直推崇的「1馬精神」嗎?因此,每次當我看到大馬的各族政客為各自的政見辯個你死我活,爭論不休時,我就很想請他們去和大馬各族人民坐在一起,好好吃個飯。那時他們便會深刻理解「one malaysia( 「一馬」)精神的。


大馬這個國家不大,可政治環境卻夠讓人眼花繚亂的。巫統、國陣、民聯、在野黨、印度國大黨、公正黨.政黨多,且言論自由,所以,諸黨經常公開打筆戰爭吵不休。這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家.各族人民,各自為政,並不象他們對外宣傳的那樣團結一致。在政治上相互間也沒有真正相融與相容。

「1 Malaysia"依然是個理想。要實現這個理想,大馬各族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拋開自己狹隘的民族主義。真正做到彼此尊重、相容與相融。這點上,大馬政客們做得遠不如大馬民眾做得好!一頓簡單的午餐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所以說,吃飯這事,還真是「天大的事。「 有時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還關乎很多文化與政治意義。這點上,我們中華民族,是箇中高手!我在這裡就不累述了!政治這種無趣之事,就讓各國政客去傷腦筋吧。我們還是繼續關注吃的。那才是天大的事兒呢——

說了半天,大家估計都急:大馬人到底吃什麼啊?我們把這些」飯事「掰扯開了,接下來就可以開吃了——

大馬人吃什麼呢?海南雞飯和咖喱椰漿飯都是深受大馬人喜愛的食品。特別是咖喱飯。一份咖喱飯,大馬人可以從早餐吃到宵夜。一天6、7餐都可以吃咖喱飯。大馬人不但沒有飯點觀念。他們也沒有餐飲分類觀念——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什麼,就什麼時候吃什麼。想用筷子吃就用筷子吃,想用刀叉就用刀叉,用手抓著飯,直接往嘴裡送,大馬人也沒意見!由此可見,在吃這點上,大馬人,比中、法兩國人民更為任性。咖喱飯餐廳遍布馬來西亞,而且大多數都是24小時營業的有些餐廳,時時刻刻都坐滿了人。

這種」任性「導致大馬餐飲業非常發達。吉隆坡人口大約200萬!可是大大小小餐廳,少說也有幾萬家!比較有趣的是,大馬人還會把餐廳和咖啡廳搬入超市內!以滿足沒有飯點觀念的大馬人需求——大馬人購物時,買著買著就餓了,於是在超市內,直接坐下來吃一餐再繼續購物好了!

超市裡的餐廳,服務也非常有特色,會在顧客點餐之後,直接在超市裡取材,當場過秤,把新鮮食材展示給顧客過目後,廚師就在開放式的吧檯廚房裡。當著顧客面直接烹飪。大馬的超市還有個特點,會直接在裡面種上水耕蔬菜。看中哪顆,直接拔出來去買單吧。絕對新鮮。有時還會把整棵的西紅柿搬進超市內,喜歡的,直接摘下去結帳。我覺得這是個值得中國超市借鑑的好方法!

酒足飯飽後,大馬人繼續接著購物。瘋狂採購之後,好像該吃下一餐了於是,大馬人把購物車往旁邊一放,坐下來,再吃一餐吧——飯點是什麼?大馬人就不懂那個!大馬人也不管那個!印度炒麵、椰漿飯、娘惹糕、馬來辣沙拉、必令糕、餛飩麵、馬來粽,中餐,馬來餐,印度餐,法式大餐,義大利美食,西班牙美食吉隆坡應有盡有。大馬人來者不拒!

