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香港人流最高商場新城市廣場30年調整攻略

2021-01-08 聯商網linkshop

據搜鋪網報導,有人說香港的商場大多都長得一個樣,閣樓與閣樓之間聯通,仿佛空中樓閣。但若票選香港最受歡迎的商場,在眾多備選商場中,沙田新城市廣場總能脫穎而出。

作為新界區的地區標誌,新城市廣場(英文:New Town Plaza)是全港人流量最高的商場之一,也是香港其中一座最大型的商場。項目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市中心,由新鴻基地產發展,共分3期和新城市中央廣場,於1984至1991年分期落成,其中商場面積超過13.94萬平方米,由一、三期和HomeSquare組成。並且包括5幢住宅樓宇、3幢商業大廈、1間酒店及2間迷你戲院。
  
  

歷史——前車之鑑

最初新城市廣場在1984年建成時,沙田火車站尚未完成擴建,那時沒有人在此開店。因此新鴻基地產四處尋找有名氣的日本主流百貨公司前來經營,但都被拒絕,拒絕原因是沙田處於近郊位置,人口偏低。

直至後來,新鴻基地產終於找到一家日本三流的百貨公司──三和百貨(即現在的八佰伴)。當時,八佰伴以最低每月$10/平方尺,10年期合約,於新城市廣場開業,這是八佰伴首次踏入香港市場,並從此發展成十多年之後的百貨王國,八佰伴國際總公司也從日本搬移到香港。

而在出租近半個新城市廣場給八佰伴不久,因沙田車站的開通導致商場人流大增,部分人更說新城市廣場的商鋪即使賣垃圾的都可以發達,使新鴻基地產和八佰伴因投資新城市廣場累積不少資金。

此外,商場以往的展覽場地,包括一樓羅馬廣場、三樓展覽廊及拱型玻璃天幕廣場於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曾停止對外租予作展覽用途,避免遭受地政總署控告。所以即使商場公共地方仍可作展覽用途,但現時只可以舉辦非商業及零售形式的展覽,例如藝術展覽。

30年調整路,步步驚心!

為了保持緊跟時尚潮流的腳步,新城市廣場在開業30餘年間也毫未放鬆警惕,時刻都在調整。

1F

1樓在商場西翼有多間不同類型的食肆,包括意粉屋、A-1餐廳及A-1麵包店等,其餘店鋪為鹽業銀行及地產代理。此外,在80年代至90年代末西翼中庭曾設有多間五金店及九巴顧客服務中心,並且在1999年進行翻新工程。到了2002年5月被星巴克咖啡店取代。商場東翼在1997年10月前為八佰伴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八佰伴結業後,於1998年8月改建為Food Parc美食廣場。早期食肆包括肯德基、阿拉麵館、大排檔、百人一朱、香辣屋、Delifrance、百佳咖啡餐廳及祖樂比等。
  

到了2006年9月,為配合進行的士/落客區進行改建工程,羅馬廣場中央原有的樓梯被迫拆卸。工程於2006年12月中完成,改建工程完成後,原有的樓梯位置改建為商場入口,並且將原有的商場通道改建為新的的士/落客區,容許更多車輛上落。
  

最後在2007年翻新工程,改建為特色食肆,並且採用開放式設計,食肆外圍安裝活動敞門,方便欣賞室外景色。第一批新食肆已在2007年8月1日營業。食肆包括Hip Sushi(壽司派)、i-thai Restaurant(已結業)、Pokka Cafe grill specialist、Parkview、博多拉麵(已結業)及首次在港開設分店的喜客比薩(已結業)。商場西翼翻新工程已於2007年8月中展開,重新規劃後有4間開放式食肆,包括Oliver Super Sandwiches、魚獅尾餐廳(已結業,2009年12月改為PHO 24)、Triple O's by White Spot及翡翠拉麵小籠包。工程於2007年12月23日完成。

到了2008年5月,商場東翼所有店鋪已開業。包括COVA、A-1麵包店、翡翠小廚、龍島巧克力店及曾經開設香港首位國際酒店女性行政總廚Winnie Lau創辦的cookies therapy曲奇專門店等。2009年11月,西翼食肆魚獅尾餐廳結業,新店為PHO 24越南河粉專門店。2011年起,東翼食肆進行租戶重組,博多拉麵及i-thai Restaurant結業,引入黃枝記、海南少爺及BO-LO'GNE。
  

2013年,翡翠小廚、喜客比薩及PHO 24結業,其中喜客比薩原址改為Pizza Express,PHO 24原址改為明珠閣,而翡翠小廚原址則原本打算改為美國菜西餐廳Pier 39 by California Vintage,但最後該租戶因為申請酒牌失敗而於11月退還鋪位,於2014年5月改為韓國時尚食肆School Food。除此之外,龍島巧克力店遷往前agnès b. DéLICES鋪位,原址改為Godiva Belgium 1926,而乳酪店Tuttimelon因霸佔公眾行人通道出租而違反地契而結業。

