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上對中年危機的定義: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為什麼會有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焦慮感:個人、家庭、事業,總是有股不安感,
個人——精力、體力各方面大不如前,經常說不定身體還有點微恙,
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各種負擔嚴重,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段子:「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因為那些有房有車有娃的中年人,才是這世界上最好欺負的」!
為什麼不敢辭職,不敢說走就走
年輕人辭職後,再找就好,說不定有更好的平臺
但是中年人……除非是有資源的中年人,不然這個世道留給中年人的平臺和機會太少太少
人有後顧之憂的時候,很難無所顧忌的行事,瞻前顧後貌似成了常態
大部分中年人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各種負債才是常態,因為貧窮所以沒有任性的底氣
努力負重前行著,活著貌似就已經花掉了全部的氣力
到了這個年齡段,除了少數拔尖的,還在職場上混的,一般也工作多年,他們有的晉升機會和成長空間遠遠小於年輕人
體力上也很難和年輕人比拼,還要因為兼顧著家庭而分心
對於企業來說,甚至會覺得中年人是負擔——要支付中年人工作資歷累計起來的工資、社保,同等價位有可能招好幾個年輕人,至於經驗,培養就好了
年輕人還有勇氣換行業,去把握時代的脈搏,對他們來說轉行的陣痛畢竟只是短暫的,
但是中年人,負擔重壓下的中年人,除非家裡有礦,很難有機會調整,因為一旦調整,帶給他們的有可能是驚濤拍浪,他們的家庭有可能承擔不起這個風險。
中年人除了要和年輕人比,還需要和同齡人比,
中年危機的原因是,也有可能是德不配位,
隨著時代風起雲湧的變化,德不配位,自身能力沒有足夠的成長,沒有為公司帶來足夠的價值,必然會帶來不好的結局,
這個世界上,能夠依靠和信任的只有自己,特別是中年人,更需要不斷地成長永葆危機意識,學習充電,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中年人的危機有時候也是源於害怕,丟失了自信同時也畏懼失敗,
其實沒啥大不了的,不過是有可能找份沒那麼合適,或者沒那麼體面的工作而已,活著本身就是莫大的勇氣,
如果不想在職場的藍海中掙扎,想做自己的時間的主人,也未嘗不可
利用自己的經驗優勢和社會經驗,找個熟悉的行業獨自前行也可,
這個世道很難餓死人的,不過是走不同的路而已,
時間會教會我們,危機來了一個個攻破就好,
遇事了,一個個處理就好,
只需要保持身心健康,和家人一起面對,一切終歸會向好。
祝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