馬來粽也稱為椰蓉米粉蛋糕,其製作方法和形狀類似我們的粽子。這裡一種是用棕櫚葉包裹的,一種是用椰葉包裹的,味道都很鮮美

椰漿飯(Nasi lemak)

椰漿飯是指匯合著椰奶的米飯,其他材料還包括雞蛋、花生、蔬菜、咖喱羊肉/雞肉/牛肉和海鮮。大馬人一天6餐裡,餐餐都可以吃椰漿飯

這改良版的法式蝸牛做得完全就不對味。與正宗的法式蝸牛南轅北轍。可卻好吃得一塌糊塗

因為是大英國協國家。大馬的西餐廳很多,西餐做得也非常地道。

超市內的餐廳。這裡的生蠔非常贊。且都是從世界各地運到大馬的。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逛累了。停下來,買上一打。擠上檸檬汁,再輕輕一吸:幸福的味道

還嫌不過癮,就打包一打回去吧——解決第5、6餐純手工製作的法式麵包是剛剛出爐的。甚至還燙手著,按捺不住要咬一口?沒問題,人性化的超市早就替大馬人想好了——旁邊就有一次性刀叉、餐紙和桌椅,請坐下來吃完再繼續吧!還有什麼事比得上吃更重要的?!

大馬是個多民族國家。大馬的多元文化也體現在餐飲上。首先各族人民保留了自己飲食的獨特口味。同時,又因為大馬人在飲食上比較「任性所以,就產生了很多「四不像」的」混血」菜。最為典型的,就是大馬的「娘惹餐」了!

娘惹是馬來西亞馬六甲獨有的文化,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男性稱為巴巴,女性稱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黨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他們的服飾看起來很象中國裝,但又有其特色娘惹菜就跟中國菜大相逕庭了, 風味獨特。

娘惹菜是馬來西亞的傳統美食之一,口味以甜、酸、辣為主。雖然口味較重,但是少味精,純靠香料的原味,十分到味,能煮出非常惹味且充滿著熱帶風情口味的佳餚。娘惹美食的醬料都由十種以上的香料調配而成,以南洋風味香料大量揉合,姜、紅辣椒、芥末、山佬葉等磨碎的植物根葉、酸甜果食等天然香料,不但健康更是滋味十足。

結合華人與馬來人烹飪精髓的娘惹菜,原來在不同地方其風味也各異。如馬六甲的較甜而椰漿味較濃;檳城的則偏辣。但無論是那種口味,娘惹菜都深受大眾歡迎。娘惹糕的吸引人之處是:各種糕點的外形鮮豔,層次分明,而且都是採用香草或花瓣等天然色素上色,非常獨特醒目。

娘惹糕種類繁多,有糕明加,九層糕,木薯糕,發糕,菜頭糕,青米糕,粉糕,香草糕,娘惹薄餅等

除此之外,大馬人還非常任性地將馬來風味、中國風味和印度風味燈這幾種風味匯合到一起,變成了大馬獨特風味的美食!

大馬人吃飯,就是這麼任性。

中國人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幫手!投稿或合作請加微信號:wwl1860 諮詢熱線:4008006765