2008年10月,商場西翼剩餘部分進行翻新工程,原打算改建為19至25檔位的美食廣場。但截至2012年3月,仍沒有任何工程進行。到了2012年10月,業主將西翼部分空置多時店鋪改為臨時商店,租戶包括萬寧、眼鏡88及高級髮廊Salon ide。隨著萬寧新店、眼鏡88新店及另一高級髮廊Salon Mifa新店開幕,臨時商店陸續於2013年年中結業。到了2013年10月至12月,前眼鏡88及前Salon ide鋪位分別開設豚王及鼎泰豐,唯獨前萬寧鋪位於該時候仍未有著落。

2014年,因被揭發多年來霸佔公眾行人通道出租的問題而進行還原工程,COVA、Enoteca、曲奇4重奏、Starbucks及龍島巧克力店搬遷至1樓、2樓其他位置 , Tuttimelon則結業;例如在1樓前萬寧鋪位改為多間商店 ,包括Paul Lafayet、YOKU MOKU及受影響而被迫遷的Starbucks及曲奇4重奏。
  

2F

2樓在商場西翼自開業至1992年為香滿樓海鮮酒家,銀行、時裝店、藥房、美心快餐及東東雲吞麵快餐店。香滿樓在1992年結業後,分拆為多間精品店、文具店及商務印書館,並且命名為文娛閣。2樓西翼原藥房、美心快餐及東東雲吞麵位置在2005年6月起翻新,並且在同年10月末開設13間旅行社,因此命名為旅遊街。旅遊街對面於2006年3月起翻新,工程於同年6月至7月完成。翻新後開設多間店鋪,包括商務印書館、突破書廊、買物王、petline、Eikowada、Trendyland、生活館、亮視點及Godiva(已遷往一樓前龍島美食店位置,原址於2013年10月中改為資生堂)。

2012年10月起,西翼店鋪進行租戶重整。商務印書館以及附近一帶店鋪被迫結業。位置改為美國時裝品牌GAP、Tommy Hilfiger、日本潮流服飾品牌GLOBAL WORK、本地服飾品牌initial的複式鋪位及IL COLPO旗下的全新高級髮型屋品牌Salon Mifa的鋪位 ,已陸續於2013年3月末至4月開業。其中Tommy Hilfiger新店面積約佔6,000方呎,並把品牌旗下多個系列集中於該處。


  

商場東翼原本為八佰伴,中庭中央更設立一個7呎高時鐘,八佰伴結業後,於1998年8月設有香港最好電器、大眾書局及當時全港最大惠康超級市場。經多次店鋪重組後,於2005年3月進行翻新工程,工程於同年9月落成。現有30,000呎的c!ty'super、LeSportsac、Haagen-Dazs雪糕店 (已結業,2012年中改為JOYCE BEAUTY)、多間美容店和渣打銀行。2007年9月22日旅遊街多間旅行社結業後,將整個位置合併為3間商店,並於2007年12月20日正式開幕,設有日本優閒服裝店UNIQLO,高級髮型屋Salon ide(已結業,2012年12月改為SmarTone)及縱橫遊旅行社(已結業,2013年改為IL COLPO NAIL)。因配合商場北翼為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的上層空間,因此2樓的樓底較其他樓層矮。此外,2樓也設有大型機房。
  

3F

3樓在商場西翼在80年代有多間零售店鋪,包括歡樂天地、晶晶童裝教育玩具、華豐行參茸藥材、海味韻姿鞋店、美琪服裝及陽光一代等。到了1991年,為配合新城市廣場第三期落成,南座往三期方向的通道翻新為第三期的裝修風格,並且引入多間新商店,包括Wanko、妙麗時尚皮鞋專門店及眼鏡88等。到了1997年歡樂天地結業後,原址分拆為三間零售店鋪,包括SaSa、數碼通銷售及客戶服務中心及時裝店。2000年,陽光一代結業後,原址曾改為Marina Cafe海洋主題餐廳,兩年後被Comme Ca Store取代。

到了2006年9月,為配合商場翻新工程,部分店鋪曾經停業,工程於同年12月完成。新租戶包括G2000及周大福珠寶金行,商場西翼其餘部分當時並沒有翻新。

2012年10月起,西翼店鋪進行租戶重整,通道亦進行翻新。G2000、周大福珠寶金行、眼鏡88、數碼通、Joy & Peace、Millie's、initial及Wanko被迫結業,G2000、Joy & Peace及Millie's遷往商場4樓,周大福珠寶金行及initial遷往同層其他位置,而眼鏡88則先後遷往一樓和六樓,數碼通亦先後遷往一樓和二樓。部分位置改為美國時裝品牌GAP及Tommy Hilfiger的複式鋪位,以至日本潮流服飾品牌GLOBAL WORK及本地品牌Initial複式鋪位。另設西班牙休閒服品牌Desigual專門店及美國著名香水品牌Victoria's Secret專賣店,於2013年3月至4月陸續開業。當中Desigual更是全港首間分店。

