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劣質餐巾紙6元批發上千張
□濟南時報記者 劉景豐 見習記者 孫匯峰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近日曝光,部分餐廳提供給顧客的餐巾紙比較粗糙、紙質疏鬆,尤其是捲筒紙衛生狀況很差,實際上就是廁用衛生紙。在抽查的30種紙巾樣品中,有10種樣品的質量不符國家標準,包括銀雅、順清柔、達意、波斯貓、小金人、IKEA、清風、小寶貝、羽飄、潔柔等品牌,主要表現在細菌總數超標,抗拉強度低,容易破損,缺斤少兩,灰分超標等方面。
外出就餐時,如果我們嘴上、手上沾了油漬等,通常會抓來一張餐巾紙擦拭乾淨。可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一張餐巾紙衛生嗎?
為此2月17日記者走訪市區內10家小地攤、路邊小餐館,其中8家餐館使用的餐巾紙沒有包裝和生產單位,這8家中3家飯攤甚至以廁紙充當餐巾紙。一名批發餐巾紙的銷售商稱,6元便可批發上千張這種「三無」餐巾紙,而這類餐巾紙大都是由濟南周邊一些小作坊用回收的廢紙加螢光劑製造而成。
記者探訪 10家地攤餐館8家的餐巾紙「三無」
17日上午,記者在大觀園周圍走訪了10家路邊餐館,包括一些炒菜飯店、水餃攤、牛肉麵攤等。有8家餐點使用的餐巾紙是粗糙的散裝餐巾紙,餐巾紙胡亂堆在收銀臺附近,其中3家攤點的餐巾紙僅是成卷的廁紙,而且紙巾粗糙又狹窄。這些餐巾紙看上去發黃,輕輕一扯就斷裂,餐巾紙的外包裝僅是一個透明塑膠袋,沒有生產地址、生產日期、衛生許可證等信息,是名符其實的「三無」產品。
「小本生意賺不了多少錢,買不起貴的餐巾紙。」路邊一牛肉麵攤主稱,即使這樣一個月也要用20幾包紙,「來這吃飯的都是普通工薪階層,用什麼樣的餐巾紙都無所謂。」
對於這些餐巾紙的來源,路邊攤點的攤主稱都是自己到段店、西市場等地批發的。餐館的老闆則稱,他們使用的餐巾紙是由銷售商送上門,也有時自己去進貨,「他們大都是西市場、段店等地的批發商,按批發價給我們,很便宜。」
高檔飯店餐巾紙多是統一訂做有的使用需付費
隨後記者來到幾家檔次較高的飯店。杆石橋附近一家高第街56號餐廳內使用的餐巾紙是帶有其飯店標誌的紙巾,一名店員稱這些餐巾紙都是由公司總部統一訂做配送,「質量上應該沒問題,都是正規的。」在省實驗中學東鄰的九月天餐廳,服務人員稱店內的餐巾紙也是由總部統一訂做,紙上帶有飯店品牌標誌,「1包一元,這些都是公司規定的。」
記者沿經七路走訪了5家較大的連鎖飯店,有4家店內使用的餐巾紙是由總部統一配送的,其中3家使用的話需付費。「總部為了衛生安全考慮,防止消費者私自購買餐巾紙。」一工作人員稱。記者在這幾家飯店分別買了一包餐巾紙,這些餐巾紙紙質柔軟,摸上去感覺比較光滑細緻,可以聞到花香味。
其他幾處高檔飯店內的餐巾紙收費標準從1元到3元不等,質量也大體相同,每包內的數量為6張到20張。另外付費餐巾紙的包裝上均印有生產日期、廠家和保質期等相關信息。
散裝餐巾紙6元能買千張小包1元批發賣3元
2月17日下午,根據小飯攤攤主的介紹,記者來到濟南段店集貿中心。一家經營衛生用品的攤位前擺放著一捆捆白花花的餐巾紙。大包散裝餐巾紙、小包裝抽紙、衛生紙混亂地擺放在地上。大包的餐巾紙包裝長寬都約1米,所謂的外包裝僅是一個透明塑膠袋,沒有印紙品名稱、生產日期、生產商、生產地址等,更沒有衛生許可證。店老闆於女士稱,這包餐巾紙約有1000張,「這一包批發才6元,大多數餐館都用這種餐巾紙,便宜又好用。」
記者隨手拿出一些餐巾紙,看到這些紙的顏色略微有些泛黃,材質較硬,紙上還有很多雜質,用手揉搓時會有白色的粉末粘在手上,有的還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問及這些餐巾紙是否衛生,她稱「餐巾紙只是擦嘴擦手,管它衛不衛生,便宜就行。」
隨後在另一家經營喜慶用品的攤位前,店老闆韓先生稱自己店內除了有便宜的餐巾紙,還有小包裝的抽紙。「這一小袋紙有80抽,批發1元一袋,但是在一些較大的飯店裡,這個可以賣到3元一袋。」這袋抽紙底部印著製造商、成分、衛生標準、保質期等,看起來比較正規。
「三無」餐巾紙質地發黃,粗糙,易斷裂標識,沒生產日期、產地、衛生許可證等價格散裝的1000張賣6元,小包裝的80抽賣1元來源 多為小作坊生產的再生紙,廢紙加螢光劑或滑石粉製成危害 劣質衛生紙帶有各種真菌、結核菌等,可能引發腸炎、傷寒、等病症;紙上的漂白劑,可以進入人的呼吸道導致感染。滑石粉屬於礦物質,人攝入多了會患膽、腎結石。
來自何處?來自郊區小作坊製造的再生紙
這些餐巾紙都是從哪裡來的呢?韓先生稱自己店內的散裝餐巾紙是由別人「送的」,「是濟南周圍郊區的小作坊送過來的,這些紙質量都很差,全是回收的廢紙、廢物加上螢光增白劑製成的,也就是所謂的再生紙,很不衛生。」
另一家攤主提到散裝餐巾紙的來源則不願多說,「是別人給我們送貨過來的」,「一些小廠子生產的」,「在黃河以北的郊區,具體地方我們也不知道。」
除了散裝的餐巾紙不衛生,帶包裝、有生產商的餐巾紙也並非全是衛生的。記者隨機買了一包嶽洋牌高級餐巾紙,包裝正面稱「100%純木漿」「不含螢光增白劑」,然而背面的信息既沒有衛生許可證號,也沒有合格證。記者通過電話聯繫該餐巾紙的生產廠,一名工作人員稱他們正是嶽洋紙品廠,問及有沒有衛生許可證時,對方稱「應該沒有,現在做餐巾紙的都沒大有這個。」
誰來監管?回收紙含病菌不可製造餐巾紙
採訪中,一名熟悉餐巾紙生產過程的餐巾紙銷售商稱,用回收紙做紙巾,不夠白就加螢光增白劑,纖維不均勻就加滑石粉,「再生紙製造的紙巾,原材料本身含有大量的細菌、真菌,再加上小作坊消毒措施有限,不但不衛生,經常使用還能致人患疾病。」
「一般來說,遇水破裂、掉毛掉渣的餐巾紙質量不合格,不宜使用。」他稱。
隨後記者查詢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年發布的《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產加工企業監督整治規定》,規定稱生產紙巾紙,只可以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作原料,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紙張印刷品、紙製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作原料。
17日下午,記者就散裝餐巾紙屬「三無」產品諮詢濟南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員稱他們並不負責餐巾紙衛生狀況的監管,「對於餐巾紙衛生質量問題,應該向食藥監部門反映;對於餐巾紙生產企業的投訴,可以撥打12365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舉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