相關焦點

  • 【南洋手札】我所認識的馬來人(二)
    在大馬、新加坡和印尼都廣為人知。是馬來亞群島一帶的民歌。雖沒有官方記載,但此歌相信是由安汶人創作的。這是一首很有感染力和版權很有爭議的民歌。印尼和大馬曾因此歌的版權問題公開大吵架。因為此歌比較煽情,2007年,馬來西亞政府旅遊局播放「拉莎莎揚埃」廣告片,用此歌宣傳馬來西亞的旅遊業。
  • 日本女生瘋搶斷貨的「大馬飲料」,馬來西亞人早都開發出新花樣
    這個隱藏功能居然到現在才被人所發現!其實,馬來西亞人早就「開發」出了各種新花樣~  Milo  大馬國民飲料首席,在各大商場和便利店還可以見到它的family。Milo意為美祿,是一種濃鬱的巧克力麥芽飲料。美祿雪糕、美祿巧克力棒、美祿罐裝飲料......  商販經常將它與煉乳混合,再鋪上一大勺 Milo 粉,美味翻倍。
  • 就是這麼任性
    我捂住嘴巴開始咳嗽,歇了一會跟他說:「你老爸就是這麼任性,沒人看也要寫。」 兒子瞪大了眼看我:「爸爸你也知道任性?」 (二) 《咬文嚼字》發布的2015年十大流行語中,「任性」排在第七位。說明這個詞在當下被用濫了,以至於連大叔這樣不看新聞不追連續劇甚至跑男也不知道是什麼的人都知道「任性」了。 可是我說的「任性」不是那個「任性」。 《東觀漢記·馬融傳》裡面說這位大儒「涿郡盧植、北海鄭元,皆其徒也。善鼓瑟,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
  • 浮光掠影南洋美食 | 茨廠街尋味
    食物是很任性的東西,為了讓它好吃,我們會花很多的時間去琢磨它。和大馬的清淡飲食相逢也算有緣,再早一些,也許會被年輕的自己批判得一無是處。
  • 南洋咖啡:南洋海南人的血淚汗
    我說,就是這個文盲,離鄉別井,天沒亮就起來,做到很晚才能睡,一杯一杯那樣衝,一毛一毛那樣收,才能養活你們三兄弟供書教學甚至出國留學到大學畢業,改變了命運,憑什麼看不起?學了沒用另說,家族傳承必須懂啊。老爸沒吭聲,默默地炒了一遍示範給我看。明天我準備和女兒自己做一遍。南洋咖啡店,是指華人尤其海南人在新馬等地開設的海南咖啡+簡單便餐的店。到香港沒去過茶餐廳,不算到過香港。
  • 舌尖上的大馬 十大美食
    芽菜雞聽上去讓人誤以為是一道菜,但其獨到之處就是將雞和芽菜分盤上桌,再配上一碗清爽香滑的沙河粉。當地的芽菜白淨肥美,至少比普通芽菜粗一倍。夾一筷子芽菜入口,爽脆鮮甜。沙爹(Satay)則是全國人民喜愛的美味佳餚,系用切成塊並滷上香料的羊肉、牛肉、雞肉,用細竹籤串起,拿到炭火上烘烤而成,蘸上香甜的花生醬和肉汁就是完美配搭。4. 馬六甲 – 娘惹菜、雞粒飯
  • 茶葉,有本事,就是這麼任性!
    讓皇上又愛又恨,就是任性!唐宋時期茶文化繁榮,特別是宋代的鬥茶之風尤甚,藉此之勢,龍鳳團茶風生水起。可明太祖朱元璋卻憤怒極了,下詔廢團茶,改貢葉茶(散茶)。原因在於「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採芽茶以進」。
  • 冰雪奇緣2:安娜的手札記錄艾莎昔日生活,女王日程很繁瑣
    安娜可是一位貼心的妹妹,和我們小時候一樣,喜歡寫手札。在相關周邊中,就有一個很有特點的日記本,上面以安娜的視角記錄了艾莎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個女王,日程表肯定是大家都關注的事情,從上面來看艾莎每天早上從6點起床就要開始為新的一天做準備了。不僅要打理好自己還要在7點15的時候叫安娜起床。
  • 大馬中華書展吉祥物揭曉 「毛毛」脫穎而出(圖)
    大馬中華書展吉祥物揭曉 「毛毛」脫穎而出(圖) >   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導,馬來西亞第14屆書香世界中華書展首創吉祥物設計比賽成績揭曉,經過評審團評審後,「毛毛」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杪書香的吉祥物。
  • 大馬不可錯過的「清朝」豪宅學問大!