商場東翼在80年代為八佰伴童裝及玩具部,到了1995年八佰伴無法續租3樓範圍後,原址開設馬莎百貨,佔地15,600平方呎。其餘部分為名髮廊,並設有兩條扶手電梯前往商場4樓。2000年9月,為配合史諾比開心世界開張,名髮廊被迫結業,原址開設史諾比紀念品店,並且設置以花生漫畫為主題的走廊。紀念品店於2002年結業,成為馬莎百貨一部分。
  

到了2006年2月,馬莎百貨搬遷至商場4樓。原址在同年4月至9月開設臨時萬寧分店。萬寧結業後,便進行商場翻新工程,工程於同年12月完成。租戶為大型時裝店Zara。

南座設有大型花園平臺,東西兩翼在80年代時只設置花糟及有蓋行人通道,其餘範圍為開放空間。到了1990年,為配合帝都酒店落成,發展商將開放空間變更為三個網球場,只供帝都酒店住客享用。但是由於網球場使用率偏底,發展商在2000年2月將東翼兩個網球場及有蓋行人通道拆卸,興建史諾比開心世界;西翼平臺網球場保留至2008年11月,現改建為給公眾使用的大型跳飛機場,其餘範圍劃作吸菸區。

此外,3樓展覽廊也進行了調整:

1984年至1990年代初,其中一半範圍為八佰伴百貨。其後改為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U2、Giordano。到2000年代,設六福珠寶、周大福、Lanc?me、Biotherm、J's、施華洛世奇。

2006年12月翻新後開設多間國際化妝品店,包括ESTēE LAUDER、Dior Beauty、shu uemura、Biotherm、資生堂、Clinique、CHANEL BEAUTé及Lanc?me。所有化妝品店曾於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分階段進行翻新,其中Biotherm於2011年遷至2樓,原址改為Giorgio Armani。

2013年10月,沙田地政處發現展覽廊的店鋪霸佔公眾行人通道出租而違反地契,已發信要求業權人糾正,因此3樓展覽廊的化妝品店需全部結業,以進行還原工程。租戶於同層北座西翼及東翼開設臨時專櫃,當中Clinique、Giorgio Armani及shu uemura遷往4樓展覽廊,而資生堂則遷往2樓前Godiva Chocolatier位置,以進行還原工程,而展覽廊原址每邊四變二,重置四間化妝品店,包括ESTēE LAUDER、Dior Beauty、CHANEL BEAUTé及Lanc?me,於12月末分階段開業。

本樓層特色——史諾比開心世界位於商場3樓花園平臺,在2000年9月開幕,佔地約3670平方米。它是亞洲第一個以史諾比漫畫為主題的遊園地,亦是繼美國的洛杉磯後,被建成的第二個遊園地。
  

商場西翼在80年代主要以食肆為主,包括聖安娜餅店、德和燒味、新城市零食店及馬利奧餐廳等。其餘店鋪包括高登眼鏡及萬寧。到了90年代初,將通道位置開設時間廊,德和燒味及馬利奧餐廳結業後分別變更為大家樂及金像苑泰國菜館;萬寧原址結業後變更為U2。到了2000年,更開設超人主題餐廳,不過一年後改建為超人冰室,2003年結業後分別變更為北京人家。到了2005年,為配合四樓安裝新扶手電梯,西翼部分店鋪被迫結業。為配合商場翻新工程,西翼所有店鋪於2006年3月結業。

西翼在2006年9月翻新後開設多間名店,包括L'OCCITANE、Calvin Klein、BCBGirls、Sinequanone、GEOX鞋店、Giordano Ladies及英國時裝專門店next。此外,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及SISLEY為當時商場的旗艦鋪位之一,當中SISLEY店面入口更採用玻璃屋設計。西翼還開設兩間食肆,包括UCC Coffee及Starbucks。

到了2009年,部分店鋪進行租戶重整,BCBGirls、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 及SISLEY結業。引入Lacoste Accessories及國際名牌COACH專門店。2011年,英國時裝專門店next結業,原址開設TED Baker;而Sinequanone及L'OCCITANE結業後,原址開設Club Monaco。Lacoste Accessories原址則開設Juicy Couture。

東翼在80年代至1994年租戶為八佰伴女裝,童裝及玩具部。其後3樓北座範圍則分拆為20多間店鋪,主要租戶包括全港首間迪士尼專門店、周生生、日式食肆大魚豐作以及多間時裝/化妝品牌。到了2005年初,迪士尼專門店結業後,再分拆為多間店鋪。為配合商場翻新工程,西翼所有店鋪於2006年3月結業。
  

東翼在2006年9月翻新後開設多間名店,於同年10月至2007年4月陸續開業,大多以國際時裝名店為主。包括Club Monaco、Jessica、Just Gold、The Body Shop、萬寧、周生生、六福珠寶、Nautica、施華洛世奇、French Connection、agnès b. VOYAGE及全球首間Vivienne Westwood Anglomania專門店。而Armani Exchange店面入口更採用玻璃屋設計。其後在2007年尾曾於通道中央開設多間化妝品專櫃,不過由於保安及生意額欠佳,最終結業。

