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
您說到的這種情況挺常見的,常常會有人來問,蹲著時間長了突然長起來,感覺到頭暈、眼花、黑蒙等現象是什麼原因?要不要用什麼藥?其實這是因為腦部的血液供應隨著體位的改變,突然減少引起的。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正常血液循環以及這種體位改變的時候的血液循環有什麼差別。
1、正常血液循環
正常的血液循環,依靠心臟的收縮、舒張產生推動力,將血液推向動脈,供組織器官使用,最後從靜脈回收回來。在這個密閉的循環系統中,要求心臟有一定的收縮力,血管有一定的緊張度,還要有一定的血容量,這三個要素都通過神經體液調節。正常情況下,無論是坐著、躺著、蹲著,任意改變體位,人體的神經體液調節都能夠迅速地適應新的位置,維持全身血液供應。
2、蹲著突然站起經歷了什麼變化
(1)下蹲的時候:人體下蹲的時候,膝關節、髖關節彎曲,人體通向下肢的動脈,股動脈在髖關節前方,膕動脈在膝關節後方,下蹲之後,這兩個動脈就被壓迫了,流向下肢的血流就減少了,生活中也能夠體會得到,蹲的時間久了,有時感覺下肢、麻木發涼,就是這個道理。這時候神經體液調節就發揮作用了,調節心臟收縮力、收縮頻率、血管血管舒張程度等,來適應這個狀態。
(2)突然起立:突然站起的時候,跟蹲下這個過程相反,下肢動脈開放回正常,人體重心也由低到高,蹲著的時候我們大概1米左右高度,站起之後1.7米左右,仍然是神經體液調節,讓我們迅速的調整心率、心臟收縮力、血管緊張素等,來適應站著的狀態。
3、為什麼有些人會頭暈、黑蒙
蹲著突然站起,頭暈、黑蒙,直接的原因就是腦供血不足。有以下幾種原因可能導致這種情況:
(1)動脈硬化: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逐漸發生硬化,硬化的血管彈性不夠,不能夠迅速收縮、舒張。
(2)頸動脈狹窄:有些人是因為頸動脈狹窄,雖然體位變化的時候心臟、全身血管起到調節作用,但是由於有頸動脈狹窄,阻礙血流,仍然無法突然適應過來,腦血流減少,出現頭暈。
(3)服用降壓藥:有些高血壓的老年人,合併有前列腺增生,可能會用到諸如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這一類降壓藥,有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總之,循環系統受到神經體液調節,可以迅速適應不同的體位,如果有動脈硬化、頸動脈狹窄、服用特殊降壓藥等情況就有可能出現一過性腦缺血,另外有些人沒有這些原因,那可能就是自身的這種調節能力下降。不論什麼原因,總之應對的辦法就是動作慢一點,站起來的時候扶著點牆壁、支撐物,另外在出汗多、腹瀉的時候及時補充水分。如果反覆出現、持續時間長要及時就診。
關注知心藍醫生,了解更多心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