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傷病手術之後,還是健身鍛鍊有一定效果之後的鬆懈,我們都會發現身上的肌肉塊變小了,肢體的圍度變細了,肌肉無論是繃勁還是放鬆的時候都比原來變得軟了、松垮了,而且力力也會變小,同樣的動作完成起來會覺得比原來更吃力,甚至是根本不能完成。這些現象,就是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根據其發生的原因,分為四種:
一、神經源性肌萎縮
二、肌源性肌萎縮
三、廢用性肌萎縮
四、關節源性肌萎縮
而馬尾神經損傷患者導致的肌肉萎縮屬於神經源性肌萎縮。通俗地講,就是由於神經系統出了問題,或者受到損傷,而造成受損部位之下的,神經支配的相應區域的肌肉萎縮。
神經損傷在中醫當中,並沒有此病。中醫把神經損傷稱為經絡。神經損傷出現肌肉萎縮呢是因為氣血無法供養,精血津液運行受阻,肌肉長期得不到營養的滋補,所以會逐漸的萎縮。
這種肌肉萎縮的例子聽起來都很慘痛。比如我的偶像,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就是因為得了-種叫做脊髓側索硬化症的病,神經系統出了問題,目前全身的肌肉都極度萎縮無力,胳膊和手的力量小到連滑鼠都不能使用。還有著名運動員桑蘭,因為頸椎受傷,傷到了脊髓,所以脖子以下的肌肉都因為神經支配的缺失變得萎縮無力,雖然經過精心治療和她自己頑強地堅持康復功能練習,上肢的功能恢復很多,但是下肢的肌力還是低到不能自己運動,還只能藉助輪椅(對於脊髓損傷這麼嚴重的患者來說,康復效果已經非常好了)。 再有,就是外傷的時候損傷到神經,甚至把神經割傷切斷了,都會造成這些神經所支配的肌肉發生萎縮。
神經源性的肌萎縮,多發於成年人,肢體遠端受累積較重,常有肌束纖維震顫,部分疾病可有錐體束徵陽性,可有或無感覺障礙,肌電圖、肌肉活檢可見呈神經源性受累,肌酶譜無改變或輕度增高。
護理原則
1、生活護理
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正確的功能鍛鍊。提倡高蛋白、高能量飲食,禁菸酒,有助於增強體質,促進肌肉恢復。有些肌菱縮患者免疫力低下,需避免受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感冒、腸胃炎等疾病,以免加重病情。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正規的按摩、理療 等治療。
2、藥物護理
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藥物,不亂用藥,不隨意停藥,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
3、心理護理
患者可能因肌萎縮導致日常工作、學習等受到不良影響,出現焦慮、抑鬱、自卑等不良情緒, 家屬和醫護人員要多關心患者,並及時給予安慰,患者也可通過積極與醫生交流,充分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病情發展和治療情況,樹立治療信心,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馬尾損傷,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