2012年7月起,3樓店鋪進行租戶重組。萬寧、Armani Exchange、agnès b.、French Connection、The Body Shop、Starbucks Coffee、UCC Coffee、GEOX鞋店、Giordano Ladies、Vivienne Westwood及H2O+遷至一期、三期商場其他位置;Morellato、Victorinox則結業。新的租戶重組強調引入多間國際名店,並擴大部分舊有租戶面積。新租戶包括Bally、Alfred Dunhill、Marc By Marc Jacobs、Kate Spade New York、MAX & Co.及sports b.。而六福珠寶、周生生則在同層再設多一間分店;周大福及agnès b.經搬遷後,面積擴大了不少。周大福設3500方呎的鋪位;而agnès b.由原來2,500方呎鋪位,改為承租商場內一個約7,000方呎鋪位,打造成集時裝、花店、咖啡店及朱古力店於一身的新界區最大旗艦店。

2013年,店鋪再進行租戶重組,勞力士、堡獅龍、City Chain Primo、Nine West、Tommy Hilfiger及Jessica遷至一期、三期商場其他位置;周生生舊店、Erno Laszlo、Fossil、Ted Baker及PANDORA則結業。原址引入多間名牌商店,包括LOVE MOSCHINO、Y-3、Fresh、萬寧、三寶鐘錶珠寶、Michael Kors、LLOYD、Weekend by Max Mara及Furla。

4F

4樓在商場西翼在80年代主要店鋪為佔地13,000呎的百佳超級市場、快圖美、銀碧皮具及遊戲機中心-歡笑樂園。到了90年代初,新增通道連接新城市廣場第三期,遊戲機中心結業,原址改為大家樂。同年,百佳超級市場因配合翻新工程而縮細,一部分劃作為時裝店,90年代後期為運動家及Suzuya。1996年,大家樂亦縮細,一部分劃作為KFC,到了2004年才結業,後來變為One One Pasta西餐廳,一年後結業。2005年4月變更為美心MX。

另一方面為配合翻新工程,百佳超級市場一帶店鋪於2004年10月結業,原址分別在2005年1月及3月開設大眾書局及屈臣氏。至於運動家及Suzuya於同年5月結業,原址在同年7月開設Suzuya新店及屈臣氏擴建部分。

2008年10月,為配合改建P9升降機工程,大眾書局被縮細。但截至2013年12月,仍沒有任何工程進行。
  

商場東翼在80年代主要店鋪為八佰伴及商務印書館、後期才合併為八佰伴一部分。到了1995年,八佰伴無法續租商場4樓南座範圍,原址分拆為數間零售店,其中包括佔地6,000呎的Theme時裝店及Mothercare,於1996年開業。不過後期Theme時裝店縮細了一半,於1999年結業。多間旅行社隨即在該處開業,截至2005年10月為止。

2005年10月,為配合翻新工程,四樓多間旅行社遷至二樓新開設的旅遊街,原址在2006年2月開設馬莎百貨,並於同年6月增設扶手電梯往三樓。

商場西翼與東翼中央於1998年起設置顧客服務中心,為遊人提供多項服務。中心於2005年10月及2013年曾進行翻新。西翼及東翼分別在2007年及2008年設置儲物櫃及停車場自動繳費機。

2011年5月,四樓大家樂、美心MX、屈臣氏及大眾書局陸續結業。大家樂原址於同年8月重開。屈臣氏則於美心MX原址重新開業。而前屈臣氏及大眾書局原址就開設佔地9,800呎的H&M,於9月15日開業。

2013年9月起,4樓馬莎百貨縮細,縮細了的原址開設Accessorize 及日本女士服飾snidel。
  

展覽廊於2005年10月翻新後開設3間時裝店,包括Michael Rene、Basic Gear、Mademoiselle。到2006年3月開設MADIA及Lazy Susan。2009年3月,Basic Gear原址改為Koyo Jeans。2010年Michael Rene結業後分拆為兩間商店,引入Anteprima Misto及Kipling。2011年Mademoiselle結業後分拆為兩間商店,引入Accessorize及Steve Madden。Koyo Jeans在2012年結業後分拆為兩間商店,引入Koolaburra及Samantha Thavasa。Lazy Susan原址改為M dreams by Melissa。

由2012年至2013年10月為止,展覽廊的商店包括Accessorize、Steve Madden、Koolaburra、Samantha Thavasa、M dreams by Melissa、Anteprima Misto、Kipling及Madia。

2013年10月,沙田地政處發現展覽廊的店鋪霸佔公眾行人通道出租而違反地契,已發信要求業權人糾正,因此4樓展覽廊的所有商店需全部結業,以進行還原工程。M dreams by Melissa、Accessorize及Steve Madden分別遷至前TOUS位置、由馬莎百貨分割得來的其中一間店鋪、前laura mercier及前Jurlique位置,而Madia及Kipling則遷往三期,原址每邊四變二,主要安置同樣受地契問題的三樓部分化妝品店,包括Clinique、Giorgio Armani及shu uemura,而且還引入Bobbi Brown。
  