    答:在大馬土生土長的華人我們稱之為「峇峇娘惹」。從15世紀開始,早期華南移民帶著中國文化前往大馬,他們在這個國家定居生根並與當地人通婚,逐漸形成一種和大馬本土文明兼容的「土生華人文化」。峇峇娘惹是一個馬來語的音譯介詞,土生華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則為娘惹。
  • 爆棚的節奏就是這麼的任性
    全場免費美甲就是這麼的任性 修磨打理塗上斑斕色彩,心情也會變得像夏天一樣火熱。現場免費美甲!做活動就是這麼的任性活動就是這樣任性,其他項目消費三折哦!(⊙o⊙)…三折哦!呃小編給數學不好的算算……比如您消費了300塊X0.3=90元 消費100元X0.3=30元( ⊙ o ⊙ )啊!
  • 南洋咖啡:我們打工人的咖啡因加油站!
    而南洋咖啡出於它特殊的歷史任務——為了給南洋的「打工人」提神,咖啡因含量必須得高。所以南洋咖啡大多使用印尼的羅布斯塔豆作為主要原料,而意式咖啡使用的多為風味豐富、咖啡因含量較低的阿拉比卡豆。並且咖啡粉質比起手衝更細,和水接觸的時間更長,咖啡因的含量應該是世界咖啡飲料中數一數二的了,苦度自然也水漲船高(一天兩杯美式完全沒問題的我,當年在新加坡,一杯南洋咖啡下去就竄稀了)。黑得像醬油了 | flickr Huang Sheng Wei南洋咖啡這麼苦,南洋人們難道不怕苦嗎?沒關係,把糖和煉乳往咖啡裡加!
  • 南洋咖啡:我們打工人的咖啡因加油站
    製作南洋咖啡 | thewonglist.blogspot.com相比意式咖啡,南洋咖啡具體有哪裡不同呢?簡單總結一下就是:糙、苦、自由奔放。烘焙意式咖啡豆用的機器 | wikipedia而南洋咖啡出於它特殊的歷史任務——為了給南洋的「打工人」提神,咖啡因含量必須得高。
  • 素顏 就是這麼任性
    最近小編一次又一次地發現,天生麗質的妹子們就是這麼任性!不化妝,天天素麵朝天依然十分美麗!在《奔跑吧兄弟》中,angelababy的素顏是被網友們關注的亮點之一;不論是落水後還是睡眼惺忪,素顏的baby女神範依舊,肌膚白皙無暇。
  • 大馬人最愛吃的十大早餐
    而馬來西亞貴為美食天堂,早餐的花樣自然包羅萬有,想要一整個月每天吃得不重複也無不可,只是大馬人「最愛」的早餐選擇,又有哪些呢?1.椰漿飯Nasi Lemak這就是實至名歸的武林至尊啊!只要是生在這片土地上,要說你從來沒有把Nasi Lemak當作早餐,打死我也不信!
  • 羅賓森新晉異國餐廳,外籍主廚特調正宗南洋風味!
    原文標題:福利 | 羅賓森新晉異國餐廳,外籍主廚特調正宗南洋風味!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廈門鏡子小姐,ID:xiamen7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 不用出國,就能吃正宗南洋風味 /走進位於羅賓森的嗼嗼喳喳心南洋
  • 大B神脫口秀: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最近網上到處都是「有錢,任性!」的段子,不過有人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嗎?舉手我看一下。  劉先生,請把你的電話給我,我願意讓你再任性一回。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錢,任性」的人有太多太多……  比如阿里巴巴的BOSS馬雲,在成為中國首富後對記者說:「錢多了,怎麼花出去是個負擔」。
  • 大牌,就是這麼任性!
    大牌,就是這麼任性!
  • 若愫新年禮《節氣廚房:十二個月的蔬食手札》
    在過去的一年中,若愫將24節氣推薦的24道美食,從網絡文圖升級製作成『蔬食手札』,隨時隨地陪伴著,熱愛生活的你們。若愫籌備《節氣廚房:十二個月的蔬食手札》,用掉了大半年的時間。有了這個想法後開始著手準備,經過半年的時間,這本節氣手札終於可以和大家見面了,在此衷心地感謝這半年來與我一起努力的各位老師,沒有你們的大力支持,就沒有這本節氣手札的呈現,感恩大家。』
  • 他們花巨資整容,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有錢嘛,無非就是吃喝玩樂,還能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