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文化歷史非常悠久,尤其紅釉瓷器的文化底蘊更為深厚。紅釉瓷器喜氣洋洋,為國人較為偏愛的顏色之一。紅釉瓷器品種豐富,也是藏家比較關注的瓷器品類。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紅釉瓷器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對紅釉瓷器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一、紅釉瓷器-基本知識
最早的紅釉瓷器可以追溯至宋代時期,但是宋代的燒造技術還十分有限,真正呈色穩定的紅釉瓷器多是由明清時期所燒造。紅釉瓷器的種類非常多,除鮮紅之外,還有鈞紅、豇豆紅、礬紅、祭紅、抹紅、郎窯紅、珊瑚紅、金紅、寶石紅等。
二、紅釉瓷器-鈞紅
鈞紅是一種高溫銅紅釉。鈞紅是最早的紅釉,通過窯變形成如紅霞般的藝術效果。鈞紅出現在瓷器上的面積並不大,有時只是局部一塊,為不規則狀。鈞紅在色彩上非常不穩定,可以是玫瑰紫色、海棠紅色、還有紅、紫、藍相互交錯的畫面,這都與窯變釉有著密切的關聯。鈞紅瓷器的出現,為明清時期的祭紅釉、郎紅釉等瓷器精品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紅釉瓷器-豇豆紅
豇豆紅是一種高溫顏色釉。由於燒造難度非常大,所以更加名貴。豇豆紅瓷器當時燒造的數量就非常少,所以傳世器物更是比較少見,一般都是由官窯燒造,民窯幾乎不見。其釉色淺紅,釉面多綠色苔點。整體帶給人賞心悅目,豔而不俗的感覺。
四、紅釉瓷器-礬紅
礬紅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低溫燒造而成的紅釉瓷器。它的色澤往往帶有橙紅感,這種色澤並不刺眼,十分柔和。礬紅釉瓷器創燒於明代嘉靖年間,至清代康熙時期,燒造技術有了很大提升,其色澤豔麗,一般多用於五彩瓷器和鬥彩瓷器的繪製紋飾,而且光緒礬紅釉瓷器也非常有藝術特色。
五、紅釉瓷器-祭紅
祭紅,又稱之為霽紅,其創燒於清代康熙後期。色調深紅,猶如紅霞一般美麗,因此而得名「霽紅」。祭紅釉瓷器盛行於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康熙時期的祭紅釉瓷器色澤厚重,釉色不甚均勻,但是到了雍正和乾隆時期,呈色變得穩定,邊釉也非常整齊。
六、紅釉瓷器-抹紅
抹紅屬於一種低溫紅釉。它並不是採用吹釉法上釉,而是抹釉,因此而得名「抹紅」。抹紅瓷器始於明代,但是以清代康熙時期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
七、紅釉瓷器-郎窯紅
郎窯紅是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郎廷極所燒造的一種高溫銅紅釉。其釉色好似牛血般鮮紅濃烈,並呈現出玻璃光澤。郎窯紅瓷器製作難度非常大,傳世器物幾乎件件是精品佳作,為世間所罕見。
八、紅釉瓷器-珊瑚紅
珊瑚紅是一種低溫鐵紅釉。其始於康熙時期,雍正和乾隆時期較為盛行。珊瑚紅瓷器釉色可與天然珊瑚相媲美,因此而得名「珊瑚紅」。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器物色澤深而釉層厚,而且多在珊瑚紅上描金裝飾。
九、紅釉瓷器-金紅
「金紅」又稱之為胭脂水,是清代康熙年間從西方引進的一種紅粉低溫釉。其色如胭脂,因此而得名「胭脂水」。釉汁較為細膩,釉面光潤勻淨。它始於康熙時期,雍正和乾隆時期較為盛行,一般是官窯製作,民窯幾乎不見。
十、紅釉瓷器-寶石紅
寶石紅釉是明代宣德時期比較著名的銅紅釉品種。其特色是釉面光潤,不甚透明,釉色深沉而凝重,不流釉,不開片。
以下為您推薦的這款外形俊秀的紅釉瓷器釉面光潔如鏡,潤澤如玉,釉色鮮紅不刺眼,品質非常高。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商家目前還有促銷優惠。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