北座西翼在80年代主要店鋪為佔地7,000呎的屈臣氏、麥當勞餐廳、KFC、大大公司及鱷魚恤。到了1996年,KFC搬至商場南座,原址變更為Royal Sport House。2005年,為配合翻新工程,麥當勞及屈臣氏率先結業,以便安裝新扶手電梯往五樓;其他店鋪於2005年6月結業,並進行翻新。

到了2005年10月,Cour Carre率先開業,其他商店於同年11月至12月開業。包括Esprit、Folli Follie、Style of Playlord、UFFIZI、Charcoal、Morgan、ARTINI首飾店及Vanilla Dew等。到了2008年、2010年及2012年,部分店鋪進行租戶重整,包括引入Marlboro Classics、Viva Circus及Porter。2012年的租戶重租則主要將3樓南座的租戶遷至4樓。新租戶包括G2000、Playlord、Joy&Peace、Millies、giordano ladies、Sinequanone、mademoisella及Pedder Red等。Marlboro Classics、Viva Circus、Style of Playlord及Esprit等租戶則結業。
  

北座東翼在1984年至1985年主要店鋪為一個展覽館,到了1985年年中改為八佰伴男裝及運動服裝部。同層其他店鋪包括電器店及多間時裝店。到了1991年八佰伴無法續租4樓範圍後,原址在1992年分柝為多間店鋪,命名為「時尚圈」Trendy Circle,主要以年青服裝為主。1996年,商場4樓「時尚圈」Trendy Circle位置部分範圍改建為沙田HMV及馬獅龍。另一方面,新建了一條通道連接「時尚圈」範圍,方便沙田廣場居民進出新城市廣場。同年,該處開設Oliver Super Sandwiches及華納卡通用品專門店,其他租戶包括舊金山咖啡店、bauhaus、Walker Shop、Kalms紀念品店及OPA International等。到了2005年5月,為配合翻新工程,東翼所有店鋪結業,並進行翻新。

到了2005年9月,佔地8,000多呎的i.t.率先開業,首批商店於同年10月至12月陸續開業。包括日本服裝Rainbow City、Agatha首飾店、Pink Army、Mango、Colour Eighteen、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及高檔鞋店Pedder Red。當中來自法國Durance化妝品店更是亞洲區首間分店。到了2006年1月至4月,第二批商店開業,包括化妝品牌IPSA、Miss Sixty、D-mop及高檔時裝店lu lu cheung。

2007年至2009年起,東翼店鋪分階段進行租戶重組,05年至06年開業的商店陸續結業。主要引入年青服裝為主,時裝店包括全港首間collect point 日本服裝專門店、Chocoolate、The Emporium及Ticket by azona等。其他新店包括Thomas Sabo及TOUS首飾店、Kiehl's 1851化妝店及全球首間SK-II專門店。

2012年至2013年,店鋪再進行租戶重組,The Emporium、T-K、Ticket by azona、IPSA、SK-II、Hilfiger Denim及Chocoolate結業。原址主要將3樓的租戶遷上4樓,包括A/X Armani Exchange、UCC Coffee及French Connection。另外引入新租戶Koolaburra、Samantha Thavasa、M dreams by Melissa、Lacoste L!VE、Aape by a bathing ape、Pink Martini、Cath Kidston及Brooks Brothers。

2013年4月,G2000位置旁新建洗手間,採用裝修豪華優雅的設計。當中女洗手間每個廁格更設獨立洗手盆。
  

5F

5樓商場西翼在1980年代時主要為多間婚紗攝影店,髮廊,時裝店及恒生銀行。商場東翼為多間售賣家具行、布藝店及家居設計專門店,當時商場唯一的電器連鎖店豐澤電器也曾在商場開業。東翼連接4樓及6樓扶手電梯的家居店更採用開放式設計。到了80年代末,5樓增添了多間旅行社,商場東翼更增添了佔地萬多尺的天虹電器城。1993年,天虹電器城結業,原址拆細為多間家俱行。1998年,為了吸引更多人流前往5樓,發展商在商場西翼加建了一條扶手電梯連接4樓至5樓。1999年,隨商場4樓設立旅遊街,多間旅行社遷往下層。

到了2004年11月,因進行全面翻新工程,除了星展銀行外,其餘的租戶被迫結業。翻新工程於2005年4月中完成,重新規劃後為運動服裝及年青人服裝的集中地。包括Levi's、Timberland、bauhaus、運動家、Catalog、K-Swiss(已結業,2013年改為Samsonite新店)及Quiksilver等不過翻新後初期人流稀少,特別是商場西翼範圍,到了同年6月30日麥當勞重開後,人流才顯著增加,惟該曾是全球十大最繁忙麥當勞之一的分店在進駐新城市廣場超過30年後,終不敵每年千餘萬港元高昂租金而營業至2015年4月15日正式結業。

2008年4月,5樓進行租戶重租工程。新引入的租戶包括Oxbow及Billabong運動品牌。商場西翼範圍部分店鋪也搬遷至西翼其他位置或進行翻新。2009年6月,Billabong結業。
  
  

現時5樓主要租戶還包括adidas、AIGLE、Ashworth、Nike、i.t.旗下的izzue.com、5cm、b+ab、CAMPER及double-park、Converse、ecco、Nautica、Bauhaus、Clarks、Vans、The Overlander等。食肆為Ruby Tuesday及Haagen-Dazs雪糕店。

此外,5樓商場設有戶外空中花園,在1980年代時曾設高爾夫球場及水上樂園,不過因宣傳不足,再加上使用率低,平臺康樂設施於1990年代初停用。到了2000年年尾,發展商曾打算翻新5樓平臺,並改建荒廢多年的設施。但最終計劃取消,而平臺一度列為商場禁區,處於封閉狀態。到了2007年,發展商打算以運動公園為主題翻新及改建5樓平臺。不過其後因被發現該處為公共用地,發展商最終不願投資將該處翻新及改建。2008年12月,商場將廢棄多年的高爾夫球場進行簡單翻新,在同年12月啟用。水上樂園於2010年底改建為綠化平臺,部分範圍於2011年9月開放。

6F

6樓在商場1984年開業至2004年8月主要為多間大型餐廳。早期租戶包括利苑酒家、城市火鍋、南風閣餐廳及當時全港最大的敦煌酒樓。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城市火鍋變更為韓國餐廳,敦煌酒樓結業,新租戶為美心皇宮中式酒樓。到了2004年8月,因進行全面翻新工程,美心皇宮遷往至商場8樓,原有的租戶被迫結業,只有利苑酒家及和民居食屋繼續營業。翻新工程於2004年12月完成,重新規劃後為電器用品的集中地。電器連鎖店包括6樓翻新後首間開業的豐澤電器。其他主要電器店包括中原電器、百老匯攝影器材、香港電業城(已於2013年結業)、蘇寧鐳射、OSIM、PCCW (已於2011年結業,原址現為恆輝數碼)及DG LifeStyle Store等。其餘主要租戶還包括中國銀行、BOSE、AV-Life、Pacific Coffee、快圖美、OTO、Samsonite、Sony Store、Nokia專門店及1010等。另一方面,商場6樓翻新時曾預留位置建立連接3樓及6樓專用的升降機大堂,不過最終計劃攔置,成為店鋪的一部分。

2013年,6樓進行租戶重組,香港電業城、Junghans鐘錶店、OTO、潮流天地眼鏡店、Nokia專門店、和民居食屋、Tic Tac Time結業;蘇寧鐳射、豐澤電器、張毛記、Samsonite、AV-Life則遷至5樓、6樓其他位置;而百老匯亦一分為二,騰出位置開設眼鏡88新店,取代位於1樓西翼的臨時店。原址引入多間名牌商店,包括Elecom、FOCO Headphone Pro Shop、City Chain Primo、Quarter by Tic Tac Time、三星陳列室及Bang & Olufsen陳列室。


  

7F

7樓在商場1984年開業至1994年為北園皇宮大酒樓,並設有2部升降機(編號P1及P2)由3樓直達7樓。到了1995年原址拆細為多間店鋪,最大租戶為美心集團旗下的潮江春中式酒樓,其餘店鋪為東亞銀行、中國銀行及財務公司。商場室外設有空中花園,並且種植360種植物。然而,由於當時該層室內部分並沒有通道連接至花園,只能從5樓及6樓室外樓梯前往,使該處人流稀少,後來更處於荒廢狀態。

到了2004年10月,7樓所有店鋪因進行全面翻新工程,原有的租戶被迫結業。原址改建為10間特色食肆及一間唱片店CD Warehouse,部分特色食肆室外設有座位,該層命名為THE MENU@LEVEL7,大部分食肆於2005年5月至7月開業。商場更將7樓廢棄多年的空中花園進行全面翻新及改建,並且將音樂噴泉組件移走至七樓花園平臺。到了2008年11月,平臺部分涉及公共用地問題,不容許作零售用途,因此食肆室外範圍的座位被搬走。

另一方面,自從2007年8月商場一樓食肆重新開張後,7樓食肆人流減少。因此商場經常推出換戲票活動及在2008年及2009年6月自製廣告片在商場內的LED電視不斷宣傳,希望吸引更多人在該層消費。
  

8F

8樓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為八佰伴辦事處、美國友邦保險辦事處及其他商業性質的辦事處。到了1990年代中期,八佰伴辦事處搬遷至其他地方,原址拆細為多間店鋪,大多以興趣班為主,包括音樂學校、舞蹈學校及現代教育補習社。此外,新城市廣場服務處曾在商場8樓開設,到了2000年才遷往至新城市商業大廈。商場8樓更於2003年開設特價場。

到了2004年6月,8樓所有店鋪因進行全面翻新工程,原有的租戶被迫結業。原址耗資4000萬改建為美心皇宮中式酒樓,於2004年9月17日開業。

2013年3月20日,明報報導該美心皇宮,將於6月結業,鋪位將改為集團其他3個較高檔次中菜品牌。美心皇宮於8月起縮細一半,該處於2013年9月20日改為翠園,而美心皇宮部分則隨即結業,原址一分為二,同年12月改為潮庭及川淮居。
  

9F

九樓為商場北翼的機房、小型空中花園及會議室。商場初期落成時,升降機是容許到達9樓(現在只餘下S2號貨用升降機能到達9樓)。但後期因保安及安全為理由,一度列為商場禁區,不容許非商場管理人士進入。到了2009年7月31日,為配合地政總署公布最新一批公共空間,九樓平臺重新對外開放,但機房通道因安全為理由,仍不對外開放。
  

(搜鋪網綜合)

相關焦點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萌動聖誕
    今個聖誕,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7樓星光花園漫天粉紅,2000平方米的遊園換上一襲紅粉,迴旋木馬、旋轉摩天輪、花牆迷宮、夢幻熱氣球、光影搖搖板星光泡泡許願泉,將童話式的仙境帶到顧客眼前。商場還聯手超過50家包括電子影音、美容護膚、時裝配飾、童裝玩具等品牌,提供低至半折的聖誕購物精選優惠。
  • 2013七夕節去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看王梓軒秀舞蹈
    2013七夕節去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看王梓軒秀舞蹈【導語】: 七夕節去香港看王梓軒秀舞蹈。據了解,8月11日下午,音樂王子王梓軒將帶來Rock Fang的精彩舞蹈,古典與搖滾交匯的大激奏。去香港購物或者旅遊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2017春節活動:「花語祝福」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花語祝福」緣滿園花藝  時間:2017 年1月11日-2月14日  地址:>新城市廣場一期三樓拱型玻璃天幕廣場  除了廣州,香港的商場對於春節裝飾也是用盡心思。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1月11日至2月14日呈獻「花語祝福」緣滿園花藝裝置,近7米高的浪漫花影如意塔,展示紫藤花、玫瑰、繍球花、牡丹、櫻花、桃花、百合花、蝴蝶蘭等8大幸福之花的花語祝福,倍添喜慶。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 新春の幸福站正式啟動
    商場更聯乘逾50個品牌,提供低至半價的新春折扣優惠,讓你盡享精彩的購物禮遇。幸福列車始發於愛的國度   愛的終點是幸福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誠邀有緣人攜手漫遊幸福車站五大日系浪漫秘景,在終點站一起開啟幸福之門。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夏日好戲派MovieLAB電影體驗所
    為配合全港首間以『朋友‧電影‧回憶』為概念的戲院『MOVIE TOWN』於沙田新城市廣場開業,商場於即日起至9月2日期間邀約各位閨蜜好友投入【MovieLAB】電影體驗所,暢遊場內多個與電影相關的粉嫩系夢幻場景,拍下連環「閨蜜圖」,讓友人們在【MovieLAB】電影體驗所留下友情歲月最珍貴的回憶。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3重喜悅3重賞」,秋冬優惠密密送
    這不,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就想你所想,即日起至11月26日率先推出「3重喜悅3重賞」的優惠活動,1000多份精美禮品、低至2折的購物優惠、高達30%的購物現金券回贈、3000張百元優惠券換領,還有獨家發售的限定產品。讓大家既能投入買買買的購物狂歡中,又能享受超多優惠!
  • 型爸*咖啡 對爸爸「嘗」說愛,在香港新城市廣場品味醇香咖啡
    ▲ 香港新城市廣場「慢活咖啡體驗館」裝置圖 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全方位認識品味咖啡的深度學問後,香港新城市廣場將咖啡文化進一步升華,為大家帶來口感與美感互相交纏的「咖啡手藝坊」:▲ 香港新城市廣場「咖啡手藝坊」商場邀請了本地手執牛耳的咖啡達人主理五大主題藝作坊,內容涵蓋2D及3D立體拉花咖啡手藝、咖啡及朱古力搭配知識,還有咖啡杯皮套創作及Coffee Art Jamming的極致咖啡藝術創作旅程
  • 揭秘香港最高純零售商場The ONE如何玩轉人流
    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香港最大商場是海港城,面積達二十萬平方米;香港最高辦公樓是環球貿易廣場,108層高484米。但你知道,香港最高商場花落誰家?不是希慎廣場,也不是朗豪坊和MEGABOX,而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00號及加拿分道、加連威老道交界,毗鄰亞洲業績最高的商場——海港城,由華人置業投資約25億元打造的The ONE(原址為英東大廈),目前香港樓層數最高的純零售商場,也是全亞洲最高的商場建築之一。
  • 賞之味(08096)租用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兩旺鋪
    賞之味(08096)發布公告,於2019年6月26日及2019年6月20日,正信國際有限公司及富域有限公司(均為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與業主(獨立第三方)就物業A的租約及重續物業B
  • 盤點香港12個最受歡迎的購物街,購物路線及攻略分享
    3、香港中環置地廣場中環置地廣場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是香港名店和世界名牌專賣店的集中之地,堪稱全香港最高端矜貴的商場之一。4座由天橋相連的商廈群內,雲集超過200家國際一流時尚大牌,時裝、鞋履、珠寶、手錶、皮具、美妝應有盡有,更有6家米其林餐廳開設其中。在它開闊的大庭中央設置了可以變換照明效果的噴水池。名店街大樓一共4層,環繞著噴水池。
  • 嘗高美集團(08371)將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新開一間餐廳
    原標題:嘗高美集團(08371)將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新開一間餐廳   嘗高美集團(08371)公布,,於2020年8月4日該集團通過一間全資附屬公司及於
  • 【獨家揭秘】香港最高純零售商場 23層垂直商業如何玩轉人流
    搜鋪網消息:香港最大商場是海港城,面積達二十萬平方米;香港最高辦公樓是環球貿易廣場,108層高484米。但你知道,香港最高商場花落誰家?不是希慎廣場,也不是朗豪坊和MEGABOX,而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00號及加拿分道、加連威老道交界,毗鄰亞洲業績最高的商場——海港城,由華人置業投資約25億元打造的The ONE(原址為英東大廈),目前香港樓層數最高的純零售商場,也是全亞洲最高的商場建築之一。
  • 旅遊少不了購物 香港日本美國血拼攻略
    推薦地:香港  推薦理由:香港作為購物天堂,品牌服裝、化妝品、電子產品等商品向來很受歡迎。香港每年的打折季主要有兩次,分別在夏季與聖誕節期間。隨著冬季來臨,新一輪打折季即將拉開序幕,計劃去香港掃貨的血拼族要提前安排行程,儘早做好出行準備。
  • 九倉歷史 一鳴驚人的香港時代廣場
    1980年,包玉剛家族購得49%的九龍倉股票,包玉剛爵士出任九龍倉主席,九龍倉華進洋退,銅鑼灣電車廠的發展計劃便重新由吳光正主導。1988年,已經出任九龍倉主席的吳光正,面對英資紛紛撤離香港,他強調對香港未來的信心,並以「創建明天」的理念,積極展開一系列令香港矚目的投資活動,首個大型項目便是在電車廠舊址興建一個新型商場。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暴力事件:28人受傷 一警長被斷指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暴力事件:28人受傷 一警長被斷指來源:聯商網2019-07-16 09:46聯商網消息:香港多地發生暴力衝突事件,引發關注。7月14日晚,香港警方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清場時,遇血腥暴徒瘋狂襲擊,至少造成11名警員受傷,包括一名遭咬斷手指,及另一名疑遭鉗夾斷手指。
  • 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新年重磅打造《緣起祝福打卡館》
    這個新春,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將以招來好運的日本緣起物打造和風賀年主題打卡館【NEW YEAR BLESSING INSTAPOP 緣起祝福打卡館】,於即日起至2月16日期間免費開放給公眾打卡遊玩。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緣起物—圓滾滾的招財貓屆時將擔任大家的新春吉祥大使,跟你暢遊15大日式風格場景打卡集福,體驗日本人過年祈福的傳統習俗及文化,尋找隱藏在不同角落的其他「緣起物」象徵。
  • 香港時代廣場,銅鑼灣,世貿中心購物攻略
    香港購物消費十分方便,因為香港各地段都有大型購物商場。例如中環的置地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金鐘的太古廣場;銅鑼灣的時代廣場、崇光百貨;尖沙咀的半島酒店商場、海港城、新世界中心;沙田的新城市廣場等。一般來說,中環一帶的商場大多比較高級,商品高檔次,高價格;而銅鑼灣、尖沙咀等地,是一般市民購物的好去處;至於油麻地、旺角一帶,物品檔次不高,商品價格較低廉。時代廣場:敲響新年鐘聲時代廣場是香港銅鑼灣地區的最大商場,賣場採用百貨公司的分層陳列概 念,不同種類的商品分層分區陳列,屬性相近的商品也會置於同一個樓面。時代廣場 共有13層的樓面,裡面各國知名服飾品牌、精品充斥其中。
  • 新城市廣場:匯聚潮流呈現城市活力
    如今,城市廣場依然是深圳時尚潮流的聚集地,持續不斷地激活城市精彩的時尚生活,呈現現代都市獨特魅力。 創贏未來 將「時尚」進行到底 2002年9月28日,深圳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新城市廣場(原名為「中信城市廣場」)開業,成為深圳當時屈指可數的高端購物場所。
  • 香港購物攻略 | 去香港逛街,這些商場值得一逛......
    ,陽光映照下,有跌宕的感覺,至於「冰川」,是指商場內被稱為香港最大的溜冰場。)——朗豪坊購物商場、酒店——香港康得思酒店以及朗豪坊辦公大樓組成。這家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是香港最大面積的購物中心及名牌集中地,屬九龍倉集團旗下的物業。九倉於1987年,將海洋中心、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商場和港威商場所有廣東道物業統稱為海港城購物區。
  • 香港什麼地方買鞋最好? HK購鞋攻略介紹
    一般去香港旅遊的女人一定不會忘了逛鞋店,畢竟香港的鞋子比內地的要時尚不止一個等級。那麼如何才能逛到自己心愛的好鞋子?下面就來分享下香港購物買鞋攻略。購鞋攻略一:沙田新城市廣場香港大型商場巨多無比,根本不需要推薦「哪一家」。基本上,是叫「PLAZA」的,都有齊全的購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